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塑型吧 关注:1,146贴子:11,959
准备好被医学界当神经病,解决了颅骨本身的问题,怎么让学术界认可成为新问题
目录
1.发现的结论
2发现的过程
3.观察盲区
4颅骨变软分析
5颅骨受力分析
6颅骨变软移动利与弊
7颅骨变软移动具备基础性研究
8颅骨变软移动应用与经济效益
9.总结
1.发现的结论
下图为2022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拍的三维CT图,以自己的颅骨位置标了一些临界位置做说明。

颅骨变软移动特性:
定义:支骨,不易发生变软起构架作用;泥骨,容易发生变软起填充作用。
1颅骨不同的部位在体内生物酶或激素(变软因子)刺激下存在不易变软和易变软两种物理状态,由此物理特性将颅骨分为支骨与泥骨两类。
2泥骨主要分布在额骨、顶骨、枕骨3个区域。额骨和枕骨的嵴、沟是支骨,其他是泥骨;顶骨的矢状缝和标线包围的区间是泥骨(绿线处发现交界),其他是支骨。
3血液内生物酶或激素(变软因子)达到一定阈值泥骨会变软,变软时受到外力作用,支骨移动会产生位移,泥骨拉伸或压缩会产生形变。
(猜测:泥骨变软时候可以相互渗透转换。)
泥骨变软的形态描述:
认知的颅骨是人体除了牙齿外,第二坚硬的物质。而发生变软的颅骨呈现什么物理状态,颅骨在平常是非常坚硬,保护着我们的大脑,但是在变软的时候,物理状态会发生改变,此时的变软并非是变成了液体状,可以理解成岩浆状态,和看到火山喷发岩浆变软、玻璃加热后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发生蠕动的状态一致,这种状态下,无外界施力,它保持着变软的状态,如果有外界的施力,比如去戳它,它会凹陷。当温度降低后,它们又会恢复到固态变得很坚硬。
2发现的过程
从开始懵懂的认知到现在已经超20年,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整个过程相当是把自己当作实验体,从自身的经历、结合观察身边和媒体上的人,误打误撞发现了上述的颅骨物理特性。简述下整个过程:
2.1高中
高一时候,我和室友准备一起买一款叫“高尔宝”的增高产品,室友的父母给他买了,而我父母没有给我买,当时电视广告经常有补锌能增加食物多吃饭,同时高一的生物书中有提及锌是生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那时开始买带锌的奶粉,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硫酸锌口服液吃,通过补锌增加激素→增加食欲→增加饭量,来给自己增高。
十七八岁的年纪本身激素分泌旺盛,加上锌的刺激,泥骨发生变软。在学校寄宿的一个晚上,靠在学生叠床床头的木箱子倒了下来,压在右侧的顶骨上,箱面与右侧顶骨形成了一个夹角,发现颅骨被箱子压着在移动,从此开启了一个颅骨变软移动的不归路。支骨(右侧顶骨)也有变软过一次,被压变形至今没恢复原状。在开始2年的时间内,出现了很多不同以往的生理变化,泥骨发生了很多次变软,颅骨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发生移动形变,开始影响了头发的特征,后来影响到了我的思维,最终影响到了我的平时考试和2004年高考。
颅骨变软移动是缓慢进行,主要集中在顶骨(后脑勺)要通过长期的前后对比才能观察出来,且要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校园生活提供这个条件,有同龄人和年长的老师。高中在实验班学习,学校特意安排年轻的男女老师来教学,这些老师处于结婚的年龄段,此年龄段会涉及到恋爱、备孕、怀孕等处于人一生中又一个激素分泌旺盛的阶段。老师上课板书是把背朝向学生,上课都能看到每个老师的后脑勺。高中3年都是坐第二排,第一排是女生坐,高中3年能看到是第一排的后脑勺变化。这算是我观察的第一个阶段。
2.2高复
2004年夏天到浙江东阳准备复读1年。高复期间,我被安排坐在第五排,在我前面有了更多的后脑勺,观察对象变得很多。观察到了颅骨变软移动的存在,用高中3年的观察经验,这一年我观察的同学对象变得更多,总结得也更多。到东阳复读的同学来自是浙江省内各个地方,还有少数民族(丽水畲族),比我原来在临海的地方接触的人员更广,这是教我们的老师很多是学校的退休教师,也有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这个时期总结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与地域、民族、年龄、性别等无关,只要是活体都应该是存在颅骨变软移动,只是年龄越小颅骨变软移动的概率越大。
2.3大学
2005年开始大学生活,趁着时间近记忆清晰,把关于颅骨变软移动的细节,决定把自己之前的经历记录下来,到大二下学期完成25万字左右的记录《完全经历》。在大学期间网络让视野变广,有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体,从网络媒体可以找到一个人从有影像资料开始至今能的资料,满足前后对比观察的要求。
观察到非同一时空的人也有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证实了在东阳时候的判断,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与地域、民族、年龄、性别等无关。在2007年大二下学期,发现了顶骨有一个V字形支骨边缘,下图标红线的位置《麦克明彩色人体解剖图谱》,这个支骨的位置的发现一直延续到2021年才有更新的支骨范围。

A: “V”型的支骨部位侧面观;B:“V”型的支骨部位后面观
2.4工作
2009年参加工作后,颅骨变软移动发现开始变缓慢,主要精力放在把自己在高二时候压变形的右侧顶骨恢复回来,但是结果不理想无法恢复原状。由于自己一直是对照解剖图谱来参考颅骨的结构位置,无法准确判断支骨与矢状缝之间的关系,直到2022年1月份拍了三维CT图,才解开顶骨支骨的范围。
工作后对颅骨本身的研究减少,但是对其所带来的关联产物,得到了很多扩展。得益于在百度贴吧和网友的联系中,要回答问题得到很多各类总结。
2013年的时候在百度的贴吧看到了有人在讨论扁头,后来自己建立了一个“颅骨塑型吧”,专门分析颅骨形变,目前有2个结论:1.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来参与这个颅骨形变的讨论和实践,扩大样品的多样性、随机性、可重复性;2.在对有颅骨人为干预形变做一些指导,从反馈结果来看,理论中支骨、泥骨得到了验证,颅骨是可以在后天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让支骨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生移动,逆自然而行,可以到达颅骨塑型的目的。(因担心法律问题停止了指导他人做颅骨塑型)
3.观察盲区
颅骨主要变软区域是顶骨和枕骨,这个区域在头部背面,覆盖着头发或者装饰品,不容易观察被人忽视。
3.1视觉盲区
日常人们交流都是面对面,看到都是脸部头的正面,看不到后脑勺,后脑勺这个位置可以说没人去注意观察。
3.2饰品遮挡
顶骨和顶骨的上方覆盖着头发,还有民族会在头上覆盖其他装饰物(帽子、头巾等),遮挡了整个区域的观察。
3.3CT图不显示症状
颅骨变软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某个瞬间,是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产物。当人去做CT拍片瞬间看不出问题,比如颅骨颅腔挤压变小颅压升高难受,CT图无法显示颅骨当前的和移动前的区别,除非连着多天同一角度拍摄比对,但目前没有人会朝这个方向操作。
4颅骨变软分析
4.1激素是内因
体内的激素是造成颅骨变软的主要因素,至于哪种激素引起颅骨变软,按照现在的研究条件无法得知,我把能引起颅骨变软的激素统称为变软因子。自己是始于补锌造才有颅骨形变的现象,最开始补锌确实让我的食欲增加,胃口变好,后来遇到颅骨会发生移动,以为是锌本身引起的。高中书本中对锌的描述是生物酶的重要组成元素,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但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让我把锌的视角转入到体内激素,分析出主要原因是大量锌的摄入造成了体内激素也相应增加,然后增加的激素刺激了颅骨的变软移动。通过现象反推除了锌以为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引起颅骨变软,如吃了参、喝了盐水、吃药物类补品、食物类补品等。
激素的分泌和年龄段有关,年龄越小分泌激素越旺盛,变软因子也多,随着年纪的增加,变软因子会减少,但是只要人活着,体内的激素就会分泌,变软因子也同样分泌,只是数量的减少,在年纪大的人身上我也观察到了颅骨形变的存在,最大的年纪是我在东阳读高复班的时候,观察到我的物理老师,70多岁也存在颅骨形变。
颅骨形变受制于变软因子的数量,有个阈值,因为随着变软因子的量变化,会引起泥骨和支骨的变软,高二的时候大量补锌还使得支骨发生变软,当时的施力把右顶骨顶骨给压变形了,到现在还无法恢复,所以这里有两个阈值,a.泥骨变软阈值;b.支骨变软阈值。日常中会遇到基本是泥骨发生变软,为了描述简单,本文的变软阈值只讨论泥骨变软阈值,泥骨发生变软是日常中普遍存在,支骨一般作不变软处理来讨论。当变软因子的量值超过了泥骨变软的阈值,泥骨开始发生变软。所以当变软因子的量值低于阈值,泥骨恢复到坚硬状态,泥骨和支骨保持相同物理状态。
人自身由于某种原因,如青春期发育、恋爱、怀孕、吃了药物等因素,体内会分泌很多激素,同时变软因子在体内也增加,随着血液循环系统,将变软因子输送到颅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血管内通过的变软因子增加了,
泥骨收到刺激信号开始变软。 这是变软因子真实增加。
由于变软因子引起泥骨变软是有阈值,在生活中还观察到了另一个现象,运动、身体发热也会造成泥骨变软,此现象并不是由于激素的增加引起的颅骨变软,可称为变软因子的假性增加。
运动后,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血管内通过的变软因子也是增加,收到变软因子量值增加的信号,泥骨的变软阈值也会被打开,泥骨同样收到刺激信号发生了变软。这种现象称为变软因子假性增加。
这两种状态都能使泥骨发生变软。
4.2不同年龄段的差异
4.2.1婴儿期:颅骨未完全闭合也未完全钙化,婴儿时期身体是迅速生长,体内各种激素也在大量的分泌,此时的泥骨是处于一生中最软期。
4.2.2青春期:是人进行第二性特征发育阶段,体内激素的分泌开始第二次旺盛。我自己在这个阶段开始补锌发现颅骨变软。
4.2.3恋爱期:这个期间的异性或者同性间的爱慕、肢体上的接触,从精神或肉体的刺激,也会分泌激素。这种刺激不是来自于体内一种主动激素,是由于外部感知上的一种反馈分泌,在性懵懂的阶段这种外部刺激最为明显。
4.2.4怀孕期,这主要特是指女性。女性在此事情,由于孕育新生命,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来满足自身是需求和胎儿的需求,同时胎儿的激素也会影响到母体,此情况最为复杂。
4.2.5稳定期:人生过1-4的阶段,激素的分泌基本趋于稳定,如果不是大量的吃药和一些食物,是不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跳动。
5颅骨受力分析
颅骨变软后,如果没有受到外界力的影响也不会发生形变。就像加热后的玻璃,没有外界施力,冷却后它还是原来的样子。
陆生动物的睡姿里,好像只有人类采用脸朝上的睡姿。这种人类独有的睡姿,导致睡觉的时候顶骨和枕骨(后脑勺),肯定会受到外界的压力,此力来自于与头部接触的物体,如枕头。同时包括在工作、生活需要在头部需外力施加的情况。一天内人的睡觉时间一般要6-8个小时,也就是人的一生1/4-1/3时间,后脑勺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这是受力的最主要来源。
从人的睡觉时间占比角度分析,睡觉是颅骨发生形变的第3要素:时间累积。
6颅骨变软移动利与弊
颅骨变软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属于客观存在现象,形变量小不容易发觉。在自然条件下,颅骨变软移动是随机的,运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颅骨变软移动会引起2种变化,1硬件变化(颅骨、大脑);2软件变化(大脑思维、应激反应)。
在讨论利与弊之前,要先有判断前提,什么头型状态是对人类是利,什么头型状态对人类是弊。这个不能用主观感受来判断,把社会生活中已经选择好的学历高、社会阶层高、知名度大的人做参照物,用此客观结果,观察他们的头型作为利的标准。如科学家、博士、政治人物、名人,得出大致结论是颅骨左右对称、额骨宽、额骨高、额骨后斜、眉骨中间下凹、顶骨高、顶骨宽、顶骨后凸这几种的排列组合。
6.1硬件变化
硬件变化很容易理解,就是颅骨在变软移动后,受到外部的施力发生了形变,颅骨本身的形状发生了变化,顶骨形变、颧骨形变、额骨形变、眉骨形变、下颌骨形变、上颚骨形变、牙齿挤压破碎等,颅骨的变化会引起头发发根的长势和头发的物理性质,皮肤的改变。而在颅骨里面的大脑,是随着外界颅骨的形变被动发生改变,颅骨变软移动带来物理空间的变化,空间改变后带来的颅压的变化,影响大脑的形状和所处环境。
6.1.1弊
6.1.1.1扁头斜头
由于人类睡姿是脸朝上,睡觉会顶骨处要接触枕头等物体,受力方向决定了颅骨的移动一般是弊多于利且不可逆,从人类出生后开始,人类的睡姿是一直在改变颅腔的空间,最直观的就是有些小朋友从小把头睡扁,成年后头部睡斜,这些一旦定型是不可逆的改变。伴随前额凸起,头顶前倾。
6.1.1.2颅压升高
颅腔空间的压缩会造成颅压的升高,颅压升高后又会引起其他问题,在生活中观察到一部分高血压病是否和此有关还有待研究。
6.1.1.3肤质变化
顶骨前移会让皮肤松弛、暗黄。
6.1.1.4发质变化
顶骨前移,发根贴于头皮,头发瘪、粘性大、视觉上油腻脏。
6.1.2利
顶骨自然条件下受力主动后移的发生较巧,生活中少见,多见于艺人。
6.1.2.1肤质变化
顶骨后移会让皮肤紧致、白嫩。
6.1.2.2发质变化
颅骨变软移动后发根上翘、发质光亮蓬松。
6.2软件变化
6.2.1弊
6.2.1大脑应激反应
颅骨压缩挤压大脑,大脑是人类的神经中枢,常时间刺激大脑的某个区域,是否引起某个器官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病变,我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癌症病人有伴随着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
大脑受到挤压时候,会让人的情绪也会发生改变,在生活中抑郁症的人发现有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例:崔永元)。
6.2.2思维影响
颅腔空间的压缩,颅压升高,想睡觉不够睡。大脑的思维影响是表现在人的临场反应力,思维的活跃程度,灵感创造。对学生的考试和艺术创作的人有影响。
6.2.2利
6.2.2.1精神佳
颅腔空间释放,可能改变了神经元细胞连接的密度和方式,会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很少的睡眠时间也能保持高效的学习工作生活。
6.2.2.2灵感好
灵感变好,适合创作。
7颅骨变软移动具备基础性研究
颅骨变软移动后会衍生出来很多副产品,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可以作为脑研究的一个分支,研究颅骨变软移动对大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否和其他疾病的产生具有内在关联。人的颅骨与动物的区别,可以成为人类学的研究的一个分支。对美容行业也是一门基础理论。还有泥骨为什么会变软,是由什么激素造成,颅骨变软移动与智商表现的关系,智商表现与人类社会学的关系,这些都是宏观的研究方向,可以拔高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看。
8颅骨变软移动应用与经济效益
在支骨不变软形变的前提下,颅骨移动是3个过程:a泥骨变软形变,包括拉伸和压缩;b支骨受到外力发生位移;c时间累积。
颅骨变软移动随带的变化,针对头部区域分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
8.1宏观变化
婴幼儿方面,6个月内颅骨的形状定型,3周岁内颅骨的形状保持,18周岁内顶骨扁平和左右不对称倾斜的预防。预防没有成功,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改变,干预改变方面在操作性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生理上的变化能被肉眼通过时间间隔前后对比观察出来,可以应用美容行业;人的头骨扁平、顶骨左右不对称发生倾斜,牙齿的不规则,智齿长弯,额骨凸起,发质好差,青春痘,鼻骨弯曲,下颌骨大等,具体内容先不展开描述,涉及到美容行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主要人群是女性。
8.2微观变化
应用于人类大脑的间接研究,大脑挤压后对应身体脏器的应激反应,心理变化,大脑思路变化。
大脑受到颅骨的挤压对人体脏器是否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是值得研究。在生活中我观察到部分有躁动症、耳鸣、自我感觉心跳砰砰声、肿瘤癌症病人发现有伴随颅骨变软移动的现象。
心理变化,这和大脑抑制和兴奋有关,大脑受到挤压颅压升高会产生抑郁情绪,颅压小大脑会兴奋轻松。
大脑思路的变化也和颅压的变化有关系,大脑受到挤压颅压升高会嗜睡思维变慢记性也差,颅压小大脑会兴奋思维快记性好。
8.3保健药的逻辑
中考备考阶段吃过“脑轻松”,这款从药名上看就是让人能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起轻松应对的作用,当时身边有不少同学在吃,反馈表现出来的智商效果各有不同。按照自己的回忆“脑轻松”是有让颅骨变软移动,并通过自己整个学生时代的经历和身边同学的观察,备考保健品形式多种多样,像参类、微量元素、维生素、补铁口服液、不知道原理的其他营养品等。
成年人的脑发育已经完成,保健品不会导致人脑的二次发育。那么按照颅骨移动的原理,可以解释为啥吃了同样保健药所得出来结论不尽相同。在食用了保健品物后,会让人分泌激素(变软因子),会让泥骨变软,从而产生颅骨变软移动带来的效应,这些保健品作用和补锌的原理相似。个人分析逻辑图如下:

这个逻辑图只是个人的一个推理,如果逻辑图可行,针对身体健康的学生群体,青少年的备考保健品就不需要浪费钱财,只要能研究出啥能刺激变软因子分泌,并同时人为干预颅骨移动即可达到目的。
除了学生群里,这个也适用于其他人群,比赛的阶段的运动员、无重体力劳动又成天不够睡的人群,常规西医手段无法检测出病因但又总觉得自己有病的亚健康人群。
9.总结
颅骨变软移动主要发生在人类头部后方,处于观察的盲区,颅骨变软移动主要集中在枕骨与顶骨的位置,我们平时观察人很少会注意到的区域,在社会和学术上都没有关注。2008年大学时期我也向一些大学的解剖室教授发过文章,那时候的回复是否定或者是没有听过,让我好好读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那个时候对颅骨的认知没有现在这么深入,还有寻找医科大学的教授的方向性也错误,解剖室研究是尸体,我这个发现是针对活体的研究。现在我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向社会贡献我的这个发现。如果提升高度,可以从国家层面,投入精力对其深入研究,扩大研究对象,记录研究数据,对不同的民族、性别、年龄、地域人群,加以区分做档案。并且在颅骨变软移动的基础上引发的扩展,填补人类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


IP属地:浙江1楼2022-05-21 23:01回复
    压颅骨是有用的 确实我的头顶有变化 但是我没坚持住 只压了半个月 然后就没有注意睡姿和压脑袋的方向了 现在好像有点又要偏回去的情况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2 00:54
    收起回复
      冲冲冲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5-22 10:06
      回复
        无稽之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22 11:02
        收起回复
          龙哥怎么解释颅骨越压越硬这一现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2 11:32
          收起回复
            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是真的,我就不烦一个星期,圆头变扁头,颧骨突出,就几天的时间你要是问医生,医生肯定说不可能,最多是外伤导致的,可我明明是经历过的,而且颧骨也是可以在压回去的,不过想恢复以前以前有点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2 11:39
            收起回复
              而且我是在14岁的时候那几天变的,扁头这个事,感觉什么年龄段,都会有几率的,我姐夫二十多岁变扁的,他经常喝酒,医生说成年以后颅骨不会变形,也只是纸上谈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22 11:45
              收起回复
                所以说刚成年能通过改变睡姿稍微纠正一下偏头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22 19:02
                收起回复
                  @dvvvfhfdgg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5-22 22:05
                  收起回复
                    龙哥您好 颅骨左右不对称倾斜 顶骨前移 鼻骨弯曲山根凹陷都有关联的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5-22 23:03
                    收起回复
                      你研究过吗?有些人是天生的顶骨凹陷,颅骨突出能怎么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24 15:43
                      回复
                        你研究过吗?有些人是天生的顶骨凹陷,颅骨突出能怎么办?你怎么看待现在的骨水泥手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5-24 15:44
                        收起回复
                          你研究过吗?有些人出生就是顶骨凹陷,颅骨突出能怎么办?你怎么看待现在的骨水泥手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5-24 15:45
                          收起回复
                            龙哥偏头侧睡突出来的那一边能复原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5-24 17:59
                            收起回复
                              龙哥指导下如何寻找施力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5-26 22: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