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乐创业思维吧
关注: 5 贴子: 756

抱着学习的态度前进,无论是事业、爱情

  • 目录:
  • 职业交流
  • 1
    关于福建文化认同感 只有漳州、厦门、泉州会自称闽南人,而其它地区不会说自己是闽东人、闽北人、闽中人。 我们知道早期的文化交流语言颇为重要,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打击着方言,推广使用普通话。这导致各个地区文化交流存在刻板印象。 只有方言普及率较高的地区,民族文化才会出现抱团、有认同感、为自己是本地人而自豪。 至少在我这个地区,连学校老师教书都用闽南语,判断对方是不是自己人也要用闽南语来确认。 当一门语言具
  • 0
    当代人恋爱观错误的原因,其实是本末倒置,而且几句话就可以讲明白 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找异性?“比如我是男生,我站着小便,你又不是,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一起呢?”因为互补,异性之间各自带有优势,而彼此又互相需要。也就是最终目的是互补,是在找到共同点的前提下互补,而本末倒置的人,是在互补的前提下找共同点,那么永远也找不到、和不来,“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一直在离婚和不断换人中徘徊。而满脑子互补的
    Q鸡少年 5-26
  • 0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是舜帝时期的舞乐。《武》:是周武王时期的舞乐。 人们常说:尽善尽美。指一样事物,给人的观感恰到好处,又内涵优良的品质。 表面上,好像在评价两首不同的舞乐,但对 无可无不可的孔子来说,他没必要。孔子深知《韶》和《武》这两王朝,治理不同、继承不同,一个禅让,一个革故鼎新。武王推翻商朝统治,不得已而为之,商纣王暴虐无道,倘若设身处地,武王
    Q鸡少年 5-21
  • 0
    人,从无知、到有知、到真知,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无知还好一点,起码不会跟人争。真知也好一点,因为他知道争是没有用的,也毫无意义。最麻烦的是有知,当一个人自认为读过不少书,满脑子全是标准答案,就会开始自以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巴不得全世界都得按着他的标准来;甚至有的人,当事情发展不称意、自己逻辑崩盘时,就会推诿,归咎于某某的不好,给自己找理由,自我麻醉......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曹操是不是君子? 你
    Q鸡少年 4-25
  • 2
    为什么跳槽、离职、离婚的人变多了? 中国人这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相互成全。一个人被成全 或成全别人时,是圆满知足的,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都会出现。但是,成全需要自主性,倘若失了自主,就不是成全,原由是产生了两个因素:己不由心、身不由己。 多数人的心志处在“亚健康”,是因为“理所当然”。我赚到钱了(理所当然),我被表扬了(理所当然),我出言不逊(理所当然)... 注意:理所当然 和 心安理得 长得
  • 0
    读书是为了祖国吗? 有人说:这不废话? 如果在考试,答案可以这么写,会给满分,倘若仔细一想,有些话是说给大家听的,我们会头头是道,但独处下来给自己一个交代,恐怕不那么容易。 我们的中华学问根基,是易经、是道,它 为救天下而生,不是为了救某一个特定的国家,从前的‘天下’,还仅限于中土大陆,今则不然。‘天下’指的是整个地球村,一国家一活动,都会影响整个世界格局,蝶能动翅,刮起龙卷,何况于人,牵一发则动全身
  • 0
    通过读书就能改善心性?还差的远 这也是心理学家多数认为性格一旦成型就难以改变。下面句话,想必耳熟能详: 幸运人童年治愈一生,不幸人一生治愈童年 那么,它背后逻辑是,人从来都不会反省,或主动去面临伤害,这是人性;要想改变,就得有代价。所以什么是幸运?‘磨炼’只能由自然界来提供,故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
  • 0
    【世界上针对我们不利的东西非常少,大部分是人自己心想事成,造成的结果,易经是每个人必须都去读的】 这句话,比以往写过的所有文章都重要! 附言1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可以点醒我们,也许他们没有特别高的智慧(导致你厌恶,没法正视),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状态,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那就是天意。 今天你被同事同学针对、被领导骂了,其实不是他们在骂你,而是老天派这些人,想告诉你一些信息,可是天并不会说话。所以,天像圣
    Q鸡少年 3-24
  • 1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多少有点中华文化(不求多),这辈子起码能够 安身立命,虽然它没法非常得意,但也不会像追求 昙花一现 那般,令人感到非常失落。两位老师一个从个人角度,一个从集体角度 讲得非常好
    Q鸡少年 3-18
  • 0
    还是那句话,人的错误只有自己说出来,否则,我们没有那么高的修养 来正视别人的意见,因为“凭什么来教我做人呢?”除非,他是你父亲。 因此父亲又叫老子。“你知不知道”、“难道你不知道吗”、“道理谁都懂”。什么是道?就是老子的道。 我们可以讲柏拉图、讲苏格拉底,可在中国也应该知道自己国家有的是好老师。老子不是消极怠慢的,孔子也不是搞礼教吃人的,如果是一知半解,看了几篇匪夷所思的报导,就专家附体,那就叫做“中
    Q鸡少年 3-13
  • 0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到东西,收起来当参考,慎重地去选择最佳答案,这样有弹性的学、有选择性的学,就不会变得固执。君子以真诚待人和讲信义为主,不要和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就不要害怕改错。 侧重点在于后半句“无友不如己者”,有人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有说没有人是不如自己的、还有说不要和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这些
    Q鸡少年 3-10
  • 0
    关于高考填报对考生的价值和意义 志愿填报,目的在于让考生有意愿、并谨慎、理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规划,是迈入成年步入社会开始要对自身负责的重要阶段,也是回馈祖国、贡献社会、报孝父母的“最终”抉择,考生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追求,但这个自由,意味着撑起一个家、一个国运的重担。因为在学习和弄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它需要兼顾鱼和熊掌、诗和远方。 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选择一个怎样的师傅、或一门
  • 0
    为什么一个人犯错要两个人罚站 我们看到两个孩子打架,上前制止或惩罚时总会听到一句话:“是他先打我的”。 这句话直接引向了谁是谁非和权利义务,如果老师选其中一个罚站,对两个孩子其实都无益。 老师能不能是非分明是个问题,如果误判,只会让冤者失去信心、让有机者更加投机取巧,进而培养出两种小人。 有些孩子特别能言善辩,即使犯错也能轻松推给吃黄连的孩子(注意,无论是老师、还是公司老板 经常栽在善辩者口中,而浑然不知
    Q鸡少年 1-19
  • 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翻译是: 追寻真理不求于别人,放下心中杂念即可自然呈现。 百科翻译是: 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这个翻译没问题,就是让人听了云里雾里。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学问之道’和‘放心’。 何谓学问?既知识、和概念。 《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也就是说,学问是道与术的结合,术是工具,而道 是为什么使用工具的原因。这两个东西都是从道里分离出来的有和无
    Q鸡少年 1-19
  • 0
    你能赚钱不代表啥 从三点告诉你 1.国家不振,什么都免谈。举最简单的例子 安全和健康是由国家提供,单靠我们自己根本防不胜防;再深入一点就是禁海盐、反垄断、反腐、医疗、水利、农业……种种惠民政策,任何人做事都离不开这些福利。 相关视频 2022.01.08 2.一些特定时代,挣很多钱反而是不正常的,而不挣钱的人,未必不懂赚钱门道,他知道的,但因为坚守一些原则,他不做。 如果你有能力把稻草当黄金卖,这对人的吸引力相当大,可是真的
    Q鸡少年 1-15
  • 1
    子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里 君子,指地位崇高,不褒不贬。故 孔子选用野人,在于其位,而谋其政者 图2有更详细解释
    Q鸡少年 1-13
  • 2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真的不仁吗?当然不是,这个不仁,比较倾向于“见死不救”。(但不是真的死) 比如有人在欺负弱小,你见义勇为多半是救助弱小的,教训恶霸的。可如果你什么也不做,事情会不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有可能,而且概率不小。弱小的人总有一天会反抗,总有一天会自强;而恶霸 总有一天会栽跟头,总有一天会心生怜悯、金盆洗手。 那么看似,这世间所有的正义和不正义,都是自然下产生 而又自然的化掉,那么请
  • 0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是告诉我们,通过表面形式,很少能看到‘仁’的成分。就像朋友圈晒捐款一样。 不是说,巧言令色的人 不仁,也不是表达巧言令色的人,没几个好果子,要这么说,天下演员明星都得躺枪不是? 孔子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学仁,怎么判断仁。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未必很仁。所以夫子给我们一套体系,凡事用言行来命令脸色的,多半看不出有仁的成分(不代表这个人不仁,只是你看不出来,让你不要妄下定论) 而真正的仁
    Q鸡少年 12-30
  • 0
    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 我未见好仁的人,去厌恶不仁的人。好仁的人,(品性)没有什么在他之上了;嫉恶如仇的人,那算仁吗?不要让不仁的人影响到你,能把这些力气花在每日对仁修的方面吗?我没见过力气不足的人。 (下学而上达)这样的人,大概是有,只是我还没有见到而已。 解析: 举个例子吧,我
    Q鸡少年 12-30
  • 1
    想起一句话,灯 能照亮典籍,而典籍如灯,能够照亮世人。
    Q鸡少年 12-26
  • 0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句话,其实是知行合一。恐: 指的是良心的不安。 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子路是一直牢记夫子教诲的 最早人类还没有语言,多是付诸于行动。可人类有了语言 并且发达以后,作为一个人的属性,就开始慢慢脱离。 开空头支票 、发誓 、官样文章 那是一大堆 而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却以此习以为常
    Q鸡少年 12-26
  • 2
    有一个办法能让人一生都不再为利益争端和计较所困扰。 总是看君子一直在吃亏,小人一直得势,是因为我们的观念还停在小人视角,视角狭小只能看到表面的得失。恋爱中患得患失的人,也会有这种视角。 如果我们往大了看,“我”不跟别人计较,多谦让一点,就没事了,但很多人做不到,是因为不懂得选择,或看错人,一旦有这些惨痛经历,就慢慢对忠孝仁义越来越失望,形成一个死循环走不出去。 当然用不着担心,人是一个小体,国家是一个
    Q鸡少年 12-26
  • 0
    刚在一店里吃饭看书,店员过来把桌子收拾了下,我合上书起身要走 店员赶紧解释: 帮您收拾下,这样桌子位置比较大,方便看书。 不过我还是走了,我说谢谢您,正好要走。因为如果回头,就坐实了店员要赶人之意,反而让对方下不了台。 回想下,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方式,吃饭的地方分为餐厅 和饭馆两种。 厅,有会客、议事的隐喻;而饭馆只管饭。 若门店定义不明,最好以站在对方盈利的角度。因为收拾桌子意味着迎接下一桌客人,所以
    Q鸡少年 12-24
  • 0
    易·系辞: 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因此,君子周而不比
    Q鸡少年 12-24
  • 0
    天道本源,无非敬天爱人 老天,不会一开始就把你丢在沙漠;也不会一开始把你丢在大海,更不会丢在珠穆朗玛峰。天,总是把你丢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 有水源供你滋养灌溉 有树木供你砍伐造屋 有鸟兽供你皮毛制衣 有父母为你生养护育 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有许多这样的条件,难道天,不爱人吗? 天虽爱人,但天从不溺爱 它的做法,一直恰到好处,一旦人超出了范围,就得不到天的庇护,因此,我们既尊敬它,又畏惧它。 试问,这不是一个很简
    Q鸡少年 12-24
  • 0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阙 没有‘保留’的意思。而 疑 本身自带保留属性。所以‘阙疑’符合大众解释,但‘阙殆’不行,如果孔子想表达大事小事都慎言慎行,一句话就够,不需要讲三句话;而且难事先放一旁,也是迟早要做的,这么解读给人一种全身紧绷,凡事小心翼翼的感觉,难道就没有考虑办事效率?因为尾句已经告诉我们,行事不悔,行言不尤的道理 此句是为政篇,既
    Q鸡少年 12-10
  • 1
    这句话的学问很深,首先我要感谢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实三种答案都可以接受) 说下另外两种答案: 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要乱学 寓意:人要有判断力,慎重选择知识 注: 知: 认识、学习 ;为: 执行、作为 而另一种意思是: 该让这个人知道,就让他知道;如果他不该知道的,就不要告诉他,这才是智者 恩师把‘知之’解释成:让...其知道 寓意: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许多祸患都是从口而出。 另外还有一个寓意,大多数人是讲
    Q鸡少年 12-10
  • 0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贤贤易色,这个成语争议比较大,有说重视妻子品德不重容貌,可是这么解释就会局限于婚恋关系,无法通义,况且它是放在第一句,如果我们把它解释为中心句,反而开明许多。 先来看看 易色,这两个字的弹性也非常大 易 可解释为变易,既改变; 或把对方看得很简单,也叫易,既轻视。 而 色,指的是表面上的华丽、有形的部分、能够吸引人的部分。
    Q鸡少年 12-6
  • 0
    中国人见面高手过招,都是直蹦对方价值观 只要价值观对了,您发给我什么 我都很放心,所以给对方看的,一定先是原创观点,而不是官样文章,特别是当下时代,资讯爆炸、复制粘贴、谁都可以变得很华,谁都可以变得很专业,因为指不定是从哪抄袭过来,所以彼此的互动很重要,一旦观念含糊,恐怕再难有合作机会。 当然我们不可能仅凭第一印象就论断一个人,因为场合不一样,顾虑不一样,所以会多给几次机会,一阴一阳之所以能够相融,都
    Q鸡少年 12-6
  • 3
    世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世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金刚经》 大概意思是,人们用物质、形式上的方式来跪舔我,求平安、求姻缘、求财富、求长寿,似乎在与我强行做交易,我又不是SB,他们做过什么自己心里没个B数么?又做过几件好事为自己积德?想付最少代价换取一世幸福 怎么可能呢 2020.08.03真假信仰
    时光一护 11-24
  • 0
    关于复兴中华文化的理由 中华文化,后面会接博大精深,即广博、格局大、精细、有深度,如果这四个配合起来,我想是每个人毕生所追求的。 诗歌、气节,能改善人的灵魂,提升思想深度,得以保生;应变、谋略,能加强人的胆识,矫健身心,得以保命。 那么,人是该简单一些?还是复杂一些? 答案是 一颗简单的心,和复杂的应对方式。 心是合理的,既良既中,而根据合理的原则所变的花样,叫做华。因此,一个健全的人,叫做中华。 你说中
    Q鸡少年 11-21
  • 0
    朝闻道夕死可矣,最正解的两个说法是: 有朝一日明白道理,既便夕死固守也可。 这也符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因为在明白道理那一刻,已然是君子,君子到穷困,也固守节操。 第二个说法是,朝夕 分为两个不同时空:明道的我,和无知的我;或过去的我,和如今的我;既现在明白道理,总比一直无知的自己好多了。 举个例子,有人到了60岁才明白人间的是是非非,虽然前面59年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晃晃悠悠做了很多毫无意义的事,但是在有
    Q鸡少年 11-21
  • 1
    思路对了,过去的都可以改变。有人不服气,没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怎么可能做得到? 来做一个推演假设,假设真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我们会怎么用?肯定是先回到过去,然后回来看接下来的结果。 注意这个“接下来”,接下来,意味着那个果还未发生,所以我们对它有所期待。可大多数人改不了时空,是因为他的起心动念就已近认定结果是什么样的了,他们不相信会往好的地方发展,所以结果无变,过去也不变。那么,是不是思路没有对呢? 人生
    Q鸡少年 11-21
  • 0
    为什么道不可言说,因为说多了就会标准化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一个人说道理,就会觉得对方虚伪呢? 因为你之前看过许多人都在说,这次看到另一个人在说 就会有这种感觉,虽然他也许是第一次,也许他第一次悟到,想要把这种喜悦分享出来,但在你看来 他就是在装模作样 我们民族固有的那种警觉性,是不会完全相信别人的,你稍微一个动作不对,他对你的态度180°大转弯。 所以,能不说尽量少说、抱着学习、教自己子弟的态度勉强来说、有人请
    Q鸡少年 11-6
  • 0
    人之相处,就像吃稀饭,用勺子贴面滑铲轻盈不烫,还能保留余下温暖,可当吃上第一口就要深挖虎咽 往往喉咙滚烫,埋天怨地嘟嘟嚷嚷 尤其是恋人、同事、君臣
    Q鸡少年 11-6
  • 0
    今天把道德的其它功效说清楚 首先,为了功效才去修德,那是功利心,所以有这种心态要好好调整一下。 第一,它能够让你冷静 你把自己置身事外,就没有利害关系,你不会焦急,你不会被轻易激怒、患得患失,所以你总能在危难时刻找一条出路来。 我们就称它为 天道,天道并不在你计划之内,但是你愿意不计较结果去做?我们外人会觉得这种人很傻,其实他是把自己的主导权交给天,让天来决定,也就是无我,我们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西方人
    Q鸡少年 11-2
  • 0
    中国人不是一个讲拒绝的民族 现在都提倡学会说NO,不是好事。 早期,中国人因不懂得拒绝很吃亏,可是学会拒绝后,一样不受人待见,人的疏离感增加,自己虽然不吃亏,却失了人情。 不是yes 就是No,这是二分法,西方社会不太重视人情,可以拒绝,因为他们讲的是利益,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说话太直,社会不和谐,人会不团结。 我们是讲应变的民族,所以好几条路都通;而拒绝 是把一条路堵死,去选另一条路,一旦发现不对 后悔想
    Q鸡少年 10-20
  • 0
    对于某年轻人立遗嘱 只能说,这人心中无父母,第二 不自爱。 前阵子的新闻,某年轻人立遗嘱 说死后把几万块钱给自己的好朋友,因为这个朋友在她最伤心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当时还引起很多人支持,感动了不少人。 友情固然重要,遗产留给好友 是你的自由,但为什么要公开?为什么要让媒体采访? 父母心想: “那我们的养育之恩就是个摆设?” “那我们要提前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孝
    Q鸡少年 10-19
  • 1
    情商,是西方人发明的观念 中国人早期只会说“这人没良心,这人不厚道” 并不会说“这个人情商低” 什么是情商? 情 指情绪,商 是交易,照顾他人情绪,换取自己想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词 重视的是利害关系,而不是以 情义为核心。 中国人重视讲情,我们是同情心,只有西方人是讲同理心。西方的观念并没有错,只是不适宜在中国社会生存。 资本主义国家重视讲理,才能争取利益; 而中国人只有重视讲情,才能保全资源。 一个争取,一个
    Q鸡少年 10-19
  • 0
    道德不是老实 吃亏 受欺负,不是讨好 捐款 做慈善。道是自然规律,德是人的品行,道德是能量的平衡。 别人打你,你可以还手;别人有难,你可以接济;也就是说 当你的能量被不合理的抢走时,你要夺回来,当你能量过多时,与其满招损,不如自己先分给大家,你因此而积德,就是我们常说的「福气」,别人会记得你的善,你的作风会在社会形成一股能量,这是保护你的,也会保护你的子孙。 当然,标榜自己行善、过分在乎别人会不会记得他的
    Q鸡少年 10-15
  • 0
    如何正确夸自己学生 或干部 夸有四法,正夸、反夸、公夸、私夸 先了解正反,“孺子可教也”就是正向夸奖一个人,适用于夸奖表现很好,又谦卑的人。 “知我者幼常也”是一句反向夸。幼常是三国时期,孔明很欣赏的人,因为孔明的夸奖得意忘形,失守街亭,最后被孔明含泪而斩。 幼常的教训为我们后人作一个反面教材,当领导老师这么夸你时,你要知道: 「你在这件事上做得不错,但不要自大,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了不起了,就不听上司和师兄
    Q鸡少年 10-15
  • 2
    不教而杀有多可怕 有个小孩子,吃饭吃得到处都是米粒。父亲一看,啪! 巴掌扇过去 骂到:“吃饭吃成这个样子!”那么后果是: 小孩在惶恐的时候很难纠正自己的错误,他只会越来越慌乱,要么再次失误,要么就逃避。或着认为吃饭这件事是错误的,便从此不再吃饭 改吃面条。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止在教育上,管理员工,治理百姓...领导者、家长都有很大的责任。 所以 暴力惩罚 并不是教,而是虐。现在的乱象是,别人稍有失误,就立即指
    Q鸡少年 10-6
  • 1
    有些人点得醒,有些人点不醒 这也是鬼谷子救不了自己学生的原因 年轻人自以为是,听不进去; 老年人固执,听不进去; 中年人就怕两样都具备。 所以这些听不进去的,管不了,这是命。 那些愿意听老师傅教导的人呢?还得看悟性 道理是经,是常识,几句话讲通,就好。但对方还是不懂,脑筋还是不清楚,那就算了,因为讲得越多越细,对方反而更乱、更烦,他心想这么多个字,一定非常复杂,又往复杂的地方想了。 所以做师傅的很为难,就是
    Q鸡少年 9-30
  • 1
    纹眉和画眉 都是为了让眉毛变好看,区别在 一个属于艺术,一个属于科学; 一个会回到原点,一个会留下痕迹; 一个让心灵健全,一个让心灵空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实不管哪一样都对人体有一定损害,但人有社会需求,合理的损,则补有余。但超过合理的范围,就是病态的追求。 站在镜子面前,早已不是从前的自己,又怎会反思曾经所受的苦,给自己留一个回原点的余地... 当所有人都变得一样,世界将麻木
    Q鸡少年 9-30
  • 1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旺柴] 但是背对着敌人 就是对敌人最大的侮辱呀 一些武侠作品,好战胜坏人,然后放了坏人转身要走,谁知坏人不领情从背后偷袭... 其实你放、不放,我们都尊重你的决定,你放他是要感化他,也没有错,但起码保持个安全距离呀,不是说你做了 人家心就会软。 现在的人就是一厢情愿,自作自受,然后才来怪世道的不公。 这种好人,也不值得去提倡,因为这就是 “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的思想,和那群 道德捆绑
    Q鸡少年 9-26
  • 0
    群交流、相处方式 人各有志,见各不同,彼此包容 大家都懂,但就是很难做道,因为一厢情愿,因为情绪上头...很多很多 “我明明是对的,对方还要反驳我 “对方明明讲错 还理直气壮,自以为是” 这些想法其实都太偏激了,天下本就没有「一定」的事情,你会发现 讲假话,有一大堆人骂,讲真话 还是有一大堆人骂,我们人 只能讲妥当话,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妥当话展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其实「价值」这个东西,也是一阴一阳,看似有,其实没有
    Q鸡少年 9-21
  • 1
    每个开店的,有胡雪岩一部分,就不会倒闭那么快了。 如今店铺更换非常快,这家倒闭 明天哪家又新开业。近年来,也流行一种“网红店”,什么叫“网红店”,就是“我短时间业绩达到巅峰,明天就卷铺走人”的店 有易经思维就能想到,如果“我”想让这家店长长久久,那么“我”大可不必 去雇人排队、去虚张声势、去制造消费恐慌、去用各种诱人条件 让客户交定金(特别是会员卡 常有乱象) 并不是说店家不能搞活动,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人如果
    Q鸡少年 9-21
  • 0
    中国人 不是见不得人家好 而是 在你好,别人不好,这种鲜明对比的情况下,你还要在别人眼前晃来晃去,人家不恼火才怪 为什么,中国人的脑筋会朝很多路子走,他会看你愿不愿意分享,你发财 大家分,那没意见;你鼓吹自己老婆美,那你要不要分享? 对于没有办法分享的成就,你是不是刻意贬低他人,涨自己威风?你挣足了面子是不是撼动了别人以后的地位?你强大以后是否威胁到对方;你往脸上贴金,意味着日后比别人更有资源的竞争优势?
    Q鸡少年 9-20
  • 0
    心里住着一位恩师,是什么体验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想 如果我是恩师,他会怎么做,如果他在场,他会告诉我什么。 安静的时候,随时可与他对话,畅所欲言,只要一炷香,我就能理清思路。 当我走偏时,想到如果恩师看到我这个样子,他会有什么感受。(哈哈 不过我了解他的个性,他会笑兮兮的说: 自作自受) 有这样的提醒,真好 至于,这些感应的答案是否真有效,不知道 但是它一定很妥当 ——教师节快乐
    Q鸡少年 9-2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职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