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华莱吧 关注:75贴子:219
  • 0回复贴,共1

中国工商报:起伏的山林中有群追梦人——湖南华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湖南省长沙市驾车往西偏北方向行驶近百公里,经过益阳市的桃江县,然后进入安化县。安化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境内高山叠嶂,峰峦挺拔,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63座。
在这连绵起伏的山林中,有一群追梦的人。他们响应中央的号召,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快马加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化黑茶。


夏小兰在工作
站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名个头不高的中年妇女,她叫夏小兰(上图)。
“到今年7月我就43岁了。”夏小兰说,“我进公司的日期大约是2014年2月,一晃已经4年了。”
夏小兰说的公司是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月27日,记者在该公司的冷市黑茶产业园见到夏小兰时,她正在质量检查的岗位上忙碌着。
进入华莱公司之前,她只是一名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妇女,偶尔去学校代代课,但收入也非常低,有时候代课费还不能及时拿到。一家人过着艰苦的日子,她自己也是典型的贫困户。
也难怪。华莱公司所在的益阳市安化县本身就是贫困县,而且是益阳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县里贫困人口多,夏小兰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我进入华莱公司后,先在生产线上干了一年。后来经过进一步岗位培训,我当上了质检员。”夏小兰对记者说,脸上写满笑意。
安化县地处山区,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安化黑茶却闻名遐迩,在我国六大茶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华莱公司于2007年成立于长沙,注册资金1.5亿元,并于2009年9月开始进军黑茶产业,公司总部也从长沙搬迁到安化。公司总部“逆势”搬迁,显示了企业在黑茶产业背水一战的决心。
安化县大量的贫困户被招入企业上班,成为安化县政府实施产业脱贫政策的受益者,夏小兰即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夏小兰所在的茶叶压制成型车间看到,工人们分两拨,一拨在自动生产线上灌装茶叶,一拨纯手工装茶。当茶叶刚从机器中经过蒸煮被“吐”出来、还冒着热气时,立即被工人装入厚厚的盒袋中。工人用粗大的筑茶杠捣着茶叶,以便其被均匀地装入、夯实。
夏小兰的工作就是按一定比例,抽查放在成品架上的茶叶。如果茶叶盒中出现没有被填满而虚装的现象,这盒茶就是不合格的,必须返工重新做。在这样的岗位上干一个月,她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
“公司还管饭,午餐和晚餐。我只吃午餐,晚餐回家吃,不吃晚餐每月还能拿到200元补贴。”夏小兰笑着说。
华莱公司工会主席葛莉告诉记者,夏小兰在进入华莱公司之前,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从未离开过家乡一步。但这两年,她坐过高铁,上了飞机,还破天荒出了国——公司组织优秀员工去泰国旅游。
“这是2016年的事,我去普吉岛玩了一周,很开心。这一切,以前想都不敢想,简直像做梦一样。”夏小兰说。


刘下生在自家楼前
华莱公司冷市黑茶产业园区约5公里外,是公司的叶子茶园。这里种植着1000多亩茶树。参与管理这片茶叶产区的,是一名叫刘下生的员工。
刘下生今年62岁,土生土长的安化人,一脸憨厚,是一名老员工。
他告诉记者,自己于2011年进入华莱公司,主要负责叶子茶厂、茶园基地的管理以及茶园培植技术工作,管理着六七十号人,每月收入3000多元。
刘下生不仅自己在华莱公司做工,他的儿子、儿媳也都在华莱公司上班,三人一个月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他家里还有五六亩茶园,也全部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给了华莱公司,这又是一笔收入,大约一年有3000元。另外,他还与几个朋友一道,承包了叶子村内的全部茶园,进行茶树的培育、种植、茶叶采摘、加工,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
与7年前相比,刘下生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个月只有2000元收入的普通打工者,一跃而成茶园的管理者,人生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生活的幸福感加倍提升。
记者特意去刘下生的家里参观一番。在距离公司仅几百米远的地方,一幢3层小楼矗立在村道边。
记者上下参观一遍,发现有十来个房间,使用面积大概有三四百平方米。
刘下生告诉记者,当初建这个楼花了六七十万元,其中有一部分是跟公司总裁张先枚借的。现在,所有的借款已全部还清。
记者拿出手机,让刘下生站在自家小楼前拍了张照片(左下图)。
陪同采访的人员说,张总不仅经常借钱给员工,无偿支援也是常有的事。周边的贫困家庭建房子,他经常无偿资助。而这不仅仅是张总个人的行为,也是华莱公司一贯的作风。作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华莱公司多年致力于为当地百姓造福,以各种实际行动诠释企业“亲情华莱·文化黑茶”的理念。如公司从2015年开始规划,总投资8000万元,改造安化县冷市镇至又一村、冷市镇至叶子村的两条村级公路,将原有的3.6米宽的小马路拓宽至7米。两条公路全长23.5公里,惠及15个村、2万余人,为当地居民出行、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这些生产线上的工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华莱公司冷市黑茶产业园办公楼内,记者看到墙上众多的荣誉牌匾中,一块牌匾上有“突出贡献奖”5个大字。这是今年3月由中共安化县冷市镇委、冷市镇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2017年度脱贫攻坚”牌匾。
葛莉告诉记者,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2016年6月,华莱公司专门成立了扶贫办,负责与县扶贫局对接,直接为农村贫困户服务。作为安化黑茶行业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华莱公司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做到“三个保证”和“三个优先”,即保证人员、保证车辆、保证经费,让贫困农民工培训优先、就业优先、创业优先,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扶贫办有专职人员4人,兼职的还有两三人。”公司扶贫办主任黄志敏告诉记者。
扶贫办成立后,联合周边几个乡镇政府和相关村委会,通过走村串户,摸底调查,掌握了大量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第一手情况,向18个村612户3018人次发出了免费培训通知。
华莱公司利用自身作为“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技术示范基地”和“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工作站”的优势,先后3次在公司所属叶子茶厂举办黑茶种植培管技术集中培训,邀请业内专家为贫困农户上课。
“集中培训后,我们建立了微信公共群,由专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受训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技术难题,可随时向专家咨询。”黄主任说。
记者当即追踪了解,从黄主任的手机上看到一个名叫“安化县重点产业项目工作群”,里面刚刚上传一篇3月20日的业务培训讲稿。另外还有一个QQ群,名叫“安化县产业扶贫工作群”。
2017年4月,华莱公司与安化县政府签订《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委托扶贫备忘录》,主动承担帮扶该县冷市镇、羊角塘镇、龙塘乡、经开区等乡镇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任务,县政府给予2000元/人的产业扶持资金,1万元~5万元/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这些资金由华莱公司分贷统还,由县财政贴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扶贫资金的压力。
扶贫项目一期随即启动:投资7500万元,扶持贫困户新建5000亩高标准有机茶园,在冷市镇、羊角塘镇、龙塘乡、经开区等乡镇设立鲜叶收购点,在冷市镇建设2条现代化黑茶生产线。
目前该项目正在冷市、羊角塘、龙塘、安化经济开发区等地如火如荼地推进,预计将帮助每名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共计增收1亿元,以此实现2万贫困户脱贫。
记者了解到,安化县政府已经决定在今年年底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协助政府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方面,华莱公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社强说:“未来,湖南华莱将始终牢记企业使命,一如既往、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地推动安化黑茶产业朝着更加快速、蓬勃的国际化发展目标迈进。同时,将继续全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在安化的稳步开展,助力安化10万建档贫困人口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1楼2018-04-04 11: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