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0,862贴子:3,357,962

求问,关于75山和75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前理解山炮和野炮的区别是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区别,后来仔细观察数据感觉不是这样的,像克虏伯75野在射程初速和高低射界上都比75山大,这事怎么回事,


IP属地:重庆1楼2015-08-25 17:31回复
    最初的火炮高低射界都很小,基本上算是一个加长加大的抬枪而已,主要也是直瞄射击而非间瞄射击,所以也不需要太高的射角。
    这种趋势直到一战才改变的,出现了大仰角的榴弹炮,后来又出现了仰角更大的迫击炮和掷雷器。
    所以一战前的山炮野炮主要区分是三点,
    第一,炮管倍径长短,山炮倍径通常很短。
    第二,重量轻重,山炮通常较轻。
    第三,能否拆卸和驮载。
    高低射角反而不是区分因素,因为都是十几度的射角,高点低点没啥大的区别。


    IP属地:北京3楼2015-08-25 17:35
    收起回复
      最早的山炮似乎就是‘山地榴弹炮’,再往前似乎就找不出来符合这种设计用途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8-25 17:45
      收起回复
        发现楼主缺乏一些基本的火炮常识。
        加农炮榴弹炮的区分早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到了19世纪基本上固定下来,19世纪中期身管火炮分为三大类,臼炮榴弹炮加农炮,都是身管倍径区分,2-6倍径身管是臼炮,6-12倍径身管是榴弹炮,16-18倍径身管是加农炮,海军加农炮身管倍径达到22-25倍径。
        后来不用说,榴弹炮和加农炮身管倍径都越来越长,但是榴弹炮身管倍径始终短于加农炮是一直到冷战时期的惯例。


        IP属地:北京5楼2015-08-25 17:56
        收起回复
          加农炮的身管倍径一战时期大约是30倍径,二战时期大约是40倍径,当然了50-60倍径的也有,冷战时期都到了50倍径以上。
          榴弹炮倍径,一战时期大约是20倍径以下,二战时期大约是30倍径以下,冷战后期出现了39倍径的榴弹炮,80年代出现了45倍径榴弹炮,所谓的45倍径GM就是这个,冷战后出现了52-56倍径榴弹炮,这时候的榴弹炮倍径已经比历史上加农炮倍径都高了,所以加农炮自然淡出了历史舞台,这个概念最终被榴弹炮取代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5-08-25 18:01
          回复
            另外山炮野炮的概念楼主恐怕也是不太明白的。
            山炮概念比较简单,就是山地作战使用的短身管可拆解驮载的身管火炮,因为短身管,所以通常算作榴弹炮的一个特殊种类。
            但是野炮的概念就不是这么单一了,野炮不是很多人通常认为的都是加农炮或者是加农炮的代名词,野炮实际上是野战火炮的意思,既有加农炮也有榴弹炮。
            最典型的例子,德国的LEFH18和SFH18,就是轻野战榴弹炮和重野战榴弹炮的意思。
            野炮的概念其实不是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分,而是来自于野战和要塞作战2种作战任务的区分,野战因为要求的火炮的机动能力较强,所以都是较小口径较低重量的火炮,而要塞作战和攻城作战,要求的火炮机动性能较低,所以火炮可以有更大口径和更大重量。
            所以所谓的野炮实际上是重量比较轻,口径比较小的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统称,只不过其中加农炮较多,榴弹炮较少而已。
            至于这个概念的消亡,始于二战,估计是因为机械化牵引方式的大量使用,各类火炮在野战中使用都可以做到,所以没有必要区分野战和要塞作战使用的火炮了。


            IP属地:北京9楼2015-08-25 18:09
            回复
              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分一个是倍径,一个是弹道,一战前主要区分是倍径,因为不论是榴弹炮还是加农炮的弹道都是十几度的高低射角,一战后才开始区分弹道,通常最大射角45度是加农炮,最大射角65-70°是榴弹炮,但是也有例外的,二战德国量产榴弹炮都是42-45°射角。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8-25 18:14
              回复
                其实山炮野炮概念接近欧洲的反而是倭国的区分。
                倭国炮兵分为山炮兵,野炮兵,野战重炮兵,重炮兵。


                IP属地:北京11楼2015-08-25 18:15
                收起回复
                  发现楼主应该是真的不太了解加农炮榴弹炮的来历,简单说说吧。
                  加农炮的名词是来自于16世纪的海军舰炮中的一个名称,榴弹炮这是来自于17世纪野战炮的一个名称。后来约定俗成成了火炮类别区分,到了19世纪固定为倍径区别的火炮类别,到了一战之后更是加上了射角的区分。直到20世纪末加农炮概念的消亡,榴弹炮一统地面压制身管火炮。


                  IP属地:北京12楼2015-08-25 18:30
                  收起回复
                    M1841 六磅拿破仑炮
                    口径3.67英寸,青铜,炮管长60.0英寸,炮管重884磅,炮弹重6.10磅,发射药1.25磅,初速1439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523码
                    M1841十二磅长炮
                    口径4.62英寸,青铜,炮管长78.0英寸,炮管重1757磅,炮弹重12.30磅,发射药2.50磅,初速1486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663码
                    M1841十二磅榴弹炮
                    口径4.62英寸,青铜,炮管长53.0英寸,炮管重778磅,炮弹重8.90磅,发射药1.00磅,初速1054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072码
                    M1841二十四磅榴弹炮
                    口径5.82英寸,青铜,炮管长64.0英寸,炮管重1318磅,炮弹重18.40磅,发射药2.00磅,初速1060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322码
                    M1841三十二磅榴弹炮
                    口径6.40英寸,青铜,炮管长75.0英寸,炮管重1920磅,炮弹重25.60磅,发射药2.50磅,初速1100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504码
                    M1841十二磅山地榴弹炮
                    口径4.62英寸,青铜,炮管长32.9英寸,炮管重220磅,炮弹重8.90磅,发射药0.50磅,初速650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900码
                    M1857十二磅拿破仑炮
                    口径4.62英寸,青铜,炮管长66.0英寸,炮管重1227磅,炮弹重12.30磅,发射药2.50磅,初速1440英尺/秒,5度仰角射程1619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8-26 00:47
                    收起回复
                      野炮和山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可以拆卸后用骡马驮载。,倍径倒是其次。在用这种方法区分炮种时,野炮一般是指比较轻型的适合野战的火炮,二战中主要使用这种划分的是本子。一般野炮的口径都在100mm以下,主要是75mm级别,再大口径一般叫榴弹炮了, 比如105榴弹炮。105以上加农炮和150以上榴弹炮一般称作重炮。


                      IP属地:浙江21楼2015-08-30 1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