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
17
-
8江南是朱元璋屠戮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张士诚的小朝廷,江南的商人,诗人,画家,杂剧作家都被朱元璋杀光。还把税赋加到元朝的十倍!!!不准江南人出海,困我吾地五百年。不过明朝中后期江南出来了一个东林党,把朱明王朝一步行引向坟墓!!!!
-
13
-
2挺想系统性的看下起义军的人物,但在网上根本找不到这本书,吧里有dalao有这本书么?能发下资源么?
-
100自成起义纯粹官逼民反,起义过程中 李闯队伍也以不滥杀闻名。起义军所到之处也是底层人民拥护。 再说说李自成本人比洪秀全之流强得多,不好女色,与部下同甘共苦,经常亲临前线,而不是像洪秀全贪图享乐。 李自成曾经亲临前线被陈永福射瞎一只眼,后来陈永福投降后,李自成亲自折箭为誓不予追究 这种胸襟也是很宽广的。 像是李自成这种农民起义军中的一股清流,为何现在被黑?
-
113假设穿越一下,如果大顺政权是曹操 会变成什么局势,会不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大顺 南明 满清34很多清代官书和一些无耻文人写的史籍里都把山海关之战描写成大顺军对清军毫无防备,一见清军参战便惊慌失措一触即溃,事实是大顺军在同吴三桂军交战一天多即将获胜但自身也已比较疲惫的状况下面对优势清军(“胡兵似倍于流贼”)仍然奋勇抵挡,阵斩多名八旗将佐,给予清军一定杀伤后才因为实力悬殊败退下来,下面根据《钦定八旗通志》简单罗列(共计击毙副都统以下九名,重伤一名副都统)。 (最早是看到网上有些人提到山海关之战071一个联虏平寇,帮着满清打汉人,牺牲全体汉人的利益,来保障朱家的利益。 一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跪舔洋人,出卖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利益,来保障爱新觉罗一家的利益。18流寇本来没有根据地,没有钱和粮食了,就打下一个小城镇,或者大城市抢掠之后,作为补给。 流动作战让他们经常避实击虚,到处乱跑。骑兵比较多。而明朝军队骑兵少,而且因为管辖权力的问题,官员只负责自己这一区域的剿贼,对其他区域的并不热心。3341001.明粉都是劳苦大众家庭出身,但是却站在明朝皇室一边谴责劳苦大众正义的反抗 2.明粉认为:因为明朝是“汉人王朝”,所以明朝欺压百姓是对的,实施暴政是对的,让老百姓去死也是对的,皇族强抢民女是对的,草菅人命是对的,土地兼并也是对的,屠杀百姓是对的,横征暴敛是对的,搜刮民脂民膏是对的,贪污腐败是对的,作威作福是对的。总之封建统治阶级怎么都对,老百姓怎么都错 3.有正义感的人谴责明朝暴行的时候,明粉就骂这个人是“274明朝统治下饿死那么多人,李自成为了不被饿死率领农民军推翻了明朝,换着大部分人都会像他那样做,可是脑残明粉偏激的要求当时的农民饿死不造反,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自己先饿三天看看是什么感觉4614102543田见秀作为大顺头号武将,刘宗敏都不及田见秀的地位。虽然都是权将军,但在大顺最精锐的中营,田见秀是正,刘宗敏是副。 然而就是这个田见秀,却两次给了新生的大顺致命打击! 一次是怀庆反击战,田见秀在山西发动的,结果把清军主力都集火过来了。 另外一次是放弃西安的时候,李自成下令烧毁粮草,又是田见秀:秦人饥。把粮草留给清军,导致撤退的大顺军始终摆脱不了清军的追击143185有传言农民军家属留在唐县,孙传庭将全城居民屠戮殆尽。农民军闻讯“一营皆哭”。 计六奇称“杀贼家口为一功”。 有人认为妇孺无罪,有人认为孙传庭做的好,可以称为一功。不知道吧里的各位有何看法?4751收拾残破费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 月夜贪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李自成 崇祯十二年五月 剑光闪闪亘长虹,百怪惊逃竟避锋。 点缀江山无限景,吟身疑在画图中。 商洛偶吟 自成 夜步山路情思千,皓月繁星迎日现。 仰首静观天象吉,有期定重登金殿。 李自成书 永昌元年季春 天下苍茫一时丢, 暂居闯坪卧胆舒。 养气整军待机发, 收复失地时铭腑。 永昌二年 李自成题 风云突变及九洲, 天下苍茫尽已丢。 暂辞京城别帝位, 摆脱围追苦寻路23六万顺军长途奔袭几百里,前往不熟悉地形的山海关,也算是客场作战,而吴三桂手里有五万据城而守的关宁军,但即便这样,无论攻城还是野战,吴三桂都不是顺军对手,仅仅一天一夜就崩盘。关宁军可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在人数差距不大 且依托城墙 主场作战还顶不了两天。 再说后来清军杀到,又有大风助势,面对极度疲惫的顺军,尚且有12名将校的损失。 而顺军那里,虽然面对两倍多的吴清联军,但最后却能有序整建制的撤出战场,一员战将1李自成一银川驿之马夫耳,奋臂大呼,九州幅裂!53大顺政权的追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罪恶轻重分别对待。 农民军在明朝官僚中,选用了九十六人,三品以上的大臣,基本上都不录用。 根据被逮捕的赵士锦记载:有完银多而反夹,完银少而反不夹者,有已完银而仍夹者,有不完银而终不受刑者,有未完银而扔送吏政府选用者。 杨士聪记载:其未受刑者甚多。 这是农民政权对明朝旧官僚不同程度的惩罚,大约比较正直而贪脏现象不严重的官僚分子,就没有受刑。赵士锦和杨士聪都没用受刑。赵40在河南进行了几次主力决战以后,占据河南 中原一代,并消灭明朝大部分主力兵团后。 当时谋士有三策:第一 牛金星提出顺着黄河北上,从河北向北京方向进发。这一战略及其容易重蹈黄巢的覆辙,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直取京师,崇祯铁定西逃,再汇合陕西孙传庭,太过于冒险。 第二:杨永裕却主张先攻下南京、截断运输,将北京围困其中,再寻找机会北上。这一战略则很容易造成偏安江南,待到孙传庭在陕西养精蓄锐以后,再整合北方的资源,726李自成身边有一些重要文臣,不过都是一些野路子文人,都是一些落魄文人。 比如宋献策是算卦先生,虽然懂奇门遁甲这套东西,但是对诗词歌赋大概不怎么懂。 牛金星是个举人,但是因为得罪了其他乡绅,被革去了举人 功名。属于被辞退的大学教师。1昔者朕被妖人逼起山野…… 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 昔在赵宋,君主天下5351913@银NS @祝融之魂12明粉口中的大明朝从官员到军队都成批次的踊跃投降满清,而战斗到最后的如夔东群英,李来亨,李定国等全是原来的起义军,原来是明军变成了清军17最近楼主买了四大本李自成全集,好多年不看了,打开一看,就觉得一股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 就是那种对农民,对造反农民的美化的写法的感觉。 当年有一段起他小说都被作为毒草禁止了,只有一个李自成可以读的时候,大家对它印象不错。 后来随着对过去的否定,一些作家文人批判李自成和那个老作者,也是带着一股子情绪,反对过去的情绪在批判,当然之前捧的过头,后来反对的也过头了。17吧里就没人关心李自成的宝藏下落?39明朝是中国封建史上倒数第二个王朝,以“最有气节”著称,大明祖训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下面介绍一下明朝最有气节的三个皇帝。 三、明成祖朱棣 朱棣原本只是镇守北方的燕王,当时的皇帝是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由于朱棣在军队中的威信过大,朱允炆怕其有造反之心,实行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图调走他的军队。拥兵自重的朱棣一不做,二不休,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皇位,14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城时,惶恐不安的北京官民们,看到的却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明朝工部官员赵士锦的《甲申纪事》里,说起农民军,都是一口一个“贼”字,却也描述农民军士兵进城时“但不抄掠”,如果有士兵敢浑水摸鱼抢劫,立刻被“以手足钉于前门栅栏上”——不但处死,还要示众。如此表现,比起杀良冒功成常事的晚明军队,俨然面目一新。 如果说赵士锦的记载,还只是说的入城当晚的情况。占据北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