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健身吧 关注:78贴子:406
  • 0回复贴,共1

坚持运动依然换不来好身材? 那是因为你正在被食品制造商操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减脂期大家为了能瘦下来一口甜食都不敢吃了每天餐桌上面都是“健康食物”然而这一切并没能让我们瘦下来甚至还胖了几斤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随着断糖生活习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糖不仅会让我们变胖,还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当然,这样的消息也传到了食品公司那里,于是他们开始想尽方法,把食物中的糖隐藏起来。他们采用换成分、换名字等等方法,把自己伪装成”健康食品“。
我们再也无法从中找到常见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白砂糖,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奇怪的名字,因此很难再通过食物配料表判断它是否健康。
国家卫生委员会发表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日糖摄入量不降反升,达到了 30g/天,远超世卫组织的建议。

原因并不是别的而是食品公司将食物中的添加糖换了“衣服”业内人士
透露食品公司”藏糖“方法
今天就来给大家整理几个最简单的方法很可能你瘦不下来就是因为食品制造商用了这些方法!


1 换各种不同名字的糖
就像糖的定义一样,它是一种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具甜味物质并且有非常多的形式。
我们认识的也都是常见的,比如:葡萄糖、果糖、蔗糖。
食品公司就抓住了这点,于是他们开始添加一些平时我们根本没听过的糖,比如:大麦麦芽、甜菜糖、浓缩果汁、椰子糖、葡聚糖、棕榈糖......


2 将多种糖混合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食品包装背面会有食物配料表,密密麻麻的小字会写上好几排。根据国家标准要求,上面的排序要根据成分含量来排序。
所以,在一个没有被动过手脚的甜食包装袋上,你一眼就会看到第一位的糖。

然而很多食品制造商,为了把糖藏在众多配料之中。
他们会加入各种不同种类的糖,甚至有时一种食品会加入 3~4 种不一样的糖。之前有一款打着“健康旗号”的蛋白棒,里面甚至含有 15g 的添加糖!

3 在你信任的食物中加糖
我们都知道一块蛋糕或者一根冰棍都含有非常多的糖,但从来没想过很多“网红大V”推荐的酸奶、燕麦、意面酱,也都是含糖的。
以杯装的酸奶为例,一杯酸奶仅 120 毫升含糖量就已经高达 17 克了。

这些我们非常信任的食品,最终成为了商家欺骗我们的手段。所以千万还是要谨慎对待每一种食物呀!
4 将食品分成小份
如果你以前经常会买薯片吃,你就一定会发现,不同薯片之间的热量和碳水含量相差甚远。
我总会怀疑,难道土豆不”正经“?
但只要仔细看一下,你就会发现食品制造商的小伎俩了。

他们为了让营养成分表显得”很健康“,经常会把食物按份来计算,然后再进行营养成分的标注。
比如:一张披萨只标一角的营养、一盒薯片只标一个小格的营养......
5 给食物贴上健康标签
给食物贴健康标签真的是最坑的一种方法了,食品制造商深知很多用户并不懂得太多营养知识。
于是,他们开始在包装袋显眼的位置印上诸如:“低脂”、“非油炸”、“自然”、“健康”的标签,目的就是为了混淆概念,其中的含糖量可能根本不比可乐少。

作为普通公众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尽量少吃不带营养成分表的产品。
比如:奶茶。别以为点“半糖”或者“去糖”就好了。
去年11月,福州消保委检测了市面上在售的40款奶茶,发现大部分品牌的奶茶,即使点了无糖,检测出来一杯的含糖量还是超过了每天建议的摄入量。
如果去糖是真的没有糖的话,那你就不会天天想喝奶茶想到抓狂了。

其次,要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
要知道热量的“千焦”(KJ)和“卡”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换算,以及每人一天摄入多少“卡路里”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后,也是最长远的解决办法:多自己做饭。
自己做饭,少在外面吃,少吃零食,是躲避食品公司热量炸弹的最佳方法。
当然,自己做饭也要有营养学的意识,不要天天给自己炸鸡、烤蛋糕。最重要的是,自己买菜自己做,一天吃下去多少热量要计算清楚,并根据营养元素合理搭配。

不要觉得这些糖分、热量、饮食搭配是小问题。经过这次疫情,我们都应该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不是吗?
那就从拒绝高糖、高脂、高盐食品的诱惑开始吧,开始学会自己为自己的饮食健康负责。
有需要了解更多加V;fengdi567GO


1楼2020-07-27 10: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