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糖宝宝吧
关注: 8,139 贴子: 181,527

可爱的蜜糖宝宝

  • 目录:
  • 幼儿期(0-3岁)
全部
  • 306
    想问大家一下我家宝宝是特殊面容嘛,已经做了基因检测正在等结果
  • 30
    百天了真快呀!还好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抱着我女儿,有时在想,当初的决定是对的,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怎么忍心……,只要我看着女儿,她就一直对我笑。(尽管可能还是有问题,但已不重要)。谢谢孩子们选择了我们,我们绝不放弃!
  • 28
    2018.12.08出生,前几天刚过完一周岁生日 既然你不完美,但是也抵挡不了我们所有人都爱你呀!!
  • 4
    NT、唐筛、无创DNA、羊水穿刺,有何区别、怎么选? 这些患儿如果没有严重畸形,可以存活到成年,但因为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迄今没有根治方法,危害极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 唐氏综合症筛查是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对保障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节约人口成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唐氏综合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付它的最好手段是尽早确诊,并终止妊娠。 但需
    tmdbgyl 1-13
  • 52
    我们最终决定留下女儿,于9.11剖腹产下一对龙凤胎。女儿体重6斤1两,儿子4斤6两。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进一步染色体检查,均正常。谢谢大家的惦念。
  • 56
    我36岁二胎,12周的时候直接做了无创,花了2400元,10天后收到通知18三体嵌合型和性染色体高危,无创的工作人员说二项高危和嵌合型第一次遇到,之前查出来高危的都引产了,我和老公哭了好几天,准备引产。我在网上查各种帖子,发现说羊穿翻盘的挺多,还有说无创正常生出糖宝宝的,由于我之前各种检查都正常也没有流产症状,给了我信心。我决定好好养胎等待19周做羊穿,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我继续查各种国内外的权威分析,说嵌合型假阳
  • 21
    因为唐筛高风险,上周去做了羊穿。在排队准备做手术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女孩子被她妈妈带着。看上去25左右,体型微胖,面容很典型的唐氏儿。 因为多看了她两眼。她跟我对视了。她笑眯眯的看着我,很可爱,我也微笑了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她的注意力就一直在我身上,我每次看她她就冲我笑。 过一会儿我做完羊穿出来,在休息室休息。她就拉着妈妈坐到我身边来了,很羞涩的问我“疼吧?”。我跟她说不疼,让她加油。她好像特别高兴
    kevingodking 12-30
  • 285
    大宝贝儿好好,2017年7月30日出生。 标准型糖宝,不过没关系,我们所有人都只会更爱你。 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
  • 11
    http://pan.baidu.com/s/1pL0O78J 我放在网盘里公开分享了,大家试试能不能打开。
  • 664
    染色体结果等待中,但医生基本给了结果。肺,肠道,甲状腺都没问题,黄疸反复。43天,追声追物,喝奶粉,每次110左右。出生五斤八两(我估计不到),50厘米,现在七斤二两,53厘米。
  • 2
    标签:婴儿能力 特征:能喃喃发出单调音节,能辨人声,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并作出反应。婴儿懂得一些常用语。常“自言自语”玩中主动发音。用肢体动作表示愿意、需要和情感;表现出动作语言。 训练方法 (1)重复音节训练:与婴儿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和夸张的口型发出“a-a”“o-o”“ma-ma”“ba-ba”等重复音节,引逗婴儿注视你的口型,每发出一个重复音节应停顿一下给婴儿模仿的机会。 (2)有计划地给婴儿念儿歌:儿歌应短小,朗朗上口,并做
  • 78
    今天又在百度中乱逛,看有关唐式综合征的贴子、常识之类,写的还是那些,我想大家也看过很多遍了。是不是现在成年的大唐宝就是百度上描述的那种沟通障碍,不会说话之类的那种吧,但他们小时候医学不发达,父母无知的也较多,说句难听的,父母可能以为生的就这样了,也没教什么的。所以百度是以现有的情况而总结。可是我们的唐宝都还小,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未来是不是都不错呢,现在无从得知,只能以后验证了。也许我们的唐宝可以改
  • 52
    在新浪微博看到的一篇文章。 这次在英国,我参加了一个由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和残疾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活动,主题是关于唐氏儿童家庭苦和乐,以及唐氏孩子的教育和生存问题。这次活动给了我深深的触动。 很早就知道,在欧洲很多国家对于唐氏胎儿引产的问题颇有争议,很多产前诊断的专家们拒绝当“唐氏猎人”,他们为孕妇提供诊断但拒绝提供引产。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度,我不想评价这个话题。但面对众多的唐氏患儿的父母,我更想说,
  • 8
      “多对孩子说话,不停地说”,一些育儿专家如此建议新妈妈。这一建议确有科学依据:此前研究发现,多对婴幼儿说话有助于他们语言能力发展。  不过,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与孩子多“对话”比多“说话”更加有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出版的美国《儿科学杂志》上。  对话更有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弗雷德里克·齐默尔曼和同事进行了一项名为“成人独角戏”的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275个来自不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幼儿期(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