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吧 关注:1,865贴子:4,353

法理学名词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4 06:16回复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的有利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立法: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制定修改和废除具有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3、立法权:国家指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利。
    4、司法权:对具体争讼的个案通过审理和适用法律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法律责任的权利。(司法责任: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而应承担的责任。)
    5、行政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内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务的权力。
    6、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成员的规范。
    7、法的要素:法律概念(涉人涉事涉物)、法律规则(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法律原则
    8、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要素之一,指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9、法律规则:指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
    10、法律原则: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4 06:17
    回复
      11、法产生的标志:国家的产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权利与义务的区分。
      12、奴隶制法本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意志的表现,是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劳动者实行统治的工具。
      13、封建制法:以生产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的专政形式,作为国家意志表现的封建制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以维护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使命。
      14、资本主义法:以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为依归的法律制度,仍然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15、社会主义法:以公有制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
      16、法系: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将形式上具有一定特点,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化为同一类别。(相同的历史渊源、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
      17、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法律渊源不同、法律结构不同、法官权限不同、法诉讼程序不同。
      18、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
      19、法律价值:是指在人对于法律的需要和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法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
      20、秩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24 06:17
      回复
        31、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这些法规具有全国通用性,是对法律的补充,在成熟的情况下将会被补充进法律,其地位仅次于法律。法规多称为条例,也可以是全国性法律的实施细则。(如治安处罚条例、专利代理条例等)
        32、地方性法规、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其制定者都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相当于是个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地方法规的开头多观,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
        33、部门规章:其制定者都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些规章仅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有效。还有一些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34、法的效力:指法的约束力与保障力。(应然)
        35、法的实效:指法产生了法期望的实际效果。(实然)
        36、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效力的起始和终止实现以及对其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法的溯及力:指新法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37、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些空间范围或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38、法的对人效力:指法适用于哪些人或法适用主体的范围。
        39、法的效力等级:也叫效力位阶,指在一国法的体系中应制定的国家机关地位不同而形成的法在效力上的等级差别。
        40、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4 06:18
        回复
          怎么发个名词解释还有敏感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4 06:19
          回复
            31、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这些法规具有全国通用性,是对法律的补充,在成熟的情况下将会被补充进法律,其地位仅次于法律。法规多称为条例,也可以是全国性法律的实施细则。(如治安处罚条例、专利代理条例等)
            32、地方性法规、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其制定者都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相当于是个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地方法规的开头多观,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
            33、部门规章:其制定者都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些规章仅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有效。还有一些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34、法的效力:指法的约束力与保障力。(应然)
            35、法的实效:指法产生了法期望的实际效果。(实然)
            36、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效力的起始和终止实现以及对其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37、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些空间范围或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38、法的对人效力:指法适用于哪些人或法适用主体的范围。
            39、法的效力等级:也叫效力位阶,指在一国法的体系中应制定的国家机关地位不同而形成的法在效力上的等级差别。
            40、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24 06:20
            回复
              41、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自然人、组织、国家。)
              42、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43、行为能力: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44、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45、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主体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46、法律权利: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权利: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47、法律义务: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义务:应当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
              48、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现象。
              49、法律行为:是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的受法律调整并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50、法律责任: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24 06:21
              回复
                51、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国家机关或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追究以及减缓或免除的活动。
                52、法律技术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
                53、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54、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5、法律意思: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法律的态度和评价,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56、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形式或途径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57、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履行法定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58、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59、法律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组织、法人和公民都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活动。
                60、法律实施监督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法律执行,法律适用和法律遵守等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24 06:22
                回复
                  61、法律监督: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62、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的。
                  63、法的移植: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24 06:22
                  回复
                    怎么又被吃了一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24 06:23
                    回复
                      搬运自知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5-24 06:25
                      回复
                        欢迎补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5-24 06:25
                        回复
                          又没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5-26 15:57
                          回复
                            51---60没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6-05 10:08
                            收起回复
                              我这里还能看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6-05 1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