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安吧 关注:3,316,073贴子:134,859,598
  • 2回复贴,共1

转一篇关于新区的帖子!一直看他的帖子写的不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全都在刷屏这个话题,小长假期间都已经发酵过好几轮,我这里就不再复述那些基本信息,只说说对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看法。
地图一眼看去,政府的意图还是挺明显的,雄县、容城、安新和北京、天津差不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真的如计划的那样把这里发展起来,就真正实现了津京冀一体化共同发展。
但这事恐怕不会很顺利。
老读者都知道我是一个自由市场主义者,对政府指挥市场经济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很明显,雄县、容城、安新在自由市场下,不是一个发展经济的好地方,物产不丰,人才不盛,地理位置也一般,如今唯一的优势就是政策。
政策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很多人一开口就是深圳、浦东。
其实邓老当年划的特区有4个,珠海、汕头、深圳、厦门,急速崛起的只有深圳,另外3个都差了不少。至于为什么是深圳,看看地图吧,背靠中国第一经济强省广东,外接东方明珠香港,这么一块宝地就算不是特区,崛起也是迟早。
有人觉得那珠海、汕头、厦门也不错啊,对,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处于东南沿海环线,本来东南沿海就是咱们这个国家最富庶的地方,很多不是特区的城市也发展的很好,比如宁波、大连、青岛、温州、泉州,包括我老家台州也不差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0年和2014年国家还在新疆批过2个经纪特区,喀什经纪特区和霍尔果斯经纪特区,声势就小多了,毕竟是内陆欠发达地区。
所以对于特区政策我的看法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刺激作用,但很难无中生有或者逆势改命。
很多国家层面的战略都不是很成功,比如西部大发展,本意是尽力平衡东西部差异,但这么多年搞下来,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再比如振兴东北,已经振了十几年了,东北并没有振起来。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数同时经历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本届政府一直力推的一条国策是津京冀一体化,但过去几年声势大,实际进展不大。原因很简单,你养3个儿子长大,两富一穷,你想让兄弟三人互帮互助,那两个富的都未必乐意,更别说京津和冀的关系还没兄弟那么亲。之前媒体报道过,沧州拒绝北京227个污染项目,你们去网上搜搜,链接很多。
政府大概是觉得空泛的口号进展太小,所以就实打实的推出雄安特区,让津京冀一体化有一个明确的载体,有一个明确的推进目标。
之前有一种说法,北京的自然生态只能容纳2500-3000万人口,如果任其发展会带来灾难。对这个说法我是半信半疑的,但从最近中央一系列政策来看,未来限制北京人口和北京规模的意图十分明显,这就需要为那些不断往首都涌入的人口和资源找一个泄洪口,于是领袖往南边一指,大家去雄安吧。
我认为雄安会享受北京资源溢出的红利,就像东莞之于深圳、广州,昆山之于上海、苏州。说迁都,或者抽北京的血都言重了,我觉得就是在北京下面放个盆子,接北京溢出来的水,但这也已经很不错了。
以上是比较乐观的预期,如果悲观的话,没准是下一个曹妃甸。
之言,仅供消遣。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4-06 22:54回复
    曹妃甸是胡当时发展的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4-06 23: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