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01,035贴子:12,520,157
  • 37回复贴,共1

妙合神形——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驾临国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妙合神形——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驾临国博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2020/7/15开幕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28 17:40回复
    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了一场全新大展: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国家博物馆馆藏明清肖像画近千件。朱元璋画像中的国字脸正相,最有名的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坐像》和装成册页的《明太祖半身像》。前者与本展中这一幅坐像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如果两厢仔细对照,不难发现,国家博物馆这一幅是临摹台北故宫这一幅。台北故宫藏的这一幅面部表情仁慈宽厚中透着一丝英气与威严,而国家博物馆这一幅缺少这两点。在此图右下侧,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画的是朱元璋正相中较为标准的壮年形象。两者比较,感觉博物馆这副显然是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的这一件临仿了明代这一件作品。两者的差距在于人物脸上的神气与气势。台北故宫藏画像和缓的表情中有一种威严之气,而俞明所绘只是和善的样子,不见心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28 17:59
    回复
      而另一幅《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面貌怪异丑陋,这张布满麻点的大长脸,被民间戏称为“猪腰子脸”。查访历史,我们发现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朱元璋这种猪腰子脸的画像,而且当时在王公贵族府邸里也有收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明朝官方认可、默许乃至鼓励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28 18:04
      收起回复
        清朝乾隆53年姚文翰奉勅绘《历代帝王真像》描绘了自伏羲到清高宗(乾隆皇帝)其部分帝王像44幅,其中就重新绘制了明太祖真像。曾有说法,这是满清入关后对朱元璋的丑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28 18:17
        回复
          看到展览中两幅截然相反的明太祖画像,不免坠入云雾之中,不知所措,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28 18:20
          收起回复
            国字脸是对的,腰子脸是民间的传画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29 09:18
            收起回复
              民间的比较真实。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7-29 09:29
              收起回复
                从遗传学的角度考虑,在故宫南熏殿所藏的官方明朝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面貌天庭饱满,面如满月。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基因确实强势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29 12:08
                收起回复
                  民间通行流传的“鞋拔子”朱元璋画像,极大可能是是满清王朝为了丑化明朝而伪造出来的,因为不少朱元璋的“鞋拔子”画像中的服饰,都体现出鲜明的清代服装特点。比如朱元璋帽子上的那块白色“帽正”,就是典型的清代特征,在朱元璋本人所在的明代初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又比如朱元璋的衣服领口也是典型的“广字领”,这样的衣服在明朝初期同样是没有的。可见,这类丑画是没见过朱元璋本人的清人所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29 12:24
                  收起回复
                    好看的是宫廷画师画的,不好看的是民间江湖画师画的


                    11楼2020-07-29 12:59
                    回复
                      1956年,我国的文化界和考古学界,吴晗,沈雁冰,郭沫若等人制定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由于根本找不到长陵地宫入口,郭沫若临时改变主意开挖万历皇帝的定陵。定陵中价值连城的文物总计竟然达3000余件之多,不少珍贵的丝织品随意装在盒子里,不久就黑化了,成了一堆碎渣。一些珍贵的瓷器拿手里把玩,不经意间弄坏了不少,许多纸质典籍更是因为保存不合理,很快便化成了灰烬。而万历皇帝的尸骨和棺椁也没能幸免,万历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300多年,还有再重见天日的机会,只是这方式有点.....所幸定陵开挖后,郭沫若等人又提出了开挖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的计划,被周总理拒绝。国家也定下了考古界的一大铁律,从此决不允许再轻易开挖帝陵。其中定陵出土的文物就有皇帝的随身用品。通过出土文物和画像对比,台北故宫收藏的明朝历代皇帝官方画像更接近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29 13:10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29 13:28
                        回复
                          壮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29 17:53
                          回复
                            根本就不是找不到长陵才转而挖掘的定陵!郭沫若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可以不走程序直接钦定挖哪个陵墓。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7-30 15:37
                            收起回复
                              所以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2-02-16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