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吧 关注:690贴子:2,393
  • 2回复贴,共1
建文帝陵
作者:高祥宇
福建省宁德市大山深处,一座陵寝依山而建。这座古墓依山形而建,顶形如龟,如明代朱标太子明东陵形似,陵墓依山而建,墓道直达丘顶,如龟头颈,按目前所遗留余址,可见陵墓存在多层结构,应该是与帝王陵墓相匹配的前三与后三构造遗址,至上而下,依稀可辨的几个层次,后三层应该分别为宝顶,以及明楼等陵寝建筑设施,前三层为前朝建筑大殿、后寝、配殿,这些建筑从残留的明代元宝柱墩上可见曾经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存在,都是以墓道为中轴线,两边皆有残存,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层次依旧分明可见,正对直上的墓道中轴。按历代帝王陵寝而言,应该存在整体陵园围墙构造设施,毕竟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残垣断壁旧难续,只能从目前寻找到的陵墓文物上去考证,也就是陵墓上存在许多石刻构建,有众多的神兽雕刻石像,有龙纹,双龙戏珠纹,还有那些石刻佛门金刚杵、万佛结、以及铜钱等一些纹饰,特别是有残破墓志铭文,在一块厚重的青石碑上,依稀可见上书古寺名称,应该是来自明楼的产物,论证墓主人曾隐身佛门,同时还有不同年代、跨度两百多年的两方禁约碑存在,更论证了墓主人的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第一方禁约碑为青石质地,细腻,字体端正,皇家气势官范为本,行头公文形式为王候一级发出的公告文示,公文告示内容大概意思:不能破坏这里一草一木,也不许在这里做其他事情,违反了就抓官追究责任,碑文上没有明确的纪年年号落款,只有相应天干地支【己亥年春】落款,个人按照落款以地支天干甲子推算为明代早期的1419年,不落款,说明对于当时朝政存在不承认、抵触或逆反心里,1419年为永乐十七年,在另一处地方可见明确的永乐十九年落款,事实论证,也就是在建文帝驾崩之后,后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承认永乐时期的到来。以此而论,翻遍福建省宁德市当地市、县志,没有相对应或其他关于陵墓主人的记载。第二方明确为明代崇祯九年?的禁约碑,此方石碑较为粗糙,但字体依旧工整有范,根据禁约碑文上相关记载,整座山丘、陵寝、墓道全部包裹在围墙之内,碑文显示,陵墓主人谁打扰必遭天谴,有穿越墓道毁坏围墙的拿官追究问治,说明古墓主人生为前佛门中人,与青石墓志铭文相符,为佛主所庇佑,就此说明是天子,打扰了墓主人,天都会为他惩罚世人,如果毁坏了墓道上的围墙,官府也会拿他惩治、追究责任,同样说明具有皇族血脉,官方都会维护他的利益。穿越墓道毁坏围墙,说明陵墓规格高,整座陵墓山丘都在墙内,这是帝王皇陵的独有特征。同样,翻遍福建省宁德市当地市、县志明代崇祯时期文献,没有相对应或其他关于陵墓主人的记载。两方石碑皆无龙形、凤形或山川、日月及其他鸟兽形碑首存在,文有皇家气势,形无皇家气派,似有难言之隐,石碑皆为20、30公分宽度,高度50、60公分左右。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考古研究、论证,前提就是事实真相的实物必须存在,针对实物进行研究,由外而内的拨开迷雾见真相。
2017年10月27日草
由【竹石堂】提供


IP属地:福建1楼2017-10-27 10:10回复


    IP属地:福建2楼2017-10-28 12:23
    回复
      文:穿越墓道行路毁墙者,、、、、明禀官以法究治、、、、季春吉日立


      IP属地:福建3楼2017-10-28 1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