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 111,002 贴子: 189,811

黄老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根,学而时习之。

  • 目录:
  • 国学
  • 19
    (吧里人🉑还能认得此图?)最近,在研究易经,不能自拔。因此,希望🈶真的疑问发表出来,大家一起交流讨论!那些不怀好意的问题评论,我会拿GPT应付对待。 顺颂时祺。
    轩辕若耒 21:44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和针灸有兴趣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对健康养生有一定追求的普通读者。文档内容涉及中医的基本原理,如精、气、神、魂、魄等概念,以及它们与人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关系。此外,文档还提到了如何通过观察病人的状态来判断其精、神、魂、魄的存亡,以及五脏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症表现。因此,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人来说,这份文档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关问题
    轩辕若耒 20:47
  • 0
        摘要   黄帝向岐伯询问关于人体十二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整体健康和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岐伯详细解释了每个脏腑的职能,强调了心脏、肺部、肝脏、胆囊、胸腔、脾脏、胃、大肠、小肠、肾脏、三焦和膀胱的作用,并指出这些脏腑之间需要保持平衡和谐。他还谈到了微妙的道,及其在变化无穷的世界中的应用,认为理解和把握这个道理对养生和治理都有重要意义。黄帝听后表示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决定在合适的时间
    轩辕若耒 20:41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那些对针灸和中医治疗有兴趣或需要的人群,包括患者、针灸师、中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文档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针灸方法、技巧和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这些信息对于想要了解或实践针灸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问题:   请问文档中提到的“九针”都包括哪些种类的针具?   在治疗不同部位的疾病时,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针刺方法?   文档中讲述的“十
    轩辕若耒 20:35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和古代医学知识感兴趣的人群,包括学生、学者、医生以及对传统医学文化和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该文档内容源自《黄帝内经》,是一部探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知识的经典著作。因此,对于想要了解和研究中医的人来说,这份文档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关问题:   请问“四经”和“十二从”分别对应着什么?   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如何利用“阴阳”的知识?   请
    轩辕若耒 20:32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黄帝内经》以及古代医学理论感兴趣的读者。文档涉及中医关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针灸、治病的原则和方法。此外,文档中还包含一些关于寿命长短的判断标准,以及如何通过观察人的形体特征来评估健康状况和寿命。   相关问题:   请问黄帝向少师询问的是关于人体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伯高的说法,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寿命长短?   在治疗疾病时,伯高提到了哪些
    轩辕若耒 16:43
  • 0
        摘要   黄帝向岐伯询问关于天、地、日、月的阴阳属性以及它们与人体的关系。岐伯解释了阴阳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于三阴三阳的理论。他描述了不同阴阳状态下的自然界和人体生理功能,并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知识点   阴阳: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用于描述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三阴三阳: 中医术语,指六种基本的气机运行状态,对应于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状态。   圣人: 在此指古代的理想
    轩辕若耒 16:39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和针灸有一定了解的人群,可能包括学生、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对中医养生、治疗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文档内容摘自古代中医经典著作,讲述的是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针灸疗法以及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如何进行针灸治疗等内容。因此,目标受众应该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以便于理解和应用文档中的知识。   相关问题:   岐伯在讨论阴阳之道时提到了哪些关于春夏和秋冬的特性?  
    轩辕若耒 16:14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感兴趣的读者。该文档内容源自《黄帝内经》,讲述的是古代中国医学和哲学中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因此,可能对中医学生、中医从业者、对传统中国医学有兴趣的人士,以及寻求养生之道的普通读者具有吸引力。   相关问题:   请问文中提到的“七损八益”是指什么?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因素除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根据文本,
    轩辕若耒 16:11
  • 13
    今年内经学会的年会,在宁夏银川开,预计七八🈷️份,如果群主允许的话,我到时把通知贴过来。 学术年会的,专业级别的,切实爱好的,可考虑参会!
    轩辕若耒 16:02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以及治疗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对传统医学有兴趣的普通大众。文档内容包含黄帝与岐伯之间的对话,讨论了诸如邪气侵入人体的方式、经络的相互联系、阴阳平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等问题。因此,对于想要了解中医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的人来说,这份文档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关问题:   请问文中提到的“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是什么意思?  
    轩辕若耒 15:55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的人群。这些受众可能包括中医师、学生、健康养生爱好者,以及对传统医学和人体生命科学有一定了解的人士。文档内容涉及到中医的基础理论,如五脏与四时的关系、不同季节的疾病特点、阴阳的变化规律等,这些都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关问题:   什么是八风和五风?   八风如何与人的五脏相对应?   如何根据季节
    轩辕若耒 15:53
  • 1
        摘要   此段内容讨论了阴阳五行理论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外界环境如风、暑、湿、寒等对身体的影响,以及饮食不当会导致各种病症的发生。还提到了保持阴阳平衡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知识点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用于描述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常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平衡关系。   五行:中医基础理论
    轩辕若耒 12:06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似乎是那些对中医、针灸和气血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群,可能是中医学者、针灸师或者对传统医学有兴趣的读者。文档中讨论了诸如气血的盛虚、经脉的取穴、阴阳平衡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才能充分理解。   相关问题:   什么是“易陈者”和“难入者”?   “守神者”是如何守人的血气之盈亏的?   在刺法中,“机之动不离其空中”的含义是什么?   “满则泄之”的原则是基于
    轩辕若耒 12:00
  • 3
    念诵《黄帝内经素问》确实可以改变念诵者所在地的极端天气变化,亲身经历绝对真实不虚,内经有云: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银胖子 6-4
  • 1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经络学说和针灸治疗有兴趣的人群,包括学习中医的学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以及对中医理论研究的学者等。文档内容详细介绍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的原理,涉及到经络的走向、穴位的定位以及不同季节针刺的深浅等知识,这些都是中医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想要了解或深入研究中医针灸的人来说,这份文档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   相关问题:   请问十二经络中,
  • 1
      文档的目标受众似乎是那些对传统中医、养生之道以及自然规律感兴趣的人群。文档中提到了顺应四季变化的养生方法,强调了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相协调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文档末尾讨论了预防疾病和混乱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和“治未乱”的概念,这进一步表明文档是面向寻求健康和平衡生活方式的读者。   综上所述,文档的目标受众是寻求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身心健康和和谐生活的个人。 —
  • 0
      文档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中医、针灸理论和治疗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对健康养生有兴趣的普通公众。文档内容主要摘自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详细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基础、针具的种类及应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针灸治疗各种疾病。因此,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中医针灸知识的人来说,这篇文档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相关问题:   岐伯在回答黄帝的问题时,提到了哪些主要的针灸原则和方
  • 1
      文档的目标受众是广泛的,包括但不限于对传统医学、养生之道、古代健康理论以及黄帝内经感兴趣的读者。这段文本通过讲述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介绍了古人对于长寿、健康、生殖以及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因此,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中医理论和养生哲学感兴趣的个人或学者,也可能是该文档的目标受众。     相关问题:   上古之人能够长寿而动作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今时之人半百就出现动作衰退的现象?   
  • 0
    《玄隐遗密》九真要第廿二章:常物承天亖之作息忌一(3) https://mp.weixin.qq.com/s/hgekVysNx-NBv4D2V1u-uQ 過其用,則病之。當其用,則益之。萬物之過欲,其殤甚矣。言:非式也。其乃灋也。灋者,則而不止,當而不帝者也。古之忌,春殃,馬牛。夏害,鹿羊。秋禍,蟲狗。冬畜尐忌,豈之意哉。忌,有所害;之害不窮。非當前也,迺其終也。以時知之:則夏秋之大害,而冬春減之。以氣知之:則春秋之衛消,而冬夏減之。然氣有不常,而時有不應,奈何
  • 3
          一、引言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其深厚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串讲旨在通过参照“三易”即《连山》、《归藏》与《周易》的智慧,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黄帝内经》的深奥内涵。   原来要为之取名“三易通参”或“三合本”、“合如本”,无奈是先贤们早已在其落款后大书特书,敝人只得搬个小板凳,再找个角落坐下了。   敝人以为,上古之时,天皇·伏
  • 24
    赵文魁先生(1873-1933),三代御医,清太医院使。阅览赵绍琴先生著《文魁脉学与临证医案》,可以看到很多医案, 宫廷医案,脉诊记录明确,方证分明。 现在读书,发现文魁脉学的特点:一,浮中按沉,层次分明,辨证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二,仅仅是寸关部位的脉象记录(无尺脉记录)。例如:1、左关右寸均浮,左寸右关略有数象)宣统皇上脉案1);2、左寸关弦而近数,在寸关沉滑。(详见端康皇贵妃脉案105);3,左关弦缓,右关沉滑(详见端
  • 1
    气,从胃中起源;血,从脾中起源。两者,皆属土。脾土左旋(左右其实是一个方向),阳气逐渐提升。子时后,阳气开始提升,肾水温度升高,作用提升,温暖后升为木。所以,肝,比较暖,且比较发散。继续往上升高,肝木则变为心火。胃土向右边进行旋转,中午过后,阴气开始上升,温度逐渐清凉,心火开始降温,收敛于肺金。所以,金,性凉,且收敛。 古代中医讲:“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其实,简单来看,气,就是呼吸,血,就是
    学然98 5-30
  • 1
    《天下至道谈》中所提到的“七损”,是指“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是这个东西吗?
  • 0
    肝气,随着温度升高,性温。温度接着升高,温则变为火,是心火。火,生发万物。因为阳达到了极点,所以转阴,阳中有阴,所以精神旺盛、气息平稳。 肺气清凉,温度继续降低,则变为了水。水,比较寒冷,所以六腑凝聚其中。因为阴达到了极点,所以阳气从中萌发,阴中有阳,水问,精神饱满。 人的神魄,从心中产生,当他在肝时,虽已有阳气,但是还没有那么旺盛。精,藏于肾,当他在肺时,虽已有阴气,但还没到达顶点。 魂,是神最初的
    jkl33500 5-29
  • 12
    请问,趴桌子上睡觉,胳膊被压时间长,在醒来活动被压着的手后,胳膊手会发麻并刺痛,是什么原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最好用中医经典回答。谢谢!
    jnf8585 5-28
  • 12
    各位大佬,小弟求助,最近在微信小程序看到这个中医数据库,发现里面的资料特别多,算了下,有一百多万种(不知道算对了吗)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全的中医资料库,不知道吧里有没有大佬用过,好用不,靠谱不? 因为有几本要花钱看,现在这些人不收钱就活不下 去了吗??#中医#
  • 0
    当把毒药含在嘴里,趴在山顶一棵大树叉上,绝望地看着渐渐西落的太阳。此一去,便与家人和心中永恒的挚爱永远隔离!不会再感受到脚踢到石头时火辣辣的疼痛(因为在经历第一次死亡后,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享受);不会再看到母亲的微笑;不会再有于心爱的人面前无限的愉悦和清风拂面时清爽的感觉。 人活这一辈子到底有什么意义?什么是生命?为什么宇宙中会有“我”的存在?100年后每一个人都要死去,早死与晚死有什么区别?我不断思
    jkl33500 5-24
  • 2
    五行之间,有相生,有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谓相生相克,是以气的形式,而不是物质的形式。 以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为起点。其北方,维度偏高,较为寒冷;南方维度较低,比较炎热。东边靠近海边,水的比热容高,气温较为温和;西边则是荒漠地区,较为凉爽。 古有春夏秋冬,春天温和后接夏天的炎热(木生火,为何春天是木、夏天是火,见《 何为阴阳》一文。),夏
  • 1
    大道归一,古人讲,人自身其实就是,小的宇宙。因此,整个世界是由混沌两份而成,人也一样。不过古人为了区分,将人体内的混沌之气,别称为“祖气”。 而不同之间,祖气也是不同,有美恶、有清浊、有异同等等。人,因祖气不同,而各异。 祖气,本质上是混沌之气。如同世界本源,先有混沌,后有阴阳。阴阳之间,便是中气,中,便是土。既有中枢, 清气左旋,浊气右旋。己为阴,戊为阳,因此己土左旋,戊土右旋。
    jkl33500 5-23
  • 8
    为什么胃脉坚硬而大,脸会赤红,脾脉搏动如坚硬而形大且长,病人面色发黄,脾和胃不是一个东西吗,为什么会一个发红一个发黄,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
    裴宵衣 5-20
  • 5
    辩证论治及时治未病才能很轻松的治未病才能防大病,防大病其实就是给家庭积累财富了,不生大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积累财富了,很多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甚至让一个家庭陷入绝境!!不是吗?
  • 7
    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所述,2024为地支甲辰年,年运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大概率多发山体滑坡事件,云南已经出现了,建议学习内经的朋友坚持每天念诵一至三遍气交变大论,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当地出现气候变化失常导致突发自然灾害,功德无量,
  • 62
    随笔五运六气。
  • 38
    推荐大家阅读
  • 4
    黄帝内经说 解㑊,飧㑊,是什么样的病证,还有这两种病怎么读?还有黄帝内经说的 必齐是什么一种治疗方法?这两字怎么读?
    呼呼 5-14
  • 157
    黄帝内经说,春步于庭,可是,为什么要披头散发?哪位指导一下
    呼呼 5-13
  • 18
    我看了很多推荐的帖子,发现人卫梅花版呼声比较高,然后看了下人卫有梅花版和田代华整理的原文版,对于初学者来说看哪个最好,最能提升自己上限?还有如何提升古文理解?非常感谢
  • 10
    请教各位爱好者,宗气,卫气,盈气,分别指的是那种,什么类型的气,什么状态存在? 搜了好多文章,看了好多帖子,专家叫兽一大堆,全都莫衷一是。。
  • 13
    阴阳为本,天生地成,形气相召,变化由生! 如何应用气味合德,以调天地运气? 请有理解内经的大师分享分享。。。。。。。。必以阴阳为本,非现今几十味药组成的去湿去寒啥的!
  • 28
    黄帝内径说冬季要收藏,可是中医又说晚上泡脚好,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吗?目前还没看到内径里有关于泡脚方面的章节,跪求高手给科普下
  • 27
    请吧友高人讲一下,给个实例! 我有个病人,她小时牙痛曾用中药薰出小虫,怎解?
  • 24
    黄帝内经中:咸入肾。此应为年代久远传抄错误或邪教故意篡改导致贻害后学。比如新出土的《老子》就和《道德经》出现很多处不同地方使得《道德经》里很多重点被后世曲解,内容被改动如何能正确理解,明显是邪教势力故意篡改贻害华夏后世。 先说咸味,最常见最常用的咸味就是盐巴,人多日不食盐就会生乏力之证,这是阳气虚的表现,也说明了咸能补火,而心与小肠属火,咸自然入心与小肠,再则盐吃多了会口干舌燥、尿黄尿少,这也是心
    显_明 5-1
  • 14
    ?夫陽盛,則地氣無以 上應,弗應無交,陓時則病。 陓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怎么理解?求赐教。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岐黄学徒

目录: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