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天记吧 关注:50,828贴子:89,896

神秀和慧能谁的境界比较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摘抄的一段。。。有人看的明白吗?
从究竟义上来讲,两位大师的偈子都有问题。神秀大师的偈重于事而背理,慧能大师的偈明于理却废事(即楼主所说坠于空),都不究竟。
但是,严格说来,神秀大师的偈子更符合修行的实际,所以五祖弘忍才说,按此偈修行,可免于坠入恶道,令徒众焚香礼拜。而如果按慧能大师的偈修的话,极容易变成恶取空、拨无因果的邪见,用这个见地来修行,只会变成后来禅宗讲的“天然外道”,也就是那种只求潇洒适意,清净自然,无拘无束的人物。对于佛教来说,这种外道更难救度,所以慧能大师的是偏而不即。
但是,五祖弘忍为什么却要叫慧能半夜到寮房讲经,传法付衣呢?
这是因为,弘忍叫大家写偈的目的是要传承衣钵。传承衣钵也就是要传承佛法的心印,这就要求修行人要对“涅槃妙心”有着切身的领会和体认。而“涅槃妙心”这一层是直接的“向上一路”,是关乎理本体上的事,是第一义的事。这一件事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做功夫,下死力对治的层次。如果修行人对整个的佛法修行的理本体层面的事情,完全不了解的话,再怎么做功夫其实都没什么用,都是盲修瞎炼。所以,从这两首偈来讲,神秀大师的偈虽然讲的是实际的功夫,但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两句,未悟本心的人读起来却还存有身见、我执在,未提向上一路的一着,未达无我、无生的第一义谛,“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还落在对治法当中,完全是属于“事”层面的见地,识见极其平常,所讲道理未达到理本体的高度。当然我这样并不是说,神秀大师没有见道开悟,只是说他没有讲。或许他是真正开悟了,只是觉得单提理上的事,可能会有即理而废事的流弊,倒不如“全事即理”,从修行人的功夫上实实在在地下手,做一点功夫,就会有一分收获,这个更有益于世道。不过仅仅从这首偈上来讲,神秀大师的偈是不及第一义谛的,对“涅槃妙心”完全没有指涉。
而慧能大师的偈虽然有上述的严重弊病,但是他却对整个法界诸法空无自性的实相义,有着明确的表达,虽然这个表达是极为偏颇,极不圆融,未达非有非无的中道义,但是毕竟是对理本体有着清楚的说明,对涅槃妙心的非有一面有着明确的体认。也就是说是在向上一路的层面上说事情,所以,虽然不完善不究竟,但是稍加指点、锤炼也就可以大开圆解,理事无碍了。这也就是五祖弘忍选他去讲法的原因。这也是慧能大师后来才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下大彻大悟的道理,无所住即是性空,即是无;生其心即是缘起,即是有。性空缘起不二、有无不二、理事不二,这才真正穷尽了法界的体相用,才真正达至事事无碍之极境,成为人天师表。
这两首偈本身,我其实都非常喜欢,就像神秀大师和慧能大师两位我都无比的崇敬,两位说的法,都是纯正的大乘佛法。只是他们的说法必然要受人类的思惟和语言的掣肘,无法畅所欲言,其实只要我们对佛法有一个圆融的理解,这两首偈的是非得失其实就会很清楚。如果我们本身已经开了圆解,那么就会圆人修法,无法不圆,宗密《圆觉经略疏》卷一:“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为了义。”,相反,如果我们未得圆解,仍然局限于有漏的见地,那么所有的法,也都会是有漏和不究竟的。所以,蕅益智旭在《教观纲宗》卷一说:“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又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倍。”
如果单从这两首偈来讲,我觉得修行人就理体上的事情一定要搞明白,不过却不一定要从慧能的偈子下手。但是如果是要实际的修行,却一定要从神秀大师的偈子做起。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4-05 21:57回复
    谈不上谁高谁低,一个法门两种修行方式,南顿北渐。
    只不过慧能出了好后人,先是神会辩才无碍,大胜诸宗,后马祖踏杀天下。
    大概也跟朝堂纷争有关。
    然后南宗大兴。
    开始认神秀为六祖,后北宗衰落了,才开始尊南宗慧能为六祖的。
    其实就修行人根性来说,没那么多能顿的,反而神秀的渐悟更适合些。


    2楼2016-04-05 22:28
    收起回复
      同意二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05 22:40
      回复
        都是高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05 22:47
        回复
          有境界!楼主大人,小乘佛法是谁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06 22:18
          回复
            楼主是信佛的吧,扯一堆废话,打一个比方,中国的治国理念方法是神秀 ,美国的治国理念是慧能。好和坏就看谁亲近那种理念了你,上那里区分高低境界去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6-04-07 07:43
            收起回复
              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木棉袈裟既然传给了慧能,自然有慧能的道理,事实也传对了,变六祖了,而神秀,死后没人追谥号,这个就是差距,这个就是能力。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4-07 09:32
              收起回复
                我给你82分,还有18分,我以666的形式给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07 11:03
                回复
                  不明觉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4-07 11:14
                  回复
                    佛本是道,所以还是方行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4-08 00:49
                    回复
                      一般的人/信徒,哪来那么多高深见识想法才能幻想出“空”这么哲学的东西。。都是从实践即具体的事情出发,水磨功夫慢慢贴近空。。佛法这东西也是大家理解。。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4-08 11:12
                      回复
                        不是高低的问题,是对错的问题,神秀的理解是错误的,他永远也达不到“无”的境界,也就是说根本成不了佛。


                        13楼2016-04-08 12:44
                        收起回复
                          我信济公活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4-08 15:26
                          回复
                            我喜欢神秀,没有神秀的抛砖引玉,哪里有慧能的出彩,直接对神秀的诗加以修改,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我还是喜欢神秀,合适凡人。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5-27 1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