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怪吧 关注:117,413贴子:312,869

你要的是幸福还是比别人幸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要的是幸福还是比别人幸福?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3-20 12:43回复
    同样酷暑的半杯水,有人觉得幸福爆棚了,还有半杯水,可解燃眉之急。而有人觉得只剩下半杯水,哪够解渴,特别是别人有一整杯水,是不是顿时觉得特别特别特别悲惨。
    心态的不同,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3-20 12:44
    回复
      别人也许在某方面拥有的更多,可是扪心自问,自己已经拥有的够不够,有没有比以前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跟别人比永远没有尽头,永远会有更高的标准,永远都会从羡慕嫉妒发展到恨,幸福从何谈起?可是跟自己比,每一小步的进步都值得欣喜,都值得欢呼,都值得鼓舞。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3-20 12:44
      收起回复
        幸福是一种感受,也可以是一种比较级,但跟别人比,永远无法真正的幸福。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3-20 12:45
        回复
          1.你在按谁的时间表过人生?
          现在女性容易焦虑,有个有形无形的时间表摆在她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第一个孩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3-20 12:45
          回复
            晚一步就觉得天要塌下来。这是什么生活?人生难道可以预定吗?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呀?
            这个问题真值得好好想想: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3-20 12:46
            回复
              只要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大家就觉得,“那是我的!”“是我要的!”因为有“幸福”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忘了这个幸福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幸福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3-20 12:47
              回复
                2.你在用谁的概念做“自己”?
                林奕华常年在香港大学给学生上通识课。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播放两则韩国房地产广告短片:一则画面里是一间极尽奢华的大房子,女主人穿着晚礼服,在房子里优雅地弹钢琴,喝咖啡,她站在窗前极目远眺,窗外星光灿烂;另一则是一个女人跟着朋友参观新家,边看边掏出相机,把见到的豪华冲浪按摩浴缸,大得吓死人的衣帽间、全套声控家电统统偷拍下来,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嫉妒恨。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3-20 12:48
                回复
                  播放完毕,林奕华问学生观后感。学生回答:看完后好有压力,一方面羡慕这样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非常清楚背后感悟人生不菲的代价。但林奕华的感受截然不同:我只看到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我没看到一个家。每个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3-20 12:49
                  回复
                    商业社会打造出无数“你值得拥有”的美丽神话,于是“Ideserveit,我值得这些好东西”成了时代金句。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态度:我是一个盘子,我这个盘子这么精致,这么珍贵,放进来的东西当然得是好的,不然岂不糟蹋了我这个盘子嘛!但是你想过吗?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盘子,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3-20 12:50
                    回复
                      这些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就没资格幸福吗?为什么别人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别人对我的感觉决定了我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单单抛出这句话是空的。到底什么是“自己”?独立人格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每天多吃点维生素就能得到,也不是听广告说穿这条牛仔裤或去哪个地方旅行,就是“做自己”了。它需要你常常挑战自己,常常问自己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3-20 12:51
                      回复
                        比方说:我坐在这里,感觉舒服吗?然后你开始搜寻跟舒服感受有关的信息。这个光线让我感到舒服,但我想起昨天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会场做讲座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为什么?问自己多了,我就慢慢了解,原来我是个对光线强弱十分敏感的人。这就是你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有能力去帮助引领别人了解自己。你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就会看到周围,看到全部,然后你就开始累积,变得有厚度,别人对你讲一句话,你自然很快就理解,别人看你会不一样。逐渐的,你变得不那么急了,凡事有把握,因为你都有底了。最后,不管你进入什么新环境,你都用这个方法觉知自己,看自己能放松到什么程度。而你所把握的每个觉知,就是所谓的“自己”。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3-20 12:51
                        回复
                          3.你的幸福要让眼睛看见,还是让心看见?
                          林奕华有部直指幸福命题的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女主人公“宝贝”起初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一个是相爱但贫穷的男友,一个是富有但并不爱她的男人,直到双目失明,她最后选择的却是第三个男人——一个平凡得掉进人堆就看不见人,但那个男人却最能抚慰她的心。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3-20 12:52
                          回复
                            我们就是那个“宝贝”,以为看得见,其实只是一直在找我们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已,心是瞎的。
                            他曾让一个女生绑上眼睛,然后找个男生跟她交流,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女生也很开心。等聊完之后,女生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打开,在场的每个人都亲眼看见,当那个女生一看到那个男生的庐山真面目时,眼睛里明显流露出失望——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实在不怎么样。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3-20 13:10
                            回复
                              聊的时候,女生很享受,因为她在心里为这个男生虚构了一个画面,认为他应该长什么样子,然后结果不如所愿。把这个例子倒过来,就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事:你看到一个外表很好的人,你会尽量找跟他聊得来的话题,大家在这个范围里产生极大共鸣。你或许很开心,却忘记了这一点点的愉悦,是彼此花了多少力气努力出来的,更不用说对方也在配合你。但当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比如新鲜感、亲密感过了以后,大家开始松弛懈怠,你这才突然惊觉——除了那一点点共鸣,其他更多不合拍的部分该怎么办?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3-20 1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