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14贴子:168,011

人间四月 | 关于林先生的二三(2021040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天前,4月1号,正是林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我在朋友圈里一口气转了《建筑史学刊》上关于林先生的两篇文章——《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和《纪念丨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朋友来问我,感觉梁林对你来说有很特别的意义,可以说说是为什么吗?细下一想,确是如此,自13年用微信至今,自14年来到林吧,朋友圈里关于林先生的不多,每隔一两年却一定会有一条——
未完待续。


IP属地:湖北1楼2021-04-07 10:22回复
    大约是15年左右,我在吧里看到有人发帖问,有多少人是因为林先生学了建筑?
    那个帖子每每被顶起,我却从没点进去看过,那时太小 尚在读中学,建筑么?尚未想好,可是我后来忆起,现在的道路,“入了建筑的坑”,在这条路上每每挣扎,多多少少都有先生的因素在。
    至今,我的书架上一直放着费慰梅的那本《梁思成与林徽因》,一直没有看完。不是不看,而是不敢。
    我总想到她在言辞间形容看到佛光寺大殿的兴奋和雀跃,想到她在李庄最艰难的那几年,想到她到东北大学从无到有陪同梁先生创立营造系,想到她在北总布胡同“太太的客厅”里高谈阔论,想到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了那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
    初初识得林先生时,为她的才情惊艳,好奇怎样的一个人才能让三大才子为之倾倒(最早的了解是通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此处不做过多评论……);再往后了解,惊慕于她在建筑史上的成就,震撼于她在动乱年代里的家国情怀,一句“身后不就是扬子江吗”让我惊掉下巴,她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曾离开祖国,那样的环境条件下坚持做学术……


    IP属地:湖北2楼2021-04-07 10:41
    回复
      插入 发一下王南先生的《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
      ps.王南,清华大学教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设计理论方向
      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建筑史学刊
      林徽因的身份非常多,最著名的说法是民国才女或一代美人,不过这太宽泛。很多人知道林徽因是诗人和文学家,但她更主要的身份其实是建筑学家,这也比较宽泛——建筑学分为多个领域,她的核心身份是建筑史研究者、建筑史家。
      她同时也是建筑师,盖过为数不多但质量精良的建筑作品。她还是建筑系教授,和梁思成一起创办了两个建筑系: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外她还是工艺美术家,培养出像常沙娜这样的一代宗师。她有时候还做一点舞台美术设计,身份繁多。
      我们今天就专门聚焦在她建筑史家的身份上。
      1936年林徽因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
      北京八宝山的林徽因墓,由梁思成设计,墓志是“建筑师林徽因墓”。这很有意思,在她那么多的身份里,梁思成选了“建筑师”这个身份。这是今天讲座首先抛出来的一个大的问号,我希望讲完以后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序幕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林徽因祖籍福州,杭州出生,在上海和北平长大。她原来名叫“林徽音”,家人给她取的这个名字出自《诗经·大雅·思齐》。也许因为如此,她跟诗结下了不解之缘。1930年代有一个名字和她很接近的男作家叫“林微音”,那个人的品味很差,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家经常搞混,林徽因为此非常困扰,最后不惜改名。1935年以后,她基本就用“徽因”这个名字了。
      林徽因就读于北京的一所教会学校——培华女子中学。她在这个学校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功底,对其一生的学术影响非常大。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学习时合影
      林长民对这个女儿非常自豪。他说“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代女子舍其女莫属”,又说“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所以林长民一直都是林徽因的好朋友,父女间的友谊在一起去英国时大大加深。
      旅英
      林长民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叱咤风云的政治活动家。他和梁启超关系很好,共同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触发。他曾官至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后来对政治感到失望,去职后决定到欧洲旅行考察,参加一些国联的活动。就是这一次,他决定带16岁的林徽因一起到英国去。可以说,这次旅英对林徽因一生的学术方向起到了决定作用。
      林徽因一生养成了很多英国式的习惯,比如他们家著名的下午茶聚会,就是跟英国人学来的。另外,来到英国后,她进入了英国文学的世界,在这里邂逅了终生挚友徐志摩。建筑史家曹汛先生在他所做的《林徽音先生年谱》里,对林徽因确定志向做了一番评论:
      在英伦期间,父亲携徽音进入一个文化界人士的社交圈子,认识了H.G.威尔斯、E.M.福斯特、T.哈代、A.韦利、B.罗西尔和K.曼斯菲尔德等著名作家。
      他们寓所的女房东(一说房东女儿)是学建筑的,她告诉林徽因世界上有建筑这么一门学科,林徽因马上动心,因为她本身就喜欢文学和美术,而建筑能综合它们。曹汛先生说林徽因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很深,尤其是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林徽因觉得如果要报效祖国,改良社会,不能去学纯文学或者纯美术,她想把建筑作为终身事业,通过学习建筑来报国。
      1923年,在学建筑之前,林徽因小试牛刀,为北京《晨报》增刊设计了一个封面。她画了一个中国式的钟楼正立面,加上其他一些元素,鸽子、太阳、树、水等等,还比较稚嫩,但热爱建筑的劲头已经表现出来了。
      去英国之前,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已认识。梁思成立志学建筑,完全是受林徽因的影响,他之前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建筑这门学科,拜访林徽因时,林徽因说想学建筑,而梁思成本来就热爱美术,于是二人决定一起去西方学建筑。可以说,林徽因的英国之行决定了两个著名的建筑学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留美
      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书,林徽因满心要去念建筑,然而到了那儿,梁思成顺利入学,林徽因失败了,因为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生。
      林徽因做了很多尝试都没成功,就“埋伏”在旁边的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的课。由于她常年上建筑系的课,老师也发现了她的才华,等到她高年级时已经当上了建筑系助教,可见她有多么热爱建筑。1927年,通过三年学习,林徽因获得了美术学学士学位,梁思成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梁思成大她三岁,正好多一个研究生学历。 1927年林徽因的宾大美术学学士毕业照
      林徽因在宾大时就展露出设计方面的才华。1926年,她为美术学院设计了一张圣诞卡,采用马赛克镶嵌画的风格,有点罗马或者拜占庭的味道。画中东方三博士手持礼盒上的字是painting(绘画) sculpture(雕塑)和architecture(建筑),寓意造型艺术三姐妹。据梁再冰回忆,林徽因和梁思成还为此吵了一架。林徽因说这是她的创意,希望自己画出来;但梁思成觉得自己画得更好,应该由他来画。林徽因说不行,大家都能看出这是你画的,到时候我就穿帮了。 1926年林徽因设计的圣诞卡
      当然,他们大多数时候的合作还是极为默契,在他们的密友费慰梅所写的关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传记里提到:
      满脑子都是创意的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正或改进,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届,即使在画图板前不眠不休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候思成就插进来,以他那准确和熟练的绘图工夫, 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简洁、漂亮、能够交卷的作品。他们俩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的特殊天赋,在今后共同的专业生涯中始终坚持着。
      学生时代合作无间,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也一直如此,所以我们看梁思成或者林徽因的学术成果,都不能单独地看,大多数都是合作完成的。
      前面说到,梁思成去读建筑是林徽因引领的,可是他们没有像其他读建筑的人一样去当建筑师,这件事反而是受到梁思成的影响——梁思成引领了一个大志向(学建筑)中的具体方向。
      梁思成在宾大时上了一门文艺复兴建筑史的课,刚上几堂,他就跑去找任教的古米尔教授(Alfred Gumaer),说自己非常喜欢建筑史,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有趣的学问。古米尔反问他中国这方面怎么样。梁思成回答,据他所知没有文字的记录,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不重视它,但他本人不是很赞同。
      从这时开始,他立下决心要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林徽因也基本上终生追随他,或者说,他们是志同道合。
      1928年,他们在加拿大结婚,林徽因从来不走寻常路,坚决不穿西式的白婚纱,中国又没有婚纱这一说,她就自己设计了一身据她看来带有东方色彩的婚纱,这张照片登在当地报纸上还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加拿大结婚
      婚后他们到欧洲蜜月旅行。他们所受的宾大的建筑教育是巴黎美院派,即以西洋古典建筑为核心的学院派教育。在踏上欧洲大地走访一圈后,他们的教育就算完整了——既有理论又有实地考察,这也是他们一生建筑学习中特别美妙的时光。 旅欧期间,林徽因在罗马大角斗场留影
      林徽因后来经常抱怨梁思成,整个蜜月下来没给她拍几张像样的照片。因为梁思成就是拍建筑的时候把她带上,当作一个尺度人,我们一般叫作scale(标尺),这一点在这张照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用她烘托建筑的宏伟。
      加入营造学社
      回国后,他们在东北大学有一段短暂的教学生涯,林徽因还为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整体造型有点像古代的璧,有黑水白山,青龙白虎,还有一个八卦的艮卦,表示东北方,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时候林徽因还没开始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但在设计中已经先流露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味,她永远是灵感先行。
      对梁、林二人职业生涯影响最深的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中国第一个研究古建筑的私立学术机构。在东北被日本人占领之前,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邀请梁思成到学社研究古建筑,这正好与他写中国建筑史的志向相符,于是梁思成便从东北大学辞职,加入营造学社。
      此外,林徽因在东北也不太适应,天气太冷,一生留下了肺病的根。威胁林徽因生命的两件事,一是日寇侵略,另一个是肺病,都在那时初现端倪。
      研究古建筑对他们的影响还要追溯到加入营造学社之前。1925年,他们在宾大读书的第二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的旧书堆里发现了淹没了近一千年的北宋《营造法式》,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讲古建筑的专书。
      朱启钤送给梁启超一本,梁启超知道它的重要性,马上寄给在美国念建筑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梁启超还写了一大段话,谈这本书的重要性,最后说“思成徽音俾永宝之”。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正式加入营造学社。风华正茂时,他们开启了毕生最重要的古建筑研究事业。
      林徽因的自述很能说明她作为一个建筑史家的优点和缺点。她在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分析自己:“我是个兴奋type,accomplish things by sudden inspiration + master stroke,不是能用功慢慢修炼的人。”她说自己做事靠突发的灵感和神来之笔——当一个诗人很好——但不是能用功慢慢修炼的人。
      “能用功慢慢修炼的人”当然就是梁思成了。他俩这么一互补,对学术研究特别好——这也是很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的原因。建筑史学者郑孝燮有个很好的比喻,说他们像双打选手,配合无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贯穿整个职业生涯。他们的儿子梁从诫曾写道:
      母亲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父亲,但在融汇材料方面却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那时期,父亲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父亲后来常常对我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亲给“点”上去的。
      梁思成还有一个更好玩的说法,他说中国古人都说“别人的老婆,自己的文章”,可是对他来说是“自己的老婆,老婆的文章”。这个说法很谦虚,也很幽默,可以看出林徽因对他事业的帮助。
      建筑史家要做两方面工作,有点像考古学家,一个是田野考察,一个是在书斋里写文章。林徽因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
      1935年,她和梁思成一起在祈年殿的屋顶勘察。林徽因为此非常自豪,她说自己是中国女性中第一个站到皇帝祭天的房顶上的人——我觉得她更应该自豪的是穿着旗袍就上去了。其实这是她古建筑考察的常态。
      她还穿着旗袍爬上过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照片中可见硕大的斗栱,基本上有林徽因那么高。梁思成断代这个梁架的一部分有可能是唐代的,虽然留存至今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只剩三个,开元寺钟楼可能可以算半个,很珍贵。 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
      有一次,梁、林的老友金岳霖觉得自己挺有灵感,创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梁上君子”,下联是“林下美人”,结果被林徽因骂了一顿:什么林下美人!我也经常上梁的。
      这才是最真实、深入灵魂的林徽因。
      1936年在山东滋阳兴隆寺塔考察测绘时,梁思成被林徽因工作中的一幕场景深深打动,拍出一张像艺术品一样的照片。其实营造学社有规定不能拍人物照,梁思成还是偷偷给林徽因拍了一些。


      IP属地:湖北3楼2021-04-07 11:24
      收起回复
        首次学术登场
        1932年3月,28岁的林徽因在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古建筑研究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相当于她在学术界的第一次登场,初试啼声,便技惊四座——即便不说是“出道即巅峰”,但也差不多了。
        曹汛先生说这是“我国现代第一篇建筑理论方面的论文”(《林徽音先生年谱》),我的好朋友王军先生是专门研究梁思成、林徽因的,他说这篇论文是“中国建筑史论的里程碑之作”(《建筑师林徽因的1932》)。
        这篇短短的文章,几乎概括了梁思成林徽因毕生研究建筑史的总纲,方方面面的重要问题都谈到了。文章发表前不久,她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礼堂做了一场与此内容类似的英文演讲。为了去听这场演讲,她的终生挚友徐志摩不幸飞机失事遇难。
        论文开篇的语言风格一点都不像写诗的林徽因,更像是一个特别老道的建筑史家。她和梁思成的文风都深受梁启超的影响,大气磅礴。
        这结构简单,布置平整的中国建筑初形,会如此的泰然,享受几千年繁衍的直系子嗣,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大族,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
        她实际上在对比西洋建筑史:西洋建筑的发展跌宕起伏,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变化也很剧烈,而中国建筑居然能一以贯之几千年,这不是很值得研究吗?她也谈到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国建筑,在他们之前其实西方学者、日本学者早已开始,可林徽因说他们还很少有很好的贡献,“许多地方尚待我们建筑家今后急起直追”。
        她的目标也确立了,要追上那些研究中国建筑起步比他们早的日本人、西方人,这是28岁的林徽因写下的话。
        从接下来的行文中可以看出,林徽因在西方学习的东西开始起作用了。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里讲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和美观,所以谈中国建筑时她也讲到这三要素。在她看来,中国建筑的美观是实用和坚固的自然结果,这也是梁思成、林徽因一生研究中国建筑的一贯观点。
        美观者: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美观,也可以说,即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
        梁、林觉得中国建筑的厉害也正在此。中国建筑的美不是矫揉造作、装饰的堆砌,而是由自身结构方法所自然产生的结果。林徽因在文中努力更正西方或日本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
        他们尤其注意到斗栱的重要,也成为之后研究的重中之重。林徽因指出斗栱是柱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同时变成檐下的点缀。她认为中国后来的建筑,斗栱变得越来越具有装饰性而少结构性,是退步的表现。因此,梁、林褒唐宋,贬明清,觉得唐宋时斗栱硕大,是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明清时密密麻麻一排斗栱,沦为装饰,不起主要结构作用。
        和梁思成不太一样的是,林徽因有女性的细腻,更重视彩绘、装饰这些元素。她一生中不间断地对中国建筑的彩绘、装饰进行研究,虽然觉得建筑之美主要是结构的自然表现,但也不排斥恰如其分的色彩与装饰。
        文章的最后林徽因做了总结,谈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的地位。其他各国的建筑类型通常都把结构构件交接的地方隐藏起来,只有中国建筑袒露出来,然后做恰如其分的修饰,从而形成由结构产生的美感。她觉得这是中国建筑独一份的特征,唯一能跟它抗衡的是西方哥特式建筑。
        更重要的是,她进一步谈到中国建筑的未来,指出中国用木构架来造建筑,而当时正在兴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的现代建筑,她觉得在框架结构这件事情上,中国和西方最先进的技术是相通的,将来只要转换材料,中国建筑一定能够在老树上发出新芽。
        这篇文章,从中国建筑大的系统,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的统一,再到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最后谈到中国建筑的未来。28岁的林徽因做了一篇总纲,有点像今天写论文的“开题报告”——这是她和梁思成未来几十年研究的开题报告,非常精彩。 1932年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发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IP属地:湖北4楼2021-04-07 11:25
        收起回复
          迎来黄金时刻
          营造学社整个古建筑考察最辉煌的时刻,是1937年7月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发现唐代木构建筑,这是梁、林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古建筑发现。此前日本学者关野贞(伊东忠太的学弟)曾经放话说中国没有任何唐代木构建筑遗存,要看唐代木构就上日本奈良吧。梁、林就一直想争口气,找到中国大地上的唐代木构。 1937年7月,梁、林终于圆梦,他们整个研究生涯的黄金时刻到来了。

          佛光寺东大殿的外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庑殿顶,斗栱雄大,出檐深远。站在殿前的是莫宗江。
          林徽因是个远视眼,对一个作家来说本来挺痛苦的,但这次却立了大功。他们当时测绘佛光寺大殿,隐隐觉得它非常古老,但没有断代的确凿证据。林徽因的远视眼,觉得大殿梁底隐约有字,然后大家爬梯子花几天时间把字一点点洗出来,辨认、拍照。 大殿梁底字迹里有“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门口经幢上也有同样的描述,而经幢是刻有年代的——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一下子就锁定了佛光寺大殿是唐代的木构,大家激动不已。他们推测一尊供养人像就是“女弟子宁公遇”。 林徽因非常开心地跟她合了个影,说恨不得塑一尊林徽因像也放在这儿,也当“女弟子”。其实用不着,有了这张照片,林徽因就以新时代的方式,也留在了佛光寺的历史里。
          这大概是梁、林人生中最纯粹的快乐时刻,在1937年7月——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即将迎来艰苦的生活。


          IP属地:湖北6楼2021-04-07 11:28
          收起回复
            《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五)
            重病中逃难
            林徽因一行人从五台山出来,到了有报纸的地方,才知道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之前为了能好好去做调查,他们把孩子托付给梁思成的姐姐梁思顺,一起在北戴河度假,这下生死未卜。 回到北平,林徽因把着急回北平见孩子们的心路历程,写在给八岁的梁再冰的信里。一个母亲向八岁小孩讲的话,很动人:
            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林徽因的文体又变了,和写诗、写建筑学论文不同,跟小孩子写的文字是这样的。她还详细画了一张图叫“我们走过的一圈路”,让孩子在这么危急的关头还顺便学一学地理知识。
            接上孩子后,从此就是漫长的逃难。逃难到长沙时,林徽因写信给沈从文——他也是林徽因一生通信的挚友。信里说,“临走去医院检查了一遍,结果是得着医生严重的警告——但警告自警告,我的寿命是由天的了”。这会儿她已经知道自己生了重病。
            由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我们把中国所有的铁路都走了一遍,带着行李、小孩,奉着老母,由天津到长沙,共计上下舟车十六次,进出旅店十二次。
            这是逃难的景象。 1937年11月24日从长沙写给费慰梅的信更加惊心动魄,他们全家差点被炸死:
            在日机对长沙的第一次空袭中,我们的房子几乎被直接击中。炸弹就落在我们暂住房的大门十五码处……天知道我们怎么没被炸成碎片。一听到较远处传来两颗炸弹地狱般的爆破声,我们就飞奔下楼,我们的房子随即四分五裂。全然出于本能,我们各自抓起一个孩子向楼梯冲去。可还没来得及到楼下,最近的炸弹就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我抛起,怀里还抱着小弟,而后摔倒地上,所幸未曾受伤。与此同时,房子开始破裂,门窗玻璃的所有碎片、隔扇、屋顶和天花板都坍塌下来,劈头盖脸地砸了来。
            我们应该很庆幸林徽因当时写了很多信,她又是那么优秀的文学家,这些描述直接是最佳的电影剧本,让我们就像亲眼看到发生的事情一样。 来到昆明后,他们住在巡津街九号宅院,度过了逃难过程中比较安定的一小段时光,林徽因这时候的心情也还不错,和一些老朋友在昆明聚首。 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还在坚持做,这时候找了昆明的兴国庵当工作室,大殿变成他们绘图的空间,条件很简陋。 更惨的是,昆明很快又不行了,就要继续逃,最后落脚点是四川的一个村子,当时的南溪县李庄(现在的宜宾李庄)。到了那儿,他们就彻底过上了农村生活。 在这种简陋的环境里,在贫病交加的时候,他们画的图纸长什么样呢?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这是梁思成、莫宗江为梁思成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画的插图,配有中英文双语图注,都是世界级的精品。 当时面临国破家亡,他们想的第一件事是让全世界知道他们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古建筑有多精彩,所以一定要拿出毕生的本事,画出最精彩的图,写出最好的建筑史文字。 林徽因在李庄的六年多全都在病床上度过。即便如此,她也在做学术研究。梁思成他们出去做田野考察,包括写中国建筑史,她就负责在病床上帮他们查阅文献。 梁再冰回忆这时候的妈妈:
            因为病痛折磨,妈妈这时已经极为瘦弱,很难再把她看成是一个“美女”。但她仍然非常美丽,内在精神的美丽有时会使她“容光焕发”。
            梁从诫这么写道:
            她也常常读古诗词,并讲给我们听,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教我读到杜甫和陆游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家祭毋忘告乃翁”,以及“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等名句时那种悲愤、忧愁的神情。
            这个时候林徽因作为一个诗人,她的精神也升华了,过去她喜欢杜诗,但她没有经历战争。今天的人读杜诗,对那些战争中的颠沛流离也受打动,但没有经历战争还是隔着一层,而林徽因这时候的精神世界和古代诗人是相通的。 卧病在床的林徽因


            IP属地:湖北7楼2021-04-07 11:29
            回复
              《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七)
              悄悄离开人间
              最后是什么把林徽因击垮了呢?除了病痛之外,北京城的破坏是其中很大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梁思成保护北京城的事迹,在这一点上林徽因跟他是一样的。虽然在病床上,还是抱病参加了很多关于保护文物的会议,“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 他们研究了一辈子古代建筑,眼看战争时期北京和平地被保护下来,毫发无伤,却要在建设当中面临破坏,非常痛心。所以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试图保护北京——给领导人写信,去会议上发言,去大声疾呼,去各种报刊媒体上向公众普及古建筑知识等等。 更强烈的打击,是对梁思成学术思想的批判,对“复古主义”、“大屋顶”的批判,1955年初已经风雨欲来。加入到批判阵营中的,甚至有他们亲手创建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有的人今天还是学界权威、泰斗,这令梁、林非常痛苦。他俩双双病倒,住在医院的隔壁病房,梁思成戏称这叫难夫难妻。 1955年3月31日,林徽因已经病危了,梁再冰回忆:
              护士把爹爹搀过来时,他坐在妈妈床前,拉着妈妈的手放声痛哭。我一生从没有见过爹爹流泪,此时见到他一边哭一边喃喃不断地说:“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
              梁思成口中的连续三个“受罪”,不是说这一次病倒所受之罪,他是在说林徽因这一生都被病体拖累的受罪,而且不仅是身体上,精神上也有无数的抱负没法施展,有点像精神被身体拖累的那种感觉。这一点,林徽因在写给很多友人的信当中都有所表露,她是一个完全没能自我实现又才华横溢的人,部分被病体拖累,部分被大的时代拖累。抗战就够艰苦的了,好不容易挺过来,没想到在和平时代最想奉献自己毕生所学的时候,遭遇了更大的打击。所以这是多重的受罪。
              此时觉得他们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在他们生离死别的此刻,任何“外人”(哪怕是我)也不能打扰他们的诀别。
              为什么说是绝别呢?梁从诫回忆:
              3月31日深夜,母亲忽然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她要见一见父亲。护士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然而,年仅五十一岁的母亲已经没有力气等待了,就在第二天黎明到来之前,悄然地离开了人间。那最后的几句话,竟没有机会说出。
              这两个并肩战斗了一生的伴侣最后没能真正地话别。 建筑师林徽因 又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梁思成向林徽因告别的方式,是用林徽因自己的作品放在她墓碑最主要的位置。
              这块纹饰是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的设计,所以梁思成设计的林徽因墓,又是一个梁思成和林徽因合作的作品,就像他们一生中几乎所有的作品一样。 梁思成对她的墓志只留了“建筑师林徽因墓”几个字,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掉了,近年来重新恢复,不再有莫宗江写的营造学社字体的神韵。 为什么梁思成说他的终身伴侣,生活上、学术上、精神上和灵魂上的伴侣林徽因是一个建筑师?王军在《建筑师林徽因的1932》这篇文章里给出了他的答案,其实是引自梁思成自己的一段话,他在1932年写给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的毕业致辞。 东北大学是梁、林创办的第一个建筑系,在他们加入营造学社之后,由于九·一八事变,这班学生颠沛流离,最后跑到上海完成学业,由梁思成的清华、宾大同学,后来成为著名建筑师的童寯带着他们毕了业。毕业的时候,梁思成特别高兴,给他们写了这篇毕业辞《祝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阐释建筑师是干什么的——
              你们的业是什么,你们的业就是建筑师的业,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的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是十分的繁难,你们的责任是十分的重大。
              你们创造力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建筑”,不只是建筑,我们换一句话,可以说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
              今天全国各个高校建筑系的培养目标,远远没能追上梁先生他们创办第一个建筑系时候的培养目标。我们顶多说培养合格的建筑师、专业帅才等等,没有上升到“文化的记录者”、“历史之反照镜”这样的境界。这也相应造成各大建筑院校里从事建筑史研究变成特别边缘的一个学科。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感到比较乐观的是,从2013年开始跟读库合作写“建筑史诗”,是面向大众的科普书,借着这个机缘,我接触了非常多喜欢古建筑的公众,包括在座的诸位,很多热爱建筑的人。各位或者各位的下一代当中,也许真的就会成长起梁思成他们希望培养的那种建筑师。 最后,我还要向以林徽因、梁思成为代表的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记录中国的历史文化,整理国故并且希望再造文明的伟大先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IP属地:湖北8楼2021-04-07 11:35
              回复
                以上,根据王南老师2020年2月6日在福州大梦书屋讲座整理
                ▲主讲人:王南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建筑史学刊》副主编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qjT5dR2ZR-rif76F5p2uA
                中间有一部分涉及guohui的贴不上来


                IP属地:湖北9楼2021-04-07 11:37
                收起回复
                  其实在学界认为林先生在建筑史学的造诣高过梁先生的大有人在,起码是并驾齐驱。比如林先生提出,建筑意的概念是很超前的。


                  11楼2021-04-07 14:13
                  收起回复
                    小的时候,只是对建筑有兴趣,我充其量只是以为建筑那“凝固的语言,流动的诗”打动了我,林先生这妙人更是如此。但那时尚未明白为什么梁林二位先生会选择中国古建作为自己毕生的研究志向——我一直喜欢的是现代建筑 可能如扎哈 可能如安藤;又毕竟当今,研究古建之人少之又少。
                    一直到去年去福建闽清,号称“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民居”的建筑宏琳厝,去的那天下起了雨,我就站在檐下看着雨从一层又一层的屋檐上倾泻而下,中堂刻着字的柱子也被雨丝缠绕着。东西厢房或是二层房间里90年代的日历,80年代的海报,明清时期梁柱上陆陆续续刻下的字……还有印象极深的六层屋檐。那是我第一次实地感受到古建筑的印记,震撼之余不禁对梁林再次肃然起敬。


                    凌晨做完PPT后震撼极大,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少时读梁林,看他们游历欧洲 探应县木塔 搜遍京都典籍,不明白為什麼方向是在古建築。
                    而今親歷,偶然窺得冰山一角 只觉 震撼万千,幡然懂得。
                    只是,再无機會。只是,再无可能。
                    此时的我不禁对当时的想法感到羞愧。
                    入了这行才意识到,梁林选择古建 因着当时战火纷飞的中国,明明历史遗存浩瀚无比,却被说”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立志填补中国古建的空白、为国人争一口气,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以上,肃然起敬。


                    IP属地:湖北12楼2021-04-07 19:54
                    回复

                      补一张图。2020.8摄于福建闽清。


                      IP属地:湖北13楼2021-04-07 19:55
                      回复
                        之后一段时间,在微信公众号里读到《天书奇谭 |《营造法式》与《九阴真经》》一文(https://mp.weixin.qq.com/s/ApjVVh7jl7tGUBTWv0slNw),复又提到林先生。
                        从前,我总不平于为何大家总说冰心说杨绛,课上《再别康桥》里叶总说林徽因和徐志摩,只字不提她的事业她的成就,知之甚少。看到文章时忽然释然了——是的,林先生”出圈“,但无论如何,她在学术界的地位无法回避。只要提到中国古建,提到应县木塔,一定绕不开的,是林先生,惟林先生。
                        作者将林朝英和林徽因做比,熟读金庸的人可能会知道林朝英在金书里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地位极高。更何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建筑系老师。
                        我在其下留言,希望研究生真能”继续耕耘,得偿所愿“。


                        IP属地:湖北14楼2021-04-07 20:03
                        回复
                          忽又想到前不久,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清华建院学生晒出来的毕业百天打卡地——其中新林院8号赫然在列。
                          以上。二零二一年四月 于北京。
                          附: 新林院8号:《全国建筑文物简目》的诞生地;设计出guo。hu的小院;人民英雄纪念碑从这里矗立。从新中国诞生前夜直至建国初期那段令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所在的新林院8号寓所,常常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据曾与他们夫妇共事的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回忆:“那间面积不大的客厅里,留下了无数历史性贡献的记忆。” —— 2009年10月23日 解放军报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23/0657571118.html
                          清华大学校园南侧,上世纪30年代筑有一片教师住宅区,称为新林院。当年,这里曾云集过一大批文、理、工科的著名学者教授。其中,新林院8号,就是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曾居住8年的寓所。
                            梁思成,梁启超之子,1915年就读清华学校,1924年与林徽因女士一同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求学。1928年9月,结为夫妇的他们回国到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期间,他俩共同考察测绘了国内15个省、200多个县的200多处古建筑物,得到世界的关注。抗战胜利后,他们又一起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系,培养了大批建筑方面的人才。
                            可贵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新林院8号居住期间,还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寓所也被誉为“红色客厅”。
                            《全国建筑文物简目》的诞生地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已对平津地区形成分隔包围之势,北平解放在即。当时,南京政府策划了将北大、清华等名校“南迁”的计划。但作为著名的学者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和清华大学绝大多数教师一样,拒绝“南迁”,留在校园内等待解放。
                            1948年12月13日,解放军到达北平的万寿山和圆明园遗址之间的平川地带时,突遭敌军炮击。当得知前面是清华、燕京两校时,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命令部队避开古迹和学校区,从万寿山以西绕道前进。毛泽东主席得知该事后,几次电令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为此,解放军在这些地区作战一律不用炮击,而用步枪、刺刀和手榴弹同敌展开近战和肉搏,许多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15日,清华园解放,解放军第13兵团政治部在清华大学张贴布告,要求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均应对之“严加保护,不准滋扰”。
                            目睹此景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感慨万端,但同时又惦念起北平这座古城在战火下的命运。18日晚,解放军前线指挥部两名干部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奚若的带领下,来到新林院8号。他们向梁思成请教一旦与傅作义和平谈判失败,在被迫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他们摊开带来的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将北平的重要古迹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梁思成当时发出由衷的感叹:“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信赖,值得拥护!”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迎接全国解放的洪流中。为了在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使文物古迹免受炮火之灾,党中央派员再次来到新林院8号,请他们帮助编制全国各地建筑文物保护名单。
                            于是,梁思成带领清华建筑系的教师,仅用一个多月就整理编制出一份《全国建筑文物简目》,并附有《古建筑保护须知》,这本册子很快被发送到前线的解放军各部队。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其中有很多就是参照《全国建筑文物简目》为蓝本。


                          IP属地:湖北15楼2021-04-07 20:08
                          回复
                            补个目录吧
                            3 - 9L 《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
                            10L 《纪念丨王南: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摘录
                            11-15L 随感 关于古建与梁林


                            IP属地:湖北16楼2021-04-07 20:10
                            回复
                               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迁往抗日大后方——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受战时条件所限,专家们只能拿到够吃三顿饭的工资。因为终日劳累,梁思成患上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林徽因则有严重肺病,卧床不起,咳嗽不止;一家人开始了贫病交加的日子,最后山穷水尽,只得典当衣物,衣服当完了,就当手表、金笔。
                              美国当时曾邀请梁思成前去讲学、夫人林徽因同去治病,梁思成回信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林徽因也毅然谢绝,“决不愿做中国的白俄。”


                              IP属地:湖北17楼2021-05-10 1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