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拓荒者吧 关注:136贴子:2,374
  • 10回复贴,共1

想了想,还是发在这里吧,虽然内心的战栗还未停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桥的秘密
    我站在一座桥面前,对着它凝视了许久,并打算跟它搭话。
   “桥!”我喊道,周围有一些嘈杂,“你看上去很疲惫。”
   桥听见了,它用一种类似于江面上的波涛发出的那种声音说道:“是的,我疲惫了,我能感觉到我身体的变化——我是如此关心这种变化。所以,当第一道裂缝——虽然那只是极其微小的一条裂缝——来临时,我就几乎绝望了。”
   “你怎么会疲惫呢?是因为那每天持续不断的压在你身上的重负吗?”我问道。
   “你指的是那些车辆、那些行人、以及所有可能压在我身上的那些东西?”它说。
   “对。”我说。
   “不,”桥非常冷静地说,“你以为对于桥来说,是那些东西使它不堪重负?不是的,对于桥来说,最使它不能承受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正是它自身的重量。”
   “自身的重量?”我疑惑地说。
   “对,自身的重量——其他重量对于桥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这种重量虽然没有与日俱增,但它从桥成为桥的那一天起,就压迫着它,而且将一直压迫着它,直到它垮掉。”桥说完,身子有一些战栗。
   “难道就没有拯救的办法吗?”我说。
   “很难。因为桥的构造就是这样,否则就不够牢固;这是桥的根本。不过,这种根本也许可以改变,这关系到一个技术问题,要去问一问桥梁设计师……”
   “我就是桥梁设计师。”我说。
   “真的吗?”桥激动地说,“那你有什么高见?说吧!这关系到我的解脱!”
   “我不知道,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也许只能重新再建一座桥……”我低着头说。
   终于,伴随着一阵山崩地裂般的响声和震动,桥垮掉了,它让它的身子像卸下的重负般一节一节地落入水中……
   显然,这里很快又会架起一座新桥。但是,作为一个桥梁设计师,作为一个知道桥的秘密的桥梁设计师,我该怎么办呢?我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吗?



IP属地:广东1楼2011-03-29 22:52回复
    哈哈!好像有些话之前我说过一遍了。。。。。写作的人就是这么强悍,对自己认为“经典”的句子百说不厌


    IP属地:广东5楼2011-03-29 23:07
    回复
      最后一段的自省对文章有点摧毁性。“我”的感性在该文里显然不合时宜了。为了艺术,就让桥毁在最应该毁的时候
      但全文并不粗糙,小小说如今已经边缘化了,但你的文章让我觉得它还有生命力


      IP属地:福建8楼2011-03-29 23:15
      回复
        回复:7楼
        是吗....


        IP属地:广东9楼2011-03-29 23:19
        回复
          我给自己加个精有意见吗各位


          IP属地:广东11楼2011-03-29 23:20
          回复
            回去睡觉了,晚安各位
            回复:12楼
            “ ”


            IP属地:广东13楼2011-03-29 23:24
            回复
              加个精有什么大不了,要是我,起码加精并置顶


              IP属地:福建14楼2011-03-30 20:37
              回复
                我曾经也想过放弃,但我放弃了这个想法。


                15楼2011-07-10 17:47
                回复
                  LZ的文章我觉得是寓言,这样的文章永远都是最有生命力的,很读者文摘,LZ别介意,我绝无贬义。我觉得,能写到这样,相当难得。


                  16楼2011-07-13 23:07
                  回复
                    如果真是很读者文摘倒也不坏,至少我可以通过发表更多的作品来换取作为一个专职作家的自由、不必向现实妥协那么多,然而我写的东西并非都符合读者文摘类刊物的价值取向。有一次我把我写的其他作品给一位编辑看,她简单地说,这只是一个片段,二不是一个故事。我想,恐怕还有更多不符合的,比如我的主题不够“积极向上”。《走钢丝的演员》是一个误会


                    IP属地:广东17楼2011-07-13 23:33
                    回复
                      很读者文摘当然不坏,我强调一句你别介意是因为现在有好些自以为高深莫测的“作家”一提读者文摘就面露不屑,嫌那是浅白。我就见过这样的人,说他的作品中学生很喜欢跟侮辱他似的。要么就弄一些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所谓深刻的作品,等编辑告诉他,这个太深奥,不能用,他有跟你解释这个怎么雅俗共赏。哎,其实从来都是作者往往差的不是文笔,而是修为。
                      《走钢丝的演员》发表过吗?我觉得足够发表水平。
                      今天的编辑你也别太信他们,水平怎样先不说,能看你的稿就很不错了。反正主管部门的目的也是尽可能让文艺规规矩矩,索性从编辑到作者都在那而混。
                      《独唱团》本来是个曙光,可惜了。


                      18楼2011-07-13 2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