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697,455贴子:9,539,578
  • 14回复贴,共1

【读书疑问】“回归伤寒”与“寒温之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几年,由于中医的式微,使中医人都重新振兴中医的使命感。有人根据伤寒经方的确切疗效,提出了“回归伤寒”的口号,这是个好事。
但回归伤寒是否就是非经方不用?是值得讨论的。
什么是经方?狭义为伤寒金匮中的药方,广义指先秦汉唐药方。我们暂且定义为先秦汉唐药方,放宽点。
经方是怎么形成的?当然,所谓伊尹写《汤液经》之说和神农氏尝百草写《神农本草经》一样,无疑是传说,可信度不高。
比如仲景书中崔氏八味丸,候氏黑散,显然不是“亚圣伊尹”之方。即便是《汤液经》也是广集验方,而非什么圣人之造。说到底,经方之所以用对必验,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原因。余以为,所谓勤求古训,即本着内经理论,四诊合参,探求病机;而博采众方,显然不是自缚手脚,强用圣人之方。而到了现代为什么就放弃这一原则呢?
可以看到,经方是后世良方的开端,后世良方是经方的发展。如治脾胃虚寒而呕吐清水,本着寒者温之的原则,用理中汤当然能见效,但加上吴茱萸丁香,即丁萸理中汤疗效更好。你说丁萸理中汤是不是理中汤的发展延伸?
再如经方的合方,经方和时方的组合,效疗要优于分别用。你说组合之后算经方还是算时方?例子不胜枚举。
从“回归伤寒”的口号,我想到清末后的寒温门派之争。学术争鸣当然是正常现象,但门派之争就不是正常现象了,因为这个口舌官司把门派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医学的根本――疗效放在第一位。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内难伤寒金匮是中医早期的最高成果,而金元明清以至今现代医学(包括温病学)是早期中医学的再发展,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不是有你无我的敌我矛盾。
回归伤寒,是要回归中医的显著疗效,而不是争什么门派。寒温之争,纯属无聊的口舌官司。像叶天士的善用化裁经方所取得的疗效,是同时代经方派医家所难比肩的。从这一点也说明,门派之争实属画地为牢,自限门户的不智之举。是不利于自身医术的提高的短视之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13 04:55回复
    说的很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13 13:29
    回复
      疗效判定标准需要客观检验,客观检验必须采用双盲对照实验,而个案是不能为证的,疗效不能用个案自我标榜。


      IP属地:辽宁19楼2016-05-13 14:44
      收起回复
        楼主漏了内经的针灸,内经讲述的方子没有几个,针灸就讲了一大堆,学好针灸才是中医正宗,配合后世俊杰伤寒温病治病才是真正的中医!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6-05-13 15:29
        回复
          寒热虚实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5-13 19:43
          回复
            楼主讲的很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5-16 23:52
            回复
              时方就是经方变化来的,方便出名


              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16-05-17 00:53
              回复
                里中治疗寒呕么,伤寒论有里中汤吗,明明用干姜半夏治疗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6-05-17 00:55
                回复
                  受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6-05-20 19:17
                  回复
                    楼主是时方的,专门删说经方好的回复。有本事别删贴。


                    IP属地:广西27楼2016-05-20 19:21
                    收起回复
                      路过


                      30楼2019-12-06 01:10
                      回复
                        肝气郁结导致,胆火和心火旺盛,其症状白天无法睡眠,即使很困很困都无法睡眠,心火上炎导致睡眠易醒,甚至困了,还是睡不着,手脚冰凉,上热下寒,虚实都有,尤其是心火上炎到一定程度到脑袋,脑袋不受控制,一般一个4天左右,脑袋不受控制,想手淫,这种反复无常的循环导致,肝肾阴严重虚弱,泄火易伤脾,不知道怎么用药,我真的太穷了,都快要饭了,去不了医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12-11 1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