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374贴子:16,079
  • 10回复贴,共1

【东汉逸事】“蛮夷”克星的陨落——建武朝讨伐五溪蛮战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我闲极无聊开的一个贴,想练练文笔的同时,顺便骗个精。 不过不定期更新啊
@山河·岁月


IP属地:上海1楼2015-06-15 20:47回复
    光武帝建武后期,天下一统,兵连祸结的情况得以消弭,百姓的生活重归安定。当时的汉帝国对内再无常年的巨大战事,与北方的匈奴间虽然时有冲突,但并未演化为大的战争,加之君临九州的那位天子亦非好战之人,故只要其在位,国家想必便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征伐。因此可以说整个国家正稳步走在恢复经济的康庄大道之上,恢复昔日的繁荣亦是指日可待。
    但就在这样一个东汉王朝举国上下期盼和平的时候,发生在帝国偏远南方的一个“蛮族”引发的一场小规模的战略,却不得不使光武帝把精力从休养生息上再度移回战事上。一个地处偏远的蛮族所引发的战事,应很快就可予以平定,相信光武帝本人当时一定会这么想,毕竟像他这样一个经历过无数险恶征战,击败过无数强敌之人,曲曲蛮族又岂会放在眼中,但就是这样一个蛮族却使东汉朝廷连战不利,损兵折将,以致最后甚至连西平众羌,南定交趾的“蛮夷”克星伏波将军马媛亦在与它们的交战中陷入困境,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因病身故。
    从今天起,我就在本帖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那千年前,发生在荆楚荒蛮之地的那场战争,分析东汉政府在那场战场中的成败得失,再现一代名将马援沙场陨落的全过程。


    IP属地:上海2楼2015-06-15 21:29
    回复
      坐等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15 23:41
      回复
        继续快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6-16 12:26
        回复
          第一章 五溪蛮的崛起和刘尚的败亡
          武陵五溪蛮,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为盘瓠之后,早在汉朝建立并正式设立武陵郡之前,便已世代居于武陵地区。同据《水经注》:“武陵有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而武陵蛮皆居住在五溪之间,故得名“五溪蛮”。
          早在西汉时汉朝政府就已经对武陵蛮进行统治,令其岁输“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同样是从那时起,武陵蛮与汉朝政府间已经有所冲突,但是这些冲突规模很小,故“不足为郡国患”。
          直至东汉建立,情况便发生了变化,武陵蛮的势力转盛,开始了对东汉地方郡县的大规模侵扰。建武二十三年,其首领相单程率众大举寇略郡县,消息传至洛阳,光武帝刘秀派遣武威将军刘尚率师讨伐。
          关于这个刘尚是何许人也,史书上对其并没有十分详尽的记载,但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来看,早在建武初期,他便已活跃在当时的军事舞台上,跟随吴汉、来歙等名将转战四方。
          “诏歙率征西大将军冯异、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入天水,击破公孙述将田弇、赵匡”。
          “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
          待荡平陇蜀,一统天下后,诸多老将纷纷卸甲解剑,但刘尚的身影仍然时常出现在各地的战场之上,只不过战争的规模已然不可与当年的统一战争同日而语,作战的对手也换成了叛乱的地方官员和蛮夷部族等,诸如建武十八年,平蜀郡史歆之战、建武十九年平益州夷渠帅栋蚕等之战和平越巂太守任贵之叛、建武二十三年平南郡潳山蛮雷迁之战。刘尚在这些战役中或作偏将或为主帅,皆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可谓是相当能征惯战的一员虎将。这次刘秀派其出战,想必也是因他过往的优秀战绩而对其期以厚望,希望他能像以往那样,风驰电掣般平定叛乱,早日凯旋回京吧。
          但是历史发展永远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刘尚平五溪蛮之战很快便在建武二十三年冬展开。刘尚调发南郡、长沙。武陵郡兵万余人,乘船经沅水,气势汹汹直驱五溪蛮聚居的五溪地区。或许正是因为在最近几年连战连捷的关系,令刘尚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在不识地理的情况下贸然杀入五溪蛮族世代居住的地势险恶之地,于是很快便陷入了”山深水疾,舟船不得上“的困境,而熟知地理,占尽地利的五溪蛮军则因势利导,利用刘尚军“粮少入远”,“不晓道径”的弱点,采取了囤聚守险的作战方针。刘尚军粮少,不得久战,粮尽后只得退兵,于是立刻五溪蛮军所乘,陷入被包围的险恶境地,并在蛮军不断地“蛮缘路徼战”的情况下,终至全军覆没。相单程等人则因大胜而更加气焰嚣张,于第二年向东汉政府发动了更加大胆的进攻。
          刘尚之败并非败在敌人强大的战斗力上,全因轻敌冒进,不识地理之故。五溪地区山高水险,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刘尚“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又不用熟悉地理之人为向导,却只带少量军粮便长驱直入敌人经营多年,非常熟悉的要害之地,终将全军带入死地,陷入行军困难,求战不得的困境,又没有及时撤退,终至丧失主动权,沦为敌人板上鱼肉。
          刘尚败没之后,五溪蛮军更加不可一世,进而于建武24年开始围攻武陵郡治临沅,刘秀再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击之,战局却依然没有显著进展。为了打破僵局,只有再度换帅,但是又有谁能担此重任呢?


          IP属地:上海5楼2015-06-16 14:45
          收起回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18 00:12
            回复

              马援征五溪作战示意图(草图,本人自绘)


              IP属地:上海13楼2015-06-18 19:44
              回复
                支持一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6-18 2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