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吧 关注:41,225贴子:680,995

万能的吧友解答一下我的困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国古代都是用那种扎甲的小甲片做甲,但我看古代的头盔都是一大片铁,所以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大甲片,就像布面甲一样,或者做成板甲,虽然说为了方便配发,但那些将领也完全有钱做板甲啊,是因为炼铁技术或锻打技术不行,还是那些将领对甲根本不了解,有什么就用什么,还是其他原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8 09:00回复
    目前我听别人解释有因为古早时期不会用煤炭炼铁导致铁只能一小块一小块产出,所以只能锻打小甲片,还有说是为了适应骑马作战,扎甲延展性好,还有说古早不会什么人体工程力学,所以铁或钢板甲穿上就像个铁疙瘩,太重被遗弃的,是这样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8 09:09
    收起回复
      可能是点亮了某种科技,自从蒙古征服以后,大块甲片开始在世界岛(旧大陆)普及,板甲,板链甲,布面甲,都是在这一时期大发展的,在此之前,无论欧洲还是中国,盔甲都是以细小为主,扎甲,锁甲,鳞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8 15:29
      回复
        看鬼佬打全甲格斗……团队装箱子,全身板甲 两个行李箱🧳装一套,鳞甲/札甲 三套半 一个箱子。 可见运输装箱差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8 18:11
        回复
          大片甲胄运输不行,大片甲跟小片完全是俩科技树,大片你要重新考虑铁甲结构,制作工艺,钢铁强度,穿戴方式等等,已经有成熟稳定的扎甲科技了没必要在新开一条科技树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8 22:01
          回复
            一个是中国古代战争烈度低导致点不出板甲 二是扎甲科技过于成熟 甲胄不得私有且都是官府发放的制式装备 没啥理由在整了 三是火器的崛起 明代中后期没有大规模战役了 面对的都是小股势力的袭扰 面对的也是轻甲或无甲的机动性强的敌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9 05:08
            收起回复
              板甲的出现一定是必然的吗?板甲的起源和发展都集中在西欧中欧,你把它当做是欧洲特色,那中国不出现板甲有什么奇怪的吗?你的思路是,板甲好,然后古人在没有科学思想的情况下能一直做最优解,但是这两个论点都站不稳,板甲再好也是铁做的不是钛合金凯夫拉做的,没有到碾压的性能优势,古人也不是总做理性选择,不然早就科技爆炸飞火星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9 10:04
              收起回复
                嗯,其实就目前的理论上来讲,有几个观点,第一中国的军事理论上来讲少数的精英部队很难直接扭转战局,这一点跟欧洲是不一样的,欧洲你如果有十几个全身板甲的骑士老爷,那可以追着上万人砍。所以,中国相较于盔甲的性能上来讲,更注重的是这个盔甲是否能在短时间以最低的成本来达成最高的被甲率。而扎甲完美符合这一点,这玩意儿只需要一两个铁匠,不停的打甲片,然后哪怕让一群妇女儿童搁那一个个的编就行了甚至可以不讲究太多的形制只要能用就行,而板甲就做不到。还有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的表层铁矿大多数含硫量非常高,而中国的平均炼铁技术事实上在世界上而言属于比较差的,虽然有极少数特别范例,但没办法作为一个广泛平均而论。就连欧洲人的板甲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严重不均质的,你觉得含硫量极高的铁板在以前那个技术能敲出什么玩意儿来?怕是拿把短剑都能一剑劈碎。所以,中国在历史上面很长时间用杂甲,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算是历史必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9 13:26
                收起回复
                  因为头盔也是一片片的,铆接或者绳接在一块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9 14:37
                  回复
                    头盔可不是一大片,其实也是小甲片拼接的。至于将领,甲胄不得私有,自然不会大钱量身定做板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9 15:04
                    回复
                      头盔是整铁也是元明时期的事了,一直没考虑私甲,就更不可能往板甲方面点技能点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09 15:48
                      收起回复
                        你这个说法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首先古代大甲片出土的多的是,从汉代,北朝就出土了一大堆,后面辽宋就更多了,包括万历皇帝的衣服,也是在大甲片范畴里面的,甚至很多明代的甲片很多都接近当时欧洲那种几片铆接起来板甲那种大小的甲片了,与其说大甲片和小甲片是生产力区别,不如说是选择问题。不同的部队属性,肯定要配发不同的甲胄的。而给你所谓的中国古代都是小甲片的错觉,是甲商为了节省成本,强行一种甲片套好几代。
                        第二点,板甲之所以叫板甲不是因为它敲成一大块就有用了,而是需要技术的。中国古代南方,包括朝鲜半岛南部都出土过类似板甲结构的甲胄,为什么还是中国最猛呢?光有板甲没有科技有啥用,没有锻造方法成本降不下来,一套造出来一两个人穿得起;不会计算,没有穹顶减伤,造出来的也就是个比札甲强一点的奢侈货罢了,板甲的背后是科技,又不是这个形制多牛批,拿个锤子敲铁皮罢了,给你学一两个周你也能会。
                        最后,某些人说的中国少数精兵没办法左右战场实在无法苟同。界桥之战,公孙瓒被麹义八百人打败,刘裕却月阵大显神威也就两千人,唐太宗虎牢关三千人,黄天荡之战400人,朱仙镇500人,完颜陈和尚400破八千蒙古,曹变蛟只带精锐突击皇太极,差点就能冲到皇太极跟前,这些难道不是精兵扭转战局吗?玩过策略游戏的都知道,几万大军,可能90%都是填线部队,真正的胜负手往往就在那几百几千人身上,这个古往今来全世界都是行得通的,刻意去为了所谓的民族自信忽略客观事实,恰恰是不自信的体现。中国上下五千年,吹比还用得着编一些不存在的事情吗?


                        IP属地:山东12楼2024-05-09 16:44
                        回复
                          头盔看着是一大片,其实也是拼接的,汉盔完全就是扎甲盔,唐宋也是八瓣或者四瓣的头盔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10 03:36
                          收起回复
                            大片真就好吗?不一定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0 15:02
                            收起回复
                              个例不是普遍,同板甲一样,人类文明迈向现代也只不过是源自欧洲文明的个例而已。要看彼时全世界或者旧大陆的普遍情况,中国这种选择才是最正常的。是大多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0 15: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