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傣族吧
关注: 26 贴子: 86

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传承

  • 目录:
  • 民俗
  • 6
    1,所谓的壮泰(或壮傣同源,因为傣泰民族同源是确定的)极可能意味着傣族的自身文化的被同化。壮族的文化、心理认同与汉族基本趋同,与傣泰相去甚远。无论从哪种民族学角度,现在的傣族、泰族这些傣泰民族与壮族之间的关系,很远。 壮族的人文、心理认同、文化等都是岭南汉族的投影,甚或在绝大多数壮族年轻人都已经熟练掌握汉语汉文的情况下,汉壮两族的文化几乎完全相同,汉族两族的区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之前的美国学者白荷婷
  • 1
    位于红河沿岸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是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多民族杂居地区,也是傣族南迁的大走廊之一,历史上曾经有不同地区的傣族到达此地居住并繁衍生息,至今仍有七支来自不同地区的傣族后裔尚居住在此地,分别是傣仲、傣雅、傣涨、傣郎、傣卡、傣古拉、傣喇。这些傣族中,有些是不同时期南迁的傣族(傣仲、傣雅、傣涨),有些是前期南迁红河下游又回流至此的傣族(傣郎),有些是南迁傣族与其他民族融合形
  • 0
    傣族为何要南迁和西迁?究竟要到哪里去那?
    三年鸣 4-23
  • 0
    原文地址:傣族王朝勐卯果战壁作者:yang1zhi12 德宏是傣族聚居最多的地方,是傣族的发祥地,是傣文化的中心。   据傣族民间传说,早在公元前568年(东周灵王十四年),傣族首领根仑、根兰就在南卯江(瑞丽江)河谷建立了部落联盟。傣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距今3000多年前,傣族王子召武定落难原始森林,天神赐他一把琴,弹起这把琴,林中的所有野象就会召之即来,听从琴主的指挥。于是召武定在象队的帮助下,打回勐卯,夺
  • 0
    ◆◆
  • 0
    蒙舍最早属于泰族先民的哀牢国国土,泰语名为“蒙舍”或“蒙舍龙”。 公元前一世纪,汉朝占据蒙舍,根据泰语发音的“蒙舍龙”将蒙舍翻译为“蒙邪龙”,之后在这个地方设置“邪龙县”。 汉朝以后,中原势力退出蒙舍,蒙舍恢复到当地各部落自我管理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几百年。 七世纪中期,蒙舍地方头人“召蒙舍龙细奴罗”在蒙舍崛起,统一了蒙舍坝子,建立“蒙舍国”。 八世纪中期,领土逐渐扩大的蒙舍国将王城从蒙舍坝子北迁至洱海
  • 2
    红河流域的大部分泰族(傣族)不信佛教不信神,只信世上有鬼。 泰族(傣族)的巫术传承并非是人为可以传授的,而是自然传承。类似西藏的天授诗人(不知道的自己去找资料)此种巫术和西藏的巫术有很大的渊源。 泰族(傣族)的巫师分为ya meni(女巫) 和 bu meni(男巫) ,以前记者来到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采访的时候因为汉字没有和傣语meni字同音和近音的字便用了斜音“摩”字,就把女巫翻译成汉语“雅摩”,某个自卑而又无耻的
  • 1
    众所周知,中国傣族、缅甸掸族、老挝佬族、泰国泰族、越南泰族、柬埔寨泰族、印度阿洪族是同一个民族,只因国家政治的形成,分割在不同国家,才有了不同的称谓。 另外,不存在什么水傣和旱傣,这是别有用心的汉族政治文人给傣族取的绰号,目的是分而治之。 近几十年,中国创造出的“壮族”很想加入傣泰民族,想利用傣泰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炮制出“壮傣同源”的谬论,为广西独立铺路。一个连文字都没有的壮族
  • 0
    大理国时期册封水塘镇傣族岩旺为土把总爵位,因其当时傣族只有名没有姓大理国就以“岩旺土把总”做为家族世袭爵位,其岩旺家族从大理国时期统领新平直到清朝初。傣族势力日渐强大,就把“岩旺土把总”爵位转封给当时驻扎在新平的军官甘肃陇西人氏的汉人李氏.
  • 0
    上图楼主是壮佬的淫才. 其实卡喇在红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来历并不是什么秘密,首先说侬智高,侬智高逃亡到宋代大理国境内今元江县,被大理国傣族土司召氏之士兵围剿并斩杀侬智高,俘虏其千余人残部。土司出于同情这些异乡的撞人便赐姓并画地租于撞人。当地傣族称其撞人为“卡喇”傣语意思为:来自远方的奴隶。 随后卡喇认同傣学习傣族文化,跟傣一起祭祀傣的先王。并没有祭祀壮佬认为的祖先布洛陀。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这群卡喇有撞人
  • 1
    僚是壮语RAEUZ(我们)的汉语译词,中国古代岭南北部山区和云贵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自汉至唐分布于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省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汉初在夜郎地区设置的牂牁郡17县,都有僚人分布。东晋时,居住在今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僚人部分北上进入四川,分布“自汉中以达于邛笮”的
  • 3
    如何促进傣族地区经济发展
  • 1
    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畹町又名“勐回”,意为“山洼之地”。畹町人口二万多,傣族占总人口31.56%;景颇族5.69%;德昂族3.13%,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 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
  • 0
    掸族/傣族/泰族主要居住在缅甸掸邦、中国云南省、泰国、老挝、印度阿萨姆邦、越南北部、柬埔寨北部。在缅甸称为掸,在中国称为傣族,泰国称为泰,在印度称为泰-阿宏,泰人和老挝人都包括在泰族群中。根据2000年‘全球语言组织’-Linguasphere统计,全世界合计9000万人使用泰语。在世界上使用的语言中排列第13位,在亚洲排列第6位。
  • 0
    请比侬党莱经常到这里来收听傣语广播(Seangtai)(http://www.shan.panglong.org/)可以巩固和提高自己逐渐退化的傣语词汇。
  • 0
    希望傣族同胞们兴起学习傣文,不要为权与钱,要为民族自尊,为民族责任感,为民族振兴而学习。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母语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消灭一个民族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该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当年日本人在东北实行“不准学汉字,不准说汉话”的愚民政策。侵略者头目昭田龟二曾说,“派100名教师去教中国人学日语,效果可能比派100个师团去镇压更管用。” 民族语言文字是
  • 0
    缅甸联邦有约六千零二十八万国民(2010年统计),68%为缅族。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傣)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印度人、孟加拉人、华人(3%),但是缅甸官方目前不承认印度人、孟加拉人、华人为法定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缅甸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懂英语。89%的缅甸人信仰佛教,其他人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原始部落中的拜物教。 按照傣族占总人口9%的比例,傣族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