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吧 关注:1,698贴子:6,186
  • 3回复贴,共1
禅宗里面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层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层境界,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谁。
同样的佛教还有同样的描述,听起来依然很“觉厉”
第一层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迹踪。
第二层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层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王国维大师的描述最喜欢。
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佛教教派,最高理性就是引导众人激发自己的佛性——脱离世间的困扰,了无成佛。
三层境界大致描述就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他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他终究还是想不明白的。于是有着这样的困惑,他开始了第二层境界,自我寻找,寻找自我。他寻找的方式就是寄托外物,比如说,他觉得“赚到钱”“成功”“考取功名”“立地成佛”等事情,是可以帮助他的,完成这些事情,他就可以了悟了。这样,他看山不是山了,那“山”分明是自己的目标。“山”“大师”代表了他的了悟,他的成功,他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第二层境界,这个是最简单的。就是这个人,兜兜转转,又一次回到了起点,这种情况,像极了我们经常在过年前后,人前人后聚会的时候,谈论的时候,对比的时候,你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其实并有什么变化。自己似乎一直是“重复”的。于是他静心反思,终于了悟到。原来,自己就是最大的意义,他不在寻找外界,而是能把自己作为生活的中心,于是一切都给改变了。
——
当你可以把自己作为生活的重心(请不要狭义的理解为“自私自利”“标新立异”),或许我这样描述,你可以更好的理解。————你可以做到如下:了解自我的真是需要,不被外力扭曲自我的精神与行为。
————
以上是引子,
如果你想要做到,自我了悟(也可以称为,了悟成佛)。或者自我实现,你还需要继续思考。


IP属地:山东1楼2020-03-03 18:02回复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从生物学来看,思维就是电荷脉冲的传递和延续。
    我们思维具有抽象能力,基于这一点,人类可以观察事物,并总结规律。
    但是,恰恰是思维这种独特的能力,是把双刃剑。因为思维也是属于一种工具,他不是一定会帮助你。她也是可以误导你。比如说,你会只觉得一头猪,他被人猪圈里,然后被杀,吃肉,觉得猪过的太惨了。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某个人,一辈子,努力勤恳的工作,照顾好老婆孩子,买车买房还贷款,最后终于在自己晚年买上了房子,留给了子女。子女又继续他的生活。你会发现,同样的,我们都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你的思想会出现错觉,你会觉得动物过的比你惨,其实你和那头猪基本一样。(在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不能自主生活的角度上,我们都是社会的蝼蚁。我们都只是社会的分母而已)
    ————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猪是快乐的。因为猪没有思想,他就这样活着,只有死的瞬间,感觉到痛苦,其它时间都过得挺好。而你因为有思想,却一直过的不开心,多愁善感。一直干到痛苦。当然,写到这里,你也想明白了, 为什么有的人,1.难得糊涂2.直接麻木。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觉得自己”看到了真相同时也看到自己对事实的无能无力,他们选择了妥协。
    ————
    所以,你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很有思想之类的。这其实是你的错觉。正式因为“你认为”“你觉得”,所以,你一直过的不开心。当然我不是说,有思想是错的。具有思维是错的。
    ————
    事情是存在多面性的,如果你只能从“你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这就是你最大障碍,最大的敌人。


    IP属地:山东2楼2020-03-03 18:22
    回复
      今天先写到这里,有时间继续更新,想能对迷茫的你,有所帮助。


      IP属地:山东3楼2020-03-03 18:24
      回复
        欲望
        欲望是一切的起点,是生命的特征。她是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标志。历届禁欲生活的大师,全都没有留下后代。这说明,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欲望存在是对的。是合理,高效的。否则,我们作为几万年后的生命存在,身上拥有这个,他不是无意义的。
        我们知道,我们只要活着,就必须去实现欲望。做着不同的事情,哪怕是吃饭睡觉。你必须做着某件事情,要么是这件事,要么是那件事。
        ——
        欲望是无限的,信息是无限的。并且,我们需要去实现欲望。
        每时每刻,你会有无数的欲望产生,你想要女人的大腿,美味的火腿,无数的钞票,达到艺术的巅峰,内心平静的活着。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工作和休息。或许是,制作一个永动机。没有什么对错,他们都是平等的存在。你需要去实现欲望。
        你会感知到无数的信息,也会忽略掉很多信息,无路如何,你终究是要通过现实的信息和存在,实现你的欲望。这样你就可以继续生存,然后延续下去。
        如果你不能实现欲望,无法传承,那么你必将被生命洗牌而洗掉。
        ——
        我们的时间,精力,智慧,能力,资源等是有限的,我们仅有的只有这一生而已。
        你不能实现所有的欲望,你只能选择是实现某一部分欲望。你永远不能让自己活到500年之后,再怎么努力,你也成不了上帝。当不了运动员的你,可能一样也做不了商人。上帝开了门的同时,可能也给别人开了窗。你可能既没有天赋,也没有骨气,反而涨了一身的脾气。你选择得过且过,注定不能获得轰轰烈烈。
        没什么好坏,对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
        ——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你应该去实现那一部分欲望,那部分更重要的,更值得的欲望。你不能控制欲望的产生,你也不能实现每一个产生的欲望,所以,你需要取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部分重要的事情上。
        ——
        放弃一部分欲望,是势在必行的。但取舍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她是一个全面,重要的实际问题。自控力的本质就是取舍,超强自控力的背后,并不是自我割裂的决绝与对抗。而是深深的自我了解后的觉知。
        我们习惯的觉知到,有一部分欲望是错的,那部分不需要的实现的欲望,不应该产生,但是自我本身还是受到了影响,因而恍恍惚惚,满心焦虑,总是荒废掉时间。会只觉得认为,自己是错的,我们需要控制自己。要对自己特别狠才可以。也许这样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但是这终究是扭曲的,割裂的。因为,你是一个整体,错误的不是某种决定和选择,也不是“自控力不好的自己”。错误的是,人不能接纳。总是要割裂自我。
        自我本事一个整体,人的自控力(取舍)不应该是痛苦艰难的抉择,也不是满心愉悦的放弃。
        因为,任何的行为,都是由自我发出的。最终受益或受害的也是自我本身。取舍是对自我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感,这是我们自我救赎,整我帮助的方式。
        无论哪一种取舍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全然的接受自己,认识你自己,能100%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做不到这样,那艰苦的抉择,是毫无意义的悔恨和背叛。一个人,首先应该与自我达成和解,融洽的成为一体。完整的接纳自己是第一步,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了解)是第二步,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都能完全的为自己负责。这才是真正的超强自控力,它源于,完整自我的对自我的深深理解,相信,100%的自我责任感。
        当你做出了选择,那么你也一定做到了,全然的为自己负责。这就是真正的取舍。也许痛苦,也许快乐,自我将是全然接受。
        ——
        能够全然了解自己而后做出取舍是一种智慧。这意味着你将可以真正的活着,但这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也许某个瞬间,你还是会回到习惯,你仍旧需要不断的训练自己,直到,你可以了解自我的真实需要,不被外力扭曲与行为。
        这其实也是你真正渴望的事情,(也就是那部分重要的欲望)。


        IP属地:山东4楼2020-03-07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