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003贴子:338,941

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曾是民国最“土豪”大学,东北大学100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北京日报纪事微信公众号,原创者杨丽娟


IP属地:北京1楼2023-09-03 21:33回复
    在拥有4所“985”、11所“211”高校的东三省,直接以“东北”为名的东北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老牌名校。
    9月16日,东北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在发展东大、培养人才方面,老校长张学良慷慨解囊,让东大成为“大楼”与“大师”俱全的明星高校;东大命运一度与张学良境遇关联,东北沦陷,他背上骂名,东大自此走上15载的最长流亡路;西安事变后他失去自由,成为“孤儿”的东大险些被停办;1993年,他亲书的“东北大学”再次回到白山黑水间。
    波澜起伏的一百年里,东大不仅有一个众人熟知却又不太了解的老校长,还有与民族命运相依的发奋图强,有红色的爱国传统。蜿蜒曲折的流亡路上,东大学子读书不忘爱国,在北平,他们走在一二·九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在西安,他们走上街头,请愿“停止内战”“枪口对外”;在抗日一线,更有年轻学子们投笔从戎、坚持战斗的身影……


    IP属地:北京2楼2023-09-03 21:34
    回复
      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1928年4月,新婚燕尔的梁思成、林徽因正在欧洲度蜜月,父亲梁启超已经在为他们归国后的工作多方奔走。梁启超提到了两个任教选择,一是清华和燕大,二是东北大学。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若你能得清华,徽因能得燕京,那是最好不过了。”


      IP属地:北京3楼2023-09-03 21:36
      回复
        不过,到了5月,梁启超改了主意,他直接替儿子做主,辞了清华,接受东北大学的聘约。他在信中解释,“两方比较,东北为优,因为那边建筑事业前途极有希望”。


        IP属地:北京4楼2023-09-03 21:37
        回复
          不仅是建筑系,那时的东北大学仿佛一颗耀眼的明星,引得各界名人学者纷纷前来。比如,北大数学系的创办人冯祖荀,后来当选为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后称院士)的化学家庄长恭和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知名民主人士、法学家章士钊,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和梁漱溟,原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罗文干等。
          关内学者纷纷“跳槽”,就连北大的顶尖教授也不例外,胡适忍不住向蔡元培抱怨:“现在学校的好教员都要走了……北大最好的是物理系……温毓庆君已受东北大学之聘……数学系最久而最受学生爱戴者为冯汉叔(冯祖荀)兄,汉叔现已被东北大学用三百现洋请去了……”
          彼时,东北大学不过是建校数年的地方学府,为何竟引得各地人才纷至沓来?曾任东北大学秘书长的宁恩承一语道破,当时,北大的常年经费是90万元,清华是120万元,而东大最多时高达160万元,“全国大学中最多者也”。
          宁恩承任秘书长时,代张学良校长主持校务。《奉天通志》记载,1927年奉天省拨给东大的经费是79.1万余元,张学良担任校长后,经费剧增,1928年是121万余元,1929年是133万余元。
          经费充裕,教授待遇自然高。东北大学教授月薪是360元,天津南开大学是240元,北大、清华则是300元。360元,还不是东北地区流通的奉大洋,而是专为外省教授发的现大洋。这只是一般教授的待遇,章士钊的月薪是800元,堪称民国教授月薪的天花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薪俸表》规定,教授月薪400至600元,但各校执行时几乎都是就低不就高。1917年,蔡元培以原教育总长身份出任北大校长,拿到的月薪是600元。
          民国时期,兴办教育,经费困难,再常见不过。1921年至1927年,因教师工资严重拖欠,北平八高校就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索薪运动”。诞生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学却是个例外。


          IP属地:北京6楼2023-09-03 21:38
          回复
            民国最土豪的大学
            “第一任校长是奉天省省长,还有什么困难?钱不是问题。”提及建校经费,东北大学校史志编研室副研究馆员陈均的回答简单而直率。
            陈均所说的奉天省(今辽宁省)省长,即王永江。擢升省长前,他作为奉天省财政厅厅长兼东三省官银号督办,整顿财政,实行税收提成,屯垦,兴建沈海路,创办纱纺厂,几年之间,奉天省财政迅速好转,从入不敷出转为结余一千余万元。
            陈均告诉记者,筹建东大,更要紧的问题是日本人的反对。1922年,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王永江被公推为首任校长。得悉此讯,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公然“劝告”王永江:“你们要读理工科,我们已有‘旅顺工科’;你们想学医,我们早有‘南满医学堂’;你们愿学文法科,也可以派留学生到帝国大学去上学,大日本政府将予以优待,给以官费补助。你们何苦自不量力,自寻苦恼,而去自办大学呢?”
            日本人的反对,反而让奉天省办学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们越是反对,“咱们就越是非办不可。得快办,要办好,快出人才。”
            1923年10月24日,东大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按照奉天省议会通过的议案,“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人才而兴教育”,东北大学本应由东三省共同出资,合力办校。但吉林省表示要独立创办一所大学,黑龙江省“开发未久,财源较小”,热情也不高。最后决定,奉天省和黑龙江省按照9∶1的比例分摊经费。
            对“财神爷”王永江和不差钱的奉天省而言,这只算个小插曲。据档案不完全记载,仅1923年3月至6月,东北大学筹建初期,奉天省政府就拨付修缮费奉大洋24000元。此时,东北大学新校址尚未建成,只是借用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和奉天公立专门学校的校舍办学,校园面积仅80亩。
            校舍狭小,王永江另有筹划。他和筹备委员会看中了一块300余亩的地皮,麻烦的是,这块地位于昭陵附近,归前清皇室所有,不能随便占用。于是,王永江亲自出马,写信沟通,请内务府“推恩施助”,将昭陵附近的300余亩土地“辟作该大学理、工、农三科校址”。已经逊位的清皇室自然承应了奉天省长的请求。与此同时,奉天省长公署出资购买了昭陵附近的民地200余亩。
            1925年9月,在这片500余亩的土地上,一座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四层欧式建筑拔地而起,这便是东大理工学院的新大楼。大楼建筑面积7544平方米,堪称当时全国各高校中的佼佼者。大楼至今仍矗立在原地,虽然已经不再用作教学,但风采不减当年。
            在老沈阳人的记忆中,沈阳曾有一个先进的近代化企业,与当时的皇姑屯机车厂、兵工厂附设机车厂、迫击炮厂附设民生工厂并驾齐驱,号称“东北四大工厂”。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工厂竟然是东大的校办工厂。
            1925年初,奉天省长公署拨款170万元,将北陵附近的338亩土地划归东大,用于建设校办工厂。工厂1926年落成,1000多部机械设备均从德国进口,还配套了办公场所、宿舍、锅炉房甚至浴池等附属设施。工厂落成后,既是东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又是货真价实的工业工厂。
            陈均介绍说,工厂能修造机车,安装客货车,制造的起重机、送风机、印刷机、钻孔机等都是热销产品,它的盈利还能反哺东大,成为东大常年稳定的经费来源。打开一幅当年的校园地图,顺着陈均手指的方向,赫然发现,在东大校园与校办工厂之间,竟然还有一段铁路连接交通。


            IP属地:北京7楼2023-09-03 21:38
            回复
              东大的鼎盛,还是1928年后。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主政东北,并被公推为东大第三任校长。27岁的新校长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他决定用这笔钱办教育。
              晚年的张学良回忆东大,不乏自嘲:“我这校长,老实说,就那么回事。”不过,仅就捐款而言,张学良对东大着实“费了好多心血”。他像个散财童子一般慷慨解囊,让东大一度成了民国年间最“土豪”的大学。
              张学良到底捐了多少钱?他本人曾口述把“大约三千万都捐给了东北大学”。奈何战乱频仍,东大早期档案留存至今的太少,陈均查遍各方档案,能找到确凿记录的是195万元。
              1929年初,张学良私人捐赠100万元,修建文、法两学院教学楼,即汉卿南楼、汉卿北楼。5月,捐助3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马蹄形罗马式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可容纳万余人,是全国第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体育场。不久,为增建图书馆、化学馆和实验馆,张学良再捐资50万元。后来,东大流徙至西安时,他再次捐出15万元,兴建西安校舍。
              1929年9月,一番大兴土木后,在南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和奉天公立专门学校旧址)上课的文、法两学院全部搬到新建的北校(北陵校园),两个校区合二为一。“东北大学由西门至东门是三里,沈阳城由西门至东门只二里半。”从宁恩承的回忆中,我们可以遥想当年占地1000多亩的“国内最大的校园”之恢弘壮丽。


              IP属地:北京8楼2023-09-03 21:39
              回复
                为鼓励东大女生,张学良让夫人于凤至带头,到东大政治系插班听课。于凤至被张学良尊称为“大姐”,亦是一传奇女性。暂且不说她在美国投资地产股市,大获成功,她对东大也是有贡献的,不仅“尽量抽时间去沈阳的大学听课”,“补充自己的知识”,还曾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在东大办了个家政系。家政系听起来不起眼,也曾走出不少革命女性。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周吉,就是从东大家政系呐喊着走上街头,最终走到了延安。
                至1931年,后起之秀的东大,学生已3000人,教授300人,“东大之盛,在当时可与任何其他大学相比”。
                张学良曾为《东北大学周刊》题词:急起直追。四个字寄托了风雨飘摇之际的东大师生乃至国人的愿望。1931年3月,宁恩承为东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包括扩大农学院、扩大东北大学工厂、扩充图书馆等。然而,这一切都在1931年的秋天戛然而止。


                IP属地:北京10楼2023-09-03 21:40
                回复
                  炮弹从校园上空飞过
                  1929年,张学良设奖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脱颖而出,获得400元奖金。恰逢梁、林伉俪喜获千金,朋友们欢聚梁家,好好庆贺了一番。
                  随着女儿梁再冰在牙牙学语中一天天长大,东大建筑系这株小苗也日渐壮硕,刘致平、刘鸿典、赵正之等学生快要毕业了。这些后来被载入建筑史的年轻人没料到,他们毕业之时,母校已陷流亡困苦之中,他们如同流离失所的孩子,只能在沪上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借读,在“悲喜交集”中毕业。
                  林徽因设计的校徽上,白山黑水两侧分别绘有一只狼和一头熊,意为熊狼环伺,要警惕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1931年9月18日夜里,虎视眈眈的狼露出了爪牙。日军的炮弹从东大校园上空飞过,“祸起仓促”,蒸蒸日上的东大“尽失所有”,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


                  IP属地:北京11楼2023-09-03 21:41
                  收起回复
                    18日的白天似乎和往常没什么分别。因患重伤寒,东大校长张学良正在北平协和医院治病。那天,他邀请一干政要,到前门中和剧院观看梅兰芳为赈灾义演的京剧《宇宙锋》。同一天在东大,美国木德博士前来讲演,负责接待的是代校长宁恩承。晚上7时,宁恩承陪博士在市区共进晚餐。9时,宁恩承回到北陵校园的家里,跟平日一样,10时就寝。
                    方入朦胧,忽然听到极大的爆炸之声。“那是晚上10时20分。我以为东北大学工厂锅炉爆炸了,立即打电话问工厂看守人员,他们回答说工厂平安无事,我大为惊异,这爆炸是什么呢?由哪儿来的?”宁恩承披衣出门,只见新月斜挂,寂静如常,他向校长办公室的灰楼走去,踽踽独行时,“忽然一个大炮弹经我头上飞过,一道火光,索索作响,由西向东如流星一般飞去。”
                    此情此景,宁恩承永生难忘。他打电话到大帅府,无人接听,再打电话给省主席臧士毅,才知是“日本人攻打北大营”。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9-03 21:42
                    回复
                      宁恩承马上意识到了最重要的事情:转移200多名女学生。他吩咐事务人员把所有的马灯、孔明灯集中起来,放在体育场附近,把体育场的更衣室全部打开。计划万一电源被日军破坏,就用孔明灯,领200多名女生到体育场更衣室暂避——体育场是钢筋水泥建筑物,既隐蔽,又可防弹。
                      大炮每隔10分钟一次,从东大上空飞过,直至19日凌晨1时。一夜紧张,东方既白时,宁恩承看到北大营火光冲天,浓烟缕缕。校园中没有落炮弹,但宁恩承知道,东大这艘船已处于大风大浪之中。19日6时,他召开全校大会,报告时局消息后,他向师生们郑重讲道:“古人说:‘士报国恩’,今天国难当头,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如果发生任何危险,应该恪守‘士报国恩’的信条,就一切无恐无惧了。”
                      当天,沈阳全市陷入敌手。因张学良慷慨解囊而盛极一时的东大,又因东北沦陷而日渐沉寂。师生们四方星散,不知何年何月得返家园。海量珍贵的图书档案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悉数落入日寇手中,毁坏殆尽。昔日书声琅琅的广阔校园,竟沦为日寇的养马场。


                      IP属地:北京13楼2023-09-03 21:42
                      回复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一天开始,“士报国恩”连同国仇家恨,深深地刻在了东大人的骨子里。
                        百年风雨后,走进东大汉卿会堂二层的校史馆,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发黄的“东北大学流亡办学路线图”。从1931年流亡到1946年学校迁回沈阳,15年的时间里,东大人流离燕市,转徙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线路图上蜿蜒曲折的线条,是一条流亡路,也是一条抗战路。


                        IP属地:北京14楼2023-09-03 21:42
                        回复
                          在北平,东大食堂的墙上贴着“打回老家去”五个大字,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学子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在西安,新任代校长周鲸文在开学典礼上第一次讲话,激情澎湃:“我来主持校务,是来办抗日大学,是为国家培养抗日骨干!”在四川三台,“抗战建国、复土还乡”写在东大的校门上。


                          IP属地:北京15楼2023-09-03 21:43
                          回复
                            而行至校史馆“东大英烈”展区时,蓦然发现,过去耳闻的许多传奇故事,其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东大学子。
                            1938年驾驶飞机长途奔袭、“纸片轰炸”日本本土的佟彦博,被周恩来誉为“德威并用、智勇双全”。投笔从戎前,他的身份是东大机械工程学系学生,求学期间常与张学良打网球。
                            毛主席亲自签署新中国“第00001号烈属证”的丛德滋,1933年毕业于东大史地专修科。1935年前后,因在报上抨击蒋介石“枪口对内”,被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的罪名逮捕,后来,还是在张学良的交涉下才重获自由,并担任张学良的机要秘书。得益于此,他以总编辑的身份,在那份仅存世两个月的《解放日报》中,记录了西安事变从发生到解决的全过程。
                            组建“少年铁血军”的总司令苗可秀,在东大中文系就读时,就是“博学多闻”的高材生。1932年在北平从东大毕业后,他立即回到辽东三角地带,参加了东北民众自卫军。1934年2月,以大、中、小学生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少年铁血军”成立,多次与日伪军战斗。直至1935年,29岁的苗可秀被日军枪杀,“少年铁血军”仍在坚持抗日。


                            IP属地:北京16楼2023-09-03 21:43
                            回复
                              破格录取“奥运第一人”
                              1932年夏天,苗可秀逆流而上、回到辽东三角地带时,东大体育专修科的一名学子正在另一个“战场”上奋勇向前。
                              这是正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预赛,在一众高大魁梧的欧美运动员中间,身高完全不占优势的他身穿上白下黑的运动短装——这身战袍被他命名为“白山黑水”。
                              他就是东大学生刘长春。万里之外,他的家乡东北已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他的母校正辗转于流亡路上。刘长春单刀赴会,迈出的不仅是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第一步,还是为了揭露日本人导演的所谓“刘长春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闹剧”。


                              IP属地:北京17楼2023-09-03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