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络经年吧 关注:1,783贴子:430,630

【络与绎】讨论-韩翃之章台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韩翃之《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二、柳氏之《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IP属地:广西1楼2012-04-14 10:55回复
    韩翃,生卒年不详,大历十才子之一。这两首词出于唐许尧所撰传奇小说《柳氏传》,收入《太平广记》四百八十五;又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一》,两书中“韩翃”皆作“韩翊”。
    此词大约作于长安收复之后(757年)。柳氏原是韩翃的歌妓,姿容绝世,后因安史之乱,惧为乱兵所辱,乃剪发毁形,寄居尼庵。及至长安收复,翊遣人寻访柳氏,携去一囊金并题写了这首《章台柳》。柳氏捧金呜咽,回报以《杨柳枝》词。
    


    IP属地:广西2楼2012-04-14 10:55
    回复
      然而这里想讨论的并不是词中的故事和词本身的意境,而是想讨论下《章台柳》这首词的词牌格律。首先,柳氏的《杨柳枝》与韩翃的《章台柳》同属一调(唯首句不入韵)。在《钦定词谱》中,章台柳有两格:
      其一,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 ○○●叠●●○○⊙◎● ●●○○●●○ ●⊙○◎⊙○●
      起二句亦可不用叠句,观柳氏作可见。
      其二,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唐妓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可折。
      ○●○ ○○● ●●○○●○● ●●○○●●○ ●●○○●○●
      此词起句不用韵
      


      IP属地:广西3楼2012-04-14 10:56
      回复
        可以知道的是,《章台柳》的词谱主要就是依据这两首词来定的,当初用来唱词的曲子早不为人所知,但是根据《钦定》的痕迹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的猜测,第一格的格律很明显是综合了韩翃和柳氏的词所成的,比如两词中第一句的第二字“台”和“柳”,一平一仄,于是词谱中便把此处标为可平可仄,余下皆是,不复赘述。
        然而,令我疑惑的是,最后一句的平仄,韩翃的“也应攀折他人手。”分明有律诗的痕迹,似与前一句“纵使长条似旧垂”是相对的,而词谱却因为柳氏的干扰而将此处最关键的二、四字标为可平可仄,这样一来便有把此句变得似乎不知从何而来的感觉。因为韩翃作此词时,柳氏尚未作《杨柳枝》,而以当时律诗盛行,词尚未成熟的情况来看,我们猜测韩翃的心境,认为他在此处应该更偏向于、也更似是从律诗中演变出来而得的句子。也就是说,个人认为此处的平仄应该标为“中平中仄平平仄”似乎更合理。比如后来白居易所做词《花非花》句末“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以及后来众多词牌中的句子,都能看出很多从律诗演变而来的痕迹。
        而《钦定》似乎也发现其中的矛盾,也有意将柳氏的《杨柳枝》拿出来作为另一格单独成体,只是既然已经拿出来另作一体,为什么又不令第一体的格律更严谨而合理些呢?又或者直接以韩翃词做一体,那样末句干脆变成“仄平平仄平平仄”,与柳氏的严格分开来岂不更好?
        


        IP属地:广西4楼2012-04-14 10:59
        回复
          当然,词谱中定谱的原则说得太简单,或许当时定格的时候有其深意但是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这个词谱中令我困扰之处,确实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各位可有关于此词谱的相关讨论的文章或言论?发来解疑,谢谢!


          IP属地:广西5楼2012-04-14 11:00
          回复



            IP属地:广西6楼2012-04-14 11:24
            回复
              求解,人工顶。


              IP属地:广西7楼2012-04-14 11:37
              回复
                讨论词谱。。。
                缘缘太高深了。。。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2-04-14 12:00
                回复
                  因为这个词谱的疑惑比较明显。。。



                  IP属地:广西9楼2012-04-14 12:07
                  回复
                    钦定素来坑人。自己明白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10楼2012-04-14 12:34
                    回复
                      钦定就是把所有体例列出,只要同一位置出现过的压平压仄共存时,就可以为可平可仄。这首二体间本质区别在于首句入韵,而结句就不好说,既然前两句相同,结句既然前三句平仄分布相同,结句却出现了一种律体一种失粘体,所以无法判断。而且注意,这句话:
                      起二句亦可不用叠句,观柳氏作可见。
                      这是在第一体中出现的,说明第一体是以二者综合考虑的,而第二体只是作为一个旁例。


                      11楼2012-04-14 12:54
                      回复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拌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 ○ ⊙○⊙●●○ ○ ◎○⊙●⊙○● ⊙●○○◎● ○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 ○ ◎○⊙●●○ ○ ⊙○◎●○○● ⊙●○○◎● ○
                        比如这个的首句,就是综合各家的。不过因为韵字没变,就没有单成一格。所以说因为杨柳枝体同章台柳,所以单拿出,如果韵相同就不存在第二格了


                        12楼2012-04-14 12:58
                        回复
                          当然这是属于一句不明显的,大体还可以看成一体,如果有韵不同,比如满江红,或者字数不同,比如临江仙,摊破浣溪沙,或者整体格律不同,比如生查子,诉衷情。


                          13楼2012-04-14 13:07
                          回复
                            而只出现过一体的,自然就没有通压,即使我们明知道有些处于不重要位置的字也是可平可仄,但是因为无可较,就都给了唯一正格,无可平可仄处。
                            换巢鸾凤
                            调见《梅溪词》,史达祖自制曲,因词中有〔换巢鸾凤教偕老〕句,取以为名。或云,前段用平韵,后段协仄韵,换巢之义,疑出於此。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一协韵,后段十一句六协韵
                            史达祖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
                            ○●○ ○ ●○○●● ●●○ ○ ●○○●● ●●●○ ○
                            相思因甚到纤腰。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佳期晚。漫几度、泪痕相照。
                            ○○○●●○ ○ ●○●○○○● ○ ○○● ●●● ●○○ ● 协
                            人悄。天渺渺。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
                            ○ ● 协○● ● 协○●●○ ○●○○ ● 协●●○○ ●○○● ○●○○○ ● 协
                            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
                            ○●○○●○○ ●○○●○○ ● 协○○○ ●○○ ●●○ ● 协
                            此词前段用平韵,结句协仄韵,后段全协仄韵,盖本部三声协也。或以后段第五句〔暗握荑苗〕,苗字点作平韵,不知此句,与〔乍尝樱颗〕句对,无押韵之理。此调只有史词一体,无别首宋词可校。


                            14楼2012-04-14 13:15
                            回复
                              即使觉得用词谱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想用律的格来写,但是却没有词谱作为支撑,你叫我怎么办,叫我怎么办。。。


                              IP属地:广西15楼2012-04-14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