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关注:798,120贴子:28,282,222

基于康复视角的自行车手麻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疫情中后期自行车手麻的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变为常见的损伤问题。相比之下,手部麻木和无力的影响并不被许多人重视,甚至不紧张不急切不以为然,仿佛事不关己
疼痛是数种感觉的一种,痛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提示存在问题,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疼痛作为警戒,大多数情况下是提示存在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需要忍受。如果觉得任何疼痛忍忍就过去,那就丧失了痛觉存在的意义
麻木意味着整个感觉系统的丢失。感觉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让机体获取更多的信息,感觉丢失意味着感觉控制区域的瘫痪,不仅仅是痛觉,还有温度觉,触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等等都会消失
我在公吧的回复一直强调一件事,疼痛是感觉的一种,麻木是感觉的丢失,所以麻木比疼痛要严重和危险的多的多的多
疼痛不应该出现,麻木更不应该
麻木的代价也更严重,疼痛相关的损伤可大可小,骨科康复科有一条龙的解决方案,只要损失一些money;而麻木会导致运动系统的瘫痪,神经为不可再生细胞,断掉重接也只能听天由命。
(按照惯例有免责声明,B站由于审核宽松所以首发,见标题时证明B站已有完整版。)


IP属地:河北1楼2023-11-19 00:30回复
    神经损伤一般分两种原因,一个是过度牵拉,一个是过度卡压。神经也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随着姿势变化在体内滑动变长,这种过度牵拉在特定姿势下会出现。还有一种原因是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神经末梢供血不足引起的。
    神经损伤程度又根据功能受限的程度有不同划分,直接上表:

    现在的手麻案例都是集中在掌侧,主是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感觉区,损伤除了会影响对手指的控制能力外,还会出现特定形状的手型,都可以作为区分正中神经损伤还是尺神经损伤的依据。


    如果以bike fitting视角来思考手麻的问题,那思路是职业fitter摸发虱痒提出来的“公路车上的上半身问题都来自于下半身”,任何上半身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下半身的伸髋肌激活不足,最后使公路车的姿态控制变成了在车把上做俯卧撑。
    转换到康复视角上,不管下半身如何,“无法顺利的在车把上做俯卧撑”也算运动功能问题,只是这种需求有点扯淡。
    但诸多手麻无力的咨询贴中,提问者只是单纯的抛出“结果”,没有提供或者不愿提供任何详细信息,企图跳过评估分析诊断等过程,放弃找寻“造成结果的原因”,直接解决“结果”。
    别人无从得知他们身上具体发生了什么,无法构建有效思路来推测关节的损伤机制(连坐垫位置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想帮他们也无从下手。事情的转机是随着案例逐渐增多,有了少许提问者会在提问时提供更多关于实际设定与姿态的信息,在这其中终于发现了一些问题,找到了不同于fitting的完整逻辑链条,从康复的角度解释手麻的原因。
    ※事实上收集的这些手麻案例也大多都伴随着设定问题出现。在自行车上,坐垫位置有问题时,讨论上半身的姿态控制确实没有多大意义,在这里虚空讨论手腕如何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
    本文只是基于康复视角,在自行车上做一些额外的关于手部功能的思考,以追求在无关自行车的场景里面正确使用自己的身体。如果只在自行车上有手麻问题,请先在fitting侧解决自己的车辆设定问题,当fitting无效时再考虑康复侧的介入。


    IP属地:河北3楼2023-11-19 00:32
    回复
      腕关节的动作,有屈,伸,桡偏/外展,尺偏/内收4个方向。手部的旋前与旋后不是由腕关节产生的,是由前臂尺桡关节产生,这也有一定影响。

      在那些自述手麻并且愿意提供部分骑姿照片的案例中,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前臂和手部姿态
      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趴在车把车把上的时候,前臂旋前(掌心朝下),手腕有明显的伸直,部分还有一些有明显的桡偏,这种姿势明显的偏离了腕关节中立位。

      除了手腕的伸展,这些握姿都是有一定内旋过的,掌心都不同程度朝下。
      人的手腕是管状的,叫腕管;中间是凹陷的,叫腕骨沟。正中神经的位置在腕骨沟正当中,尺神经的位置在靠外一点的位置。
      腕骨沟的内外都有一大堆东西,手腕这里却很纤细,因为大部分肌腹都在前臂上,到远端都是长长的肌腱,这些肌腱和血管神经一起穿过手腕,这里的空间可以说非常狭小。
      除了外部挤压导致的内部压力增加,还有因过度使用导致内部摩擦增生肿胀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增加。

      腕骨沟是凹的,车把又是圆的,当前臂旋前(掌心向下)且手腕伸直时,刚好圆形车把落入掌根凹陷的腕骨沟,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腕管承重姿势下,腕管空间减少,压力上升,血液循环不畅,最终出现神经的损伤与对应的功能障碍。
      想象一下,上图手腕凹陷部分出现压力时,里面那么多东西挤的有多难受?
      平把上的逻辑也一样,运动型自行车都是前倾前屈的姿势,只要手腕产生了过度伸展,上肢压力最终都很容易落到掌根腕管处。

      这种握姿其实也会造成握力的明显下降,因为腕关节离中立位越远握力下降越明显,不管是哪个方向偏离中立位都是如此,可以握住自己一根手指做手腕的活动来感受一下。实际场景中是捏刹车变得更费力,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提这一点。
      去搜了一下环法Pro们的握姿,当然也有一部分Pro是这种握姿,但他们的臀大肌足够强,不会出现上肢的过度负荷。还是那句话:学习Pro的能力,而非模仿Pro的姿势。
      再次强调,对于图里收集的这类案例来说,他们本质上也属于各种原因的臀大肌激活不足导致的上肢过度负荷,这属于上肢包括腕关节的代偿。但手腕功能有限,无法满足代偿需要,即便握姿正常,手上也会出现明显的压力,换个项目一样会出现腕关节问题。
      我不是fitter,而是学的康复,所以我更关心无关自行车的问题,更关心自行车之外的关节功能和影响。于是除了了解fitting,也更多的会从康复视角去看问题,所以专门写的本贴。


      IP属地:河北4楼2023-11-19 00:34
      回复
        任何角度上,只要这种腕关节功能限制和腕管受力的姿势不变,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
        功能和姿势是因,麻木是果,那些说没事甩甩手来防手麻的思路只是在解决“果”,完全忽视“因”,跟头疼只吃止疼药一样无济于事。
        任何损伤都是“果”,尤其是运动损伤,不去解决造成结果的“因”,光想着休息,从来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用加厚的手套去增加缓冲,只能解决从下到上的冲击,而压迫来自从上到下失控的体重。
        正确的握姿,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相对健康的是腕关节处在自然中立位上的握姿,这个握姿要分两个面,一个是屈和伸的面,一个是桡偏和尺偏的面。
        前面手腕活动度的图都是以前臂朝向为基准,手腕为轴,手掌手指朝向变化判断是否产生活动。但手要执行抓握动作,不能以手指的朝向去判断手腕的屈伸,这时候用抓握物体的中心去判断更符合逻辑,抓握的中心与前臂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中立位,此时最稳定最健康。

        桡偏和尺偏的变化就简单一点了,从侧面看,中间的掌骨与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为中立位。

        当然知道这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关节周围没有稳定的肌肉力量去维持动作,这不是想不想的事,而是能不能的事。
        能力是决定动作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其实并不应该以“正确”或“错误”去区分动作,而是应该以“能控制的动作”和“不能控制的动作”去做区分。如果不能控制,要么用bike fitting的思路去抬升车把或者训练伸髋肌,要么用康复的思路去做手腕的功能性训练。
        而我选择:
        腕关节功能性训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拉伸为主获得活动度,另一部分以强化为主训练稳定性,注意实际做的时候拉伸要放在训练之后。
        这些东西网上一搜很多,不是很想当复读机,就很敷衍的搬一些吧。
        拉伸右侧腕屈肌,肘关节伸直,腕关节伸展,左手抓住右手,将其拉向身体,保持肘部伸直,感受到前臂下侧和掌根有一定拉伸感时,保持15-30秒为一组。左侧同理。

        拉伸右侧伸腕肌,肘关节伸直,腕关节屈曲,左手握住右手,将其拉向身体,保持肘关节伸直,感觉前臂上侧和手背有一定拉伸感时,维持15-30秒为一组。左侧同理。

        腕部的屈伸训练,找个合适的负重,可以是任何形式,如哑铃,弹力带,装满的水杯,甚至抓自行车上管当杠铃使,前提是能控制的住……只要阻力方向与屈伸方向相反,都能用来训练。
        注意动作起点不是从中立位开始的,这样可获得更大的活动行程。根据选择的负重形式,将每个动作控制在可以完成10-20次左右为一组。完不成一组说明阻力过大,应更换更轻的阻力。

        再次强调,先训练后拉伸,不要搞反顺序。训练可视能力进行1-3组,每周3-4次,而拉伸则可以每天进行,直到拥有被动屈伸皆到90°的活动度。


        IP属地:河北5楼2023-11-19 00:37
        回复
          上述逻辑和方案适用于双侧手麻,还有一些单侧手麻的问题,这类问题都会涉及到不对称的体态,如单侧足弓塌陷,长短腿,骨盆旋转,骨盆侧倾,脊柱侧弯,高低肩等等。
          除此之外错误的车把和手变设定也会对握姿产生影响。
          许多新手通过网购自行安装的车把和手变经常看见或高或低的情况,上把位无法正常使用,强行抓握上把位也会变成桡偏或尺偏的握姿。
          不适合的弯把宽度也会影响手腕的角度。
          手变内撇的安装方式则让手腕有更多屈曲,增加腕管压迫的风险。除此之外这种内撇的手变也会减弱手指屈肌力量,改变刹车杆转轴的方向,在需要刹车时增加额外负担或风险。
          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方式更舒服,但舒服≠正常…算了字数过3500了,也不想反驳什么了。
          真诚的希望诸位身体健康吧。
          (完)


          IP属地:河北6楼2023-11-19 00:37
          回复
            大佬!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11-19 00:50
            回复
              很有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1-19 01:19
              回复
                66666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11-19 02:36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1-19 03:09
                  回复
                    好贴!我年初因为手肘关节痛去做飞艇,就说除了伸髋不足外,握姿也不对,犯了高尔夫球肘一样的毛病;换新车后,手变头装的偏低了一点,握着巨难受,我一度以为是fram手变头形状不适合手型导致的,但让群里大佬给看了一下后,调整了一下手变头高低,再握就不难受了公路车的设定真是处处是细节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11-19 06:21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1-19 06:52
                      回复
                        顶+3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1-19 06:55
                        回复
                          说到神经损伤,我嘴唇下面割过一个囊肿,然后过了几年了这块还是麻的看来要一辈子了
                          这张图我以前画的,可能描述不准确,反正就是讲手变内撇和现在流行的瓜车外撇把(图4),都是导致偏离中立位,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说,fitting建议用36宽,但是为了符合瓜车风格,我装了38的外撇把,带点角度,手变中心差不多也是36宽,用了半年左右,右肩时不时出现酸痛我一度以为是前伸或者堆高改变导致的,直到后来我换回了36的普通车把,这个问题就消失了。
                          顺便我还要骂一下奸特的contact弯把,它的上半段,也就是手变夹环的位置,不垂直,导致手变装出来就是斜的,虽然握持感没有明显区别,但看着就不爽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23-11-19 07:44
                          收起回复
                            我手一疼就升把立,我的把立随时能调无需工具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11-19 09:59
                            收起回复
                              刚好手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1-19 1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