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吧 关注:434,850贴子:3,401,416
  • 2回复贴,共1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优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重视整体原则
皮肤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皮肤病多是肉眼可见,有局部症状可凭的。中医对皮肤病的认识,不局限于局部,还从整体着眼,认为绝大多数皮肤病主要系整体病变引起或与整体机能非正常有关。阴阳之平衡,卫气营血之调和,脏腑经络之通畅,与病损变化息息相关。正如《内经》云:“有诸内必形诸外”,《外科理例》中所言:“治外必本诸内”。如神经性皮炎,多因情志内伤,风邪侵扰以致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或有脾湿不运,复感风邪而发病,或机械性刺激,反复搔抓所致。若症见皮损色红,伴心烦易怒,失眠、眩晕、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此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治以舒肝解郁,清肝泻火。若症见皮损淡褐,粗糙肥厚,剧痒时作,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此为脾湿不运,外感风邪。治以健脾利湿,养血疏风。又如痤疮的发病,主要原因有: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偏热,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荨麻疹、银屑病等很多疾病都需要从整体上来认识。
二、坚持辨证特色
1、辨病与辨证结合: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皮肤病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新病种,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病的特点,对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在诊断明确下,辨证论治。在辨证用药的同时,还注意与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如带状疱疹,现代医学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中医认为是由于湿热感毒、脾虚湿盛或气血瘀滞等因素所致。所以,在治疗时既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又结合现代医学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紫草、板蓝根等。又如治疗寻常性痤疮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有抗丙酸杆菌作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芩、紫花地丁、连翘、黄柏等。
2、局部与整体结合:在皮肤科临证中,患者表现出来的证候大体有二种情况:一是局部皮损所反映的“证”与整体所反映的“证”一致;一是二者的表现不一致,甚至恰恰相反。从局部而舍整体则使整体雪上加霜,从整体而舍局部则给局部火上加薪。欲解决此矛盾,必须通过细致的望、闻、问、切获得信息,仔细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局部之湿热与整体虚寒,即阳虚之人,气化失司,水湿潴留,日久郁而化热,湿热发于肌肤而成为局部湿热证。此种表现为局部湿热证的同时,必定有许多与真正的湿热证不同之处,如发病季节、自觉症状、面色、舌脉等。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治疗就有的放矢,疗效也就有保证了。 皮肤科更加重视缓解局部症状。皮肤科是专科,皮肤科医生必须要能解决专科问题。试想,如果一个皮肤科病人前来就诊,医生解决了并发症,但是皮肤科的问题没有解决,能不能是治愈了皮肤病,显然不能是。皮肤科医生临床上必须根据皮肤疾患的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及局部表现,灵活运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局部症状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社交时,就不得不治标,先解除痛苦,缓解病情,再图调养。如瘙痒性皮肤病,急性发作时,由于剧烈瘙痒,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此时应先用止痒药,如祛风止痒,除湿止痒,安神止痒等,症状缓解后再分肝肾阴虚、血虚风燥等证侯治疗。
3、治标与治本结合:中医在临床上根据皮肤病的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及局部表现,灵活运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从疾病的发生顺序来说,原发病是本,继发病是标。治标与治本,就是对证与对因的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是医者之理想,然病情万变,其本难求,许多慢性皮肤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变化,在症状加重或病情危急时,就不得不治标,先解除痛苦,缓解病情,再图调养之道。如在治疗接触性皮炎时,由于这些疾病发展迅速,局部红肿糜烂明显,此时应重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以治其标。若大量渗出、糜烂,选用甘草、马齿苋、黄柏、蒲公英等组方煎水局部湿敷以就急,同时积极寻找并去除致敏源。此时可暂不考虑患者素体的强弱虚实。而有些老年体弱者患带状疱疹,在疱疹消退后常遗留神经痛,此疼痛虽然是由于余毒未清,气虚血滞所致,但根本原因是老年人体弱气虚,不能祛邪外出,治疗时应以扶正补虚为主,扶正以祛邪。 4、个体化诊疗方案: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所以罹患相同疾病的病人,其治疗方案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在有皮肤病的同时,还患有内科、妇科等疾病,而这些疾病有时与皮肤病的病机相同或相近,略加一、二味针对性药,即可获效,患者免除了“一个病人,多个处方,无所适从”的烦恼。


IP属地:河北1楼2023-03-04 10:36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10 09:14
    回复
      加油!哥哥好腻害,十年寒窗无人问,今朝发帖无不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9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