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疗吧
关注: 17 贴子: 88

普及古法筋疗,为推动祖国中医发展不懈努力

  • 目录:
  • 其他
  • 5
    若在肌肉部位的筋络产生挤压、挛缩、积聚、粘连等病理性改变,迫使筋络内循环产生阻碍,致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这正是导致肌肉痛尤其是肌肉劳损的主要因素。
    aipengpeng 9-20
  • 0
    经核实吧主95189380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筋疗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2
    筋疗术流传至清朝汪左病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家荣谱上记载着对筋络术有重大贡献的几位先人:师祖岐子叔是发现“筋骨相连、调筋愈骨”的第一人;偃池发现了可以“续筋、活血养筋”的中草药,被军队采用,拯救了无数将士性命;汪子寿发现了可以强筋健骨的“养筋术”;汪宝潜心研习出可疏通情志的“筋法调气术”;清朝年间,筋络术传人汪左病描画出十五筋络位在人体的确切位置,流传至今,造福后人,后给医馆改名为“筋精道”。
    巨然 5-4
  • 2
    第一卷 岐子叔发现筋骨相连调筋愈骨 东汉公元25年,距今1988年 一日,岐子叔砍柴回家,不甚崴脚,一跛一瘸行至家中,发现红肿奇大,疼痛难忍,无奈之下,岐子叔用手揉捏脚踝疼痛处,次日,发现红肿缓解,再日,用开水烫热毛巾敷在小腿、脚和脚踝处按压,发现疼痛逐渐消退,数日,发现奇痒无比,开水烫毛巾又敷之,用手按、揉、捏腿等部位,康之。 索之又索,发现热量可以活血化瘀,揉捏可以消肿去痛。 做客杀鸡庆喜,发现鸡爪一白条外
  • 2
    经筋与经络是对立存在的,有十二经络就有十二经筋,它们的走行大体相似;简单地说,十二经筋就是包裹十二经脉的一些组织,打个比方,十二经脉相当于火车通行的隧道,十二经筋则是隧道周围的路基和穹顶等辅助的部分,假如隧道周围的山体塌方,那么就影响隧道的通畅,也就是说这条道路就不通了,影响火车的运行,那隧道好比人体经络,不通了,气血就阻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某些部位的营养供应得不到保证。那么经筋就得不到濡养,它的
    95189380 3-5
  • 1
    筋精道北京店马上要开业啦,感谢大家支持!
    95189380 3-5
  • 0
    1. 眼内有血连筋左右各1道。 2. 下巴骨有连带筋左右各1道。 3. 压窠有连带筋28道(32、36道)。 4. 肩髃有护窠筋左右各1道。 5. 肩端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6. 肘骨有上下护头筋左右各3道。 7. 臂、昆骨下头有护头筋左右各2道。 8. 楗窠有护窠筋左右各1道。 9. 楗骨头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10. 两膝盖骨上下左右共有额外筋32道。 11. 伏兔骨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12. 膝腘骨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13. 站骨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14. 胻骨下头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15.
    95189380 2-26
  • 0
    1. 枕骨有后发筋4道。 2. 后项窝有后合筋4道。 3. 两完骨各有完篡筋2道。 4. 两寿台骨有包筋左右各1道。 5. 项、脊两侧有大板筋2道,大板筋外侧左右各有伸、屈筋各1道。 6. 琵琶骨有包筋左右各2道。 7. 两胳膊背面有通背筋左右各1道。 8. 膀腋后下方有后等筋(后三角筋)左右各1道。 9. 胳膊有后通筋后通筋左右各3道。 10. 鹅鼻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11. 臂骨下头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12. 脊梁骨有包骨筋24道、包棘筋21道。 13. 后肋有包骨筋左右各12道。 1
    95189380 2-24
  • 3
    大家新年好。给大家拜年啦
    95189380 2-24
  • 0
    脚踝扭伤不用怕,按揉几个地方就能快速缓解疼痛60%以上,坚持按揉几天就能彻底康复。 以右脚踝为例: 右脚踝扭伤,就在左手腕找疼痛反射点,如果是右脚内踝,就在左手内手腕找疼痛点,如果右脚外脚踝,就在左手外手腕找疼痛点,坚持按揉,几天就好了。 反之亦然!
    95189380 2-20
  • 0
    1. 胯部有篡筋左右各2道、包骨筋左右各1道、连带筋左右各2道。 2. 大腿正面有通筋左右各1道,通筋外侧有伸筋左右各1道,通筋内侧有屈筋左右各1道,屈筋内侧有力筋左右各1道。 3. 小腿胻骨外侧有《走叟》步筋左右各一道,《走叟》筋外侧有站立筋左右各1道。 4. 膝盖骨有包骨筋左右各2道。 5. 站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6. 跗骱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7. 内、外踝骨有包骨筋左右各2道。 8. 五趾有条筋左右各5道。 9. 五趾趾节有包骨筋左右各14道。 10.
    95189380 2-20
  • 1
    1. 前项窝内有伸、屈筋各2道。 2. 项两侧有护项筋左右各4道。 3. 胸前骨包筋5(块)道,外有条筋5道,内有包抱筋2道。 4. 前肋有包骨筋左右12道。 5. 血盆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条筋左右各1道。 6. 两臑骨上头各有吞口筋1道、连带筋1道。 7. 胸前骨两侧有横心筋左右各1道。 8. 膀腋前有前等筋(前三角筋)左右各1道。 9. 两臑骨内侧有哈筋左右各1道。 10. 曲湫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11. 胳膊有伸、屈、力、通筋左右各4道。 12. 骰子骨有连膜筋片左右各1道
    yzd_yc 2-19
  • 0
    朋友们初几上班啊?今天初三啦
    95189380 2-10
  • 0
    值此新春佳节,筋精道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猴年大吉棒棒哒!
    95189380 2-9
  • 0
    明天就是新年啦!
    95189380 2-6
  • 0
    督脉主管气的运行,任脉主血,任督两脉不通,就影响气血运行,那脊椎旁的筋就得不到气血濡养,那筋就失去其柔软性,筋就会紧,筋一紧,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的症状发生。 15筋脉位上有穴位,有经络通道,只是穴位是一个点,作用有限;而筋脉位是一个区域,包括了一些穴位与经络;临床上我们发现把15筋脉位做到不痛了,人就能安然无患,轻松享受生活。
    95189380 2-3
  • 0
    经筋是庞大的软组织结构平衡体,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一个大系统。经筋内著藏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经筋系统内部是一个大循环,由多系活性的、协控的微循环系统所组合成的大系统。与骨骼系统、脏腑器官等形成人体有机活性态整体巨系统结构。);其功能运作良好,身体就能保持健康。 经筋病理基础主要论述经筋性结构受创或慢性劳损后,经筋性组织保护性挛缩、扭转、牵拉或位移,或失去平衡时,经筋性组织内部就会产生一系
    95189380 2-1
  • 0
    所谓筋膜,是人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表面一层菲薄膜性结构,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某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
    95189380 1-30
  • 1
    1,更安全 传统的中医理疗,像推拿、针灸、正骨等,需要精确掌握具体的穴位,如果理疗师的临床经验不够,容易引发事故。针灸、按摩这些,搞不好,是致命的。 还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按摩保健,很容易导致筋络堵塞,最终引发各种不适乃至病变!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中医理疗,无法消除真正的病因。 而筋络术非常安全,因为可以精确把握筋络。 2,更准更快 传统中医的经络术所针对的穴位是一个点,作用有限,且不好拿捏,所以危
    95189380 1-29
  • 0
    1. 巔顶有巔筋1道。 2. 左顶心骨有左角筋1道。 3. 右顶心骨有右角筋1道。 4. 囟门有囟筋1道。 5. 额颅有云筋2道。 6. 两额角各有额筋1道。 7. 两眉间有印筋2道。 8. 鼻额有额筋1道。 9. 鼻准有准筋1道。 10. 鼻准有准筋1道。 11. 两鬓各有鬓筋1道。 12. 两太阳各有太阳筋1道。 13. 两眉上各有棱筋1道。 14. 两眉各有眉筋1道。 15. 两锐毗各有锐毗筋1道。 16. 两内毗各有内毗筋1道。 17. 两上下眼胞各有开筋、盖筋各1道。 18. 两(出页)骨各有《出页》筋1道 19. 两颧
    95189380 1-28
  • 0
    打个比方,经络相当于火车通行的轨道,筋络则是隧道,假如隧道坍塌,那么轨道也被堵住,火车(气血)也就跑不动了。随后出现各个内脏的各种病变。
    95189380 1-26
  • 0
    绝大部分的骨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骨刺、骨质增生等等,其实就是筋络病,是筋络出现痉挛萎缩、硬化钙化的结果。 传统的推拿、针灸、正骨、微创乃至手术等等,都是果不是因,所以无法彻底根治骨病。
    95189380 1-26
  • 0
    不管大病还是小病,在相应的筋络区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的表现,筋精道健康检查就是找到该痛点。 筋精道通筋术通过点、按、揉、拨的手法,打散这个痛点,经过几次调理,痛点会逐渐消失,等痛点完全消失,症状也会得到缓解甚至彻底消失。
    95189380 1-26
  • 0
    1,体质辩证法 面诊、舌诊、脉诊和问诊四诊合一,对人体进行全方位诊断。 2,触诊 对发病部位进行触摸式诊断,找出出现异常的筋络位。 目前当代医学的诊断技术,总体上尚处于发现已经发生病症的疾病的水平上,对尚未成型的疾病,现代医学是无能为力的。 而筋精道通筋术,通过精确找出人体筋络位的筋结,在病灶形成的早期便能准确找出病因。
    95189380 1-26
  • 0
    筋膜的膜不是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包骨衬肉之物也。练功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方为全功。 筋膜都是连续性的,包裹器官、血管、神经、肌肉等所有组织,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筋膜就好像一件编织的毛衣,拉动毛衣上任何地方的一根线,都会引起离此处较远地方的变形。这就解释了为
    95189380 1-25
  • 0
    第二十一卷 足踝筋 位 内踝周侧。 症 足无力,足踝内疼外痛、肿痒。 术 草水泡之,筋柔通畅,揉之、拨之,速愈。 曰 忌劳伤,避风寒湿邪。
    95189380 1-23
  • 0
    第二十卷 足骨筋 位 足面五脚趾缝隙处。 症 脚趾、脚底、脚面酸疼、胀痛、麻、木。 术 草水泡之,筋柔通畅,养也;轻揉各脚趾缝,至结散,使愈。木难也。 曰 避风寒湿邪。
    95189380 1-23
  • 0
    第十九卷 手骨筋 位 掌背五指夹缝处。 症 手部酸、麻、胀、痛,弯曲不便,关节肿大形变。 术 热敷之,拇指按揉,速愈。 曰 忌持重,避寒邪。
    95189380 1-23
  • 0
    第十八卷 上肢下筋 位 肘上一食指区。 症 小臂酸、麻、胀、痛。 术 数次热敷为上,捏之、按之、推之、震之,方可痊愈。 曰 不宜劳伤。
    95189380 1-23
  • 0
    第十七卷 上肢上筋 位 肩前后处。 症 上臂酸、麻、胀、痛,上举乏无力,动控之不利。 术 数次热敷为上,捏之、按之、推之、震之,方可痊愈。 曰 避贼风、忌寒凉。
    95189380 1-23
  • 0
    第十六卷 膝骨筋 位 腿部后膀胱经约一中指处、膝围六硬结痛处。 症 膝盖红肿、酸痛。 术 点拨后膀胱经,轻揉至散,热敷膝围处,点之、按之、揉之、拨之至六筋结愈。 曰 避风邪、寒邪、湿邪。
    95189380 1-23
  • 0
    第十五卷 下肢筋 位 股两侧硬结点。 症 腹股沟疼痛,下肢酸、胀、痛、麻,下肢困乏。 术 热敷敲震之,掌揉之,肘拨之,皆可愈。(痛轻麻重木难愈) 曰 忌寒邪湿邪。
    95189380 1-23
  • 2
    第十四卷 小腹筋 位 臀中间位。 症 女子胞经带异乱,小腹坠、胀、痛,瑕瘕,腰酸。 术 烫酒敷之,点之、按之、揉之、拨之、敲之,复数次,使之愈。 曰 禁凉忌寒。
    95189380 1-23
  • 2
    第十卷 胸乳筋 位 胸乳筋为胸正后方、胸间位、腋下位。 症 心突、缓,胸症多发、刺、胀、坠、瘪。 术 热敷稍许、推之、揉捏、点按数次,气顺神清。 曰 乐之。
    95189380 1-22
  • 1
    第十二卷 背中筋 位 背部中脊椎凹处、膀胱经处,点痛区。 症 两肋刺痛、胀之,胃胀之、呃逆反酸,频呕、停食厌食,背疼。 术 背热敷之,遂点之、按之、震之、揉之、拨之,打散调通,使之愈。 曰 忌寒忌满忌思。
    95189380 1-22
  • 1
    第十一卷 背上筋 位 背部上脊椎凹处、膀胱经处,点痛区。 症 数处淤堵、胸闷。 术 手触筋结,推捏硬痛,叫之。热敷至温,点拨数次,至柔,推之、震之,至愈。 曰 忌悲啼、勿过喜。
    95189380 1-22
  • 1
    第九卷 项筋 位 项筋,项上、项中、项下。 症 项僵如尸,喉燥如火、头重如山。 术 震之、推之、由项推滑至肩,热乎! 曰 动之。
    95189380 1-22
  • 1
    第八卷 七窍筋 位 七窍筋耳周。 症 七窍筋僵瘀,面黄暗焦、目赤浊、耳鸣如蝉、鼻塞。牙痛入刺。呆滞无语。 术 滑之数次、按之、通愈。循之复之。 曰 呼之。
    95189380 1-22
  • 1
    第七卷 颅筋 位 颅筋枕骨位。 症 颅骨筋瘀,脑卒中、萎废。 术 通颅筋、弹之、揉之、点之、化之皆愈。 曰 坐安之。
    95189380 1-22
  • 1
    第六卷 筋规 筋精道习遵之 三不传也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 六不治也 邪恶者不治,入侵者不治,无德者不治,欺行霸市者不治,弃幼霸女者不治,偷盗者不治。
    95189380 1-22
  • 1
    第五卷 汪左病发现十五筋脉位 清朝 1644年 距今370年 汪左病医馆人来客往,屡次,师徒疲乏困顿,患多治不及误病,后惊觉药包敷速解。 通过察研之,发现十五处筋脉位,反复论之,效果奇佳,大喜,将其筋脉位图之。
    95189380 1-22
  • 1
    第四卷 汪宝发现筋法调气术疏通情志 明朝 1368年 距今646年 汪宝研习筋法调气术数年,逃战乱避至武当,巧遇君宝,察君宝忧郁过之,与君宝分习筋法调气术,君宝解困之。 将拳术与筋法调气术,融之,又名之“太极功”。此功可以强筋健骨,习之人颜润、寿之。
    95189380 1-22
  • 1
    第三卷 汪子寿发现养筋术健筋强骨 唐朝 公元618年 距今1396年 天竺使者来访,天冻之,习瑜伽之术,不慎伤筋动骨,疼痛难忍,无医可治,恐之。 闻安庆调筋可骨愈,速往求之,悉知汪子寿堪精,见人速愈,学筋术可强筋健骨,思之,瑜伽术与筋术,融也,又名:养生瑜伽。
    95189380 1-22
  • 1
    第二卷 偃池发现中草药养筋活血 北魏 公元386年 距今1628年 偃池受教于岐子叔通筋术,偃池发现用鲜旋覆花根,捣之,敷筋,察,有续筋效。后用,有散筋结、补肝效。 此疗法被拓跋圭索之,用于兵卒战时。
    95189380 1-22
  • 1
    (1)孝道: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奉养、敬亲、侍疾、立身。
    95189380 1-21
  • 1
    东汉年间,师祖岐子叔发现人体存在“筋”,通过实践得出“揉筋正骨,筋柔骨健”的结论,也是最早用
    95189380 1-21
  • 0
    筋疗术是老祖宗验证几千年留下来的15个筋脉,这15筋脉好比人体通路的15个开关,也就是人体通往健康之
    95189380 1-21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筋疗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粉丝

目录: 其他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