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夜吧
关注: 138 贴子: 5,521

我拨弦今夜与共醉 你吟词亦相对

  • 目录:
  • 个人贴吧
  • 46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 中文名称: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8CD 英文名称: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Folk Music-A Collection Of Music Played On The Guqin 8CD 出版发行: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发行时间:1994年 CD编号从CCD-94/342到CCD-94/348,CD制作方式为AAD
    也许1699 5-29
  • 0
    经核实吧主年_成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听琴夜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46
    转载自:http://tieba.baidu.com/p/1951278378
  • 10
    后面关于自学的部分我基本没意见,前面谈器材的段落就实在忍不住要吐槽了。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3846561922
  • 31
    “古琴恒久远,一张永流传。” 琴器如此,琴人亦然,每结识一位弹琴朋友都会从其身上学到些什么,无论他是高手还是初学、常弹还是闲置。不同琴友由于不同的职业特点、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锻造……会有不同艺术见解和情感体验,有的大相径庭但却都有其内在合理性,每个人都给我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琴学,凿开一扇新的重新审视琴道的混沌天窗。 “不识琴韵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艺中”,所以要常常跳出自己的古琴世界中,进入他人
  • 26
    论右手取音的厚实   同一张琴,为何不同的人弹出来声音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这或许可以分左右手分别来谈。在此我首先尤其想要强调右手的练习:因为对于很多琴人而言,琴韵的灵动多变多求之于左手,而右手练习充其量也不过在出音刚柔的不同上作一些文章而已;但是事实上右手出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了一首琴曲的演奏质量的。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很多时候我听别人弹琴只要听第一个音,就往往可以对这个人的弹琴水平作一个大致
    一树两花 12-31
  • 10
    @卡里克大人 发私信怕你看不到,艾特你一下九月去杭州,你还在不在
  • 32
      之前有人问,音名为什么是C开头,而不是A?我想说这是个好问题。很显然A开头才是正常的顺序,所以自然会有疑虑,当初规定音名时肯定是有过调整的。于是这个问题的解答,就在于考查音名的历史。   另外我想提一点,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会觉得这是废问题,说什么“前人规定的,没有为什么”,“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甚至说这个问题等同于人为什么叫人。好吧其实人叫人也是象形文字由来。敢问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天生就该如此
    杨七歌 8-23
  • 0
    刷屏咯http://mp.weixin.qq.com/s/oxU6y2V8Fb5YSBtNiq7GKg
  • 2
    叶圣陶先生编,在诚品书店翻一下,甚是有趣
    dEon小号 1-27
  • 9
    仙人掌一半烂了怎样处理才能让它继续活下去
    年_成 12-26
  • 4
    祝福你们
  • 20
    。。。不会落枕吗
    年_成 9-22
  • 452
    为了我的英名把上一个愚蠢的细思极恐的故事给删了~咱们换个来看~ 不是很恐怖~不过还是有点意思~ 萌萌哒镇楼图~
    扶风郡 8-9
  • 7
    真是稀有啊! 外观★★★★★ 使用★★★★★ 音替★★★★★
    年_成 7-21
  • 9
    转载自:http://www.guanglingsan.com/thread-2942-1.html
    年_成 5-16
  • 18
    好久不开电脑完全想不起来要发帖了呢~
    年_成 3-6
  • 12
    坐过了站
  • 44
    . 嘛嘛!俗话说修身先修心 琴友们弹琴总是要有一些文化上的东西充实一下 所以今天在@年_成 大…嗯的吧里发个从度娘那里复制的传习录,请诸位指教啦!
    年_成 1-7
  • 23
      中国古琴,历史悠久,至今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及民间的唐宋元明琴,仍有所见。但由于千年 来的社会动荡。兵火之灾,传世古琴已为数不多,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摧枯拉朽”,对古琴来 说,实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劫难,时至今日,劫后余生的古琴已寥寥无几。对抚琴爱琴者来说, 内外俱佳(内—音质、外—外观)的传世琴更是难得一见。 古琴实物的在世,对考古学、漆器学、木材学、音响学、琴体美学、度量衡、新琴制作之参考,以及演奏和其
    年_成 1-6
  • 10
      一、琴谱: 《碣石调幽兰》: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原件在日本。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的文字谱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曲名前冠以调名,为琴曲之仅见。据推断应该是用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 《白石道人歌曲》:词曲专集。宋代姜夔撰。内有琴歌《古怨》一首,旁缀减字谱,为现存最早的减字谱琴谱。 《神奇秘谱》:琴谱。编者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现存最早的琴
  • 6
    作者:小米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缘起:喝酒“乱谈琴”   画家董欣宾曾写了幅字给林友仁:“沪上闲汉林友仁”。林友仁,古琴界尊长,广陵派传人。林友仁的琴声清新曼妙、冷若冰霜,而琴外的他却热情好客、能饮善侃。   我常常跟林友仁说,今天来喝酒,我带菜过来做。他就说,好。从来没有客气的意思。酒,林老师家惟独不缺酒,好到五粮液,差到五加皮,一应俱全。菜,不用好菜,素为主。我做菜,林老师打下手。等我做完了,
    年_成 1-1
  • 18
      曲谱:《欸乃》存谱初见于《西麓堂琴统》,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有传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后《天闻阁琴谱》记载为《欸乃》。
  • 10
    作者:丁承运   古琴用正调定弦法弹奏的宫、商、角、徵、羽五调,又称五音调,是古琴音乐中使用最多的琴调。传世古琴谱的体例,大多是首列五音调曲目,其后才载入为数很少的外调曲目。五音调的概念,历来琴书都是解作五种调式。但按弹古谱,多不相合;参校琴谱,往往同首琴曲随着时代的推移,其调式、调性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常使学者困惑不解。这不仅关系到古谱的发掘、记谱等实际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对古代宫调及其演变的宏观
  • 35
    火急火燎起床吃早饭,还特意洗了下刘海,居然说不让我今天去上班!还让去医院检查!还有可能要接着输液!我要上班我要上班我要上班! ~ 掀桌掀桌掀桌! ~
  • 20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lai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达20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叶革质或纸质,常绿,半落叶或落叶,披针开至卵圆形。花顶生或腋生,单花或多花呈总状伞形花序,花冠漏状或钟状,有白、黄粉、红紫色及复色等。花期3月-7月,也有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图片来自:年_成的百度相册
    出玄晶 12-8
  • 18
    让我上个7级吧
    出玄晶 11-29
  • 23
      韩老讳庭瑶,1934年生人,老北京,学琴于关仲航,最后的九嶷派琴人之一,至今身体康健演奏丝毫不受年长影响,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郑州,定居至今。   韩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九嶷遗风》里面穿着花衬衫,大马金刀的坐在琴前弹奏的样子,光头,时不时的抬起头瞪着摄像机,一副不习惯的样子,但听那下指,听那吟猱,令人肃然起敬,用“老而弥坚”来形容实在是贴切之极。因为录音效果非常理想,琴音听起来金石韵足,琴轸与雁足
    出玄晶 11-24
  • 248
    此帖慢慢更~要从原帖里筛选~还要加上其它地方看来的技能~
    年_成 11-22
  • 2
      称之为陈老太绝对是因为对她的尊重,或陈先生,都是源自心底的尊重的一种体现。这五位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虽然在我辈心目中是无法逾越的德艺双馨的琴人,但因为不争名不逐利,反倒没有在琴界的风口浪尖上留下点什么痕迹,但如果要问我心目中的古琴家是一个什么样子,我只能伸出右手的五根手指——就是他(她)们。   陈老太是居士,管平湖与吴景略共同的学生,我想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倒退几十年也很难再找到,但陈先生始终
    年_成 11-21
  • 13
    嘿嘿,我来啦,刚发现的说~! 从此水贴有了组织
    年_成 11-18
  • 1
    研究方法: 把最粗的三根弦和较细的四根弦分别缠在一起也许看起来比较美观,但是我们探讨的是它们带来的音质问题而不是外表问题。所以我做了一些计算来确定两种缠绕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张力。这里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直接的方法,在弦的尽头加上重物,或者另一种间接的方法---通过计算。前种方法,我们在弦上加重力,直到到达所期待的音高,后种方法通过计算运用了物理学学生都很熟悉的有关振动着的弦的长度、张力、振动频率等的
    年_成 11-15
  • 10
    琴音剑气谱序:   余少好琴剑,苦无高人亲授。幼时,曾于山间见一野叟坐石上拂琴,其貌超然,乃知为一游方隐士,曾为其送食数日,赠余道经手卷,后不知所踪。余自此一心向道,遍访郡内高人逸士,参同丹经,而于丝桐,未尝涉猎。及余渡海至齐鲁,于白云岩谒朱真人,得闻佳音,好似天籁,方知丝桐之妙。乃发奋苦学,历时五载,得师亲授指法,遂造精微,略有所悟。后住崂山,与诸道友悠游于林泉之间,拂琴问剑,品茗谈玄,所见古谱
  • 4
    居然是这样的。。。
    年_成 11-11
  • 6
    总是在水些奇怪的贴子好像有违建吧初衷~好吧,这贴的内容也很普通~
  • 17
    我谢谢你啊,三天两头下雨 给我穿羽绒服的机会了啊 一大早冻死爹了好嘛 敢再冷一点儿么
    年_成 11-6
  • 18
    剑心古琴--启蒙篇--右手基本八法
    年_成 11-6
  • 175
    提前开个坑,一楼防偷窥~(*/ω\*)
  • 4
    由十三徽说开去。 古琴上有十三个徽位,象征神马神马的我就不说了。 我就说说,这十三徽是神马意思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这十三个徽位上有泛音,还有可以帮助找到音位。但这十三徽是跟据什么定的位置呢?我想有一部分人就不十份清楚了。 先说说泛音。泛音是神马?那就要先说说基音。基音就是振动体固有的振动频率。拿古琴来说就是散音。那这个弦在振动的时候除了整体振动之外,振动体的部分也在振动。这些振动的音就是泛音。比如,
    年_成 10-2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Suicune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