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776,315 贴子: 11,976,107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11
    ............. 第一位 魏国曹操长子 曹昂 曹子脩 他的生母不详,由丁夫人抚养,丁夫人是早期曹操唯一的正室夫人, 所以曹昂属于长子 又属于嫡子 在正常情况下 他继承曹操的家业是无出其右的 后面的曹丕 曹植根本没有资格争 曹丕在后面的登基称帝的时候 也说过 如果子脩长兄在的话 他是没有资格继承这个位置的 不过这些都只是假设了 曹昂在宛城之战的时候为了保护曹操 把坐骑给了他 自己战死沙场了 皇帝宝座就这样再也与他没有什么关系 第二位
    有lin 00:08
  • 145
    如图是朱绍侯老师的论文摘要 1.诸葛亮北伐统共七年,至少有60%的时间是在休息! 第一次北伐是建兴六年春,第二次北伐是建兴六年冬天,打了陈仓二十多天就撤退了,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春天,取武都阴平(和第二次北伐可以算作一起),这三次北伐加起来只有一年,第四次北伐直接到了建兴九年春天,休息了将近两年!(鉴于第三次到第四次北伐之间的曹魏攻蜀属于防守战,肯定不能算穷兵黩武,而且曹魏只打两个月就撤退了)大概到六月的
    种花联盟 00:09
  • 10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没有安排好接班人 ,人葬在勉县,按理来说应该是安排最近的北伐军荆州派南阳南郡的魏延杨怡接盘,可为什么最后由成都的蒋宛当大旗了,按理来说从出师表清一色的荆州人(别杠 ,查一下出师表的人员组成贯籍)和后面的霸府来看诸葛亮所在的荆州派系在朝堂北伐都占主领导地位,现在诸葛亮病重了不就近定下接班人,导致派下杨怡魏延火并,极大削弱了荆州派系的能量,给了其他派系发展的空间,后面蒋宛也不喜欢北伐,北
    000000096 00:03
  • 611
    是觉得关羽带着一支人数2~3万、没有补给、士气低迷(吃败仗+被偷家)的残兵败将,能在疑似被两面夹击(曹魏可以不追,关羽不能不防吧)、要打水战的情况下,能够赶在断粮前速胜东吴至少一倍的、陆逊、吕蒙亲领的军队? 好奇一下三国之间这种几万人参与的战争有速胜的例子吗?
    rtxdjk72 6-8
  • 83
    我们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失败 最重要的原因是关羽自己本身太傲娇了,所谓骄兵必败,这也是没办法的 但是关二爷确实猛,抓于禁 水淹七军,威震天下 有骄傲的资本,连诸葛亮都拍过关二爷的马屁 说小小马超怎么比的上美髯公的绝伦逸群 ,虽然他说的确实是事实 主要想问一下贴吧的老哥们 关二爷最后失败了 蜀汉的那些大佬们需要负责吗 各自的责任是多少呢? 比如 刘备作为主公 诸葛亮作为军师 张飞作为兄弟 赵云作为同事 他们都有责任吗
  • 21
    我大魏不管怎么看都比蜀吴厉害吧,手下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河北之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的,虽然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大吧,但是三国演义也主要是捧蜀贬吴啊,按理来讲不应该魏粉比蜀粉多,然后蜀粉比吴粉多吗?怎么总感觉吴粉随处可见呢
  • 16
    B站为白衣渡江说了几句话,没想到这几天全是点赞的,之前还有回复骂吕蒙和孙权的,现在都被B友怼回去了,骂人的也不吱声了
    绿茶楠 6-8
  • 114
    赤壁之战,首先提出联刘抗草就不要说了。 赤壁之战之后借南郡给刘备集团,就是了不起的战略眼光: 表面上看,借给刘备南郡,刘备夺了益州,发展壮大了。孙权集团吃大亏了,其实不然。。。 借南郡的三大好处: 1,体现孙权集团的大气和全局观。,为后来鼎足而立,或者和刘备集团一起联手夺取天下创造了可能性。 2,让刘备集团去向西夺取益州,而一旦刘备集团夺取了益州,曹操集团必然坐不住,也要去夺取汉中。。。此时曹操和刘备必然
  • 150
    219年孙权派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杀死关羽,这件事成为三国饭圈某些群体抹黑孙权吕蒙的借口,大骂孙权鼠辈,批评孙权鼠目寸光,背弃孙刘联盟。那么孙权取荆州真的是昏招吗? 从孙权个人角度出发。东吴取荆州之前,刘备集团就已经信用破产了,最先背弃孙刘联盟的是刘备。刘备以批发入山欺孙瑜,取凉还荆戏孙权,引发215年吕蒙武装讨债取三郡。再加上刘备诓骗刘璋钱粮军械军队不干活,鸿门宴诱杀杨怀高沛,囚禁刘阐,背刺刘璋。可以说孙权
  • 138
    史料写曹军差点没把东吴防线打崩,有人说这次是曹军继赤壁之后,最接近灭东吴的一次大阵仗。 那为什么这战在三国史里存在感不高呢?还是这仗有夸大的成分?
  • 128
    孙权接手的江东是烂摊子,刚上任就叛乱不断,但还好在周瑜张昭等辅佐下稳住局势 诸葛亮接手的蜀国也是烂摊子,刚上任也是叛乱不断,但是诸葛亮能安抚叛军结盟吴国稳住局势(而且刚打了超级大败仗损失好几万人) 孙权孙权统治江东五十二年,能稳定统治这么久已经能说明他的能力,统治期间成功压制江东本土势力,在曹操南征和刘备伐吴的时候,能稳定人心,使江东文武上下团结一心对抗敌人,最终保住并发展江东基业 诸葛亮当政十二年,
  • 399
    关羽丢荆州不仅是麋芳投降这么简单,整个关羽的辖区就没有进行过有力的抵抗,大部分人不是投降就是逃跑,还在抵抗的都是些无力回天的小角色而已。宜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时吴军主力在吕蒙手里,还有一部分要北上拦截关羽,陆逊带的兵力应该不多,然而陆逊就是靠着这支偏师,西进宜都势如破竹,一路上都没遇到像样的抵抗。是不是荆州的正规军都让关羽拉去围攻襄樊了,留下来的都是些临时招募的民兵而已
  • 315
    整个三国 相互之间都没什么进攻胜局 而且其实拆碎了就不算战绩了 把战庞德都拆成两次 这没意思 实际赤壁之战刘备入蜀三国定雏形之后的三国相互之间进攻战役就这几场胜: 刘备取汉中 吕蒙袭取荆州系列战役 邓艾钟会入蜀 没了 从刘备入蜀 三国定型开始 就这么多 关羽那个算一场败 大意失荆州 哪有把战役拆碎的 你要是拆碎 那街亭之战前 诸葛亮是不是要算成北伐成功好几场 败只算一场街亭? 有这么拆的么 总结是:三家进攻战都不咋行
  • 14
    纵观整个历史长河 可以说群星璀璨 到处都是有趣的历史和惊人的故事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三国这一个时代却是蓝波湾 不管你信不信 可以这样说 中国14亿人口里面 只要是正常人 绝对每个人都知道三国的一些历史典故和人物 但是其他的时代就不一定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偏偏就三国这一段历史这么吸引人呢?
  • 11
    演义里给了详细的起因经过结果。历史上听说是由于士兵哗变?张飞统了这么多年兵,咋就士兵哗变了?
  • 23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干不了活的关系户?什么是关系户? 魏延,杨仪是不是关系户?那当然不是。关系户,干不了活的关系户,那必定是依托关系获得他干不了的岗位,占用资源,减少他人收益,增加他人的负担。 而不是说是亲戚就是关系户,很多人把亲戚比作关系户,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亲戚朋友也能干出活,例如你说曹彰是关系户吗?孙皎是关系户吗?当然不是。 谁才是真正的干不了活关系户?蜀汉三大关系户“廖立”“赵云”“刘琰” 这三个
    000000096 6-8
  • 49
    那只能说,斩首行动是可行; 而且关羽砍了曹操後; 刘关张成功全身而退机率很大。 陈寿是惋惜就记下来。
  • 279
    有人说诸葛亮被吹是因为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陈寿、裴松之、孙盛、常璩、习凿齿、傅玄这些两晋的史官、历史学家,在吹诸葛亮的时候,几乎都不吹诸葛亮的忠心,而是在吹能力 他们吹的点包括但不限于:善于治国、御军治戎有法、善于教化百姓、善政、以一州之地抗衡上国,以弱为强……… 到底哪有一个和忠诚有关? 甚至近现代的历史学家,朱子彦、翦伯赞、朱绍侯、吕思勉、范文澜,也都在吹诸葛亮的能力,没有人吹诸葛亮的忠诚 现
  • 605
    1.一个26.27岁在家读书种地没有出过仕的青年,能把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清晰,不牛? 2.东吴版鲁肃的《塌上策》无非意思就是靠长江天险守江东。甚至连刘表守不住荆州都没看出来,还建议打刘表呢。《隆中对》白纸黑字写的“而其主不能守”。周瑜所谓取益州之策甚至都是赤壁之后的事了。 3.“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和后面的剧情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开天眼了。 4.有人说。隆中对是个错误战略。是因为没考虑到东吴也要荆州。那是
  • 395
    前几天跟同学无意中聊到了这个话题,我原来认为这就是一次战略行动,而且吴蜀之间也并不像演义里边描绘的关系那么紧密,加之蜀国原先借荆州并没有还多少,这并不能算是背刺,但是我那个同学就是铁认为吕蒙就是背刺,他觉得如果不是吴蜀同盟魏国肯定会单独击破一个,所以吴蜀必须是实质上的盟友,而且又是老营销号的论调说吕蒙白衣渡江毁了商队云云,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看?
  • 394
    哦,霍峻八百人守葭萌关抵抗刘璋数万人,罗宪两千人抵抗陆抗三万人,朱然守江陵抵抗曹仁张郃五万名震敌国,张特三千人守合肥抵抗诸葛恪二十万人 而且以上举例大部分都守了几百天,陈仓诸葛亮才打了二十多天 这种例子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有诸葛亮被骂?还有蜀粉笑话吧吧友给他做的表情包,“郝千余”“葛数万”我说,你们这不是在打自己脸吗
  • 172
    所谓仁义 虚伪 残暴 都是相对,又哪来那么绝对。 刘备在至少在表现上至少是相对仁义,如果说虚伪也只是相对虚伪。 其实正史上的刘备明显只是相对仁义,但同时也是杀伐果断的狠人。有些人觉得这种人其实更有魅力,乱入必须要有狠的一面,纯善良无法在乱世立足。仁义不失杀伐果断更有魅力。 一直觉得罗贯中是高级刘备黑,他吹关羽吹赵云吹孔明,又是蜀汉视角,但对刘备很恶意。刘备现在被黑的惨,老罗功不可没。演义刘备性格看上去比正
  • 4
    看了一下他们活跃的时间,曹腾120年就在陪太子读书了,168年曹节去迎刘宏,总感觉他们应该反过来才是,难不成是曹节活太久了
  • 61
    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我始终有一事不解众所周知,古代战争用的大多是冷兵器,对于一员大将来说,武器的选择至关重要。虽然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但真正实用的并不多。 吕布用的方天画戟是一特殊的存在,相当于一杆长枪头上带两个月牙,可以刺和劈,这种兵器真正好用吗?我看不见得,因为两个月牙和枪杆连接处有“井”字形空隙,一旦和其它东西缠绕在一起,反而成了累赘,岂不误了自己性命?比如说对方使用了钩镰枪或飞抓之
  • 46
    诸位请教一个问题,三国时期的刘封要怎么运作才能躲过被刘备赐死的命运,因过继子的第一继承人身份阻碍了刘禅的接班位置,就关羽救不救都是死的前提下如果跟孟达一起投曹,那么作为失去了储君和荆州的荆州派因这件事还有可能投资蜀汉吗?又该何去何从,刘备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假设等刘备生下刘禅时如果刘封害怕受到清算请求改回寇姓时刘备该如何处理刘封这个过继子,以及处理他所在的荆州派
  • 138
    额,大家觉得这位up讲的怎么样,我也是近期刷到的然后关注了,然后也看了几次直播。其实我对他讲的角度感兴趣,比如:历史长河中,只有资源会对统治者分好坏,资源会共情资源,而统治者会学习统治者。(这不是作者本人讲的,是我理解的,可能肤浅了)
    南枢璃 6-8
  • 39
    三国战争时期 马匹的作用可以说和现在有机关枪一样重要吧 曹操在北方 拥有天下闻名的虎豹骑 而且北方善马 南方善马 不管是收复中原 还是兴复汉室 都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就是很多的战马 可是 我大概看了一下 好像三国时期 盛产马匹的是徐州 辽东 还有关中这些地方 刘备根本没办法搞到高端的战马呀 只有汉中能搞一些马匹吧 但是供应大军 操练骑兵 难度是不是太大了 蜀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不适合养马 很难搞到马吧 隔壁孙权也不可能平价卖马给
  • 36
    简单的综述下曹魏在历史上各大版块的成就
  • 267
    关羽:为蜀汉巩固半壁江山的武圣、蜀小国耳名将唯羽、乃封拜元勋、襄樊之战威震华夏虽然身为荆州督丢了荆州但是他确实尽力按隆中对路线北伐了,蜀汉荆州高层主张的得凉还荆与联吴抗曹的应该负更大责任 关关,你也是个苦命人啊😭今天广东下雨了,因为关关知道只有我懂他
  • 13
    公安县志里说:“子明在公安即卒,有何功于民?故不载。”有人说这是在骂吕蒙,说明吕蒙和东吴对荆州人不好,但问题是东吴能快速拿下荆州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对荆州人好吗?且不说吕蒙善待百姓的攻心计瓦解了关羽军,孙权甚至是直接把潘睿感动了,潘睿后期也是东吴重臣。这是否相互矛盾了?
  • 406
    B站看视频,说是曹魏主力73开,东吴侧占7层,蜀汉侧占3层。但是蜀汉有擒于禁和汉中斩夏侯渊啊。东吴有这样重量级的斩将或腐乳么?
  • 55
    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害,刘备为了复仇夺回荆州,发动了数万军队进攻东吴,结果被东吴陆逊击败,刘备只以身免。刘备除了损失数万军队外,还损失了很多文臣武将,下面盘点一下刘备损失的文臣武将的名单。1,傅彤,刘备战败时,傅彤为掩护刘备牺牲。2,程畿,刘备战败时,程畿为掩护刘备牺牲。3,马良,刘备战败时,马良遭到了东吴的攻击而牺牲。4,赵融,刘备战败时,赵融遭遇了东吴的攻击殉国。5,张南,冯习,刘备战败时,张
  • 149
    诈降是黄盖搞的,火攻也是黄盖提的,也是黄盖自己烧的,咋没人吹黄盖? 有人可能会说:周瑜才是大都督,周瑜才是总指挥,黄盖只是他的手下,所以要归功于周瑜。那程普也是指挥,和周瑜一样都是左右都督,地位相当,也没见有人吹程普。 还有人可能说了:只有周瑜才是主战派,是周瑜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的胜利,要不然孙权早投降了。那鲁肃呢,鲁肃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也没见有人吹鲁肃?
  • 1
    “雅制昭皇亣后碑文,论后名字之美,比谕前魏之甄后。” “伏惟皇魏绍天明命,家有率土,戎轩仍动,未遑历事,因前魏景初历,术数差违,不协晷度。” “去辽东南一千馀里,东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旧夫馀,人户参倍于前魏时。” “九世祖敷,前魏青龙中为幽州刺史,行炟州州事,因忠丧亡,遂州刺史。” “工得先魏古法钟繇元常,而下无讥也。” “永宁寺于铜驼街西,意即前魏永宁殿故处也。”
  • 83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yunbailu 3-4
  • 1474
    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吕蒙功绩就只有一个伐荆州啊,吕蒙有以下功绩,吕蒙所推荐孙权所建的濡须坞挡了曹魏三代明君曹操三次伐吴,曹丕三路伐吴,一共五次伐吴,都使得曹魏对于东吴无功而返,这是其一,二,吕蒙一伐荆州,攻心拿下郝普,直接拿下了三郡,这是其二,三吕蒙白衣渡江,不废一兵一卒拿下了半个荆州,使得东吴拥有了第三个州这是其三,而且拿下荆州后秋毫无犯,甚至底下有人拿老百姓斗笠,给枭首了,四,吕蒙在皖城之战,献
  • 65
    关羽北伐→围襄阳→与庞德交战被射伤额头→于禁带领七军支援→曹仁让于禁庞德屯在樊城北部→天降大雨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拒降胡修傅方投降,关羽威震华夏→围樊城→关羽派人去湘关取米→徐晃长驱直入解了樊城之围→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投降→吕蒙攻心关羽军队军心涣散→关羽麦城投降→孙权问吴范认为关羽诈降派潘璋朱然去堵关羽→关羽关平被潘璋部下马忠生擒当场被杀。 这么一看吕蒙应该还在南郡安民,杀关羽大概率是孙权的主
  • 32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被袁绍气死了 那么多谋士 只要袁绍多听劝,早就一统三国了,而且后面那些谋士死的时候真的挺泪目的,比如沮授被曹操俘虏偷马被杀,审配面向北而亡 辛评被袁谭气死,田丰在牢里面自刎而亡,都为这些忠义之士感到不值
    建安182 6-8
  • 28
    例如像云南白药等药物的配比也没有公布,为什么兵书目前不算做机密?
  • 330
    孙权本来定位是刘禅、曹丕这种,结果也有很多人拿曹操刘备和孙权比,虽然没比过,还是觉得很厉害,孙权既是创业者也是守业者
    建安182 6-8
  • 217
    不止一次遇到亮吹把刘备说的像个废物,什么刘备混了半辈子仍然在一县之地打转,因为遇到诸葛才三分天下了, 讲道理从孙刘联盟,鲁肃提出,东吴主导,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可以说连锁反应,而刘备也靠个人魅力忽悠到了南郡和益州带路党,最终在法正的协助下最终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最大的功劳不就是刘备自己,戎马一生,百折不挠,才让孙权和法正等相信他,才有南郡和益州, 什么三分天下诸葛亮,在三分天下这件事上诸葛可以说属于功劳非
  • 324
    诸葛亮内政强的肯定没有争议,谈到军事那就是争议大了去了,我想说《李卫公问对》就算再有可能是伪作,那至少也是武经七书之一,是编入古代军事教科书加入武举考试里的,这说明《李卫公问对》的军事思想在当时得到了军事家的主流认可,至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粟裕将军和朱帅彭帅等,他们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战术”,也就是性格谨慎不敢用奇兵 《李卫公问对》全篇在吹诸葛亮治军思想和八阵法,这好像和战术没关系吧?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