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吧 关注:3,571贴子:3,462
  • 0回复贴,共1

#剧场设计##梦回巴国#四川巴山大峡谷旅游景区《梦回巴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项目概况:
《梦回巴国》主题剧目以巴文化为主题,将自然与艺术、历史与文化、传统与时尚融会贯通,打造成一部高水准的雅俗共赏的精品剧目。该剧共分为“寻找巴国”、“探秘巴国”、“凝望巴国”和“梦回巴国”等四个层次七幕剧情。以一段凄美的爱情传奇为主线,引领观众揭开古老巴国的神秘面纱,为观众营造一场极度震撼的巴文明梦境。古代巴国罗家坝遗址是四川宣汉县境内一处重要的巴文化遗址,具有明显的巴人文化和土著特点。该遗址距今有 5300~4500 年历史,发掘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积淀深厚的巴人文物,涵盖的历史朝代以东汉、西汉、夏、商、周为主。巴国符号文字、巴人诗作、青铜文化以及“比翼齐飞”等神话故事,为《梦回巴国》剧目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梦回巴国》主题剧场是为《梦回巴国》主题剧目量身打造的专用剧场。

(图源:崔生汇)
主题剧场设计原则
结合实际,设计团队在剧场设计中秉持着保护性原则开展工作,保护巴山大峡谷景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人工设施和历史文化遗址等是剧场设计的前提。并对主题剧场专业设备,包括特技等做适当的处理,尽量减少对场地原有的景区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减少噪音、粉尘以及建筑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保证景区的正常开放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要保证剧场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剧场还是舞台工艺都留有未来改进的空间。
主题剧场的设计要点
在开展相关工作之前,团队对整体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工程主体由剧场、排练厅、宿舍组成。其中,剧场建筑面积 18200平米,排练厅建筑面积 3400 平米,宿舍建筑面积 3000 平米。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在三种主体业态的空间布局上,基地的西侧是剧场,通过缓冲广场和城市道路连接。东侧依次是排练性和宿舍,主要服务于剧团演员。交通流线上,场地主入口设置在西侧道路上,车型环线位于最外围。在这样的空间布局中,宿舍和排练厅相对隐蔽,是隐性的;而剧场对外,是显性的,是重要的形象展示面。这样的整体规划,符合剧场在整个项目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功能分区与观演空间序列设计
剧场功能定位为“演出+博物馆”,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巴国遗址出土文物,可免费对外开放。受地形限制,基地西侧有一条道路与外部连通,因此,在剧场和道路之间设置西疏散广场,并把展厅及公共服务功能紧邻疏散广场设置,体现其对外开放的特点。观众席及舞台位于建筑主体中间位置,处于主导位置;在剧场建筑的东侧设置舞台及员工宿舍,作为内部人员辅助用房。
剧场建筑本身被“雕刻”成光影瞬息变换的巨石,表面“阴刻”不同路径的栈道。观众进入剧场前,沿着剧场表面的栈道,边欣赏优美的山水环境,变观看栈道内部展示的巴国文化演变历史;缓缓步入二层的入口前厅,穿过“峡谷”空间,进入观众席区域;可升降观众席随着剧目演出场景徐徐下降,随着剧目的结束,观众席降在地面层;出口处的疏散大厅净高十几米,犹如尘封在大山中的古代巴国的宫殿。剧场顶部是奇花异草的花园和露天剧场,其中一条栈道可以把观众引导至其上,眺望巴山大峡谷。
观众流线的组织上,剧场针对不同游客设计了两种观演流线。演员流线的设计上,剧场东侧的酒店式公寓就是专门为演出团队提供住宿服务。每天演出开始前,演员从酒店式公寓经过连廊到达剧场准备区;在演出开始之前,演员进入舞台两侧的候场区,随时等候登上舞台演出。在演出结束后,演员陆续穿过候场区离开舞台回酒店式公寓休息。在酒店式公寓的首层设置了演员专用餐厅,并且在酒店式公寓和剧场之间设置了两个独立的排练厅。

(图源:http://www.dz19.net/thread-2037216-1-20.html
2、建筑形体设计分析
《梦回巴国》主题剧场建筑在形体设计上充分回应了地域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考虑到项目所处的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喀斯特地貌,空间主题以“岩石”为形象提取的出发点,并对其进行现代转译,强化地域特色。在材料上,使用挤塑成型水泥板模拟当地山石肌理;在造型设计上,由楼梯和坡道形成的路径“阴刻”在建筑外立面,形成特殊的“栈道”,与古代巴人栈道文化相呼应。另外项目应用了许多新材料。
3、观演空间设计
舞台设备尽量“隐身化”让剧目情节更逼真的呈现。在《梦回巴国》主题剧场中,用到的主要舞台设备有:吊杆、主升降台、车台、车载转台、鼓筒式转台、演员活门、升降小车等。所有这些设备的配置都是量身定制的。灯光上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应用了大量的可以编程调控的智能灯具。观众席的设计采用了全国首创的纵向升降“悬挂式”体感观众席。通过整体的瞬间下降、急速上升等极致的落差变化,为观众营造非凡体验。纵向升降“悬挂式”体感观众席再加上独特的“九宫格”开合幕墙设计,打造出全新的剧场表演空间。并且项目选取了多个视点进行视点设计。
项目设计的可借鉴之处
1、在功能配置上,实现了“展”“演”结合,即“演出+博物馆”,将主题剧场的演出功能和博物馆的展示功能结合。在项目设计中,把主题剧场的前厅部分扩大为展厅,作为文物展示空间。项目基地附近的罗家坝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巴国文物,创作团队创新性地把博物馆的展示功能作为观演体验的组成部分,使观众在正式进入主题剧场之前,就被古代巴国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丰富了文化主题性体验。
2、巴文化主题设计独具特色。在外部环境设计上,合理地融入“巴文化”元素。无论是照明灯具,还是标志标识系统设计,巧妙地将“巴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建筑形体设计上,外部形体最明显的特点是环绕建筑一周的内凹的折线形的楼梯,这种设计主要源于古代巴国象形文字“岩”以及古代巴人的栈道文化,楼梯经过处理后如同阴刻在建筑表面的栈道,这种强烈的标志性对游客构成一定的吸引力。在剧场内装上,围绕“巴文化”主题,粗野的材质、古朴的色彩,很好地营造出历史观和穿越感,对于全面展示“巴文化”内涵有重要作用。
3、序列组织设计上,引人入胜。主题剧场的空间序列组织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引导观众完成观演体验之旅。观众进入剧场前,沿着剧场表面的栈道,边欣赏优美的山水环境,边观看栈道内部展示的巴国文化演变历史;缓缓步入二层的入口前厅,穿过“峡谷”空间,进入观众席区域;可升降观众席随着剧目演出场景徐徐下降,随着剧目的结束,观众席降在地面层;出口处的疏散大厅净高十几米,犹如尘封在大山中的古代巴国的宫殿。
此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整理编辑分享,请勿转载!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演艺剧场、剧院的类别及其设计要点http://www.szcyy.com/article/detail/yyjcsjyd.html
旅游景区如何规划设计主题剧场打造一流体验效果
http://www.szcyy.com/article/detail/jqztjcty.html
沉浸式旅游体验场景有哪些类别和特点?
http://www.szcyy.com/article/detail/lycjty.html


IP属地:广东1楼2023-03-01 15: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