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吧 关注:308贴子:772
  • 1回复贴,共1

玉米肥害发生原因症状及补救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 于海洋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广。肥害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但以苗期为重。玉米丰产栽培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很多农户认为多给玉米施肥才能高产,但施肥过量也会给玉米造成伤害。在玉米生产中农民为追求高产过度依赖化肥,,导致土壤逐渐贫瘠。作物免疫能力直转急下,无法很好抵御肥料中有害物质的侵袭;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时常受到肥害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肥料施用量过大;肥料施用方法不当;肥料产品本身质量问题。
【关键词】 玉米 肥害 发生原因 症状 补救方法
一、施用化肥过量产生肥害,是导致的玉米植株生理或形态失常的主要原因,,肥害可抑制种子萌发或幼苗死亡,残存苗矮化、幼苗叶色变黄直至枯死;导致 玉米发生肥害的主要因素如下:
1、口肥二铵过量:为了苗齐苗壮,提苗促长,很多农民习惯使用磷酸二铵作口肥,而且由原来100斤/公顷增加到200斤/公顷。由于口肥距离种子及幼苗的根部较近,磷酸二铵中的氮素溶解出的氨水就会烧籽、烧根;释放出的氨气不仅会烧根还会烧苗,致使叶片枯黄甚至死苗。
  2、缩素超标:缩素也叫 双缩脲 。缩二脲,尿素在高温熔融过程时,会产生双缩脲。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对玉米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随一次性缓释复合肥生产工艺的变革,在高塔熔融喷浆、油冷及转鼓喷浆造粒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易产生双缩脲。因免追肥国家标准不要求检测“缩素浓度”而使缩素超标的肥料流入市场,导致了玉米肥害的潜在因素。
3、 肥料配方问题:传统的复合肥配方中,氮含量一般不超过15%,,目前复合肥其配方中很多氮素含量超过26%;氮含量增高,施肥量过大,易产造成烧籽、烧根死苗。
4、施入未经腐熟的农家肥或腐熟不完全的有机肥,在分解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有机酸和热量,极易造成烧籽、烧根。
5、 玉米苗期降水多;土壤耕层含水量好,肥料融化快,多年的旋耕致使犁底层变硬、变浅,根系生长受限,局部土壤溶液一直处于高浓度状态致使水分供应不足,幼苗生长缓慢,严重的引起体内倒流, 植株失水而逐渐死亡,另一方面由于土壤犁底层坚硬,化肥融化后向下渗透慢,在犁底层上面水平扩展,使根系接触高浓度化肥溶液,也易发生烧苗。
二、肥害的症状
1、 烧种烧芽,引起烂种烂芽,烧根时,根尖变褐干枯。
2、出苗慢、出苗率降低、不出苗;出苗不整齐。幼苗萎蔫,叶片边退绿、渐黄枯死。
3、肥害较轻也会导致植株矮小,形成僵苗(小老苗)。
4、追肥时化肥不慎落到叶部 或叶面喷施尿素浓度超过0.3%,也会对玉米叶片产生肥害。初期形成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灰白色斑点,肥害严重时整个叶片萎蔫失绿枯死。
三、肥害救治措施
1、合理施入口肥,每公顷不要超过100市斤;必须种肥分离较远一点,避免烧种烧苗。
2、灌水泡田。多数情况下灌水泡田可迅速减轻肥害。
3、 大量元素过剩所致肥害。氮素过量可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细胞分裂素、萘乙酸、复硝酚钠、芸苔素内脂等)加以缓解;若磷过剩,可增施氮、钾、锌及其他微肥,以调整元素间的合理比例。
4、 施用缩二脲超过1.5%的肥料所造成的毒害应尽量及早救治,可拌入硼、钼、镁等微肥及喷施浓度较低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铵之类的叶面肥,同时,浇水淋洗也可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浓度,从而减轻受害程度。
5、未腐熟的农家肥造成肥害,可用EM菌随水泼浇土壤;出苗后可用(叶面专用)剂300倍液喷施,2—3次即可缓解。
作者:于海洋 吉林省梨树县西南农业技术研究会会长(高级农技师)
吉林省梨树县帝一(农资)种业电商平台 技术总监
技术咨询电话: 0434 -5672777 13904343428

玉米苗期肥害烧根症状

玉米肥害也不症状


IP属地:吉林1楼2016-05-27 17:51回复
    为啥我发不了帖子?


    2楼2019-02-28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