伤寒论吧
关注: 29,284 贴子: 514,034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目录:
  • 保健养生
  • 39
    我从小撸,然后现在手凉,大夏天小拇指就很明显凉。然后主要是头痛,现在疼的影响我生活了,周围人对我的评价是做事慢半拍,换了好几份工作都说我干活不行,睡一觉早上起来顶多撑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头就开始疼,拍了片脑袋也没啥问题,看一会手机,头就疼的厉害,想的也多,念头多经常想一些没意义的事情而且控制不住,现在坚持看王阳明,已经戒了一个月了。头还是疼,有没有药物可以快一点治好啊
    华云飞z 13:54
  • 0
    大佬给看看药名和用量,调理什么的
    code_360 13:35
  • 31
    很多人一看到四肢冷就说阳虚阴寒脾阳虚肾阳虚之类的话语,这些都是庸医肤浅的人。我曾经这个误区里面,但是经过实践后已经解惑了。 今天就跟你们讲讲为什么四肢冷,发热又怕冷,又容易出汗? 阳虚有两种,一种是表阳不足,一般会表现在外表,自汗(不发热汗自动出)为主,感冒发烧全身肌表怕冷,怕风。 二是里证阳虚,这些是真寒脏腑寒,四肢发冷体现在里面,一片寒象,一般无汗,多尿腹痛腹泻为主。 血虚四肢冷,四肢的血液是否心
  • 5
    01.倪海厦老师电子书全集(绝版珍藏)最全电子书合集文件挺大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h3hp 02.倪海厦天纪电子书及资料(绝版珍藏)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7zhi 03.倪海厦易筋经及绝版中医古书(稀缺版本,倪老师同用版本)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jun1 04.中医古书和绝版资料(稀缺涵盖市面所有书籍版)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mznk *2024倪海厦老师人记,天记、地记视频,以及电子书全套资料合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kWfFl2ZGws4VR3uFZCLsQ 提取
    瑞启德门 12:11
  • 0
    有试过用倪师方(苓桂甘草汤十排浓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吗?效果如何?各位老师,还有治疗慢性胰腺炎药方吗?
  • 0
    为何喝了冷,
    三晋之风 12:15
  • 33
    这样舌苔喝真武汤可以吗?
    医道 11:43
  • 75
    早泄是现代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以下分享一则治疗病案,供大家参考。 患者,李先生,男,32岁,2021年11月初诊,症状:早谢4年余,尿滴沥4年,经常腰痛腰酸,怕冷,身困乏力,倦怠懒言,喜生闷气。舌淡胖,有齿痕,左脉软弱无力,右脉稍强,纳眠可,大便时溏时干,小便滴沥。考虑肾阳虚兼肝气郁结。予方: 熟地18,山药18,山萸肉15,丹皮12,茯苓12,泽泻12,附子6,肉桂3,当归12,白芍12,柴胡15,白术15,甘草9,薄荷20后下。取7剂,日一剂,
  • 20
    老中医开的方子符合我这舌像么
  • 85
    女性59岁,前几个月嗓子不出声,喉咙里有异物感,口渴,背热,心烦睡不着。用半夏后朴汤十副,有改善,能入睡,口不太渴。后用麦门冬汤二十副,改善不大。现在喉咙仍有异物感,偶尔会咳出来米粒大小肉状异物,咳出来后声音比较正常,过一阵又声音沙哑,背热,鼻子干燥,睡眠正常,大便正常。 请问这种情况,用什么经方合适。
    ahnhoo 09:51
  • 13
    一是同时有脾胃虚,土虚火旺,二是肺气虚火旺克金。肺气虚火旺,脾胃虚火旺,这种体质的人在夏天烈热当空的人,尤其以发热多,胸口头汗多为特性,伤阴的夜间胸口会火辣热失眠,夜间盗汗。 我是属于五脏六腑都虚的体质,吃金匮肾气丸有肉桂就容易上火,桂枝就没有,现在夏天天气炎热,这几天总是嗮太阳就胸口发热多汗头汗,夜间发热难入眠,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就很适合好。另外告诉各位,体虚有心火的人别动不动就用黄连,这会有
  • 34
    我现在按温病的治法吃中药吃了一年,就是以水牛角石膏为主的方子,身体各方面都有改善,但就是性功能更差了,一天吃几十克猪肉鸭肉,以青菜为主还好,JJ敏感性比较低,就是阳气虚弱基本没那方面的想法,但多吃一点肉,或者吃了辣椒牛羊肉,湿热马上就严重了,JJ特敏感勃起很困难,秒射,性功能是不是中医也无能为力啊
  • 8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方:酸枣仁ニ升甘草﹣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义和剂量解析:酸枣仁安神,止汗生津,养心,为治虚主药,人因虚,胡运化药力不足,加川穹运化药力,且剂量比为8比1,以补为主,不加地黄窃以为地黄对于神经方面疗效应不行且不能止汗,非是淤血导致病因,后加知母故知知母去气分热,酸枣仁能补心
  • 0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 30
    请吧里各大神帮忙看看,舌苔很白厚但不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办法治疗或者用什么药效果好一些【图片】【图片】
    纯阳真人 08:20
  • 0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 8
    我是去年12月份的时候去找医生开的方子,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当时是反酸,隔气,恶心,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难下,睡眠不好,腹胀,偶尔胃胀,吃了下面的方子效果不错。我是从小就腹胀,不活动不吃饭。今年3月份心情不好,病又反复,症状和以前不一样了,胃胀,腹胀,堵闷,吃饭少,出汗多,有时出虚汗,感冒总是不好,胸闷,这个方子怎么改一下,请教老师。【图片】【图片】
  • 64
    本人32岁,男,平时就是胃不好,手脚怕冷,吃了东西不大舒服,吃了一段时间的小建中汤,有所改善!但是最近肠子胀气厉害,也能吃,也能拉,大便成形, 舌苔有点中间裂纹,舌苔中下部白腻,最难受的就是肚子里面难受,感觉涨,手按压下去会不舒服,估计里面涨的原因,今天去做b超,本人有慢性阑尾炎,有胆囊息肉,本人平时思虑过多,有时候比较急躁!想开大柴胡汤,又怕不稳,说肠胃虚弱,不适合吃大柴胡汤,下面是我今天的b超结果,
  • 27
    这个真武汤会有用吗?祛寒湿
    ccd148 5-22
  • 4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义浅析:喉中有痰饮,病在肺,根在脾胃,故加生姜,大枣,半夏各4两祛胃中停水,麻黄4两祛表邪宣通肺气,细辛3两开窍祛水,紫苑(偏于祛痰)款冬花(偏于降肺气)各3两,防止细辛
  • 16
    本人,男,84年生人,刚好40不惑,家里外婆是糖尿病始祖,往上不可查。家中母亲兄弟姐妹全是糖尿病患者,其中以大舅(70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小阿姨(50多),糖尿病足下肢截肢为代价。命暂时保住。我记得外婆死的时候是冬天。,往身上泼冷水,屎拉不出。这在中医来讲,是阳明里实证。我母亲现在的症状,是身热,手足开裂。大便秘结。而我自己今年终于也轮上了,我因为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没在意,上一次的体检还是5年
    全科 5-22
  • 1
    里面有本上乘武学(易筋经),两个反派猪脚都练过,但是每个人修炼方法都不一样,大反派说要这样练,二反派说要那样练,猪脚说这样练才是正确,两个反派都练成了但是也练出一身内伤,只有猪脚才能找到易筋经正确学习方法最终大成没有内伤。 中医比易筋经还要复杂庞大,没有天赋的人是找不到正确练习方法,很多人最终都练的四不像,并一条路走到黑
  • 76
    中医真是千医千脉,头回遇见用五运六气和六经辩证的医生
  • 3
    看了很多贴吧有观中医有用无用的讨论,然后上来就说这虚那虚怎么治,其实伤寒论也没这说法,首先都是问症状。同样咳嗽,心肝脾肺肾都有可能引发,很多人什么都不问,上来就是肺热,肺寒。中医关注的应该是为什么咳,哪里有痛感,平时生活习惯,大小便正常不,睡眠质量,饮食,等等。
    ea76473 5-22
  • 53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比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德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问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这个汤的煮法,好多人没有对齐重视。需要引起重视的有3点。 1为啥豆豉后下,不久煮,这是什么道
  • 8
    凡慢性皮肤病都是伤阴引起,皮肤病,多脾胃,肺,心,营卫。 首先说营卫,卫阳不足,则体表易自汗,汗血同源,汗多了就会伤营阴,伤阴则热,多汗而皮肤瘙痒,卫阳不足,免疫力差容易风邪入侵,卫阳不足,出汗遇风瘙痒当升阳祛风为主,代表方,黄芪,麻黄加防风,祛风药。伤营血皮肤,用牡蛎散 肺阴阳两虚。口干舌燥,多饮,自汗,汗多伤阴皮肤瘙痒,代表方黄芪生脉饮加牡蛎。 心阴阳两虚,自汗虚热皮肤暗淡一年四季瘙痒,大补气血代
  • 0
    鼻塞别看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也很复杂。引起鼻塞都因为气机受阻不能宣发而引起。表证感冒发烧都会引起,里证也是一样。但是大多数因为气虚,阴虚虚热引起。我一个鼻塞就喝了很多药不管用时好时坏,而我这个鼻塞是气阴两虚肺气不足两虚引起的,我用党参,太子参,麦冬,沙参就能解决
  • 11
    有肺阴不足,胃阴,心阴不足者不宜用肉桂,尤其夏天用了虚火更盛,信不信由你们。 各种血虚发热又怕冷阴阳两虚者温阳药不宜量多,尤其夏天要谨慎用。像干姜,附子 凡阴虚血虚便秘者不宜用苦寒大泄药,像石膏,大黄,芒硝。 凡正气充足者高热热没有伤阴者不宜用人参,黄连,黄芩燥湿药,阴虚无湿者要谨慎用,体质虚弱者更不能用黄连黄芩。
  • 22
    各位学长,经常上火,怕冷,失眠。这是一下医生开的单子,请问一下这个老是上火是咋回事,吃了这些药睡得比较踏实嘞,但是吃了药还是上火,如何分析一下中医机理。患者女
  • 93
    哪些吹的很厉害民间中医,估计就能治些正气尚足,咳嗽发烧,感冒,有痰湿,心悸,有些脾虚,有些湿热的病症。反正我是没有遇到过能治好气血亏损,肾气亏损五脏六腑皆虚,这些疑难杂症的中医。他们连病人病因把诊断不出来 我民间厉害的中医找过,有个能治冠心病,尿毒症,但是这些病和气血亏损,肾气亏损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他也没有诊断出我具体病症,用药也不准确 医院中医馆也找过几个,医术不行架子还挺大费用高昂,误判连连
  • 1
    请大家留言#六经太极图之我见##六经太极图之我见#
  • 130
    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倪海厦伤寒论》解: 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在这里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 体表有这太阳的寒水,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这寒水不是停滞的,是不 断的代谢更新的。 张仲景的观念:人身体很虚弱的时候,就是体力不够,免疫系统较差的时候,平常素体虚弱, 本身就很虚
  • 5
    补中益气汤都说会对肾气有影响,那么肾虚的话应该补中益气汤加那几味药呢
    XXX 5-21
  • 28
    各位大佬,小弟求助,最近在微信小程序看到这个中医数据库,发现里面的资料特别多,算了下,有一百多万种(不知道算对了吗)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全的中医资料库,不知道吧里有没有大佬用过,好用不,靠谱不 因为有些要花钱看现在这些人不收钱就活不下 去了吗??
  • 0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 0
    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蜜虫丸主之。 大黄蜜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千地黄10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肌肤加错,两目暗黑,内有淤血,非抵挡汤不可,然人有虚极,不可用猛药,故思路应为祛淤血攻邪药中
  • 3
    功效怎樣?用量多少?
  • 1
    中医书,艾灸条,中药,拔血罐只用一两次
    FO 5-21
  • 0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 4
    就是大家发现没有只有人的牙齿,有齐跟不齐的。 动物就没有这样的情况,除非它变异!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有没有大神有自己的看法。 先排除西医的那一套说法,什么糖果,食物 ,缺少维生素。
  • 2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显_明 5-21
  • 24
    主要问题: 1.前几日每天晚上4点左右肚子咕咕叫,不知是气还是什么,只感觉咕咕叫的声音一直冲到脖子根部,然后不得不吞咽口水,口不渴,就是一直被迫吞咽,没口水也吞咽。然后就睡不着,因为一直吞咽导致无法入睡。昨日找县上中医看病开药后,医生说脾胃虚寒。然后开了一副药,药方等会附上。吃了后,昨晚提前到2点就醒来咕咕叫、吞咽。然后一直失眠到早上。无法入睡。白天感觉无精打采。目前想要赶紧把失眠解决掉,因为年纪大睡不
    虚空丿 5-21
  • 93
    有没有知道这是什么情况的,阴囊那就像有淤血一样卡在那里,阴囊内贴着蛋蛋能摸到一根很粗的像血管一样的东西,小便的时候蛋蛋提上去好像呈团状,又好像是弯曲的血管,只有一小段,就像是移位了一样,阴囊里面发热,有隐痛和坠痛感,有知道是什么情况的么
    xiaohai004 5-21
  • 7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个当很奇怪。这里不讨论剂量问题。只说,这个心下悸是那里不舒服。 1.是心不舒服?前一句是按心,和这种解释对应。 2,心下是肚子,不是心,是一般意义的上腹部吗?这个解释和整体书相类,但是和上下文感觉不对应。而且从用药上,也感觉不支持上腹部的解释。 是哪里呢?
    为桂雪4 5-2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论伤寒

目录: 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