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吧 关注:98,967贴子:750,034
  • 1回复贴,共1

想咨询一下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材料分析题该如何备考?


1楼2020-02-17 09:51回复
    在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题型多样,科目繁多,共分为科目一、科目二以及科目三,共三个科目。在科目一综合素质中,有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在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有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科目三是有关于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在科目一与科目二中都有材料分析题,可见,材料分析题至关重要,需重点关注,做好万全的备考策略。
    那么,如何更好的去备考材料分析题呢?考生需做好两个工作:了解并掌握材料分析题的出题点;掌握材料分析题的做题技巧。
    一、了解并掌握材料分析题的出题点。
    在科目一中,材料分析题出题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教师职业理念(包含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以教育观为例,知识点为:
    教育观有素质教育观和教学观两大方面。
    (1)素质教育观
    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教学观
    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综合素质共3道材料分析题,其中一道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中抽取一个点出题,当然,偶尔也会将这三观综合起来考查。第二道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第三道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类似于初中或高中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给出一篇短文,进而呈现题目,考生只要将短文理解透彻,问题便迎刃而解,难度并不大。
    在科目二中,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等章节易出现材料分析题。所以考生备考时,需重点备考这些章节。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知识点,都是历年来常见的考题来源。
    以德育原则为例,知识点为:
    原则 含义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集体教育原则 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其中的个别成员。这条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并坚持实行的。
    二、掌握材料分析题的做题技巧
    了解完了主要出题点,接下来就该思考,如何去做材料分析题呢?
    只要熟背知识点,再结合材料分析,基本上就能够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分值,所以与材料的结合不容忽视,进而做题技巧就显得至关重要。
    1.阅读题干——明确理论
    (1)回答什么——有几问,是什么:评价做法、说明运用、提出建议、谈谈看法、分析原因;
    (2)运用什么知识——新课改、教学原则、师生关系、学习动机、气质类型
    2.阅读材料——筛选理论,准确定位
    (1)找到关键信息——(教师/学生/其他人)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3.组织答案——分条列点,结构完整清晰
    (1)答题模板——原理+原理解释+结合材料
    具体来说: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①评价做法题:先表明态度,*老师的行为值得学习VS*老师的行为值得反思和借鉴+原理及解释+材料中
    ②说明运用题:解释运用的原理+材料中+实际生活中的教育教学实例
    ③提出建议、谈谈看法、分析原因:说明材料中的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理及解释。
    (2)答题要求——分条列点,标志词明确,字迹工整
    【牛刀小试】
    王晓是我班一名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当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求知若渴地学习时,他却经常开小差,时而做出古怪的动作,发出干扰的声音,时而在教材上临插图,毫不在乎老师的批评,在多次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我决定换个思路。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谁也不爱理他。课间,他四处溜达无所事事,偶尔趁人不备拍打一个同学的背后迅速逃离。透过这一幕,我看到了他自暴自弃的背后对友情的渴望。
    为了转变他在同学心中的不良形象,我创造时机对他表扬。这种积极的评价果然有效。他的书写从“狂草”变“潦草”,作文从数行到一页,学习有了较明显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就帮他输入电脑并加以润色,在班级网页上展示,结果被同学们热烈“点赞”;他绘画有基础,我请美术老师私下指点,他的画也上了学校的展板。同学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在此基础上,我策划开展“伸出手、不抛弃”的班级活动,先在班干部中讨论了与王晓交友的行动计划。班干部动起来了,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关注他、帮助他、跟他交流、找他玩的同学渐渐多起来了,被他欺负而打小报告的同学逐渐少了,他为引发他人关注的恶作剧也逐渐没有了,他终于融入了这个班集体,成为班上积极的一员,我们班也因此获得了“包容友善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问题:材料中这位老师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我”贯彻了疏导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疏导原则,要求教师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材料中,“我”在面对王晓经常开小差、捣乱等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发现他的优点,对他进行表扬鼓励,体现了疏导原则。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优点,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缺点和不足。材料中,“我”创造时机对他表扬,对创新性作文进行鼓励,发扬他绘画的优势,帮助他找回自信,正是在依靠王晓的优势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转变。
    (3)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材料中,“我”对王晓的教育从最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却无效果到通过观察了解王晓的内心需求,再到根据王晓的特点用各种方式对王晓进行教育逐渐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是因为所有的教育方式都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这要求教师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间接地影响个人,同时利用个人力量影响集体的发展。材料中,“我”通过班干部开展“伸出手、不抛弃”的活动,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帮助王晓,这正是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个别人的体现。在帮助王晓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努力,班级凝集力得到提升,最终获得“包容友善先进班集体”的称号,这是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的体现。
    总之,材料中的“我”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坚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全班同学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也应该向材料中的老师学习,灵活、合理的运用各种德育原则。


    2楼2020-02-17 0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