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宅明镜吧 关注:684贴子:4,083
  • 5回复贴,共1

《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八卦发明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解读:
这是《系传下》第二部分的内容,内容很多很丰富,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伏羲氏存在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叙述到周文王建立的周朝,甚至是留下了战国末期的印记。不同时代的作品总是会遗留那个时代的思想印记、文化印记、政治色彩、民间火花,《系传》也不例外,同样绽放了战国末期思想大碰撞形成的瑰宝。我带着朋友们穿越到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去看看我们文明鼻祖——伏羲氏如何把文明引入人类社会。
“包牺氏”就是伏羲氏,称号不同而已。“仰观天象,俯观地法”普遍的理解就是伏羲氏观察天文、地理,创立了八卦。我们再细致分析八卦和天地的对应关系,乾卦为天,离卦为日,震卦为电,坎卦为月,这四个卦都和天象有关,伏羲氏观察天文,看到了浩瀚无边的天空,看到了光芒四射的太阳,看到了清冷孤寂的月亮,还看到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闪电,这些都是天象,都是形成八卦的原型。
同样的分析思路:坤卦为地,巽卦为风,艮卦为山,兑卦为泽,这四个卦都和地理有关,伏羲氏俯观地理,看到了什么呢?在苍茫的辽阔大地上,一座座高山阻挡了人们前进的步伐,一条条河流破坏了地球的整齐划一,法力无边的风力在天地之间随性地舞蹈,生气时,舞出一曲狂风交响乐,高兴时,舞出一曲田园牧歌。人们享受着成果,也承受着侵害。智慧的人们顺势而为,效法于地而不违逆于地,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长久地生长。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我们说基础八卦主要和天地有关,为何《系传》还要啰嗦一句观鸟兽之文呢?“文”通“纹”,是鸟兽身上的花纹。《系传》在此处点出了三个关键点,观象于天,观法于地,文地相宜。一是顺应天道,即遵循自然,这是天象。二是效法地道,即人类的创造力,这是法地。三是和谐共生,即万物与自然和谐共生。鸟兽只是万物的代名词或者说一种象征。通过这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过程,人类智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以伏羲氏为代表的智慧人类采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法,发明了古人生活的行为指南——八卦。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描述了八卦成像的方法。这个方法以万物为聚焦点,以类比手法进行放大式扫描,使八卦几乎囊括了天地万物。《说卦》有段文字对此句话进行了准确而经典的诠释。《说卦》先以动物和身体器官类比八卦,赋予八卦活的生命体,这是“近取诸身”的画面。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说卦》再以山川河流、使用工具、风土人情、文治武略、礼仪规矩分别类比八卦,这是“远取诸物”的宏大场面。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於马也,为善鸣、为的颡。其於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於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於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於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於舆也,为多灾眚。为通、为月、为盗。其於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於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於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苽、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於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於地也,刚卤。为妾、为羊。”
这个八卦往大了说,天地身居其中,往小了看,身边随处可见,所以说,八卦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有机和谐体。八卦是通达神明之德行,融合万物之情感的奇妙抽象体,又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实在物。


IP属地:浙江1楼2018-02-03 20:28回复
    高,学风水就是要体会伏羲时期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02 23:55
    收起回复
      自家准备建房,图是效果图,麻烦大师看看宅子,是什么宅什么门?还有盖三层好不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18 07:31
      回复
        这图画的不错,坐北向南?画个平面图表明方向看看。


        IP属地:浙江4楼2018-03-18 08:08
        回复
          老师在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3-21 1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