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风情吧
关注: 105 贴子: 779

  • 目录:
  • 民俗
  • 1
    漆黑的火笼,是我这生长在鄂西大山的土家汉子永远无法抹去的伤。它曾让我自卑,让我的豪情挤破明天的太阳,也温暖了我苦涩的童年。 当那烫手的山芋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这勾引我童年饥饿的皱纹,让我将你再一次想起! 当那缭绕的炊烟映红了西边的晚霞,这牵引我思乡情愫的蚕丝,让我将你再一次想起! 火塘,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是那样的生涩。 酸菜在锅里跳舞,那歪嘴的吹壶正吹奏着动人的歌。柴草在燃烧的作用下释放着能量,那荜
  • 3
      昭觉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对彝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挖掘和清理,并加以保护,为该县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县已获得凉山州彝族服饰特色文化之乡、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中国少数民族银饰特色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彝族服饰之乡)等殊荣。  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农村文化新格局,着力构建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村文化室、文化
  • 0
     因为工作原因,我认识了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招商部的总监杨先生。杨先生是台湾人,来大陆有10多年,以前在上海,几个月前,才到重庆工作。   他向我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抄写《心经》,渡过了经济危机。   明天,正值观世音菩萨的出家纪念日。在此,我将他的讲述整理记录下来,供养大家,以使大家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对佛菩萨的慈悲和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生起强烈的信心!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
    初约次约 10-23
  • 0
    有没有在唐山认识的彝族人啊!我在唐山上学没有彝族伙伴,一个人好烦啊!认识的给我认识,介绍一下呗!
  • 27
    一楼祭祖。对于本书所述彝族源流问题异议很大。不过没关系,毕竟祖先们的事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调查清楚的。我们做的只是了解,并吸收有用的。
  • 3
    孜孜普乌,孜孜普乌,不断的在耳边响起,孜孜普乌每个彝族的老家每个彝族的归宿是每个彝族的天堂,我梦中的孜孜普乌我梦中的家园我仿佛看见故乡的云故乡牧场故乡部落故乡的太阳,我反复又听见妈妈呼唤阿爸的牧羊声,阿惹妞的歌唱,轻轻的河流悠悠口弦绿绿的荞麦地里阿妈那勤劳的身影,反复看到了火塘边阿谱的故事,手中握着鸡蛋似的烟墩,让我们回去吧,让我们回去吧,
  • 1
    大家都说我长得不像彝族人,是他们瞎了还是我瞎了,喜欢彝族服装的可以搜索我淘宝店铺:8060755 我是四川凉山的彝族
    乌撒诺莫 12-15
  • 0
    时间带走了岁月带走了青春却带不走童年的回忆,想想曾经的我们真好,那是纯真的童年,有着无私的心,曾经爱哭的你如今成了美丽女神,比山间的索玛还美,而曾经爱扮演神勇的我如今漂泊在异国他乡。 一起玩泥巴的伙伴各自飞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夜里晚风轻松的吹着那禌祥的母亲脸庞,母亲在那遥远故乡期待着子女的归来,母亲在那遥远的天边祈祷子女的平安。 如今我们各自飞却没能给他端过一杯热水,回头看看彼此来时的路回头看看还在等
  • 0
    曾经一起玩泥巴的你如今事业有成做了社会栋梁,曾经一起放牛羊的你如今已成了家家立业了找不到曾经的执着。 曾经一起找猪食,挑水,砍柴的你如今已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经一起在山路旁等待父母赶集回来,在山路旁讨论日后的希望及梦想。 如今你赛过山间的索玛,称为嘎莫阿牛,美丽的凉山美丽的你,美丽的母语美丽的酒歌饮醉心灵,醉了灵魂。 漂泊的路途遥远在他乡却时刻望着家乡的月亮想母亲,梦中的阿惹牛还在山间牧羊山歌打碎索
  • 0
    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千面前我们的父亲是一个在万年前我们的祖宗是一个,而今天我们却四分五裂各自飞,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美好的母语文化及信仰而我们这些子孙却随着时光而捉渐的忘了自己的母语文化及祖先的信仰,曾经年少的我那时刚刚十六岁戴符眼镜的我,明显的能看出来成了半个汉人了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始奔跑生涯打工的旅途中,,在昆明火车站个子不到一米六五的我坐在一个角落里独自打开香开始吸烟等待着火车的到来,烟
  • 0
    彝族人一个热情好客的之族,也是热爱母语文文的彝族,根据现在被炒作的影响力快到海外了,那么我们首先要自我挑出来原因和缺点,才受到他人的认可,彝族的心中有母语文化及彝人的灵魂阿尔就惹《支格阿鲁》和美丽女神呷莫阿妞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及荣耀,现在很多彝区普及率的明显汉化,比如阿莫,阿达,都改口叫爸爸妈妈或者是彝区很多事情都一样减少了很多彝族行俗就算有也只是有个行事而已,如果自己不爱惜自己的文化,及行俗,风
  • 27
    一楼百度千秋
    quk暴徒 8-9
  • 11
    手机像素一般,等wfi等到现在。@樱林之雪
  • 9
    光华村村主任张小华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 村民们在漂亮的彝家新寨前憧憬美好的未来   乐山日报讯(陈柯江 记者 陈宏杰 吕志勇 文/图)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2月18日,沿着蜿蜒的山路,伴着满山葱绿,汽车在通往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光华村的山峦间慢慢爬行。一排排具有彝族风情的别墅式“三合院”错落有致,格外漂亮。“人勤春来早,房子建好了,我们要早点种下更多希望,让日子越过越好。”田地里,村民们已经换下过年的新装,忙碌开来
  • 8
      彝族药物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   彝族多居于山地,周围环境中动物药资源极其丰富。由于一些主要聚居区(如凉山腹地)交通闭塞、人迹罕到,更保持了生物界的自然生态状况,保留了较多的动物种类;同时亦保留着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动物药知识。但是,彝族动物药
  • 9
    这个吧死气沉沉的,一直只有几个人在活动。今天我也来发一个,但是也不知道发什么,就发一首吉狄马加的诗吧。是首好诗,前面我还自豪的把这首拿我同桌看(她是汉族),她果然赞不绝口。反正我超喜欢这首,人家百看不厌,我可是千看不厌,哈哈哈。。。
    yoha984 4-24
  • 32
    一楼祭拜彝族先民,彝族万岁! 彝山彝水,各地彝胞,支玛格里!
    276625316 3-15
  • 5
    第二届南诏文化节开幕式表演 养生宴 云南网讯(记者 王静 岳盛)19日,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迎来了第二届南诏文化节开幕式、南诏养生宴、中华彝族祭祖仪式三大盛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共庆佳节。 南诏文化节开幕 南诏古都魅力重现 节日的巍山四处散发着欢快的气氛,19日上午,南诏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盛宴,第二届南诏文化节拉开帷幕。整个开幕式充满了浓厚的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将南诏
    276625316 3-15
  • 1
    走出彝山的大姚梅葛   大姚是梅葛之乡,是梅葛流传的中心,在解放前梅葛是大姚彝族文化、历史神话、宗教、天文、哲学的宝库,各种彝族文化通过梅葛世代流传下来。   梅葛是彝话的汉字注音,彝语“梅”意为“嘴、唱、说”;“葛”意为“过去”、“历史”、“回转”,梅葛意为“唱说过去”、“唱说历史”、“说古唱今”。   梅葛是大姚彝族的一部长篇史诗,广泛流传于大姚昙华、桂花、三台、铁锁、湾碧、六苴、赵家店等彝族地区
  • 90
    一楼祭祖。 从网上收藏下来的银饰,漆器什么的。偶尔会有些介绍点评,最近脑子不太好,介绍评价可能有崩坏倾向
  • 6
    为何此吧怎么沉默???
    尼苏惹 7-9
  • 5
      鲍鱼骨汤牛腩面   彝家连渣菜  这里的“吃独食”不是有了东西光顾着自己吃、不给别人吃的意思,而是“单一的,独有的”意思。在吃上,我总是愿意排除万难,走街串巷只为了找一口别致而独特的吃食。颇有“条条大路你不走,河滩小路你偏行”的架势。以我不多的经验看,“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有趣的食物总是躲在交叉小径上,别致的口味往往住在偏房。  找“独食”有门道,比如有一阵子流行吃驻京办,其
  • 0
      叩拜恭请“大哑巴”   一座大山孕育出了一个碧水长流的龙潭,龙潭的边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的传说渐渐演变成了一个民族的节日,这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大营七宣村的“彝族哑巴节”,也称“七宣哑巴会”。2009年,该项目入选云南省非遗名录。  相传很多年前,刚刚定居在七宣的彝族人遭受着自然灾害和病魔的双重折磨,日子过得很艰难。村里一位善良美丽的哑巴姑娘每天走很远的路到村外给饱受磨难的乡亲们寻找野果和草
  • 0
    皑皑雪山上,一个身披土黄色察尔瓦的牧羊人,正赶着一群黄色的绵羊,往山顶寻找可食的牧草。这张名为《雪山牧羊》的照片,是萨古曲惹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拍摄的,曾经获得“2011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大众组优秀奖。 作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和四川摄影家协会会员,这位彝族摄影爱好者立志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家乡变化与彝族原生态。10年来,他走遍凉山州美姑县200多个村,拍下3万多张照片。 采风途中多艰辛 14年前,萨古曲惹调入
    iggvopasy 3-7
  • 0
     2月26日,由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与日本NPO法人西藏高原初等教育·建设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彝族摄影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中国摄影家的作品   为此次摄影展提供作品的中日两国摄影家有阿牛史日、乌里乌沙、王萍、海来阿平、郭建良、曲木子撤、大岩昭之、镰泽久也、纪田幸男、小松健一、寒川真由美等。他们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中心,用镜头记录下了彝族人民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展览现场   此展得到了中国凉山彝族自
    ehzbygqig 3-7
  • 0
     冬日的西昌,依旧阳光明媚,正午时气温能达到20摄氏度左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春天栖息的城市”。春节临近,西昌周边地区的很多旅客专程到西昌“晒
  • 0
    中国网2月27日讯 国家民委网站消息:中国彝族千家姓编纂委员会四川编审会近日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  据介绍,该书按照“整理中国彝族姓氏形态的主要
  • 6
    中国社会科学网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走转改”采访组摄影   在社会科学工作者眼里,民族服饰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解剖这一
  • 2
      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
  • 6
      人民网9月23日电 (记者 徐佳 摄影报道)9月22日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行建州60周年“五彩凉山”迎宾晚会。   晚会以丰富多彩的民
  • 10
    一楼祭祖。做错事了,祖先和各位同胞们对不起,请大家原谅 @阿茨萨博 和各位彝胞 nit mop mga ap dda
    尼苏惹 2-18
  • 2
    *云南各彝区"打歌"步调高度统一!!_彝族吧_百度贴吧转自:http://tieba.baidu.com/p/2138956265#0-tieba-1-51327-7eff13ea8df1
  • 127
    顾问: 禄文斌 王继超 编委主任:梁兴华 副主任: 彭斯慧 杨智明 李洪应 漆海南 主编: 李兴秀 编委成员:禄亚权 彭洪生 张全富 黄文荣 时景勋 张赟 王世忠 杨永光 张付华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李兴秀(阿氏吉果),女,彝族,1963年12月10日生于贵州省威宁县。1982年毕业于威宁民族师范学校,任教四年。1986年就读中央族学院民族古籍专业。现任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已发表《彝族三大传统礼俗歌初探》(中国民族博览)、《黔
  • 2
    蔚为壮观的宣慰府静静的躺在群山中(南海网记者王丽娜摄) 宣慰府正面(南海网记者王丽娜摄)  南海网大方4月9日报道(南海网记者王丽娜)在黔西北有
  • 9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腰彝族刺绣文化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花腰彝族刺绣文化传统中某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素被舍弃,被
  • 26
    不祭百度了,随便吧。 有【】的是我加的备注,可以忽略
  • 20
    时间:2013年01月19日信息来源:彝族青年网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禁忌,而彝族人禁忌也是如此,彝族人主要表现在行为禁忌、语言禁忌
  • 9
    2013年1月9日晚,元谋县体育馆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元谋县首届酒歌大赛”进入决赛的20支参赛队在这里进行最后PK。 参赛队伍 酒歌录制人员向观
  • 2
     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彝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彝人风情

目录: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