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吧 关注:165,798贴子:372,131

《山海经》中的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诸如“鸟身龙首“、“龙身人面“、“人面马身“、“人面牛身“、“羊身人面“的神。一些人错误认为这是原始人的“动物崇拜“与迷信。其实,古人完全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迷信。“神“字的左边旁是“不字加一点“,右偏旁的“申“是“人“的谐音,因此神的本意是不一般的人,指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原始社会前期还不会织布,只能以动物皮毛作为衣物,因此上述“鸟身龙首“的神其实指身穿鸟毛制成的衣物、头戴龙皮制作的帽子的英雄人物,而龙身人面的神指身穿龙皮制作的衣物,脸上则没穿什么的英雄人物。人面马身、人面牛身、羊身人面的神指身上分别穿着马皮、牛皮、羊皮制作的衣物的英雄人物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5-27 15:46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5-29 22:2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30 16:06
      收起回复
        山海经中的曰神、月神其实就是古代研究太阳、月亮等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学家。
        几千年前的那场大洪灾,其实是太阳活动变化造成的。开始时太阳活动处于低潮,于是地球上出现大量冰川。后来太阳活动变化突然加剧,发出大量热能,于是地球上的冰川纷纷融化,形成了滔天的洪水。太阳活动变化造成的大灾难,过去曾经有,将来也还会有,我们应据此未雨绸缪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5-31 11:16
        收起回复
          五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太阳等天体处于一个活跃期,太阳等天体的活动变化对人类生存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对此五千年前的人们体会远比现代人深刻。所以那时人们对天文的研究远比现代人重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5-31 11:39
          收起回复
            《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曰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今南美洲委内瑞拉一带),寅宾日出……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今非洲塞内加尔一带),寅饯纳日……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5-05-31 12:21
            收起回复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旸谷上有扶桑……九日居上枝,一日居下枝。”《山海经·大荒东经》则记载:“旸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以上记载表明旸谷是羲仲、十日等人观测太阳活动变化的重要基地。为什么要在旸谷观测太阳活动变化?我认为主要是旸谷有巨大的扶桑木。太阳的光线太强,人如果直接观测太阳将伤害到眼睛。古人早已懂得小孔成像的原理,太阳光透过浓密的扶桑树叶形成的光圈实际上是太阳的像,羲仲、十日等人就可以在不伤眼睛的前提下观测太阳的活动变化。“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与“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实际上记载的是羲和的十个子女轮流观测太阳的活动变化。译成现代文是:“羲和的九个子女在下枝休息,一个子女在上枝观测太阳”。他们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只有后一个观测者到达接班后,前一个观测者才能离开。”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5-05-31 14:55
              收起回复
                尧舜禹时代还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天文观测站。如《大荒东经》中记载的大言山、合虚山、明星山、猗天苏门山、壑明俊疾山等圴是“日月所出”的地方。《大荒西经》中记载的方山是“日月所出入”的地方,丰沮玉门山、龙山、吴姖天门山、鏖鏊钜山、常阳山、大荒山等地是“日月所入”的地方。尧舜禹时代的语言与现代有很大差异,上述“曰月所出、日月所出入、日月所入”实际上意思是“观测日月的人出入的地方。”表明尧舜禹时代中国先民已在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天文观测站。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5-05-31 15:12
                收起回复
                  至于古人为什么要观测月亮、星星的活动,这是因为月亮与一些行星实际上反射的是太阳光,其他天体与太阳一样同为恒星,观测这些天体,实际上也能在不伤眼睛的情况下研究太阳的变化。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5-05-31 15:19
                  收起回复
                    由于五千年前太阳等天体活动处于异常活跃期,那时太阳等天体活动变化对人的影响远比现在巨大,所以那时人们给研究天体的天文学家极高的地位。中国古代将研究太阳的女天文学家羲和称为“日神”,将研究月亮的女天文学家常羲称为“月神”,将其他天文学家称为“某某星君”。而外国所尊的“太阳神”尽管有不同名字,但都有极高的地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5-31 15:29
                    收起回复
                      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是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而印第安人都非常崇拜太阳神,相关资料表明,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创造过程中很可能有舜帝的后人参与。而印加帝国的囯王则可能是舜帝的后代。详细论述见《海外东经》的综评。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05-31 15:38
                      收起回复
                        山海经在天文学上的价值甚至超过伽利略、哥白尼等近现代科学家的著作。因为哥白尼、伽利略所处的年代与现在一样,太阳都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也无法观测到太阳异常活跃期对气候、环境、人、动植物的影响。而山海经撰写于太阳异常活跃的年代,因此山海经对太阳异常活跃期的活动规律与对气候、环境、人、动植物的影响有相当系统的记载,这一点是近代与现代的人无法做到的。我们常说古人迷信,其实古人早就提出了“道法自然”即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尊重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站在前人肩膀上,我们才能望得更远。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5-05-31 15:57
                        收起回复
                          山海经记载的竖亥等人其实是古代的地理学家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5-31 16:01
                          收起回复
                            山海经记载了几千年中世界各地海陆变化的情况。根据相关史料,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由于太阳活动处于低潮,发出的热量较少,于是地球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冰川。根据物质守恒定律,由于冰川聚集了大量的水,所以当时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的水要比现在少得多,当时海平面要比现在低八百至一千米,所以现在三大洋中的水当时是一系列面积不小的陆地。其中大西洋中的阿特兰蒂斯当时就是白种人在一些岛屿上创造的史前文明。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太阳活动突然加剧,发出大量的热能,一些高原、高山上的冰川纷纷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西洋中的阿特兰蒂斯,阿特兰蒂斯的白种人大部分迁到今北非、西亚与南欧居住。由于冰川融化,今青藏高原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群,史称“西海”,今蒙古囯一带形成了史称“北海”的巨大堰塞湖群,今里海、咸海、伏尔加河一带形成了史称“西北海”的巨大堰塞湖群。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5-05-31 16: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