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研究吧 关注:1,083贴子:7,666
  • 4回复贴,共1

古铜钱化学成份分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铜钱化学成份分类
1、紫铜: 又称纯铜,古代含铜量约在96%至99%,呈紫红色。
2、青铜: 青铜可分为两大类:
(1)锡青铜:含锡20%至30%。若含锡在于20至30%则钱呈银白色,俗称“白铜”钱。含锡量少则钱呈淡棕色,俗称青黄色。古代锡青铜都含有铅,一般在3至8%,相当现代锡青铜的化学成份。
(2)铅青铜:含锡2至10%,含铅9至60%。若含锡、铅量多,则钱呈灰白色,若含锡、铅量少,则钱呈黄青色。在先秦时期青铜钱的含量都较多,一般都在职7至56%,个别高达62%。到汉代含铅量~9%。若铅量在座~33%,则相当现代铅青铜的化学成份。
3、黄铜: 黄铜在明清时期就用于铸造铜钱了。明嘉靖年间就用黄铜大量铸钱。古代称“锌”为“倭铅”。用炉甘石熔炼而成(即菱锌矿ZnCO3)。D 元代就有:“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的记载。在明代后期我国的锌已向国外出口,锌锭含锌量达98%以上。
黄铜又可分为:
(1)黄铜:含锌3~40%。若含锌量在10~20%称为红铜(新疆地区),俄国称为丹铜。
(2)铅黄铜:含锌35~43%,含铅0.3~3%。正明清时期的铜钱中有的含铅量还要多些。含锌量有时会少些在20~40%。
(3)锡黄铜:含锌9~40%,含锡0.2~2%。有时也含有少量的铅。
4、白铜: 在明代我国就可生产铜镍合金,其成分为铜40~58%,镍7.7~31.6%,锌25.4~45%。以后传到德国,经仿制才制成电阻材料称“德国银”。
白铜又可分为:
(1)普通白铜:含镍\+钴0.57~2.6%。
(2)铁白铜:含镍\+钴0.5~1.5%,含锰0.5~1.2%。
(3)锌白铜:含镍\+钴12~16.2%,锌23~28%。
(4)砷白铜:在东晋时期甸就生产出砷白铜,即将赤铜加“砒石”炼为白铜。含砷量约10%,呈银白色。因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巨毒气体,故很少用。
5、小结: 在古铜钱中使用最多。其次是紫铜钱。到明清时期才使用黄铜钱(早期仅见“壮泉四十”是黄铜钱)。俗称的白铜钱实际上是含锡量多功能些的表鲷钱。基本上不是有意生产砷白铜钱。


IP属地:江苏1楼2016-03-20 14:37回复
    基本知识,要学习


    2楼2016-03-20 20:11
    回复
      当年一枚直白五铢,我用火烧去锈,结果部分融化,可见含铅之高


      IP属地:上海3楼2016-04-08 14:13
      回复
        注明出处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4-12 07:53
        回复
          /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2-08-30 1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