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阶吧 关注:38,864贴子:4,082,108

西南交大峨眉学子私人订制保研攻略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小K目前是一名大四学生,目前已经去了一所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正如本校的一位同专业THU的学长所说:“虽然学校不是最好的一档,但是非常符合你的意愿。”具体个人资料的话,可以私聊。有想法推免、留学、科创的学弟学妹欢迎加群(群号在楼下),相互交流,在此不再赘述。夏令营的文艺小姐姐镇楼~


IP属地:浙江1楼2018-10-12 21:14回复
    首先给想要读研的学弟学妹提一重要的点,反复强调加黑加粗加下划线:“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如果你不是那种能在所选研究方向吃两年或者三年苦的学生,千万千万别跟大流,看周围的人都考研就要考,或是自己觉本科学不下去,想读研进修一下,尽量深思熟虑下。研究生阶段等待你的却是更加难的课程和需要你自己出成果的科研课题,千万要考虑好自己喜不喜欢自己的读研方向,如果对方向兴趣不大,那就再问问自己能不能吃苦,想好之后再决定,否则研究生阶段会很难受。贴上一张THU的大佬对深造的理解图。


    IP属地:浙江2楼2018-10-12 21:15
    回复(4)
      然后,再提一个点:“千万不要为了去一个好学校而牺牲其他方面。”比如你的兴趣是人工智能(自动化)里面的模式识别,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大方向正好是这个,而浙大那边自动化的方向是工业生产,北航的自动化大方向是宇航,如果你足够优秀,在你报名之后有老师主动联系你说想要你,此时千万千万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以学校层面来进行选择,咱们学校包括本校其实是有很多学长学姐的前车之鉴的,比如为了去一个好学校而放弃另一个次一点学校的好导师,结果好学校的导师一般般,课题少的可怜,甚至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课题,最后即使你喜欢这个方向,也会非常无奈。总之,不要以学校层面来进行选择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IP属地:浙江3楼2018-10-12 21:17
      回复
        接下来说下保研政策吧:
        由于2016级的政策和本校那边一样了,应该还会沿用2015级的政策,具体看教务网通知哈。(教务网有那个政策文档,可以下载看下)
        ① 推免生成绩计算均成绩为准,重修,补考,成绩不参与计算,经院校,教务处同意并备案缓考成绩按正考成绩算的,只需要平均分大于等于75以上(这个平均分是学院自己设定的那些科目,一般不包括毛思,马原这些,所以这些课挂科了没太大事,当然不是说这些不让好好学习了,还要好好学,这些马原等课程,是算进出国成绩里面的,没准你研究生想出国了)。(PS:也就是说只认第一次成绩,即使挂科了,也是认你本科目挂科时候所考的成绩,这一点不像别的学校那样,只要挂科就没了资格,也是因为“西南挂科大学”的原因吧。。)
        ② 艺术类专业四级成绩大于等于400,其他的专业是大于等于425。
        ③ 最后的成绩排名的计算是什么?
        平均分(100分制)+其他加分(3分制)。
        平均分所包含的科目有哪些?
        问辅导员或者教务网上找,基本那些科目按上一届的试行,如果有修改也会提前通知的。
        竞赛保研科目以及其他加分项目有哪些?
        问辅导员或者直接问上届学长学姐或者教务网上找那些文件,2016级学弟学妹可以问2015级的学长学姐,因为新的方法是2015级试行的,就是为了给下届做一个铺垫,有迹可循。


        IP属地:浙江4楼2018-10-12 21:21
        回复(1)
          介绍下略坑的地方,
          新的政策里面有很多BUG,比如某些同类型的比赛,比如数模,只能取最高,不累加;一些科创比赛如果用同一项目,也是取其中最高项;科创比赛难度着重体现出某些比赛在校内竞争力的性价比;我就开玩笑DISS一下政策吧,比如某些比赛的项目作品,拿交科举个栗子,得个国二国三奖项,然后同一个项目,发篇Paper,换汤不换药嘛,应该还可以加分的~ 新的政策下,竞赛里面操作性很小啦,而且占比也很小啦,所以成绩很重要!很重要!
          在USTC门口买了很多栗子,所以在举个栗子,在大二学年,A同学XXX比赛得省一,但由于精力投入过大,两门主干课分别低于B同学20分,那基本两者校内本学期的竞争力是一样的~ 其实深远的影响下,A同学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B同学在科创上面还有上升空间。
          所以学弟学妹们灵活应对啦~


          IP属地:浙江5楼2018-10-12 21:23
          收起回复
            谈谈我面了11所高校研究所后,自己感觉保研时候能来亮点的一些东西:
            我按自己认为的权重排列一下:
            SCI/EI论文(这里面权重看几区和影响因子这些)>未被SCI/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一审完成状态)>核刊论文>绩点排名(中科大某些和清华这个不太看中可以放到专业对口竞赛国奖后面)>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拿到证书的发明专利>专业对口的竞赛国奖>托福雅思>正经刊物的论文>国家奖学金>省级基金项目或公司项目>英语六级>实用新型专利>专业对口的竞赛省奖
            PS:再重申一下,只是我自己结合自己的方向专业的主观认识,因为这些我是和TJU的一个博导聊到了其中一些,每个专业不一样的,但大致类似吧,看这些可以像世界高校排名野榜一样。这个顺序的基本前提是全是第一成员或第二成员第三成员,比如一个有关电子技术的核刊论文你排到了第三作者,肯定还不如你作为第三成员拿到电设国二强。还有这个排序是我参加了几场面试之后综合得出的,个人见解,但是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省级以上的基金立项或者横向课题,怎么可能是你作为第一完成人呢,所以只能是让大家大概参考一下。反正还是看老师想要什么,你能给老师提供什么!其实吧,那些老师都清楚本科生大学做的都比较浅的。


            IP属地:浙江7楼2018-10-12 21:27
            收起回复
              先这么多,第四轮面试完,再更导师如何选择,这个还挺难的思考的,小K我也不能误人子弟,传授我那套导师颜值优先的攻略呀~


              IP属地:浙江8楼2018-10-12 21:2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浙江11楼2018-10-12 21:47
                回复(1)
                  面了11所学校的大佬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10-12 22:10
                  收起回复
                    给大佬倒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12 23:57
                    收起回复
                      看样子大佬是去了c9?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10-13 00:06
                      回复(3)
                        自己认为的选择导师的小攻略:
                        先说一下选择导师的最重要一点:导师的人品。
                        这一点是最最最重要的,选择一个脾气温和、关心学生,善解人意的导师,真的比学术强要重要很多很多很多!!!要知道研究生是最容易被压榨的(这里可以提下我们上几届的学长Z,手里几篇一作非水区SCI,由于导师还有其他关系,足够优秀但没申请上),所以一定要先打听好心仪导师的人品,比如通过学长、同学。具体可以去知网搜他毕业过的学生的联系方式,一般论文会附上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这一点一定要问毕业的那些人!!还可以在他们学校贴吧装成妹子问,记得一定要在主楼贴网图!!(自己如果好看也可以贴自拍,也可以贴一些引狼图哈~)感觉导师评价网,知乎这些,除了王粑粑,其他人的评价太少了!有些导师都没收录。


                        IP属地:浙江16楼2018-10-13 22:00
                        收起回复
                          一开始选导师时都是头比较疼,小伙伴们可以看本专业的老师都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登录教务网,从学院师资介绍那一栏开始找到自己本专业老师的信息。比如有个老师的硕博是在电子科大毕业的,你很想去电子科大,就可以问他能不能推荐几位导师,或者他如果在电子科大还有人脉,你保送去电子科大就会方便很多。(大概一封推荐信就可以解决哈) 还有多认识下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 可以勾搭一下他们,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要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有时老乡学长学姐对你挺了解的话,可以帮你在导师面前聊一聊,推荐一下,夏令营也能见面给你深入聊聊他们研究生的生活!


                          IP属地:浙江18楼2018-10-13 22:38
                          回复(1)
                            导师还可以大概分为资历比较老老的老师和年轻老师两种。
                            选择资历老的导师的好坏处如下。
                            好处:
                            一般导师的人脉是挺广的,路子挺宽的,这样你读研或者博士毕业之后,直接靠人脉留高校或者公司就要简单很多。
                            坏处:
                            大牛一般不会直接带学生,都是小导师带,而且基本见不到大导师几面,这样小导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了你以后的道路。
                            选择年轻老师的好坏处如下。
                            好处:
                            年轻老师一般头脑灵活,跟学生也比较亲近,还有一点就是年轻老师很多都非常关注学术前沿,定期浏览最新的学术刊物,时刻把握学术新动态,而且有些老师是潜力股,比如你选了一个当年评上优青的导师,结果刚读一年,发现老师评上杰青了,算是自己也赚了不少吧。
                            坏处:
                            可能因为是硕导原因,有可能缺项目,也有可能不会让你研二转硕博连读了,一般转到其他老师那边,自己还要给学生发工资,一般老师都不愿意的。即使可以转到同一个团队大牛的门下,不过一般像这种大牛一般优先考虑自己的研究生转博了。况且在家无聊看新闻联播,刷知乎,各种微信公众号,反正很多原因导致某些国家留学签证变难了,国内博士也要扩招了。
                            总之,还是要综合考虑,小K是根据这个来选择的:科研兴趣>导师人品>学术水平。这个还是看自己的意愿来吧。


                            IP属地:浙江19楼2018-10-13 22:50
                            回复
                              我觉得一个老板头衔多与少(是否院士长江杰青等等)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成绩都是下面的人给他干出来的,大老板很可能脱离科研一线很久了,一个真正关心你成长对你好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8-10-13 22: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