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349贴子:1,339,496
  • 19回复贴,共1

我是搬运工:年轻人的上升空间,从未有今天这么大(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讨论穷人怎么办那个帖子看到很多朋友对发展前景感到悲观,正好记得看过一篇谈论年轻人发展机会的小文,我节选了关联比较大的部分分享过来,原作者为北大的薛兆丰教授。


IP属地:广东1楼2020-07-19 17:16回复

    ……
    有同学提到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说这就证明“资本带来的收益会持续增加”。但这本书本身,就提供了反例,他的书的内容就表明:亚洲正在崛起。今天欧洲和美国操心的,就是他们的劳动者相对变穷了,而同时我们都知道,亚洲的劳动者变富裕了。过去上百年来,欧美才是资本的代表,但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边际收益就递减,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就递增。
    在这里,让我引用一段周其仁老师今年初针对《21世纪资本论》的精辟评论:
    “前两年一个法国人叫托马斯·皮凯蒂,写了一本《21世纪资本论》,关注的是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收入差别两极分化严重。皮凯蒂举证说,美国和西欧主要发达经济体,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二战结束后显著下降,但从19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发达国的基尼系数重新掉头向上,回到历史高点。皮凯蒂认为发达国的资本所得太高,劳动所得过低,类似19世纪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代背景,即产业革命导致英国劳资矛盾加剧,出路只能是抑制资本(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否则就是社会革命。
    “我看过作者履历,他一直在法国教书,仅有两三年时间到波士顿做访问学者,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尤其没有来过中国和印度。他是就发达国谈发达国,以为发达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全部。但实际上,当今时代无论发达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全球化背景之中。从全球格局看,收入分配状况是在改善——发达国的平均收入增长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增长在靠近。皮凯蒂在他的书里列出了这张趋势图,但他自己对此似乎没有什么理解。
    “中国人就比较容易理解。邓小平提出‘翻两番’的时侯是1980年,那时中国人均GDP只有200美元。改革开放后,现在我们的人均GDP是七八千美元。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GDP是1万几千美元,现在也不过5万美元。以中美为例,‘全球’收入分配平均说来当然有了极大改善。这是为什么全球化值得坚持的原因。
    “问题是单看发达国家,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位法国经济学家也不来看看中国农民、农民工开始能挣多少钱,现在能挣多少钱。他只看到发达国普通老百姓收入,相对于他们本国资本、科技精英的收入,占比降低了。”(摘自:周其仁,2017,“到处是黑天鹅,但这件事非常确定”,http://opinion.caixin.com/2017-02-15/101055373.html
    有同学提到,纳斯达克指数里最早的公司基本都被替代了。这个例子很生动。只要大家回顾一下,100年前,最有钱的人是姓什么的做什么的?50年前呢?30年前呢?10年前呢?今年呢?对照这个基本历史事实,我们再来看,市面上流行的“流动性固化”、“青年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等说法,究竟是否与现实相符?在我看来,今天中国的青年人所享受的巨大机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当然,一些过去很显赫的豪门、望族,甚至皇室,今天的后代也仍然富裕,但他们今天的富裕,有多大程度是在吃老本,有多大程度是由于资本具有以不停的加速度自我增长的本性呢?他们今天在社会中财富或收入的占比,是在加速增加,还是在相对缩小呢?东芝、丰田和索尼是日本皇室的产业吗?微软、苹果和谷歌等公司的创始人,都姓洛克菲勒吗?不是说好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差距无限拉大的吗?
    如果资本本身就具有“越集聚就越增长”的属性,也就是“2的平方, 加2的平方,再加2的平方(即12),一定比不上2+2+2之和的平方(即36)多”的话,那么人类早就把所有企业整合为一家企业,把所有资本集中到一个人手里,而社会财富已经达到无限了。然而,看来世界并不是这样的。


    IP属地:广东2楼2020-07-19 17:17
    回复
      有些经济学家,本本主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19 18:28
      收起回复
        没有看过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如果这本书真的像文中所说的观点,那就错的太浅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19 20:05
        收起回复
          又是看人均gdp,人均只能说明整体水平吧


          IP属地:广东5楼2020-07-27 17: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