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2吧 关注:29,601贴子:719,052
  • 1回复贴,共1

“褐尾鲸”希格拉超级战斗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褐尾鲸是希格拉环赤道海中的最大物种,较宽的身形和褐色的尾巴是它明显的特征,因为尺寸相仿,因此希格拉给这一级超级战斗机以褐尾鲸命名。
褐尾鲸截击机长度39米,宽度15米,厚度10米,相较于第二代(HW3)的战斗机仍有增加,它不是由宇军下设的研究所单独开发,而是和通用造船厂联合研发。
背景:尽管生物传导,轻量化机身,智能驾驶等技术最先应用于宇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用造船厂为了争夺家用飞船市场,几乎不计成本的研发使其技术在短短五十年之后遥遥领先于宇军之上,因此宇军提出了和通用造船厂展开合作。
褐尾鲸战斗机设计思路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从电气化家用飞船上找到了突破,以往的战斗机通过增强装甲提高防御力,但是越往后防御效果越不明显,同时还削弱了战斗机的机动。这一代战斗机结构如同电气化飞船数以百计的反重力地板和元素融合电池分布式排列,其分散的模块化使其即使损失了一半仍然具有相当的战斗力,比增加装甲可靠得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借鉴了电器化飞船上的技术,使数量众多的模块管理变得可行,这也是需要增大体积的重要因素。


褐尾鲸战斗机采用非承载式船身,其承载结构位于中心的板状支架上,里面集成了反重力地板。尽管非承载结构对整体的保护不如家用船的承载式结构,但是考虑到战斗机的尺寸和无需考虑碰撞防护的要求,因此非承载式结构更有助于减轻重量和挂载更多的模块。不过它的反重力地板十分简配,尽管自身重达500吨,但是功率只有1200兆瓦,相比自重50吨,功率400兆瓦的双鱼座飞船相比十分寒碜,不过它的动力来源主要是聚变引擎。

褐尾鲸战斗机的引擎位于重量的中轴线附近,远看是一个巨大的引擎,实际是由几十个较小的引擎组成,这使得飞船有极其强悍的生存能力。它在标准配置中挂载的16个聚变反应燃料罐装中装有不可燃的金属颗粒推进剂,可以让引擎以8500吨的最大推力输出40分钟,足够应对任何战斗。不仅仅如此,引擎有进气模式和非进气模式,因此在大气层中它可以以更低的燃料消耗飞行,由于符合放射排放星际标准,因此希格拉人对此不会表示恐惧,宇军也乐意让他们的战斗机中队在水岸或者广场上空做飞行表演。

褐尾鲸战斗机拥有装甲船舱,尽管面积不大,但是物件应有尽有,在随同航母出战时,得益于神经传导控制,一个人就可以驾驶,而在自持出战时,它可以带上3-4人航行2个月。它的驾驶舱宽2.5米,被25厘米的金属墙包裹,使用全息投影观察外面的情况。此外船舱中还配有最新的加速补偿反重力地板,使飞船的加速过载可以达到15G。

褐尾鲸有2门150毫米速射突击炮,位于驾驶舱的正下方,好在手动控制时减少视差造成的影响,配有4个弹仓,共计1200发,擅长于对付战斗机、护航艇和主力舰模块,具备较好的通用性。

褐尾鲸半数击落吸收火力为450单位,全新的架构使它几乎不输于小型飞艇,尽管船身较大,但是2级改进后的最大航速达到了480马赫,仅次于轻型战斗机。由于船上还安装有增强的感知系统,因此它造价高昂,单机就达到了350AU,双机编队则需要700AU。
褐尾鲸的战斗效率体现在清理一些重要的目标上,如在特混编队战斗时清理战舰附近的轰炸机,机群周围的战斗机和主力舰的引擎、炮塔等模块,它不是一艘万能的飞船,尤其是在护卫舰面前它显得较为脆弱,因此在使用时应当避免像大批量的轰炸机一样进入混战。


IP属地:江苏1楼2023-12-10 20:38回复
    那必须点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11 0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