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吧 关注:326贴子:6,132
  • 11回复贴,共1

易刀卜:从新型冠状病毒谈到对游牧民族的偏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0年1月23日,易刀卜在新浪博客发表了《从新型冠状病毒谈到对游牧民族的偏见》,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67b67f3010311xc.html。今将此文转载如下。)
最近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凶猛,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专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某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这让民众不禁回想起17年前的SARS疫情,当年的SARS病毒也被认为是从售卖的果子狸传播而来。
中科院某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团队曾在学术期刊上发文称,在云南发现一群SARS样冠状病毒的中华菊头蝠,通过测序继续比对,发现该SARS样冠状病毒与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前不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传染病学专家通过基因排序比较发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与之最接近的是浙江舟山的蝙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相似度为88%。由此可见,这些类SARS冠状病毒的源头是蝙蝠,售卖的野生动物只是中间宿主。这些不常见的蝙蝠远离人类,如果不存在野生动物的买卖活动,冠状病毒也不会轻易传播到人类身上。因此,爱吃野味的习俗终究成了众矢之的。
野生动物生活在远离人类的丛林中,不如家畜饲养的环境卫生,更没有检验检疫措施,很容易携带诸如狂犬病、鼠疫、结核病和炭疽等致命病毒。然而,这仍然阻止不了中国人爱食野味的风尚,甚至民间还存在以野味为尊的价值观。在全国不同地域中,广东人尚野味之俗是名闻遐迩的。在广东人的特殊食材中,蛇、龙虱和果子狸都是上等佳肴,而2003年非典事件的源头也正是在广东。
国人爱食野味由来已久。上古时期的黑齿国就有吃蛇的习俗,《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2008年,汉长安城墙西南角遗址出土有动物骨骼,可能是人们吃剩的骨头,陕西省考古所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其进行了鉴定。其中有黄鼠和草兔,说明守城士兵除了家畜,也捕食野生动物作为肉食补充。《淮南子》中有“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之而弃之无用。”可见越人以蛇肉为佳肴古已有之,但中原人是不吃的。据说,早在唐代,果子狸就已出现在宰相的宴席上,到清代更是成了公认的美食。华北地区的百姓至今也有喜食蚕蛹、蝗虫和知了的习俗。
中国人为何一直难改喜食野味之风?吃野味的习俗遗存至今,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古代生产力低下,灾荒年景难以应对,自然需要通过捕食野物充饥。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农业的发展虽然有利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但相对欧亚大陆的一些游牧民族,中国历史上畜牧养殖业往往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汉族百姓在历史上各阶段肉食摄入量都是不足的,不得不借助野物补充蛋白质和脂肪。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纬度最靠南的广东人最爱吃各种稀奇古怪的野味,而北方人相对零星吃一些昆虫类的野物打点牙祭?因为畜牧业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陇山以西地区,而北方的畜牧业整体也比南方更发达。当然,南方温暖的气候使得病毒和细菌可以安然过冬,也加剧了类似疫情在南方的爆发。为什么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而中国人吃?因为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内脏对农耕民族也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说,由于古代农耕民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够,喜食野味的习俗或许是保留在现代中国人中的一个历史印记。
相对上万年前出现的农业,畜牧游牧业出现得很晚。作为400毫米等雨线以北狩猎采集业的替代者,畜牧游牧业实际上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中原地区的农耕人群一向视牧业人群为落后野蛮之民族,其实不尽然,这实在是个严重的偏见。
即便从食物营养和均衡的角度看,牧业人群也是往往优于农耕民族的。我国上古农人日常所摄取的食物主要是黍、粟和大米等,这些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蔬菜是维生素补充的主要来源。作为热量和维生素的提供者,它们虽可果腹但却鲜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牧人却不同了,他们的食物中从来不缺乏牛羊肉、牛奶、羊奶和各种奶制品,他们也通过交换获得一些面粉、茶叶作为补充,可见他们的食物不仅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均衡。如果是半农半牧的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等,他们也种植青稞和小麦,食物的结构就更合理了。牧人们的羊毛纺织物也比农人们的麻布和丝绸更保暖,而轻便保暖的棉花传入中原地区要到宋末元初时期。被认为与黄帝部族有关的陕北神木市石峁遗址发掘出49万头绵羊、很多山羊、牛和猪的骸骨,也有粟和黍等农作物。纺织物中不仅有麻布和丝绸,纺轮上还遗有羊毛。陕西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先生认为,石峁先民来自游牧民族。显然,石峁先民过着物阜食丰的优裕生活,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人。
很多学者认为,即便是相对更早更落后的狩猎采集生业,农业革命也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狩猎采集时代,先民们不仅可以从猎物中摄取蛋白质类的肉食,而且也能从野果中获得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他们的食物结构更均衡合理。进入农业时代后,农人们的食物变得非常单一,主要是用于提供热量的淀粉类粮食,肉食大大减少,水果更是成了奢侈品。更为沮丧的是,农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高过狩猎采集人群了,他们辛辛苦苦在田地里劳作一年,也仅仅只是解决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而已。那又何苦从狩猎采集转而从事农业呢?学者们认为,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有限的土地无法满足像狩猎采集活动这种单位面积的低热量产出方式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两种:一、将人口迁徙到人口密度更小甚至无人的地区,从而降低本地区的人口密度,以适应土地的承载能力;二、通过技术革命,提高单位面积的热量产出。前者是古代人群迁徙的主要动力,对于安土重迁的人们来说,后者则是农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常常发生家族和部落间土地争夺战的上古时代,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大的战胜概率,而农业天然具备比狩猎采集更高的繁衍能力。因此,农业革命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就变得是可以忍受的问题了。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墓地发掘出了很多古芮国人的遗骨,他们的寿命普遍不长,大多在30到40多岁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通过病理学和体质人类学研究,专家们发现古芮国人普遍存在几种疾病,如骨刺、贫血、龋齿等。有的还患有严重的牙周炎,年纪不大牙齿就全部脱落了,这种情况在现代人中要到七八十岁才会发生。骨刺的大量出现可能与古芮国人的生产劳作有关,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经常性地下蹲和弯腰都是他们过早出现骨刺的原因。而贫血和龋齿的大量出现则可能与他们的食物结构有关。通过人骨的碳氮同位素检测结果推测,西周时期古芮国人的食性以植物类为主,如小米、黍、薯等,肉吃得比较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农业民族,由于淀粉转化成糖分,龋齿的发病率普遍很高。相反的是,在新疆巴里坤地区的游牧民族标本中,几乎见不到龋齿。而半农半牧的甘肃临潭齐家文化人群,龋齿的发病率也非常低。由于生产力低下和资源匮乏,加上食物结构单一,导致古芮国人普遍营养不良而患上各种疾病,他们中的大多数因此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那种认为农耕民族必定优于游牧民族的观点是靠不住的,没有哪一种文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总是最先进的,往往是有利又有弊。易华先生认为:“黄河与长江流域文化都以定居农业文化为特征,草原游牧文化后来居上,两者结合才形成了中国文化。”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中国的青铜文明很可能是伴随着北方游牧业的兴起而展开的。


IP属地:江苏1楼2022-01-27 20:01回复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席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所著的《Against the Grain》于2017年8月22日出版,今年5月该书的中译版《作茧自缚》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11月1日,新京报对为该书撰写了书评,链接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264280569890129&wfr=spider&for=pc
    书评中谈到:
    “与社会学家查尔斯·梯利 (Charles Tilly)一样,斯科特也认为追溯起国家的起源,无非是小团伙成功征收了保护费。而谷物则为收保护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因为谷物庄稼最适合集中作业,有固定的成熟收获期,可计量、分割和估价,方便储存、运输与配给。也就是说,谷物对国家的形成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行政优势”。与之相比,狩猎采集的捕获难以估价、不便运输与保存,对征税不友好,且游猎者行踪不定,不便控制。”


    IP属地:江苏4楼2022-12-21 20:19
    回复
      与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观点相似 , 斯科特也认为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是人类的悲剧。他进一步认为,建立在谷物种植之上的早期国家对人类是祸非福。
      首先,与狩猎采集者相比,农人谷物为主的高碳水饮食,使他们营养不足、骨骼脆弱、易受疾病侵袭,平均寿命缩短。再者,农人的生活围绕着饲弄三五种农作物、七八种家畜展开,日复一日艰辛劳作,生活的节奏被庄稼与牲畜所支配。从这个意义上,斯科特说,人类在驯化动植物的同时,也被它们驯化。“当智人迈出农耕这一步时,其命运也就决定了,我们这个物种就如同走进了一座苦行的修道院,里面的监工就是少许几种植物……它们基因里的发条装置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除了服从别无他法”。与狩猎采集者相比,农人们不仅拥有的闲暇时光大大减少,活动空间大大受限,其掌握的自然界知识以及对自然律动的感知力也大大减弱......


      IP属地:江苏6楼2022-12-29 17:07
      收起回复
        更要命的是,斯科特说,早期国家,或者说谷物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走向被控制的开始。农耕劳作本就艰辛,农耕人口生产在满足自身生活所需后,根本没有动力多做生产,但早期国家为了要向他们征收“保护费”,便需要强制农耕人口生产出多于自身需要的剩余。强制性的劳役自然会引起人口逃逸,故而早期国家需要实施人口控制,将人口聚集在国家的核心产粮地带。按斯科特令人记忆深刻的说法,早期国家就是“人口机器”。国家筑起城墙,并非只是为了御敌于外,也是为了防止交税人口外逃。早期国家还通过各种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拓展人口基数。它们频繁地发动战争,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抢掠人口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斯科特坚信,奴隶制对所有的早期国家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需要奴隶来补充外逃的人口,来承担苦役。


        IP属地:江苏7楼2022-12-29 17:09
        回复
          从同一视角出发,斯科特给予了“蛮族人”极大的敬意。在他眼里,蛮族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有意选择,他们拒绝定居、拒绝农耕、拒绝文字、拒绝国家,是因为他们深谙自由之可贵,洞悉定居、农耕、文字、国家会带来的后果,因而不愿意将自己送进“文明”编织的牢笼里。蛮族人享有农耕人群只能奢望的自由。不仅如此,蛮族人一面通过控制长距离贸易路线,一面凭借军事优势骚扰定居农耕国家向其勒索“保护费”,日子过得比农耕人群滋润。事实上,农耕人口向游牧地区移民完成“自我蛮化”并不少见。在斯科特的笔下,从早期国家诞生直至现代民族国家将蛮族的空间挤压,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蛮族的流金岁月。


          IP属地:江苏8楼2022-12-29 17:28
          收起回复
            《作茧自缚》一书的英文原书名为《Against the Grain》,“Against the Grain”字面意思咋看是跟谷物作对,但它实际上一个英文习语,意思是“格格不入、事与愿违”的意思。此书主要讲述的是以谷物生产为代表的农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弊端,显然,斯科特老爷子精心选择了“Against the Grain”这个习语书名,既体现了这一习语的“跟谷物作对”的字面意思,又体现了这一习语的“事与愿违””本意,可谓一语双关,十分精妙。中文版的译名“作茧自缚”体现了“Against the Grain”的事与愿违的意思,但失去了“跟谷物作对”的字面意思。因此,翻译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做到信、达、雅,是有相当难度的。


            IP属地:江苏9楼2023-01-04 10:28
            回复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
              这个故事只是幻想,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谁该负责?这背后的主谋,既不是国王,也不是牧师,也不是商人。真正的主要“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2017年第二版第79页


              IP属地:江苏10楼2023-11-12 11:00
              收起回复
                尤瓦尔·赫拉利在楼上我摘录的这段文字中说“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因此,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推测,在中国男性中造成的O系单倍群的人口爆炸,可能也只可能是农业革命作用的结果。


                IP属地:江苏11楼2023-11-20 0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