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吧 关注:3,919贴子:66,959

回复:述豪也来谈谈髌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然。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差异性的问题了。其中积水潭认为把TT-TG值>20mm作为进行胫骨结节内移的标准,这个是国际主流观点,而上海六院则考虑到国人的特殊性,将TT-TG值>15mm作为是否胫骨结节内移的标准,这是本土化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09-09 13:24
回复
    下面就是软组织的异常的问题了。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导致髌骨脱位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高位髌骨。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高位髌骨的成因是髌韧带长度过长。那么高位髌骨有什么危害呢?一般来说,髌骨在屈膝30度的时候就开始进入股骨滑车,而因为高位髌骨,髌骨在屈膝60度左右才能进入股骨滑车。那么其实髌骨和股骨滑车的接触时机就会减缓,接触的机会就会减少。就像是你去走楼梯,别人一楼开始就有扶手,而你从三楼开始才有扶手,所以你摔下楼的概率就会成倍的增加。


    39楼2016-09-09 13:44
    收起回复
      lz接着讲!很棒!!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6-09-09 16:47
      收起回复
        下面来总结一下造成髌骨脱位的诸多因素。其中有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高位髌骨,胫骨结节过度外偏,髌骨过度外倾,股骨过度外倾,胫骨过度外旋,髌骨发育不良,多发性关节松弛症,股内侧斜肌猥萎缩,髌骨支持带损伤或者直接断裂。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骨性因素和软组织因素,往往是这些因素共同结果,造成了髌骨脱位。


        41楼2016-09-09 17:49
        收起回复
          下面我想着重解释几个概念性的问题,我发现大家根本就搞不清楚自己脱位的类型。首先我们平时最常说的“髌骨脱位”,指的是髌骨在一瞬间完全跑到股骨外髁的这一瞬间动作,因为大部分人在伸直过程中髌骨就会复位,只有小部分人经过医生的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必须轻柔,将髌骨慢慢揉回去,不然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软骨损伤。由于图片太过真实,容易让病友想起那被支配的恐惧,所以我就不放图了,愿所有病友不再饱受脱位之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6-09-09 17:54
          回复
            接下来来说习惯性脱位。习惯性脱位又叫半脱位,指的是髌骨长期处于外偏的状态中,更为强调一个长期性的静态过程。一般半脱位发生在伸直以及轻度屈膝的过程中,大概在45度之前。随着屈膝角度慢慢加大,髌骨会逐步进入滑车并最终进入滑车中央。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6-09-09 18:03
            收起回复
              ,感谢述豪,同时也感谢各位大神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宝贵的知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6-09-09 18:30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复发性脱位。所谓“复发”,有“旧病复发”之意。就是指本身出现过第一种情况的完全脱位,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出现完全脱位,从第二次开始,就称为复发性脱位。这个称谓更着重于强调脱位多次(≥2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6-09-09 19:48
                回复
                  还有一种被称为经常性脱位,又称为固定性脱位。就是指不管是处于伸直状态,还是屈膝状态(包括轻度屈膝和完全屈膝),髌骨始终都处于股骨外髁外面,始终就不进入股骨滑车。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即出生就如此),因为幼儿的软组织可塑性较强,更容易纠正,所以推荐尽早尽快就医,强烈安利积水潭医院的冯超大夫,专攻幼儿髌骨脱位。这种状况也可能是后天多次脱位导致内侧限制结构完全失效造成的(内侧支持带和股内侧斜肌同时失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6-09-09 19:53
                  收起回复
                    至于还有一种情况,即为髌骨倾斜,即为髌骨没有任何外偏,也不伴随髌骨不稳,q角也不存在异常,其成因是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在屈膝全过程中也始终在股骨滑车内。有些患者伴有先天性的髌骨倾斜,并且不会有任何症状。当然,有些人会有比较明显髌骨外侧疼痛的症状,我们称为外侧高压综合征,这个问题我会在后面讲手术方法的时候详细的介绍,故在此就不在赘述了。


                    48楼2016-09-09 22:44
                    收起回复
                      几天没来贴吧,居然看见了述豪的火贴,赞赞赞,加油述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6-09-10 06:22
                      回复
                        暖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6-09-10 07:37
                        收起回复
                          当然以上几种情况也可能会互相转化。比如说发生髌骨脱位后,由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发生损伤,其平衡已经被打破,外侧支持带相对来说处于紧张状态,就算是复位后髌骨也可能长期处于半脱位状态。有数据表明,只有大概15%的髌骨脱位患者一生只脱位一次,也就是说复发性脱位发生的几率也是很高的(未进行手术的自然状态下),究其原因,主要也是因为髌骨脱位后产生的内侧限制结构损伤以及较为严重的肌肉萎缩。


                          54楼2016-09-10 10:38
                          收起回复
                            现在来说点什么呢?讲讲髌骨脱位该如何确诊吧。其实不仅仅是髌骨脱位,所有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确诊流程都应该如此:患者自述病情,医生查体,影像学检查。在下面我会详细讲解。


                            55楼2016-09-10 10:52
                            收起回复
                              患者都能够意识到膝盖骨的脱出。有些情况下患者自己或者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将髌骨复位。有时患者会主诉“膝关节脱位”,实际上仅仅是髌骨脱位。检查者需要注意这些“自我诊断”。不管怎么样,髌骨脱位的经历会使患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就是膝关节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引自赵金忠《膝关节重建外科学》)也就是说,通过病友自述病情,有经验的大夫一般都能大概心里有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6-09-10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