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短视频吧 关注:3,015贴子:55,130
  • 7回复贴,共1

看看短视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13 10:46回复
    读书记忆
    第一层:发散思维(线索)。普通人。
    第二层:逻辑思维(线索)+图像思维(模型)。一部分人。
    第三层:结构思维(书的框架)。作者思维(线索)。一系列表,对列表结构有自己的想法(一二层)。
    第四层:全面统筹学习的整个过程,综合运用所有提升效率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每一步。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13 10:52
    回复
      思维导图的混乱和规律。
      混乱的思维导图。分抄书型。涂鸦型。迷宫型。思维导图先找到思维,再把思维画到导图上画完就记住。从内容到含义到关系。从目录先找单元之间联系,再找章之间联系。再找节之间联系。对内容的理解,其实是根据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整理的时候有浓缩的内容,有根据内容的提问,提问中包含提示词。内容和提问的错落有致的结合。大方向,小方向,时间,空间,发展,外在,内在,开始,过程,结果。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13 13:48
      回复
        你背不下来的原因:内容混乱,量太大,背了忘。你没有给知识点排好顺序。越接近我们熟悉的顺序,我们就越容易记住它。背不下来,是因为你不理解作者的知识点的顺序。理解知识点的顺序、或者用你自己的顺序把它们重新排列就好背。有的知识点好背,但是容易忘,考试的时候想不起来。这时,我们用一点顺序来背就能记住。明白知识点讲的什么、怎么讲的。然后重构这个顺序。利用框架给他记下来。开端、过程、想法、行动、结果、后续结果。一开始不能精准还原原文,先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然后再对照着去修正。背书理念:背书不一定按照原文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要想背得快,要按自己的顺序、自己的逻辑,自然的背下来。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核心内容,就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13 14:42
        回复
          内容分成对称或对等的若干份,形成对称或对等的逻辑关系,通过对称的逻辑关系,易化信息,便于背诵。对上面人,对自己,对下面人。战争与和平。对内和对外。政治和经济。等分思维:一,数量对等或对称;二,建立对等的逻辑关系。内外。早中晚。东南西北。有了稳固的逻辑属性,就可以通过推理来回忆起来。战略意义:大方面拆解书的结构;小方面帮助记忆小的知识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14 09:15
          回复
            正式背书之前,把书的内容先整理一遍,明确需要背的内容。一个学科或一本书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结构层,一个是内容层。先记结构再记内容。结构可以帮助你记住书本之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一天的时间把书本的结构整个背下来。分成模块,构建模块之间逻辑联系。先看内容,理解内容之后,创建逻辑联系。先讲行业基本认知,再讲业务基本流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分思维的优势:给出一个思维框架,这个框架中知道这只是怎么排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怎么样?如果不能等分,就用一般逻辑去分析。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14 13:47
            回复
              第一,把要背的内容,把若干个整合成一个,或者把多个整合成少个。减少记忆单位。第二,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给讲出来。强行理解是指:你不想理解的时候,你要求自己去理解。但是你理解的水平肯定是受你自己的限制,所以说这个讲一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加工”的过程。把别人写的不好理解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内容,这个加工过程本身就是理解,理解本身也是记忆。第三,尽量把枯燥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内容。就是在第二的基础上,把内容给他讲的有趣一些,因为读书本身就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15 11:51
              回复
                阅读、理解、背诵、记忆、答题,其实是一回事。你读完了才能理解;理解之后才记忆;记忆之后才能答题和背诵。关于理解和记忆,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你不能不理解,然后就记忆了。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压缩”的过程,但是他这个“压缩”的过程,不是说简单的那种“压缩”,或者不是止步于压缩,包括压缩成一句话,几个关键词之类。这压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找到你记忆的这个内容的其中的深层的“联系”。回头你回忆的时候,你不是照着你压缩的内容去回忆的,或者说你理解的时候,你是理解的你这个内容的“联系”,而不是理解你的关键词。从联系和关键词,然后你就能回忆起整块的内容。
                “理解”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的联系”,“记忆”的也不是“内容”,也是“内容的联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16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