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友吧 关注:15贴子:620
  • 1回复贴,共1

【志愿服务】“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2-11-26
《“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
为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保障和维护志愿者、志愿团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和《北京市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订《“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以下简称《项目发布规范》)。
 一、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
  二、根据《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包括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名称、日期、地点、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活动组织单位和活动负责人。
  前款的服务时间是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实际付出的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应当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服务时间。
第十九条规定,不属于志愿服务的活动,不得进行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三、根据《志愿服务基本术语》,志愿服务项目是在一定的周期内,面向特定服务对象或领域开展的,具有明确的服务目标、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保障,依规范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志愿服务项目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诈骗、谣言、低俗等违法违规内容。
  五、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应满足以下几个特征: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服务性。
自愿性,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有志于并情愿去做,具有主观能动性,服务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不应受到强迫。
无偿性,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与服务等价的物质报酬、增加收入。
公益性,志愿服务要帮助他人、服务于社会,受益者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而不是帮助有服务义务的对象,更加不能是营利性活动。
组织性,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有组织的志愿服务能够极大提升志愿服务贡献力。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发展,更有助于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性,具体表现为志愿者付出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志愿服务项目名称应言简意赅,紧贴活动内容。
  七、服务地点应准确明晰,如果一个项目在多个地点开展,填写主要地点即可。
 八、项目起止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长期项目应分年度发布。
  九、项目具体服务时间应详细描述。
  十、项目概述内容应详细填写,如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安排等,不能过于简单或重复。
  十一、如上传项目海报应紧贴主题、有辨识度,可以是宣传海报或相近主题的活动图片,不得使用纯标识logo、徽章、二维码或个人照片。
  十二、项目岗位应明晰准确,可设置多个岗位,并准确填写岗位描述和岗位条件等。
  十三、志愿服务项目应符合前述志愿服务的定义和服务内容的相关要求,志愿服务知识学习、培训应使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的“培训记录”功能进行添加记录。根据《项目发布规范》要求,以下类型的活动不允许作为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一)参与者在工作时间内参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
  (二)单位或学校内部有明确制度要求的活动。
  (三)与参与者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
  (四)公益目的不纯或不明确的活动。
  (五)以志愿服务名义开展的满足商业性目的的活动。
  (六)参与者获得报酬明显高于志愿服务正常补贴标准的活动。
  (七)明显违反志愿服务时间记录规定的活动。
  (八)具有公益性质但不具有服务性质的活动。
  (九)其他不符合《志愿服务条例》的活动。
  十四、上级志愿团体应加强对下级联络团体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项目发布规范》的项目不予审批,下级联络团体已发布的项目存在违规行为,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十五、志愿团体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应严格遵守《项目发布规范》的相关要求。如发布不符合《项目发布规范》的项目,一经核实将锁定团体账号、删除项目及服务时长记录,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直接注销其志愿团体帐号。
  十六、本规范由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处负责解释,相关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
《“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 》
解读问答

哪些活动不允许作为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发布?

根据《“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项目发布规范》)相关要求,以下类型的活动不允许作为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一)参与者在工作时间内参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
例如: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参与社区日常服务等。
(二)单位或学校内部有明确制度要求的活动。
例如:内部团建、资料整理、日常值班、工作会议、班级卫生清扫、主题班会、实验室清洁、学校值日、协助老师、学生会日常工作等。
(三)与参与者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
例如:业委会选举、班级互助学习、阅读图书、社会实践、单位实习、课题调研、参加会议、观看影片、参观场馆、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体验、文化交流、家风传承、主题演讲、健身锻炼、徒步骑行、游学博物馆、研学+志愿服务等。
(四)公益目的不纯或不明确的活动。
例如:线上答题、填写调查问卷、线上征文、各类打卡、会议讲座、聚餐、祈福、演出排练、演唱会、充当节目录制观众等。
(五)以志愿服务名义开展的满足商业性目的的活动。
例如:社群推广、邀请下载、转发活动链接、关注公众号等商业营销行为。
(六)参与者获得报酬明显高于志愿服务正常补贴标准的活动。志愿者补贴包含交通补贴、餐饮补贴、通讯补贴等。
(七)明显违反志愿服务时间记录规定的活动。
例如:通过微博、朋友圈、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方式转发公益宣传内容或集赞转发,转发一次记录1小时;录制3至5分钟宣传视频,记录5小时;实际活动付出时间外,单独记录奖励服务时长等。
(八)具有公益性质但不具有服务性质的活动。
例如:捐款、捐衣、捐书、线上捐赠步数等捐赠类,类似“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公益类活动等。
(九)其他不符合《志愿服务条例》的活动。

志愿团体账号被锁定怎么办?

志愿团体因发布不符合《项目发布规范》的项目,从而被锁定团体账号的使用。被锁定的志愿团体,按要求提交整改方案,并删除违规项目及服务时长后,即可重新恢复对账号的使用。对违规发布项目的志愿团体,初次完成整改恢复账号使用,若再次出现违规,平台将对其账号进行永久封禁,并在平台进行公示。
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直接注销其志愿团体帐号。涉嫌违法犯罪的团体,例如传销组织或其他违法组织,以志愿服务的名义开展违法活动,将直接注销其账号。
平台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发布活动、虚假记录志愿服务时长、非法买卖服务时长谋取经济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广大志愿团体规范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如实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记录服务时间。

志愿服务时长被标记怎么办?

志愿者如果参与不符合《项目发布规范》的项目,并记录了服务时间,系统会标记“志愿团体投诉过多或该项目涉嫌违规,请尽快举报”。该提示主要是为提醒志愿者不要参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志愿项目的活动,如果确系违规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间,志愿者本人可以自助删除违规时长。
操作方法:关注“志愿北京”微信公众号-点击“志愿中心”-点击“找回密码”-进入“志愿北京自助服务”小程序-选择“志愿者”通过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进入个人自助页面-点击“删除”-进入“我的时长”页面,查看违规不实的时长进行删除。


IP属地:辽宁1楼2023-02-21 16:57回复
    应该认真学习的文件!


    IP属地:辽宁2楼2023-03-12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