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吧 关注:6,660贴子:36,004
  • 2回复贴,共1

赣鄂“都会堂”张氏由来及字派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都会堂之由来
(永庆堂——柱国堂——都会堂)
都会堂张氏,为唐朝末期“开国男上柱国平陆侯”张钦之后裔,“柱国堂”分支。
张钦公,相传为西晋名臣司公张华之22世孙,唐宰相、燕国公张说之九世孙(待考证)。祖郡出范阳(今河北固安),堂名“永庆”;先祖历山东清河、河南洛阳等地,唐朝因战乱徒居金陵(江苏南京)。张钦公生长于金陵。
唐昭宗天复年间,张钦承诏领清远军节度使到江西讨逆,因平叛有功,封“开国男上柱国平陆侯”,留镇永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而戌于胜业乡(原宁冈县境,现纳入井冈山市),故世称他为“监镇公”。 现存世之柱国平陆侯张氏大宗祠、张钦墓,皆保存完好,为文物保护单位。
张钦之后代,取其军功官爵,堂名“柱国堂”。以江西吉安为中心,向周边泰和、万安及湖南炎陵、安徽宿松逐渐迁徒,现散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云南、广东及海内外。
“都会堂”,开基祖张景达,讳泉,号瑞龙。景达公,为张钦之孙(四子张忠的长子)。宋朝时徙万安(吉安市万安县)邓塘,另立基业。再历17世,明朝末年,其后人其操公及侄辈多人迁至湖北莲子湖(汉川、仙桃交界),并于清朝继续向周边扩散。本人先辈至迟于雍正、乾隆年间,迁至汉川泗牌村,现在张姓约千人,近代以“卿、相、文、光、绍”取名。
自明朝以来,都会堂传人已八续宗谱,世系传承明晰。以上叙述,均有史籍、家谱可考。
二、都会堂字派
据中国大槐树网第十章《张氏家谱字辈》,江西吉安万安县张氏一支家谱字辈如下:
道隆才德显,善积庆荣昌,
卿相文光绍,明良际会方,
承先昭漠烈,启后应祯祥,
作述贻谋永,诗书衍绪长,
伦常敦孝友,育贤振家帮,
学礼知谦让,怀仁享寿康。
所谓“江西吉安万安县张氏一支”,即景达公之后(都会堂)。
网上还可查询到,”1948年(民国37年所修)张相升等修《张氏宗谱》 14卷 都会堂 木活字 9册“之派语、派系,与前谱字相同、句不一,文理不顺:
道善卿明 隆积相良 才庆文际 德荣光会 显昌绍芳
承启侬诗 先后述书 昭应贻衍 谟祯谋绪 烈祥永长
经本人考证,这应是抄录之误排。原谱为竖排,抄录者横取文字,致有谬误。
昨日,蒙都会堂宗亲、世界张氏总会副秘书张志奇赠阅《厚德都会堂》一书,第二章“世氏源流”对历代派系有明确整理,与大槐树网所载字辈基本一致。仅第三行之“漠”勘正为“谟”,这样一来,文通字顺,正本清源。现抄录如下:
道隆才德显,善积庆荣昌,
卿相文光绍,明良际会方,
承先昭谟烈,启后应祯祥,
作述贻谋永,诗书衍绪长,
伦常敦孝友,育贤振家帮,
学礼知谦让,怀仁享寿康。
(注:第6行之“家帮”或本为“家邦”?此一点疑虑,待与志奇先生商榷。)
三、字派“诗”之解析
【首联:道隆才德显,善积庆荣昌】
上句讲明道。道,是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一个字,意谓世界运行的规律或轨迹;隆,盛大、厚、程度深。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人,内在认识深厚、有见地,才华与品德自然会充盈彰显。
下句讲积善。善,仁爱、慈悲之心。积小善为大善,做好人得好报,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庆荣”与“才德”对仗,此处应作名词解。庆,福泽、福气也;荣,与“辱”相对,荣誉、名望也。《周易·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常行善事,福泽兴盛,声名远扬。
可见,张氏先祖将明白事理、与人为善当作处世的基础。“做人”在先,再论“做事”。
【颔联:卿相文光绍,明良际会芳】
上句:卿相,是卿、相的统称,指执政大臣、宰相等高官。文光,一解为绚烂的文采,二解为西汉文帝、东汉光武帝的合称,此处取后者。绍,紧密连续、继承之意。连缀上下文,此句暗含张氏历代先祖官拜卿相、辅佐帝王者连绵不绝。
下句:明良,指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际会,聚首、聚会,引申为配合呼应。芳,喻美好。
两句用词不同而寓意合一。既讲了张氏先祖(如张良、张华等公)的灿烂功名、不世功勋,也寄托了对后人在贤明时代要勇担大任、建立功名的期望。
【颈联:承先昭谟烈,启后应祯祥】
上句:承先,即继承先辈;谟烈,音mó liè,指谋略与功业;昭,显著。意思是说,追思先祖的谋略与功业,是那么的鲜明显赫。
下句:启后,是引领后人。“祯祥”,吉祥、幸福之义。《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出现朱雀。祥:出现凤凰)。“应”,应和、呼应。
承先、启后,语义上下呼应。这两句,是期盼子弟继承先祖作为,在国家将兴之际应时而出,建功立业。
【尾联:作述贻谋永,诗书衍绪长】
作述、诗书,都作名词解。
作述,创作、传述也,语出《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贻谋,父祖对子孙的训诲,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诗书,指诗经和书经,亦泛指一切经书。衍、绪,均有延续、连绵不绝之意。 这两句,互文见义,语境相同,均指家族文化之世代传承、源远流长。
(注:从语意和格式来讲,以上四联已经非常完整了。通观全“诗”,足见我都会堂先祖深厚的学识根基、对社会的通达认识,积极进取的志向,和善处世的胸怀。)
【伦常敦孝友,育贤振家帮(邦?)】
伦常,人与人相处的常道,指伦理道德。敦,督促。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家帮,似应为“家邦”,指家与国。
这两句,讲的是家教。意思是说,在做人处世上,要时时督促,做到“孝、友”。从而哺育贤良的人才,以振兴家国。
【学礼知谦让,怀仁享寿康】
学习行为准则和礼节,明晓谦虚、退让的道理。怀着仁爱之心,心境平和,老来就能享有长寿和健康。
(注:最后两联四句,与前四联有所区别,少了英豪之气,却充满一位家族长者的人生感悟,语重心长。从语境分析,或为后来所补充。所谓乱世出英雄,随着岁月流逝,祖先在汉唐宋诸代的丰功业迹已渐渐褪去;在和平稳定的时代,作为耕读人家,虽也有振兴家国之志,但更多讲的是为人处世、家族和顺、健康长寿。)
木有本,水有源。作为张氏之后,理当为家族文化传承尽微薄之力,咬文嚼字、发微探幽,只为溯本穷源矣。以上考证,如有不对之处,欢迎各位宗亲留言指正。


IP属地:湖北1楼2018-01-24 18:05回复
    都会堂光字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8-10 13:32
    回复
      江西吉安县凤凰镇土洲张氏,一直以来本族乃张九龄后裔。今三修谱碟,反复细致入微的研读老谱。才逐渐清淅明了,原来开基始祖乃是禾川监镇公之第五子之曾长孙。祖上由吉洲东门塔西关,为避兵乱徙青原山磨下村隐居。在元朝元统皇乙亥一三三五年从磨下迁徙至吉安县凤凰镇虎竹村,历五世分派至土洲。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4-06-05 07: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