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生态农业吧 关注:14贴子:639
  • 13回复贴,共1

微生物技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酵藤蔓和青饲料的喂鸡方法
1、第一种喂法:把发酵蔓藤和青饲料当做一种配料来配制全价饲料的喂法.
建议养殖户可以预先把下表配方中的除发酵料湿料外的其他原料,预先混合好,在喂动物前,临时与湿的发酵料简单搅拌一下后再喂,这样操作更为方便简单。
下表推荐的配方适合三黄鸡、土鸡、阉鸡养殖,其他鸡种可以参考使用。

上表中前三个配方中的磷酸氢钙和石粉合起来,可以用等量的骨粉进行替代,但种鸡蛋鸡中的石粉不可用骨粉代替。另外,石粉和贝壳粉可以相互代替。
称量方法:因为发酵料为湿料,因此在实际配制时的重量要乘以2倍到3倍(看湿度情况而定),如配制比例为20%时,要称20公斤的料,湿发酵料的实际要称40公斤。
养殖户第一次开始喂发酵料时,需要有一个驯食过程,即先取少量如10-20%发酵料,与全价饲料混合后驯食几天,适应后,再用上述配方。
可以结合当地资源,用麦麸、米糠、谷粉、次粉、蝇蛆、麦粉、高粱粉、花生麸、菜棉粕、向日葵饼、芝麻饼、肉粉、骨粉、沸石粉……等代替或部分代替表中的原料,如用当地丰富的其他蛋白饲料代替表中的蛋白原料,但要注意蛋白平衡,这就要熟悉各种蛋白原料的蛋白含量等营养数据。
2、第二种喂养方法(直接掺入全价饲料中的喂养方法):
① 即直接用全价饲料,配合少量发酵蔓藤和青饲料的喂养方法:
0~4周龄:全价饲料9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10%,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肉禽壮壮素一包25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4~10周龄:全价饲料8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20%,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肉禽壮壮素一包25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10周龄以上:全价饲料7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30%,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肉禽壮壮素一包25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IP属地:北京1楼2014-12-25 10:52回复
    发酵藤蔓和青饲料的喂猪方法
    (1)第一种喂法:把发酵料当做一种配料来配制全价饲料的方法。
    建议养殖户可以预先把下表配方中的除发酵料湿料外的其他原料,预先混合好,在喂动物前,临时与湿的发酵料简单搅拌一下后再喂,这样操作更为方便简单。

    以上配方中,磷酸氢钙和石粉合起来可以用相应量的骨粉进行代替,石粉则和贝壳粉可以相互代替。
    另外,发酵农家饲料可能酸度比较大,如果猪不太爱吃,可以用发酵料1~3%的小苏打粉中和后,再与其他精料进行配合喂,或每100公斤发酵料,加6--10克糖精的方法来解决,费用也不到1元钱,而且糖精也可以在发酵前加入。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动物是爱吃发酵饲料的,这种情况就不必添加糖精或用小苏打粉中和了。
    另外可能还有一个训饲的过程,训饲方法:刚开始饲喂发酵饲料时,有的家畜可能不太习惯采食,这就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过程称之为训饲。开始训饲时要少给勤添,逐步提高饲喂量,一般经过一周就能适应。当第一次饲喂出现不肯采食时,只要不喂给其他饲料,由于饥饿,下一次饲喂也就会采食了。
    同时可以喂家禽和其他家畜及牛羊等,使用时,先以适当比例如一般为20%加入到自配料中饲喂即可,看动物的适应情况再慢慢增加用量,可以增加到使用量达50%。
    发酵后的蔓藤叶等可以喂养任何动物,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和抗病增长功能,一般是占饲料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他配合喂一些精饲料如全价饲料等。
    (2)第二种喂法,直接掺入全价饲料中一起喂养。方法如下:
    ① 肥育猪的喂法:
    15~30公斤小猪:2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80%小猪全价饲料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30~50公斤的中猪:3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70%中猪全价饲料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50~100公斤的大猪:4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60%大猪全价饲料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② 怀孕母猪的饲喂方法:
    怀孕期1~90天:30%的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20%米糠 + 50%母猪饲料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怀孕期91~哺乳期:3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大猪全价饲料70%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种公猪:30%发酵蔓藤和青饲料 + 40%大猪全价饲料 + 30%米糠和麦麸 + 每500斤折干料添加强微壮壮素一包500克,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IP属地:北京2楼2014-12-25 10:57
    回复
      发酵蔓藤和青饲料喂肥育肉牛上的运用
      可以结合当地资源,用麦麸、米糠、谷粉、麦粉、次粉、高粱粉、干草粉、青饲料、花生麸、菜棉粕、向日葵饼、芝麻饼、石粉、肉粉、骨粉、……等代替或部分代替表中的原料,也可以用其他降解后的秸秆如:降解麦秸、降解甜菜渣、降解甘蔗渣、降解花生秆、降解油菜秸等代替表中的玉米秸降解料,原则是所使用的原料尽量多样化,即一个配方中多用几样秸秆原料配合,精饲料也是如此。

      奶牛场里可以备一些用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等,和玉米青贮秸秆、干草等一起做为粗饲料;另外备有豆粕、玉米粗粉、小麦麸、用降解剂处理后的糟渣、胡萝卜、薯秧苗等青绿饲料;以及多维和矿物质等预混料、磷酸氢钙、骨粉等。
      精饲料配方:发酵蔓藤和青饲料30%、玉米粗粉18%、豆粕8%、棉粕14%、玉米青贮秸秆15%、干草10.7%、、预混料1%、食盐0.3%、小苏打1%、磷酸氢钙或骨粉2%。
      每400公斤全日粮饲料添加:强微牛羊壮壮素一包和强微生命酵素100克
      或按体重计算用量:每100公斤体重的肉牛,每天添加强微牛羊壮壮素4克,每10公斤体重的羊,每天添加强微牛羊壮壮素0.8克。可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产奶质量。
      在泌乳高峰期,除了保证提供降解处理的优质秸秆饲料和干草、青贮玉米等,让其任意采食外,还要适当增加精饲料配比比例。
      泌乳期间,可以喂保健液每头每天300~500克。小苏打100克(精饲料中加了小苏打的,则不必另外加)、尿素50~80克。


      IP属地:北京3楼2014-12-25 10:59
      回复
        喂发酵青饲料中可能出现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解救方法
        某农家饲喂的5头肉用长白猪,每头猪体重约60 kg,4月7日晚因饲喂了用风火炉闷煮的白菜叶、花菜叶等猪潲,30 min后,畜主突然发现圈中的猪嚎叫,口吐白沫和食物,呼吸困难,继而站立不稳而倒地,估计是中毒,于是用菜刀将一倒地的猪的尾砍断,用鞋底针刺耳静脉放血后来我校兽医院求诊。
          1 临床症状
           断尾放血的猪已经死亡,圈内4头猪均出现兴奋不安,呕吐,乱窜、乱叫、乱跑,有的行走摇晃,有的扒卧于地并从口内流出大量的口涎,全身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其两头猪体温正常,2头猪体温降低,断尾及耳静脉放血后的血液与死去猪的血液一样,均呈酱油状、褐色、浓稠而黏且不易凝固,四肢末端发凉,可视黏膜发绀,表现十分痛苦。
          2 诊断
          (1)取少量未饲喂完的饲料液于试管中,加入10%高锰酸钾2~3滴,摇匀后再加10%硫酸2~4滴,摇动后其液体变成无色。
          (2)取饲料液1滴,滴在滤纸上,加10%联苯胺溶液2滴,再加10%醋酸2滴,滤纸即变成红棕色。
          (3)病死猪进行剖检,见尸体周身发紫,口唇黏膜、眼结膜发绀,血液呈酱油状、暗褐色、黏稠、凝固不良,胃内含有大量的饲料,胃肠黏膜脱落并充血,大肠内含有血液,肝脏瘀血、肿大明显;肺严重瘀血;肾脏瘀血,被膜易剥离。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上述诊断,确认为亚硝酸盐中毒。为了争取治疗时间,上述诊断过程和下列治疗方法几乎同时进行。
          3 治疗
          用美蓝注射液和蓝黑墨水分别与葡萄糖溶液、安钠咖、维生素C、参脉针注射液等药物分组治疗。其具体方法如下。
          (1)美蓝注射液治疗:将10%葡萄糖350 ml、50%葡萄糖20 ml×9支、10%安钠咖10 ml×1支、维生素C注射液0.5 g 2 ml×5支,混合(简称混合液)。用100 ml金属注射器将1%美蓝5 ml×3支与85 ml混合液混合摇匀后先静脉注射,最后再将余下的混合液缓缓静脉注射完毕。
          (2)用红岩蓝黑墨水治疗:首先将其用0.22 μm滤过器(德国制造)过滤后(因当日美蓝注射液暂缺,故余下3头猪采用蓝黑墨水治疗,但几乎是几组同时进行),同时将上述混合液重复配制3瓶,对余下的3头猪进行静脉注射,其中1头猪在注射了100 ml稀释液后,紧接着注射了15 ml纯蓝黑墨水。刚注射完蓝黑墨水,该猪立即处于休克状态,但注射仍能进行,只是感觉到注射时压力大,于是边注射边做人工呼吸。约5 min后,该猪呼吸渐渐恢复,然后再每次1 ml逐渐加入蓝墨水于混合液中静脉注射。当蓝黑墨水的用量约加至18 ml时,该猪精神大为好转,输完混合液后其他症状亦基本消失。另2头猪先将过滤的蓝黑墨水各20 ml与80 ml混合液混合后静脉注射,并继续将余下的混合液直至注射完毕。
          结果:输完药液6 h后,输美蓝溶液及混合液的猪症状消除并基本恢复正常;输红岩蓝黑墨水的3头猪均在8~16 h症状消除,所有病猪第2天早上食欲均恢复正常。
          4 体会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吃了调配方法不当的青绿饲料以后,立即发生中毒或死亡的一种最急性疾病,又称猪饱潲病。本病多发生于蔬菜较多的地区,各种青绿饲料及叶菜类饲料,由于追施氮肥而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这些青绿饲料如果蒸煮不透、煮沸后不搅拌,或在煮沸时及煮沸后紧盖锅盖,或用火盖锅焖在锅内闷煮成宿过夜或放置时间过长,使温度保持在40℃上下;或将幼嫩青饲料堆积放置过久,特别是经雨水淋湿者,极易发酵产热,为硝化细菌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在其作用下,硝酸盐能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猪食后被吸收进入血液中使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二价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三价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氧牢固的结合,不易释放,从而失去血红蛋白的正常携氧功能使组织缺氧,特别是脑和心肌严重缺氧,如果抢救不及时,最后导致中枢神经麻痹而窒息死亡。
          治疗时首先采用断尾、剪耳放血的急救方法,以降低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5、最佳治疗方案:
        最佳治疗药物是1%美蓝(又名亚甲蓝)注射液(取美蓝1克,溶于10ml75%的酒精溶液中,再加生理盐水90ml),按1~2 ml/kg体重,静脉注射或耳根部肌肉注射,必要时过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也可以用5%甲苯胺蓝治疗,每公斤体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1ml,起效快,无副作用,效果较美蓝的好。
        或没有上述药物,也可以注射大量的维生素C,也可以起到治疗效果,按猪只大小,每头猪用5%维生素C10~40ml,与25%葡萄糖100~250ml混合后,静脉注射,一般一次即可以治愈,重症者间隔2~3小时后,再重复一次注射。
        在情况紧急时,可以对症用药,如皮下注射安钠咖注射液5~10ml,以增强心肺功能,呼吸困难时,可以皮下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2~4ml。
        紧急情况下,可以在患猪耳尖及尾尖放血20~50ml,体格健壮的,可以放血100ml。
        中草药治疗法:用甘草汤,甘草与水1比10,煎汤,冷却到常温后,大猪灌服1500ml,中猪灌服1000ml,小猪灌服500ml。
        也可以将25%葡萄糖、维生素C、安钠咖、参脉针混合静脉注射,为了尽量争取时间,最好是先将美蓝与一部分混合液混合后先静脉注射,病情较轻者,亦可单用美蓝肌肉注射仍能达到解毒的目的。在没有美蓝的情况下,也可用蓝黑墨水过滤除菌与上述液体混合静脉注射,蓝黑墨水的用量为0.2~0.3 ml/kg体重左右,切不可将美蓝或蓝黑墨水单独一次全部注入静脉中,否则会导致心脏或脑等部位暂时缺血而休克,在临床上对于亚硝酸盐中毒,我们还采用了龙胆紫、强力解毒敏等药物治疗,通过比较得知,用美蓝配合上述混合液治疗效果最好
        6、青饲料的调制方法建议:
        1、不喂腐烂变质的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应该洗净后生喂,或者用活力99生酵剂或粗饲料降解剂发酵处理后喂养(注意发酵青绿饲料时,要注意含水量的控制,发酵青绿饲料要求含水量在50~60%,而大多数青绿饲料在新鲜时,含水量达到了70%以上,所以,必须要晾晒几小时后,蒸发掉一部份水份后,再发酵处理,发酵还可以起到保存青绿饲料和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可以压紧压实密封发酵保存一年左右不变质)
        2、青绿饲料要煮熟喂的方法时,应该现煮再喂,应该用大火急煮,迅速煮熟煮烂,并揭开锅盖放凉,严禁用慢火煮,或者煮得半开半温或加盖焖在锅内过夜。
        3、青绿饲料存放时,要摊开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产生亚硝酸盐。
        4、管理好饮用水源,以防含有亚硝酸盐的水混入饮水中,不使用从耕地排出的水或是浸泡有大量植物的池塘水调制饲料或作为饮水。
        7、一起猪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实例 江西省全南县某养猪专业户存栏猪只113头,2007年4月23日10头体重约50~60 kg的猪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有4头平时采食量大的猪先后死亡,还有2头不吃食。 病猪精神差,心跳、呼吸加快,嘴角轻微流涎; 卧地不起,赶起后走路摇摆; 鼻端、口部、眼结膜及腹部皮肤呈现紫红色; 体温不高,四肢末端及耳尖发凉; 耳尖放血不出或出血很少,血液颜色加深。 剖检可见腹部皮肤发紫,口鼻、眼结膜发绀,血液暗褐色、凝固不良; 胃肠黏膜充血,肝脏瘀血、明显肿大,肺瘀血等。 对不食的猪用10%的葡萄糖250 mL+1%的亚甲基蓝注射液10 mL+维生素C注射液2 g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另肌肉注射10%的安钠咖10 mL,间隔2 h后再用上述药物注射一次,同栏猪用维生素C和电解质多维溶水饮用。至晚上饲喂时,2头不食猪已恢复,食欲基本正常,同栏的另4头猪没有出现不吃食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饲喂腐烂的青饲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IP属地:北京4楼2014-12-25 11:01
        回复
          鲜嫩的牧草最好是新鲜喂猪效果最好,喂量以占日粮的10--20%为宜,如果要发酵,则青饲料一定要单独发酵为宜,特别不可与秸秆料一起发酵,因为秸秆料比较疏松,而青绿饲料要求发酵密封性好,并要压实压紧,以排尽物料内部的空气,同时,青饲料发酵一定要注意观察青饲料的含水量情况,新鲜的太嫩的青饲料,一定要适当晒几小时,晒软后,含水量在50--60%时,再进行青贮发酵,一包活力99或粗饲料降解剂可发酵1000斤青饲料。
          秸秆也要单独发酵,因为这类物料,都源自植物茎干,含钾比较高,特别是在含水量比较高,又比较疏松堆放时,很容易腐烂,所以,要注意压实压紧,控制含水量等。
          至于要不要加小苏打中和,要看猪的反应情况再决定,一般情况下,猪非常爱吃发酵料,如果出现不爱吃的情况下,才采取这种措施,或采取添加糖精的方法,每100公斤发酵料加10克糖精。
          是的,新鲜的牧草营养是最丰富的,青贮处理后,一般营养会损失10-30%,操作得好,就损失少一些,但话也说过来,青贮料一是可以长时间保存,这是肯定的,二是发酵过后,虽然营养总量损失了,但消化吸收率却得到了部分提高,如果粗纤维得到分解,则能量也不一是下降,另外就是发酵产生了乳酸和益生菌等有益的东西,这些都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适量使用,对养殖是大有好处的,但量也不能太多,不会胃也受不了,胃酸过多长久往可能有胃溃疡等。
          至于喂量是多少,有多种选择,这要看您的喂的想法了,如果您当地牧草非常多又便宜,只是想降低成本,不在乎生长速度,则可以采用试喂,观察猪的反应,慢慢增加用量到极限的方法,具体多少就要看您的猪的承受能力了,占日粮的一半都是有可能的,对生长速度也肯定是有影响的。还想多喂的话,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适当在日粮中添加0.3%的小苏粉,或添加适量糖精等方法,糖精用量为100公斤发酵料加10克。
          如果您不想对生长速度有太大的影响,则建议总体喂量控制在20%以内,青贮料喂量在10%以内,新鲜料在10%以内,这比光用新鲜的效果更好,则对生长速度影响不大,建议打碎后与全价饲料混合使用。
          3、发酵青饲料为何要加盐?
          加盐的目的是有利于细胞内容物溶解释放出来,促进汁液渗出,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特别是针对一些质地硬,含水量少,比较粗的青饲料如蔓藤类,同时,我们为了统一操作规范,一律要求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对于大多数的青饲料来说(蔓藤除外)含水量均在75-90%,均需要晒干一些后再发酵处理,则统一操作加盐是有好处的,可以规范操作规程,毕竟养殖户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不一样,作为发酵剂生产企业来讲,统一操作规范更为合理科学。
          加盐青贮也有抑制有害杂菌的显著作用,这一点比较明显。 另外水份过多也易造成腐败发臭,但为了避免有一些养殖户偷懒不晒干,则这时候加盐工艺就能起到抑制大多数杂菌的作用,因为很多有害菌都是喜欢含水量更高的环境的。


          IP属地:北京7楼2014-12-25 11:31
          回复
            在我们的资料中,或回答网友提问时,经常会遇到建议添加糖精、或食盐的情况,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加,什么时候不需要加,用户确实感到迷茫,在此做一综述;
            首先要讲的是,绝多大数情况下都不需要加糖精,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建议加而已,或您想更多使用发酵料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等。
            1、关于糖精的添加与否和注意事项
            糖精是一种甜味剂,性价比在所有甜味剂中是最好的,是蔗糖的500倍甜度,用来调节发酵料的甜度;
            由于我们的发酵料均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有时候酸度还比较大,但发酵产酸是正常现象,不产酸反而不正常了,这都是乳酸菌等产生的乳酸,是有益的酸,不象腐败的物料中产生的丁酸丙酸等,发酵也正是主要靠这些乳酸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和达到保存物料的目的,例如青贮饲料则完全是靠产乳酸来达到青贮的目的的。
            但有些物料如潲水、薯渣等,发酵后产酸比较大,太酸时会影响适口性,所以,这时就需要加入糖精来调节甜酸比;
            世界上最好的口味,就是酸酸甜甜的,酸甜配合得好,则是世界上最好的口味;
            1.1 可以肯定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加糖精
            ① 在发酵料使用量不超过30%的情况下,一般都不需要加糖精,发酵料适口性比较好,在使用量不大的情况下,不需要加。
            ② 还可在实践中观察猪的采食情况 ,如果猪爱吃,则不需要加糖精,特别是土猪和土杂猪,即使发酵料用量大一些也不要紧,但外三元猪往往比较挑食;
            1.3 什么情况下要加糖精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加糖精的,发酵料的适口性都比较好,猪等动物都一般喜爱吃发酵料,一般在发酵料只占30%以内的情况下,都不需要加,但在以下情况下需要加入糖精:
            ① 发酵料的使用量远远超过了30%,发酵料的用量过大,造成猪不爱吃,这时就需要加入糖精进行调节,一般加量为每100公斤湿发酵料加6克糖精;
            ② 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动物不爱吃食时,可以考虑添加糖精,这可能与动物品种有关,有时候即使发酵料用量小,对某些动物也可能造成不爱吃,这时,可考虑添加糖精,加量如下,每100公斤湿发酵料添加6克糖精。
            反之,如果动物爱吃,就不必要加糖精了,大多数情况下,动物都是爱吃的。
            ③ 在发酵潲水(米饭面食为主)、薯渣等原料时,往往容易产过多的酸,可考虑加入糖精,加量同上。
            1.4 糖精可否在发酵前加入?红糖白糖呢?
            糖精是一种甜味剂,不是能量饲料,可以在发酵之前就加入,发酵过程中不会破坏糖精的成分;当然,也可以在发酵后加入;
            有些用户采用红糖和白糖来调节甜度,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是成本过高;二是红糖和白糖是能量饲料,在加入发酵料中后,会在几小时内被微生物利用掉,造成没有甜味了;三是红糖和白糖的甜度太低,用量太大,不合算。
            1.5 添加糖精的成本是多少?还有其他替代物吗?
            糖精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一般在0.03~0.06元/克之间波动,每100公斤发酵料添加6克,也就是0.18~0.36元的成本,成本比较低;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甜味剂,如甜蜜素,但添加量在大得多,每100公斤发酵料需要添加甜蜜素60克左右。
            1.6 长期添加糖精对动物有害吗,对人有害吗?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一是添加量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添加量是符合国家要求的,添加量极小,不会造成动物危害;二是糖精这个东西不会在动物体内代谢,只起到甜味的作用,随后会在一天之内,直接从尿液中排泄出去,不会蓄积于体内;
            但超量使用对动物的危害是造成肝肾负担,这是需要将它透析到尿液中去的负担,但基本对动物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即使是这样,也只是在超量使用的情况下才发生;
            我国规定,糖精或其钠盐在食品中的用量是0.15克/公斤,如此看来,即使是人吃的食品中,每100公斤也要添加15克,何况我们只在湿发酵料中添加6克,就算是折算成干的发酵料,也不会超过15克,完全是按人的标准来定用量的。另外,这也只是在发酵料中的添加量,实际上喂猪时,并不是全部喂发酵料,还得配合其他饲料一起喂,所以,量就更小了,所以,绝对是安全的。
            1.7 添加糖精还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发酵料过酸,并出现动物不爱吃的情况下,也并不是只有添加糖精这个方法,还可以考虑添加发酵料1~3%的轻质碳酸钙来中和,既起到中和作用,又补充钙源;还可以考虑添加发酵料量0.3%的小苏打粉来中和再喂;
            如果采用添加碳酸钙或小苏打来中和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在发酵前加入小苏打,也不能在保存发酵料的时候加入,因为如果在发酵前加入的话,因改变物料的PH值,会影响发酵效果,甚至发酵失败。小苏打只能在喂猪前加入。
            如果是添加碳酸钙的话,则可以在发酵前加入,不会影响发酵效果,并可以边发酵边中和相应产生的乳酸,这会延长发酵深度,因为发酵糟渣最终的发酵终止机制是主要靠产酸来中止的,碳酸钙中和了乳酸后,会使发酵比较深入,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和有机酸,但最终由于发酵糟渣表面小分子物质的增多,渗透压的增高,也进一步抑制了发酵的持续进行下去,最终达到一个靠高渗透压、和更少一些的酸度、以及少量的酒精产生,三个因素来终止发酵,并进入保存期,当然,碳酸钙也都变成了乳酸钙,对于发酵糟渣来说,效果更为好一些。
            1.8 究竟是添加糖精效果好,还是添加碳酸钙或小苏打粉效果好
            从改善适口性方面来说,添加糖精的效果更为直截了当,立杆见影,效果更好,但乳酸等这些有机酸仍然存在于发酵料中,并没有中和它们,在大量使用发酵料(超过30%以上的用量)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动物的胃酸过多,长久以往,可能造成猪的胃溃疡、呕吐、肠壁变薄易断等不良影响,如果是喂的是育肥猪,那倒不要紧,反正是要杀的,我们有很多用户,往往使用60%以上的发酵豆渣来喂猪,从出生到230斤,只用了180天,基本上与使用全价饲料效果相似,但负面作用就是杀猪后,大肠壁非常薄,用力拉就会断掉,但其他方面都很好,肉质鲜美,肉色好看,猪的外观也非常的好。
            但是,如果您喂的是母猪,要使用好几年的母猪,则一定要控制发酵料的用量,如果只是用糖精来调节口味,也一定要控制发酵料的用量在30%(折干物质的用量)以内,不能用量过度,否则会影响母猪使用寿命;如果象上面说的是喂育肥猪,则不需要控制用量。
            如果您是喂母猪,又想大量使用发酵料,那么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用轻质碳酸钙或小苏打粉来中和过酸的发酵料,再去喂母猪,则可以用到60%的发酵料都不要紧;中和的方法同上,即添加发酵料1~3%的轻质碳酸钙来中和,既起到中和作用,又补充钙源;还可以考虑添加发酵料量0.3%的小苏打粉来中和再喂;
            如果您想效果更好,也可以考虑糖精、碳酸钙或小苏打都使用,例如发酵前加入糖精,发酵后喂猪前加入碳酸钙或小苏打的方法。
            2. 发酵糟渣时,是否要加食盐的问题
            资料中经常也会提到发酵料中加入食盐的问题,加入量为发酵料干物质的0.35%左右,如一吨发酵料干物质加3.5公斤,或一吨发酵湿料只加1.6公斤左右。加入量不要求很精确;
            实际上,加不加食盐对发酵的影响不大,您完全可以选择不加食盐,即发酵糟渣时,任何时候都不加食盐,省得去思考这么多问题,当然,加入食盐一起发酵,有其好处,如果您是一个比较精细的养殖户,则建议看看下面的介绍,如果您确实懒得去探讨这个问题,就选择不加食盐好了;
            2.1 加入食盐的好处
            ① 提高发酵料的风味,食盐必竟是一种风味物质嘛;
            ② 抑制杂菌,同时也就相应地改善适口性,因为杂菌往往产生不好的味道;我们知道食盐腌制蔬菜和肉食等,能抑制有害杂菌的繁殖,这都是一个道理,食盐提高了物料的渗透压,相应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但活力99生酵剂和粗饲料降解剂中的微生物比较耐高渗透压,所以,对发酵剂的功能影响不大。
            ③ 保证发酵的稳定性,促进发酵的速度等;
            2.1 什么时候不能加食盐一起发酵呢?
            ① 如果您发酵糟渣后,打算把这种发酵料当做一种配料,再与其他的饲料原料搭配,特别是再要加入4%预混料,来配制准全价饲料时,则就不要加食盐了,因为4%型的预混料中已经含有食盐了,再在发酵料中加食盐的话,就重复加食盐了;
            ② 物料本身太干,或含水量太少时,建议不加食盐。
            ③ 发酵一些本身含食盐的物料时,不可再加食盐了,如潲水本身就有食盐,酱油渣本身含盐量更高,酱油渣反而需要除盐处理,或稀释盐份后才能发酵处理。
            2.2 什么时候建议加食盐一起发酵呢?
            ① 如果您发酵后,打算直接代替原来的一部分如全价饲料,直接使用的话,例如发酵后喂猪时,打算10~30%发酵料+90~70%全价饲料,直接喂猪的,则就建议发酵料中加食盐一起发酵,甚至建议您发酵料中直接加入发酵料干物质量的4%的预混料一起发酵,当然,这里是二选一,加了食盐就不要加预混料,反之,加了预混料就不要加食盐了。
            注意选择加预混料一起发酵的,就一定要压实压紧密封好进行发酵,保证发酵的厌氧性。
            ② 在发酵一些比较湿的物料时,或含水量比较大的物料时,建议加入发酵料干物质量的0.3%的食盐一起发酵;因为太湿的物料渗透压低,加食盐可增加渗透压;


            IP属地:北京10楼2014-12-25 14:34
            回复
              鸡粪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利用EM菌发酵后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肉类、奶类和其它畜产品的成本。
              一、鸡粪喂奶牛
                1.喂干乳期奶牛 饲喂EM菌发酵鸡粪的饲料,可使干乳期母牛为适应新饲料作好准备,不仅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还可提高动物的生物合成能力。注意,不能应用产蛋鸡粪,因为产蛋鸡粪含钙量过高,可能会引起产乳热等代谢紊乱。对高产干乳期奶牛的日粮建议:EM菌青贮饲料15千克,干草6千克,块根饲料8千克,混合料4.5~5.5千克(其中含鸡粪饲料30%),糖渣10千克,总计43.5~44.5千克左右。
              2.喂分娩期奶牛 每100千克体重喂精料350~500克(其中鸡粪饲料占25%),块根饲料1.0~1.5千克。
                3.喂分娩后奶牛 母牛分娩后大量失钙,应供含钙较多的饲料(如产蛋鸡粪、豆料牧草、苞菜外叶及动物性饲料)。一般产后5天期起每天饲给混合精料1.5~2.5千克(其中鸡粪占30%)。
                用鸡粪喂奶牛注意事项:
              日粮中应根据需要加入高能量饲料成分(糖蜜、糖、块根作物、谷物和保护性脂肪等),以使能量平衡;如鸡粪数量加大(25%以上干物质)就需要添加含有多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棉籽糖、蔗糖、淀粉等)的成分,以使粪便中非蛋白氮部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肉用仔鸡、后备鸡或火鸡的粪便按20%或更高水平饲喂时,通常能提供奶牛对钙和磷的全部需要,但是,产蛋鸡粪或其垫草由于钙及磷严重不平衡,需要添加磷使之平衡。钙、磷的比例应该是2:1至1.5:1。
              二、鸡粪喂肉牛 鸡粪添加在肉牛日粮中比添加在乳牛日粮中更为有用,因为肉牛的饲喂量大,而且几乎可全部替代饲草。粗纤维对肉牛并不重要,但对保持乳牛的乳脂却极为重要。鸡粪添加最多可达到全价日粮干物质的40%,而不会影响全面性能。但是鸡粪能量低,必须另加高能量饲料,如谷粒、糖蜜和保护性脂肪,以补充所缺的能量使日粮平衡;蛋鸡粪便的灰分和含钙量高也限制鸡粪加入日粮的水平。可用较高比例的鸡粪(70%)饲喂后备牛群,越冬肉用母牛及维持期母牛。应加入高能量饲料成分,如谷物、块根作物、水果废料、糖蜜或保护性脂肪等,以保持日粮营养成分的平衡。
              三、鸡粪喂羊 由于羊的营养需求水平比较低,越冬饲喂时间又相当长,因此,可以利用质量较差,而且含有大量垫料的鸡粪。试验证明,用高比例肉用仔鸡垫草(63%)、35%甜菜渣和2%添加剂的试验日粮,比87%苜蓿粉、11%甜菜渣及2%添加剂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12%,用6月龄羔羊做试验,用235克鸡垫草和190克小麦面混合饲料喂养的羔羊,与每天饲喂365克小麦面的羔羊一样好。用高比例(50%~70%)粉状或块状鸡垫草饲喂阉公羊,比完全用常规饲料饲喂的阉公羊,大幅降低了饲养成本。分别用含有68%、58%、48%和38%肉用仔鸡垫草,加上甜菜渣和燕麦粉,作为肥育日粮,比单纯用苜蓿粉好得多。
              总之,用鸡粪喂羊潜力很大,特别是越冬期间,只要增加糖蜜等成分并加入矿物质使之平衡,即使质量次一些的鸡粪,也几乎可以全部取代饲草和饲料。生长期羔羊日粮中添加鸡垫草量可高达70%,对肥育羔羊,添加量可达50%,当然,这还取决于垫草质量及相应的饲草和饲料成分。通常用35%以上的鸡粪饲喂,几乎能包括羊的全部蛋白质需要并能大量提供总日粮的能量。


              IP属地:北京14楼2015-01-09 16:43
              回复


                IP属地:北京17楼2016-05-10 17:14
                回复
                  发酵床养鸡的几个误区
                  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站2014年12月08日 11:29:27
                  发酵床养鸡技术是一项成熟的生态养鸡技术,但是由于个人理解的不同在操作上面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发酵床养鸡的几个误区:发酵床养鸡菌种直接干撒、发酵床养鸡垫料不经过发酵直接使用、发酵床养鸡不需要维护操作、发酵床养鸡就不需要喂鸡药了。
                  1.发酵床养鸡菌种直接干撒:微生物菌种的存活有几种形态,从我们公司订购的产品都是微生物菌种(原种粉末状固体),在使用的时候要用红糖和干净的水培育制作成菌液。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扩繁微生物菌种的数量和使其和水分充分接触提高菌种的活性,如果使用原种直接干撒,一方面没有水分,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微生物菌种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水,另一方面,菌种数量不高,制作出来的发酵床初期可以用,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很快就要补充新的微生物菌种。

                  2.发酵床养鸡垫料不经过发酵:我们说垫料发酵的目的很明确,1,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高温,杀死垫料内部的病原体和各种虫卵等。2,垫料经过发酵后,微生物菌种可以有效均匀附着在载体上面。3,经过垫料发酵后,微生物菌种的数量进一步的提高,这个过程也是菌种不断扩繁的过程。但是有些人怕麻烦、喜欢偷懒,直接混合好垫料之后不想发酵,直接就用,简单来看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发酵床垫料作用的持久性恐怕没有那么令人满意,很短的时间就要进行维护补充菌液想想也是一件头痛的事。

                  3.发酵床养鸡不需要维护:特别是有些厂家承诺一次制作,四年受用,中途无需任何操作,这也是不对的,后期发酵床使用过程中,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一个月维护一次,一边翻动垫料、一边补充适量的发酵床菌液以保持发酵床的活性和分解能力。
                  4.使用发酵床养鸡就不需要喂药了:发酵床是一个益生的生存环境,在发酵床上面养鸡,鸡一般不会得病,但是发酵床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预防疾病和提高鸡子个体的健康,平时我们在养鸡的时候,还要进行正常的免疫预防工作,一旦鸡子得病,还要及时喂药治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5-13 06:54
                  回复
                    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国内大多数有机肥料产品只堆肥发酵15-20天,这样的产品只能达到无害化标准。而优质的有机肥料堆肥发酵过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时间。这是因为在堆肥前期的升温阶段以及高温阶段会杀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虫卵、杂草籽等有害微生物,但此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新陈代谢、繁殖,而只产生很少量的代谢产物,并且这些代谢产物不稳定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到后期的降温期,微生物才会进行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长吸收的代谢产物,这个过程需要45-60天。经此过程的堆肥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无害化;二是腐殖质化;三是大量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各种抗生素、蛋白类物质等。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⑸脂类及芳香类有机物的转化
                    单宁、树脂等结构复杂,分解较慢,其最终产物也是CO2和水;木质素是含植物性原料(如树皮、木屑等)堆肥中特别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它结构复杂,含芳香核,并以多聚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极难分解。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真菌、放线菌的作用,缓慢地进行分解,其芳香核可变为醌型化合物,它是再合成腐殖质的原料之一。当然,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继续被分解的。
                    综上所述,堆肥有机质的矿质化,可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速效养分,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并为堆肥有机质的腐殖化准备基本原料。堆肥以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迅速矿化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养分物质,分解速度快而彻底,并放出大量热能;以嫌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彻底,释放热能少,其分解产物除植物养分外,尚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2S、PH3、H2等还原性物质,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对作物生长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堆肥发酵期间的翻倒也是为了转换微生物活动类型,以消除有害物质。
                    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关于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有很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分解形成组成腐殖质分子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含氮有机物(氨基酸、肽等)等;
                    第二阶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氧化成醌,然后醌与氨基酸或肽缩合而成腐殖质单体。由于酚、醌、氨基酸种类很多,相互缩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质单体也就多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11-01 18:58
                    回复
                      第二阶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氧化成醌,然后醌与氨基酸或肽缩合而成腐殖质单体。由于酚、醌、氨基酸种类很多,相互缩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质单体也就多种多样。在不同条件下,这些单体又进一步缩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分子。
                      堆肥发酵工艺
                      堆肥实际就是废弃物稳定化的一种形式,但它需要特殊的湿度、通气条件和微生物以产生适宜的温度。一般认为这个温度要高于45℃,保持这种高温可以使病原菌失活,并杀死杂草种子。在合理堆肥后残留的有机物分解率较低、相对稳定并易于被植物吸收。堆肥后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过程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参与。由于原料和条件的变化,各种微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堆肥过程中没有任何微生物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每一个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条件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系统崩溃。
                      堆肥过程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微生物是堆肥发酵的主体。参与堆肥的微生物有两个来源:一是有机废弃物里面原有的大量微生物;另一是人工加入的微生物接种剂。这些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有机**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具有活性强、繁殖快、分解有机物迅速等特点,能加速堆肥反应的进程,缩短堆肥反应的时间。
                      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况下的有机物料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
                      参与堆肥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是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这3种微生物都有中温菌和高温菌。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随温度的变化发生如下的交替变化:低、中温菌群为主转变为中高温菌群为主,中高温菌群为主转化为中低温菌群。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细菌逐渐减少,放线菌逐渐增多,霉菌和酵母菌在堆肥的末期显著减少。
                      有机堆肥的发酵过程简单可分为以下4各阶段:
                      1、发热阶段
                      堆肥制作初期,堆肥中的微生物以中温、好气性的种类为主,最常见的是芽孢杆菌和霉菌。它们启动堆肥的发酵过程,在好气性条件下旺盛分解易分解有机物质(如简单糖类、淀粉、蛋白质等),产生大量的热,不断提高堆肥温度,从20℃左右上升至40℃,称为发热阶段,或中温阶段。
                      2、高温阶段
                      随着温度的提高,好热性的微生物逐渐取代中温性的种类而起主导作用,温度持续上升,一般在几天之内即达50℃以上,进入高温阶段。
                      在高温阶段,好热放线菌和好热真菌成为主要种类。它们对堆肥中复杂的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进行强烈分解,热量积累,堆肥温度上升至60-70℃,甚至可高达80℃。随即大多数好热性微生物也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20天以上),这对加快堆肥的腐熟有很重要的作用。堆肥不当的堆肥,只有很短的高温期,或者根本达不到高温,因而腐熟很慢,在半年或者更长时期内还达不到半腐熟状态。
                      3、降温阶段
                      当高温阶段持续一定时间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大部分已被分解,剩下很难分解的复杂成分(如木质素)和新形成的腐殖质,微生物的活动减弱,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40℃以下时,中温性微生物又成为优势种类。
                      如果降温阶段来的早,表明堆制条件不够理想,植物性物质分解不充分。这时可以翻堆,将堆积材料拌匀,使之产生第二次发热、升温,以促进堆肥的腐熟。
                      4、腐熟保肥阶段
                      堆肥腐熟后,体积缩小,堆温下降至稍高于气温,这时应将堆肥压紧,造成厌气状态,使有机质矿化作用减弱,以利于保肥。
                      简而言之,有机堆肥的发酵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微生物新陈代谢、繁殖的过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即有机物分解的过程。有机物分解必然会产生能量,这些能量推动了堆肥化进程,使温度升高,同时还可干燥湿基质。
                      高温为什么能灭火病原体?
                      许多堆肥用的基质携带人类、动植物的病原体,以及杂草种子。在堆肥过程中,通过短时间的持续升温,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生物的生长。因此,高温堆肥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能够使动植物病原体以及杂草种子失活。
                      病原体以及杂草种子失活是由于其细胞死亡,而细胞的死亡很大程度上基于酶的热失活。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失活是可逆的,但在高温下是不可逆的。在一个很小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部分将迅速降低。如没有酶的作用,细胞就会失去功能,然后死亡。只有少数几种酶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高温。因此,微生物对热失活非常敏感。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可以破坏病原体。通常在60-70℃(湿热)的温度下,加热5-10min。可以破坏非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的非休眠体的活性。利用加热灭菌,在70℃条件下加热30min可以消灭污泥中的病原体。但在较低温度下(50-60℃),一些病原菌的灭活则可长达60天。因此堆肥过程中保持60℃以上温度一段时间是必须的。
                      堆肥制作过程中,必要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11-01 18:59
                      回复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可以破坏病原体。通常在60-70℃(湿热)的温度下,加热5-10min。可以破坏非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的非休眠体的活性。利用加热灭菌,在70℃条件下加热30min可以消灭污泥中的病原体。但在较低温度下(50-60℃),一些病原菌的灭活则可长达60天。因此堆肥过程中保持60℃以上温度一段时间是必须的。
                        堆肥制作过程中,必要时应进行翻堆。一般在堆温越过高峰开始降温时进行,翻堆可以使内层外层分解温度不同的物质重新混合均匀。如湿度不足可补加一些水,促进堆肥均匀腐熟。
                        堆肥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微生物的死亡、更替及物质形态转化都是同时进行的,上述分块介绍是从不同角度对堆肥发酵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无论是从热力学、生物学还是物质转化角度,这些反应都不是几天或十几天这么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各种温度、湿度、水分、微生物等条件都控制的很好的前提下,堆肥仍要经历45-60天时间的原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11-01 19:01
                        回复
                          发酵的配料中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能量饲料,这是微生物发酵的需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能量来启动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就近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能量物质,从而可以增加发菌点(发酵点),从而做到充分发酵糟渣物料,并产生优质代谢产物,改良比较脏臭的物料糟渣。
                          所以,在发酵各种糟渣中,添加部分能量饲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保证发酵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如您可以在发酵前,先用糟渣量的5%左右的玉米粉(也可以用木薯干粉、马铃薯干粉、红薯干粉、麦粉、高粱粉、米粉、谷粉……等能量饲料),与益富源粗饲料发酵菌液预先混合后,再混合搅拌到糟渣物料中去……

                          我们知道,各种食品下脚料中,能量含量是极少的,能量都被食品工业加工过程中提取走了,而特别有些糟渣则非常缺少能量,如发酵鸡粪、秸秆、酒糟、醋糟、酱油渣、豆渣、菜籽粕等时,特别注意要加点能量饲料,加入量为5~60%都可以(一般情况是5—15%),原则上是,越是脏或臭的物料,加入量越要多一点,如 ①发酵鸡粪,可以用鸡粪60%加玉米粉40%进行发酵; ②发酵屠宰场下脚料或新鲜小杂鱼,可以用湿的下脚料200公斤(相当于烘干料50公斤),加50公斤玉米粉; ③前面说的发酵棉菜粕(含有毒性物质,需要多加点能量饲料如玉米粉),可以用60%菜粕,加40%玉米粉进行发酵。
                          同时,在冬天气温低时,您可以使用一斤红糖,加入30~40度的温水5公斤,再加入发酵剂于其中,浸泡一小时以上,再加入到糟渣物料中,可以有效地启动发酵,并起到促进发酵的作用。其中的红糖也是微生物最喜欢的能量来源之一。

                          当然,在发酵一些能量含量相对比较高的物料时,就不必要加入能量饲料,或少加一点也可以的,如发酵木薯渣、马铃薯渣、红薯渣、啤酒糟等时,由于这些物料本身就含有较多的能量,所以,就不必再加能量饲料,或只加入3%的能量饲料就可以了。
                          加入这些能量饲料越多,越容易产生酒香味,但产生酒香味并不是最终判断发酵好坏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含能量极少的糟渣原料,如豆渣、鸡粪、菜粕、酱油渣、秸秆等发酵都不容易产生酒香味,产酸香味为多。加入能量饲料越多,则越容易产生愉快的香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12-06 19:24
                          回复
                            1.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
                            在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应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炉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的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鸡舍。
                            2.加强管理
                            舍外要有运动场,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为宜。早晨放鸡前可以先打开鸡舍的门窗,先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的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平时要喂吊食,即将饲料、菜叶等放高,以促其运动,帮助消化,健壮鸡体。每天坚持照明13-14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打开电灯照明。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做到少添勤喂,每天饲喂3-5次,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

                            3.用白酒拌料饲喂
                            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g,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
                            4.饲料多样化
                            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土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碎粒、贝壳粉、鱼骨粉等精料,并且每天供给充足的饮水。

                            5.搞好消毒防疫
                            常清扫鸡舍的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的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儿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12-14 0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