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吧 关注:1,227贴子:1,196
  • 0回复贴,共1

务川仡佬族清明习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务川仡佬族清明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明月伴泪涕
祭祀摆供品
祖先传后羿
扫墓烧纸币
墓前鞠躬礼
追悼立丰碑
思念吟悲题
每年的清明节,仡佬族人聚集到一起去祭扫祖宗坟墓,寄托追思,告慰先人,抚远后世子孙。
挂清是清明节活动之一,“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ē]狗屎。”,“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树青”。一座坟头清明是否挂清,成了一个家族是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父慈子孝的标志。一个坟头上“挂清”越多,说明墓主家族人丁越旺。
到祖坟进行祭扫,称为“挂清”,可以在“清明”节前后十天内进行,一般人家备好“清纸”、香烛纸钱、鞭炮、酒食、果品等,先后到祖辈、外祖的坟前祭奠。“清纸”用白纸重叠钻成若干铜钱形,集而成束,悬于竿头,插于坟上。有的还要在坟头上增培泥土,俗称“垒坟”。
新逝的长辈三年之中的挂清和垒坟,必须在春社之前进行,俗称“新坟不过社”。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
清纸的来历:
清明节,人们去扫墓时会在坟头上挂一束清纸,以寄托哀思。清纸用白纸剪成,10-12张为一束,形如古代的铲币,有三台清纸和二台清纸之分。在清纸的颈部有一道清箍,服丧人家用绿色,其他都用红色。蕉坝、红丝等有些地方,姑娘给自己死去的父母亲挂清,不用白纸,而用红纸。关于清纸,有人说清纸是送给阴间人的钱币,而且挂清时要将清纸藏在口袋里,以免被野鬼抢去。丰乐造纸塘的村民则认为请纸是一面令旗,有了这面令旗,祖先的魂灵就可以在阴间畅通无阻,参加阴间的清明节。过去,在清明节之前一天或清明节这天,村子里有些人家会操办宴席请客吃饭,举办“清明会”,请的客人除了村寨内的本家人以外,还有前来扫墓插清纸的亲戚。
——来源《务川古墓葬》
务川仡佬族在清明时节,都有制作清明粑的习俗,亦表达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哀思寄托,清明粑已成为当地仡佬族人的一种季节性小吃。
仡佬族清明粑以野生清明菜、糯米为主要材料进行制作,清明菜多生于山坡、田坎或荒地,叶茎均有白色绵毛,清明菜本身有一种清香,所以清明粑也浸透着这种清香,让人垂涎三尺,其香甜可口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地处务川县境内的大坪镇龙潭村九天母石,风景秀丽,穿境而过的洪渡河被视为仡佬之源,河中有巨石成山,立于天地间,称之为九天母石,传说是为仡佬族的祖先诞生之地。每当清明时节,仡佬族同胞都会从全国赶来祭拜先祖,仪式庄重有序,倡导相敬自然,睦邻友好,忠勇守正。
品中华灿烂文明 看仡佬祭拜大典祭祀典礼分为礼祭、文祭、乐祭三部分,由主祭司带领各地仡佬族代表行大礼,恭读拜文、燃长烛、点高香、烧龟甲钱、献花、祭三牲、献茶、敬酒、献果、献五谷、献帛等活动。仡佬族人带着虔诚,怀感恩之心,祈福中华,天地人和!望先祖护佑子孙“效国齐家,富贵永年”。
在务川读万古丹砂,访千年古寨,雏菊桃花随风转动博君一笑,让龙潭古寨更添一份童趣;置身于五彩仡佬之源与瓮溪吊桥的组合中,让你不出省也能感受异域风光;而在洪渡岸上,主祭司们倾情打造的“旗彩万国”,面面彩旗迎风飘扬,恭迎游客们的到来。
4月4日
仡佬祭天朝祖祭祀大典
我们等着你如约而至


IP属地:贵州1楼2021-03-31 17: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