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吧
关注: 192,060 贴子: 293,320

武夷岩茶爱好者的交流天地。

  • 目录:
  • 烟酒饮料
  • 1
    同等级,同水平的岩茶和单丛,风格不同,单丛基本上都属于青香型茶,更容易让新手接受,更好入口。。而火功足的岩茶,入口香甜感弱,不好让新手接受。比如孩子都喜欢吃香甜的,而大人喜欢吃带有风味感的事物。再比如同样的唱功水准,通俗歌曲就比戏曲更容易让人接受。 但拿西瓜的茶可真真的代表不了岩茶水准。 … 而茶市混乱,来自于①茶价值更大,炒作空间大。②大部分喝茶人水平差,分辨力差,但又是主流消费群体。③商人追求短期
    xywizard 1-20
  • 6
    在喝茶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体,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矩。你可以喝浓茶,我也可以喝淡茶,许你喝普洱,也许我喝岩茶。只要适合自己,那就是每个人独有的喝茶规矩。 既然有规矩,就要合时宜。每个人喝茶的历程都不尽相同,处在不同的喝茶阶段,要守的规矩也会不停地演变。茶瘾刚养成的时候难免年轻气盛,喝最浓的茶,下最重的手,甚至于为了体味不一样的感觉,闷泡几分钟的浓茶也会在出汤后一饮而尽。等过
    liuyusen003 12-25
  • 4
    秋意渐凉,连绵的阴雨天总算是熬了过去。接下来的日子,想必是伴随着那习习的金风,一路走向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久没见到太阳,烧水壶里的银片迎着放晴后的第一缕阳光,在开水里欢快地翻腾着身段,衬得那盖碗里的岩茶喝起来也格外舒畅。 端坐在壶承上那洒蓝釉的马蹄盖碗,就像这季节户外那一抹洒蓝的天。细碎的白云星星点点若隐若现,仿佛一阵风过来就会被吹散。这创烧于大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的洒蓝釉,凭着内敛的深邃和悠远,终也
    liuyusen003 12-13
  • 4
    最近几天,某咖啡联名某酱香酒推出的酱香拿铁火爆了全网。强强联手就是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家头部企业,竟能在互联网时代轻轻这么一擦,就出了个一路火花带闪电的爆款,亮瞎了多少双围观的钛合金眼。 我是不喝咖啡的,也因为酒精过敏喝不得酱香酒,所以实在get不到咖啡和酱香酒这两个品类的结合点,对这个酱香拿铁的营销鬼才不得不由衷赞叹。果然在这个时代,意料之外和情理之外的结合才是强有力的爆点。 不过,我倒是在喝茶消
    姬七七 9-9
  • 2
    茶以人聚,人以茶分,品茶其实正是在找人。天南地北的茶人,因同一泡茶而结缘,因同一泡茶而会面,因同一泡茶而交心。或者对坐举杯,或者隔空对饮。因为同一泡茶,念上曾不相干又不相忘的一个人。 茶是人的影子,人是茶的正身,品茶恰恰像是在品人。直爽正派的人,喜欢茶的刚猛霸道;成熟稳重的人,喜欢茶的醇和柔顺;吐故纳新的人,喜欢茶的苦涩变换,循规蹈矩的人,喜欢茶的幽香润甜。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品茶又何尝不是在思人
  • 19
    经常喝茶,也时常给别人推荐茶。从一开始的力捧普洱,到后来主推普洱和白茶,再到现在逢人便说岩茶好,原本钟爱的普洱和白茶都快成茶桌上的备胎了。岩茶的爆火,着实让茶人着了迷,让茶市着了魔。 岩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在日渐低迷的茶叶市场上大红大紫,一定有它的道理。正岩、半岩和洲茶,不管哪一个都很火爆;水仙、肉桂、大红袍,不管哪一个都很能打。追根刨底,无非都是“岩韵”两个字的魅力。 可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岩韵”究
    liuyusen003 12-14
  • 4
    茶汤是否明亮 代表了茶汤是否具有活性,和茶叶状态如何。 越明亮的茶汤,活性越高,状态越好。 … 明亮的茶汤并不能代表等级高, 但是茶汤暗淡,品质一定很低。 … 明亮不是玄学,你能分清茶汤是否明亮么? …
  • 17
    岩茶不可盲目追新茶。 99%的岩茶当年新茶, 要不然转化不到位的,就会偏青。 要不然焙透的,即便退完火,茶性也会偏燥。 当然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手里的新茶是那极为优秀的1%。 不过如果仅仅是追求青香、刺激、浓强、回甘猛,普遍新茶的表现力确实更好。 但是懂得欣赏茶,要转化到位,沉稳,醇和,圆润,收口干净,回甘快。
  • 10
    所有茶类,只要出汤是浑浊的。 不管什么茶类,什么品牌,什么价格,什么品种,什么说辞,它此时的状态、转化度一定是不对的。
    驭岩堂 7-30
  • 31
    我以为90cc容量的盖碗泡岩茶已经算是极限了,没想到有个喝茶也卖茶的大兄弟回复说,强烈建议我试试80cc的盖碗泡岩茶。 粗略扫了一下家里的盖碗们,80cc的目前还真没有了。因为就在前几天,我刚把那个一直没用上的80cc小盖碗出掉了。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小盖碗没有了,可是咱还有紫砂壶啊。我用旁光扫了一下小博古架,80cc的小紫砂壶,倒是还有两把一直闲着,也算可以勉强应战啦。 烧沸了水,洗茶一遍,看着几乎被塞满老
    小邹茶 7-27
  • 21
    从普洱喝到岩茶,不是喝腻了普洱,而是觉得传闻里岩茶的美好,也值得我去尝试尝试。相信很多普洱茶友,也都跟我有同样的想法,也一样从普洱喝到了岩茶。 从普洱喝到岩茶,不是厌倦了普洱的生津回甘,而是被岩茶的浓烈与醇和撕破了味蕾的防线,情不自禁心生贪恋。这感觉,就像十年前爱上普洱那般情景再现。 从普洱喝到岩茶,不是忘记了普洱带给我的美好,而是岩茶的百转千回,戳中了我心底的那个蓦然回首,再报以浅浅的笑,淡淡地吟
    小邹茶 8-2
  • 3
    以前: 正岩茶足火,追求香气的变化与醇厚、深韵。 半岩茶中火:中轻火保留最多内质,最科学;中足火牺牲耐泡度,把味道逼到表面,先声夺人。 州茶、外山茶轻火:不耐焙,清香的快销品。 现在: 正岩茶轻火:别焙坏了。 半岩茶轻火:都当正岩卖了。 州茶、外山茶高火:反正做青就这样,干脆花果香品种香都不要了,就留火香吧…放个三五年也不坏,不用管了。
    萝卜0001 2-11
  • 7
    看见有人聊这个,就简单说几句。 想到哪聊到哪,有想交流的地方就留言,可以适当补充。 “苦涩酸鲜甜”是构成茶汤滋味强度及收敛回甘感受的主要因素。 第一种情况,那么正常的酸会与其他的味道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味道系统,说白了就是本质里有酸,但与其他的味道相互协调后低不可察,这是酸存在的最好情况,但如果因为产区环境、品种,以及工艺方向的原因。造成内含物质过于单一与浓烈时,比如一些岗上的,重摇的,发酵很重的肉桂,这
  • 14
    茶是农产品,又高于农产品。 农产品受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 气候—— (一段较长时间的整体天气情况) 茶叶生长适合的气候是晴雨参半,需要足够的降水和足够的日照。 雨水少,日照多,茶叶成品则香高水薄;雨水多,日照少,则香低水味重。 2021年武夷山上半年气候,雨水和日照四六开,比较适合茶叶生长发育,为接下来的茶叶生产制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天气—— (短暂几天的天气) 制茶期间,天气情况对制茶水平考验较大。 晴朗多云的北
    decision11 4-12
  • 93
    聊点喝茶相关的。 对于普通茶客来说,找到一泡性价比合理,口感适合的茶最重要。 这其中性价比合理和适口是两个方面。 抛开了性价比,只谈适口为珍是不理性的。 当然,如果把“适口”理解为适合就行,品牌适合、价格适合、口感适合,所有都适合,那也行。
  • 47
    是否是伪命题? 如果不是伪命题,是什么表现? 什么原理?
    GAY 12-2
  • 22
    层次感、层次感! 要聊清楚层次感, 就一定要先扯清楚“韵味”(没聊岩韵) 没有韵味、韵律的茶,何来层次感? 韵味展开一条路,走将过去, 接踵而来曲折婉转之处的风景(韵律), 就是层次感! 韵味有够悠长,层次感才有可能够精彩。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韵”为层次感之母, 丰富精彩的层次感为高级的“韵”。 其实岩韵,也就是真正岩茶具有的高级的韵味。
    周冬雨 1-21
  • 21
    写在前面: 茶理性的知识,总是显得死板、生硬,不够生动,缺乏趣味性和想象空间。 也不能说缺乏想象空间,只是对于读者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也不能说非得具备一定的基础!可能只是要对于茶是真的感兴趣,真的热爱! 热爱,才会为之投入精力,才会保持专注,才会去琢磨其中的奥妙。 在做茶、喝茶过程中。每次陷入瓶颈,就像眼前一层迷雾,不见五指,混混沌沌的一桶接着一桶的做,一泡茶接着一泡茶的喝,不知所以!每当拨开一层
    胡魅力 3-9
  • 21
    众所周知,岩茶典型的叶底叶貌特征就是绿叶红镶边。 那关于绿叶红镶边这个耳熟能详的短句,它包含了什么信息谜团呢?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解答。 一,红边儿是如何产生的。 二,是什么影响了红边面积大小? 三,是什么影响了红边的均匀(漂亮)程度? 四,红边的大小(以及均匀程度好坏)意味着什么? 五,红边的作用。
    守善渊 7-28
  • 23
    “纯手工”这几个字,在现代文化行业里的意义可谓举足轻重。 它代表了手艺人对于传统匠人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代表了手艺人对于工艺品投入的精气神, 代表了这是一个有温度甚至有灵魂的作品。 在当代岩茶行业,对于岩茶产出数量以及综合品质的要求, 手工茶早已慢慢被机械化或者说半机械化所取代。 “全手工茶”在某些制作环节先天的不足, 也导致了其日益衰落的状况。 比如产量有限, 比如综合品质难以把控和提升, 比如人力资源的过
    驭岩堂 3-3
  • 38
    依稀记得上回谈岩韵是在2015年,写于百度贴吧。时隔5年,过口的茶水以吨位级增长。再谈岩韵,似乎总该要有不一样的理解,亦或更进一步的细化,亦或能更简单明了的阐述.......
    吾宜轩 5-24
  • 106
    下雨天没事干,聊点姿势。 ……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简单了解一下。 1,什么是“青”。 2,“青味”只是一种味道么? 3,是什么影响了青的味道,怎么影响的? 4,为什么会有反青,为什么有的茶容易反青,有的茶不容易反青? 有永远不会反青的茶么? … 手打字,聊到哪算哪,该休息也要休息的。 有感兴趣的可以插楼。
    驭岩堂 10-9
  • 106
    部分武夷山(可扩大到全国)茶人(喝茶的,卖茶的)的“毛病” ①毛病一,只推崇肉桂,对其他品种嗤之以鼻的态度。哪怕品种做的再香(除非香气口感接近肉桂),也不及没啥特色的肉桂叫座。所以一般上茶,都是品种,水仙先上,肉桂压轴。 ②毛病二,喝茶一定要吃中火过中火以上的茶,中轻火茶喝三泡就不喝了,嫌弃带青味,不够熟,不够转。有些肉桂在中轻火状态下花香果香表现碉堡了,焙中火太浪费啊。好在部分顶尖岩茶已经开始走轻火路线(豆
  • 26
    近期吧里广告贴越来越多,整体帖子质量越来越差,因此展开严打广告专项治理活动,只要看到帖子下有超过2人询价的,有超过2人求联系方式的(含2人),均视为广告贴,一律删除+封禁,不再另行解释。
    xywizard 6-14
  • 49
    ①为满足广大茶友求知欲,可跟帖求图。(比如想知道水仙,可占楼求水仙) ②茶园主人也可主动跟帖,展示自己茶园和品种。图片和品种对应,如有条件注明山场。(雷同度太高会被和谐哦)
  • 13
    用图片让你记住茶叶的鳞片、鱼叶、芽、叶、真叶、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成叶。
  • 27
    武夷岩茶成品口感香气类型丰富,花样繁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品种,②工艺(做青工艺和焙火工艺)③山场④存储。 在日常品饮中把A品种喝成B品种时有发生;甲家的水仙是这个味,而乙家的水仙又是另外一个味 造成以上现象关键在于同一品种的差异性,不同品种的趋同性。 同一品种的差异性—— ①肉桂——花香肉桂,果香肉桂,桂皮香肉桂,薄荷香(樟香)肉桂。。。 ②水仙——花香水仙,果香水仙,木质味水仙,粽叶味水仙。。
  • 48
    有没有朋友进来聊聊“青味”这个问题
  • 31
    武夷岩茶评审 取茶5克,用110ml评审盖碗,沸水依次冲泡2分钟,3分钟,5分钟。 评审冲泡茶水比——22。 而泡袋茶,通常净含量约为8克。 盖碗通用有,100ml,110ml,130ml。。。 冲泡岩茶的浸泡时间也是五花八门了。 有秒出的 有闷出的 有徐徐渐进的。 以上三种因素可以自由组合搭配,所以同一款茶在每一个人手上可以冲泡出不同的口感。 下次如果有朋友给你推荐的茶,用自己的泡法不满意的话,可以试试岩茶评审法——264 投茶量 盖碗容积 浸泡时间 5
  • 30
    理论上来说,合格工艺的岩茶都可以陈放饮用。 陈放的作用,主要是让茶内质(茶多酚,儿茶素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通过时间的力量,自然转化,直白些,就是茶汤口感变柔顺醇厚。 时间也是把双刃剑 时间在让茶汤柔顺的同时,对茶叶的香气也在破坏。茶叶陈放后,香气减弱,同时有带陈味。 那我们要不要主动去陈放岩茶呢? 这取决于我们的目的性,如果想茶汤柔顺醇滑可以主动陈放。。。 如果想喝岩茶的品种香(非陈香)就建议当年,隔年,
  • 49
    武夷岩茶吧十几万会员,虽然有不少僵尸号,但是每天访问的也有一千多人。吧里的每个人——不管是茶商还是茶客,都只能代表他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单独代表“这个贴吧”。大家有事讲事,有理讲理,不要开范围攻击,无故群嘲情节严重的,一定严肃处理,勿谓言之不预。
    乌秀岩茶 10-17
  • 105
    每个茶客都有颗找好茶的心,不管花的钱多钱少。一个有热度的商品,市场的信息总是混杂的,令茶油们分不清等级。一大堆形而上的文字描述加上自身的认知不足,使得陶茶之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坑,跳进去爬出来,再跳进去再爬出来......坑未必都是不正确的,缺失的是自身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庞杂的信息量扰乱。打个比方,哪怕第一次跳的坑本就是对的,也因为自身的认知不足和庞杂的信息而选择放弃再次跳入它坑。这似乎也成为了规则,不管
  • 76
    影响茶叶口感因素主要有:水,人,杯具,泡茶水温,时间长短,水壶进水方式高低,当天天气,环境气份,精神身体,高人指导等。 其中第一重要是水的质量,水中含泥和有机质多,茶水泡起来发闷,水不活,口感粗,回甘慢,香气低,不清洌,更别提韵,所以水最重要。什么水最好?无泥,无有机质,有或多溶于水的矿物质,不是悬浮于水的矿物质。 然后重要是水温,水温高低直接影响茶味浓淡活否,对于人们说开水会把芽叶烫死纯属忽悠,(因
  • 65
    【水帖】从叶底和汤色我们能看出什么来? 偶尔入吧逛逛,近来发现群内一个奇怪观点。——鄙视晒叶底汤色,鄙视晒泡袋包装,鄙视晒山场 我对鄙视晒叶底和汤色的行为感到 叶底和汤色能告诉我们太多东西了。。。 无知小儿学着点 高手可以从走水茶,轻火茶叶底挖出很多信息, 摇青程度(红边是否均匀,) 发酵程度(叶底发绿发酵偏轻,叶底发红发酵偏重) 焙火程度(黄绿,黄褐,深褐,,黑色,黑色发亮分别对应火功,轻火,中轻火,中火
    decision11 2-21
  • 35
    1、禁止违规广告。 2、禁止变相广告。 3、禁止擦边球广告。 4、禁止人参公鸡。 5、禁止黄赌毒。 6、勿谈国事。 7、禁止其他与本吧主题明显不符的帖子。 8、派茶及其他活动均需向吧务组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 9、一个话题开一主题,禁止长更贴。 本吧规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xywizard 12-7
  • 49
    我对茶知识尤其是岩茶知识很少,但每每看到总有人说不喜欢足火,或者电焙也不错的论述,加上现在不少厂家和不少品种开始放弃炭焙,而有的大家只为了一味出香而迎合猎奇的茶客而改用低火而感到惋惜。我认为岩茶包括铁观音传统的炭焙是有老祖宗的精髓在里边的,就跟好酒要陈酿一样,否则勾的再香也会头疼。从制作技术与种茶知识我讲不出什么道理,只从自身的感觉说:一、对茶性有改变,喝粥与沏茶做水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明火性直接加工
    夜魔侠 5-5
  • 157
    中国六大茶指六大发酵方式,方式不一样,内发酵一样。 最后你只需从三要点鉴别就搞定中国所有茶。一气侯,指茶叶的生长环境,也就是茶叶生长的空气纯度,湿度,光照,地表高度,地面倾度等;二土壤,指茶叶生长什么土壤上;三工艺,指制作者的工艺水平。 茶叶好坏是有标准的。茶生长环境越干净越好,空气湿度越湿越好。土壤上者生烂石,中者砾壤,下者生黄土。工艺发酵越透越好,也就是熟越熟越好,包括绿茶(中国茶学是误导)。 口
  • 19
    抢答活动奖品获得者如下,获奖者请加我微信36089360明确领奖事宜: 1、小张@649249058 乌秀岩茶厂提供的兰香水仙128g 中火 盒装一份——获得者@heart木头伟伟 2、@凤髓坊 提供的奇丹100g一份——获得者 @小小小茶友
  • 9
    鉴于捣乱的评委太多,23点已停止投票,此后的票均为无效票,计票结果如下图所示: 男生组: 女生组: 图中。绿色部分为投票数超过2票的评委,所有票作废。橙色部分为级别不够或者非本吧会员的评委,票数作废。 最终结果为: 男生组第一名:@狮石人 有效票14票; 男生组第二名:@yixiao0119 有效票8票。 女生组第一名:@旺仔牛奶糖宝 有效票9票; 女生组第二名:@burnedbones 有效票7票。 请以上选手2017年1月2日下午13:00前加我微信36089360联系确定领
  • 37
    本题目奖品为吧商@驭岩茶业 提供的“坑口老丛水仙” 1两半。 题目(单选题): 本题奖品的赞助者@驭岩茶业 于2016年11月22日在本吧发表的【知识】岩茶入口之后的那些事儿“二”【浓与淡;厚与薄】一贴已被加精,该帖中一楼图片里有一把紫砂壶,该壶的壶型叫什么?请选择(写选项ABCD有效,汉字无效)。 选项: A、半月; B、仿古; C、水平; D、笑樱。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
  • 14
    本题目奖品为吧商@凤髓坊 提供的奇丹100g一份。 题目: 继2005年4月13日马连道马武在上海以19.8万人民币的价格中拍母树大红袍后,2005年4月17日,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在武夷山举行了最后一次拍卖,由新加坡陈汉民中拍,当时拍卖出了20.8万元的天价,请问,该次拍卖的大红袍重量是多少克?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预告:最后一场抢答时间为今日21:00左右,放出的
  • 15
    本题目奖品为吧商小张@649249058(乌秀岩茶厂)提供的名丛醉贵妃 中火 128g一份。 题目: 中国古代的饮茶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包括“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以及流行至今的“泡茶法”,其中,“煎茶法”和“点茶法”分别流行于哪个朝代(时间上有交叉,以最为盛行的时候为准)?(两个都对方为正确答案,注意答案顺序;另注:本题中凡涉及诸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宋北宋”之类的朝代,只写国号那个字即可
  • 23
    本题目奖品为吧商@客来道茶 提供的岩茶组合装一份,总的12包,约100g(包含有果香大红袍、老枞水仙、老树肉桂、正岩肉桂、正岩百年老枞)。 题目:《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是哪个朝代的人?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预告:下一场抢答时间为今日20:00左右,放出的奖品有两份,分别为吧商小张@649249058(乌秀岩茶厂)提供的名丛醉贵妃 中火 128g一份;吧商@凤髓
  • 16
    本题目奖品为吧商@茶人小八 提供的2006年普洱生茶(早春)一饼。 题目:武夷山所在的南平市,有一个县的县名是以《大观茶论》的作者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命名的,请问是哪个县?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预告:下一场抢答时间为今日20:00左右,放出的奖品有两份,分别为吧商小张@649249058(乌秀岩茶厂)提供的名丛醉贵妃 中火 128g一份;吧商@凤髓坊 提供的奇丹
    xywizard 1-1
  • 17
    本题目奖品为@丿月夜丶year 傅记野茶提供的建瓯百丈岩野生老丛水仙半斤一份。 题目:《续茶经》的作者陆廷灿,人称“茶仙”,自号幔亭,字秋昭,出生于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一个好德乐施之家,从小就跟随司寇王文简、太宰宋荦学,明理解人,后被录取为贡生,任为宿松教谕。撰有《续茶经》三卷、《艺菊志》八卷、《南村随笔》六卷,并重新修订了《嘉定四先生集》、《陶庵集》。问题是:《续茶经》三卷成书于陆廷灿任那
    xywizard 1-1
  • 16
    本题目奖品为@凤髓坊 提供的奇丹100g一份。 题目:晚唐五代人的《谢尚书惠腊面茶》一诗中有“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之句,可见武夷茶已见于晚唐。问题是,该诗的作者名字是什么?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预告:下一场抢答时间为今日19:00左右,放出的奖品有两份,分别为@茶人小八 提供的2006年普洱生茶(早春)一饼,@客来道茶 提供的岩茶组
    xywizard 1-2
  • 23
    本题目奖品为小张@649249058 乌秀岩茶厂提供的兰香水仙128g 中火 盒装一份。 题目:作有《武夷茶歌》、《安溪茶歌》的名僧释超全,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5)时,从武夷山哪座寺庙出家为僧? 请回复答案。楼中楼回复无效。基本规则见预告贴 http://tieba.baidu.com/p/4918301010 。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吧吧务组所有。 预告:下一场抢答时间为今日18:00左右,放出的奖品有两份,分别为@凤髓坊 提供的奇丹100g一份,以及月夜year 傅记野茶提供的建瓯百丈岩野生老丛
    乌秀岩茶 11-23
  • 143
    本帖为男生组参赛贴,参赛资格为本吧会员等级7级以上的男性会员。比赛时间为2017年1月1日00:00~23:59分。有意参赛的吧友请在本帖回复中用贴吧语音清唱一分钟以上,每人只能占一层楼,唱一首歌,歌曲内容不限,楼中楼回复无效,外链无效。非参赛人员请勿在主楼跟帖,无效回复将被删除。 本活动评委为本吧会员等级8级以上的吧友,如果你符合评委条件,又喜欢哪位吧友的演唱,请在该楼层用楼中楼回复“支持”二字方为有效投票,回复其他内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9

会员: 且坐吃茶

目录: 烟酒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