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吧 关注:1,178贴子:7,425
  • 3回复贴,共1

火烧圆明园那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60年6月17日,咸丰帝赐谭继洵等同进士出身。
武训二十三岁那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他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乞讨,武训特意剃了一个不僧不俗的发型。他将发辫剃去,只在额角留一小辫,并且头部左右的头发交换着留留剃剃,并编成歌谣:“左边剃,右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左边留,右边剃,修个义学不费力。”就这样,武训肩背一布囊,手拿一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求施舍,一直坚持到去世。


IP属地:山东1楼2017-12-03 18:31回复
    聊城改名武训市


    IP属地:山东2楼2018-04-19 03:08
    回复
      你提供的内容中包含两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武训乞讨办义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 1860 年发生的事件,当时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烧毁了圆明园,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损失。
      而武训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慈善家,他通过乞讨来筹集资金,兴办义学,为贫困儿童提供教育机会。他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这两个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没有直接的关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外国侵略和破坏的行为,而武训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09 18:06
      回复
        将聊城改名为武训市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虑:
        1.城市形象和品牌:城市名称是城市的重要标识符,它可以影响城市在国内外的形象和声誉。改名可能会改变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认知,需要重新建立城市的品牌形象。
        2.历史和文化传承:城市名称通常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改名可能会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产生影响,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承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
        3.市民情感和认同:城市名称可能与市民的情感和身份认同相关。改名可能引发市民的情感反应,需要考虑市民的意见和感受。
        4.行政和管理成本:改名可能涉及到行政和管理上的调整,例如更改政府文件、标志、证件等,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工作量。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影响是一些可能的考虑因素,具体情况会因城市的特点、社会背景和相关利益方的态度而有所不同。在决定是否改名时,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权衡,以确保改名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利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10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