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地震速报吧 关注:304贴子:2,242

【知识科普】地震预警系统的历史及应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3-06-23 23:27回复
    地震预警系统(英语: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缩写:EEWs),是指依托潜在震源地附近的地震测站网, 在震后快速估算地震响范围,在破坏性的S波到达前发布预报的实时地震信息处理系统。


    IP属地:山东2楼2023-06-23 23:30
    回复
      一.历史
      1868年,美国医生,地震学家 J·D·库珀(J.D. Cooper)最先提出了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构想,他设想在当时地震活动强烈、距离旧金山约100公里的霍利斯特布设地震探测装置,在地震发生后生成电磁信号,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敲响旧金山市政大楼上的大钟。从而使民众寻求时间避险,但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这一设想当时并未实现。
      1950年代末,日本国有铁道开始在新干线沿线布设地震监测仪,1980年代,日本国有铁道研发出紧急地震检测和警报系统(UrEDAS)。这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地震预警的国家。但由于通过沿线记录到的峰值发布信息,从而局限性较大,经常出现误报和漏报现象。
      同时,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家托马斯·希顿(Thomas Heaton)也提出了现代化的地震预警模型(SCAN)。两者均为现代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为后续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作出了基础。


      IP属地:山东3楼2023-06-23 23:37
      回复
        1879年的旧金山政厅。库珀设想在收到远处地震台的发震数据时,敲响警钟。


        IP属地:山东4楼2023-06-23 23:40
        收起回复
          本吧的第一个科普!已加精,感谢楼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3 23:53
          回复
            1987年,鉴于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给墨西哥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墨西哥政府开始资助加速度计的部署工作。在墨西哥政府支持下,墨西哥开始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在1991年9月正式对“墨西哥城地震预警系统”开始试运行工作。
            1993年8月,墨西哥城地震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球⾸个⾯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SAS)


            IP属地:山东6楼2023-06-24 11:02
            回复
              终于期末完了 明天一定更


              IP属地:山东7楼2023-07-04 23:23
              回复
                吞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8-07 13:0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8-07 13:11
                  回复
                    墨西哥SAS系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07 13:12
                    回复
                      SASO系统则是利用在瓦哈卡布设的36个地震监测台站,SASO系统自2003年开始为瓦哈卡市提供地震预警信息,迄今为止共发布了3次“公开性”地震预警,5次“预防性”地震预警,期间也有2次漏报事件。尽管多数用户认为SASO提供较好的服务,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对SASO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后续资金不足,系统也未能有效维护.教育和其它相关培训工作也因资金缺乏不能有效地开展,这也导致该系统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IP属地:山东14楼2023-08-07 13: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8-07 13:18
                        回复
                          接下来是日本


                          IP属地:山东16楼2023-08-07 13:27
                          回复
                            UrEDAS无需传输实时观测波形到远程数据处理中心,而是使用 P 波和 S 波实时采样幅值数据计算参数。这套相对简单的预警系统像滤波一样不间断地进行数据处理,所以程序处理的数据量不会因为地震发生而增加。
                            UrEDAS系统能够提供较为详细的地震参数信息,新干线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大大提高.1992年后,JR公司对UrEDAS系统进行改造,加入了异地预警模式.1995年发生的阪神M7.3大地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也造成数千人的死亡,激励了研究人员,随后JR公司又对 UrEDAS系统进行了改进,推出了另一个处理速度更快的版本,即 Compact UrEDAS系统(简化版 UrEDAS),该系统于1998年起已在铁路系统和一些大都市中得到运用. UrEDAS系统和Compact UrEDAS系统分别能够对200km和20km以内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发布预警信息。


                            IP属地:山东18楼2023-08-07 20:29
                            回复
                              日本现运行地震预警系统采用 JMA 基于网络化的地震仪报警概念方法。JMA 系统在日本全境以 20 km 为台间距布设大约 1 000 套地震观测仪器,其中 200 个台站由 JMA 负责运行, 800 个台站由 NIED(国家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运行,由 JMA和 NIED共同负责集成方法研发 .
                              日本气象厅在全国建设了多个地震监测台网,而且每个台网都具有一定的密度.这其中包括:由864个高灵敏度台站组成的Hi-net台网、由688个同时具有地表和地下强震仪的台站组成的KiK net网、由1028个地表强震观测台站组成的K-net网。
                              利用这些台网资源,日本气象厅和防灾科技研究所共同研发出可为全体国民提供地震预警服务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并于2004年2月起开始对该系统进行在线测试。2006年8月,“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开始向部分用户发布测试性警报信息,2007年10月1日起, “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正式向全体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 Kamigaichi et al,2009)( Hoshiba et al, 2008)
                              (数据较古老,可能有错误)


                              IP属地:山东20楼2023-08-07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