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_知道佛教吧
关注: 5,577 贴子: 92,448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 目录:
  • 佛教
  • 0
    我以为我顿悟了识学,直到我知道了密宗还有十一、十二、十三识? 我还是太年轻了。 诸位说一下第十一识到第十三识到底是个啥,他到底有什么说道?
  • 6
    最近听了喜马拉雅上叶少勇的《龙树的空观》觉得我是听到正法了!!!
    Kinotorld 3-22
  • 0
    本人从小习气很重,从我在幼儿园就会手银了,一直到初中才接触到戒se,才逐渐开始戒se,但都是断断续续的,总会被心魔击溃,再次手银。 所以想问问各位修行的师傅有没有什么可以天天执行的好方法,可以去除se欲,在se欲来袭时可以立马脱离se欲的侵袭。 我现在有女朋友,而且也发生过关系了,这样是不是也是不好的行为?希望各位指点,谢谢🙏
  • 0
    我说一下成佛吧!。 所谓的成佛就是对空性的认知。 我昨晚想了一段时间,整理出来了四识。 眼耳鼻舌身不算重要,暂时不讲。 说说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 我自己改一下称呼你们就理解了。 意识=表意识。 末那识=转换识 阿赖耶识=迷识 阿摩罗识=空识 意识 表意识,就是依赖我们眼耳鼻舌身投来的各种感觉,感官进行加工的,他还有认知一切的功能,也就是看字,字看到了要辨认这个字是什么需要意识,这个意识它也是独立的。 末
  • 1
    天地始时,大律同出。伴世界而成,掌万物生衰。春秋有定,枯荣有节。花叶菩提轮回其中。壮鹿寂,乳虎欢。遭噬者亡,得啖者生。啖噬生死不为悲。万物量因生死而有定,无乏滥时,大律行也。大律如更,天地混沌,生灵灰烬。故佛虽大能,不敢改易。科学者,探于大律,成就宏理,诸弟子不可鄙之。宗教科学,非是两面,守律而行,功德自随。叛道而为,强求因果,实野狐禅。 盛国之领者,必大功德。传闻昔中华国之将倾,野狐惑众,战尘纷
  • 25
    @镕鲡💯 我看我之前发的帖子你给删除了,理由是不友善言论。我不明白一点,就是这个帖子那句话是不友善了?对谁不友善了?能说说不?
    鉉子 2-26
  • 2
    有没有知道xiang long 的法器 梦里梦到师傅教我用这个法器 黑色的 好像是敲着用的 记不清了 问问8u们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法器
  • 4
    茹素创造的数字奇迹! 1、一个素食者至少可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0只鸡和千万只鱼虾。 2、如果一个人选择素食,那么他立刻就可以将他个人的
  • 2
    举心动念,旁人不知,但菩萨知道!
    梵修子 2-3
  • 1
    问下有对以下图片感兴趣的吧友吗
  • 1
    释迦摩尼说弥勒佛还有很久才来,但很多人说紫薇圣人就是弥勒佛
    核桃工 1-24
  • 0
    有一次,奔公甲格西去施主家,施主不在屋里。他看到茶叶口袋里有很多上好的砖茶,心想:正好没人,不如趁机拿两块回去,到山上喝。于是把手伸进茶口袋。刚伸进去,他的正知正念就起来了:“我是修行人,怎么能偷盗?”于是大喊:“有人偷东西,你们快来把他 的手腕砍断!”施主进屋一看,也没别人,这才知道,原来格西正在对治自己的恶念恶行。 请记住这三种谨慎:一是“众中出言当谨慎”,在大众中讲话要谨慎,不能随意说人过失,
    文子 12-28
  • 0
    就像我前一阵碰到一个非常出名的风水大师,他说风水如何如何厉害,我听他讲了半天,就说了一句话,我说最好的风水在人心上。他频频点头,说这个是风水最高的境界。 人身上 70%都是水,你的每一个细胞都非常愉悦,每一个细胞都生活在感恩、博爱中,那你风水绝佳,走哪儿都能带动生意。所以当我在风水大师面前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认可,最好的风水在人身上,不是在家庭、在坟地。现在的风水行业火爆,看一次风水贵的要三四十万元,太挣
    文子 12-26
  • 1
    放生,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记载释迦牟尼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
  • 0
    弟子规》100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弟子规》,走近幸福人生! 第十九讲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礼仪教育 五、大人之间如何正确地行见面礼? 晚辈见长辈,可以用鞠躬。那大人跟大人之间,现在一般用什么方法?握手。那握手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比方说,谁先伸出手来比较符合礼仪?长辈跟晚辈谁先伸出手?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不然我们鞠个躬就可以了。领导跟下属应该谁先伸手?领导先伸手。你到别的公司去,看到他们的
    文子 12-13
  • 2
    各位师兄,谁有微信佛教群,可以加我进去吗。感恩师兄
    幻心 9-7
  • 0
    想找地方闭关,请大家推荐长期闭关的地方
  • 0
    弟子规》每日一句 一天学一句《弟子规》96 第七章 【余力学文】  【经句】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解】即使在有急事的时候,看完书也要把它顺手合上,放回书架原处,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修补好,保持完整,这是对书的恭敬、爱护。(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虽然今天得到书比古代容易多了,但是我们也要存着恭敬之心来爱惜这些书籍。在翻阅的时候要轻轻地翻,不要很粗鲁,
    文子 12-9
  • 4
    万挠蔡文端自创大量的符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千古笑谈。 万挠蔡文端还真把自己当佛菩萨了?狂傲到公开篡改佛咒? 万挠蔡文端还声称佛咒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情况,应该加以修改? 我再也忍不住了,万挠蔡文端你以为你是谁? 你以为几个算命的吹捧你是“不空三藏”转世,你真的就是了? 万挠蔡文端已经被那帮算命先生哄出严重的幻觉。自称“不空三藏”。 万挠蔡文端衰朽的肉身+愚昧的头脑,他连梵文基本语法都搞不明白。
    allmer 12-6
  • 1
    蔡文端这种把佛咒当儿戏,当玩具的心态,没有起码敬畏和尊重的心态,万挠蔡文端的徒弟们连个佛教徒都算不上。 迷信万挠蔡文端的人,基本上都是幻觉主宰大脑,跟精神病人差不多。 被万挠蔡文端洗脑的人觉得“教主”的PI都是香的,念他自编的符咒紫红花根本就是被洗脑下的幻觉。
    allmer 12-6
  • 0
    忍得辱中辱,方为人上人。 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水火不容。与他人起了争执不必争个你死我活,何必呢。 我们修行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考验。皆可修行,忍辱功德不可思议,懂得忍辱的人未来世容貌端庄殊胜,忍辱还有种种不可思议妙用。特别是修行人,若因为一小事引起了嗔怒,一念嗔怒就可以烧掉百千万劫来所修的功德,所以修行人得勤修戒定慧,生活一切逆境与违缘都是助自己成就的因缘。 忍辱不是死忍,是将其不满情绪转换
  • 0
    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到学佛要先学吃亏,世间绝对没有吃亏的事。我们这一辈子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看起来好像吃亏了,事实上有大福,这一生不跟人争,有好地方去,可以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在历史上有非常多的这些圣哲人留名青史,而确实当他们留名青史当下他绝对不是要做给人家看,刻意做给人家看那不是从至诚、不是从天性、天伦当中流露出来,反而都是做得觉得理所当然,他不觉得有功劳可言。我们就想起许哲女士受到全世界人的肯
  • 2
    有得就有付出,如果得到不应该你得到的东西,你付出的远远会超过你所得的价值。 ☀2014.09.13 TW
  • 0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有个铁索桥,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一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都要过这个铁索桥,三个人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盲人和聋子顺利过桥,而正常人却跌落深渊峡谷,难道正常人还不如盲人和聋子吗?正常人的弱点恰恰源于太聪明,太耳聪目明了。盲人说:“我看不见,我不知道山高桥险,我心平气和地慢慢攀爬就过来了。”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脚下咆哮和怒吼的浪涛,恐惧对我相对减少。”我们人也是这样,不要瞻前顾后,
    一门精进 11-16
  • 5
    佛教中,精神分裂症是怎么回事
    yhdd81 11-16
  • 0
    好家风践行《弟子规》分享(六十四) 各位家人,大家好:我国学2班的李永强。 感恩黄河国学研究院,感恩陈昱含院长,感恩郭文斌老师,感所有为我们服务的人员,感恩和我们一起共同学习的家人。 转顺之间,一个月的学习已经过去了。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尤其是我们力行报告作业的练习,每天回顾自己的一天的行为想法,每天忏悔自己的缺点,错误,每天感恩。感觉自己觉察念头越来越细了,觉察到自己做错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时长07:06 开
    文子 11-14
  • 0
    17.凯撒大帝的遗言
    一门精进 11-12
  • 0
    佛说:人的命,皆是天注定。 生命如一场盛开的花事,春去春来,花开花落,也只是一段离合的无奈,不问归途,不问前尘。 人的一生,浮浮沉沉,辗辗转转,有人来过,有人离开过,得到过,失去过,聚过散过,爱过恨过。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无论此刻你身处何方,在逆境还是在顺境,手握好牌还是烂牌,既不要庆幸于命运的垂爱,也无需抱怨命运的不公。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命运里,一切都是最好
  • 0
    弟子规》第五十五课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文化走近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不是传述圣贤道理言行的书籍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看。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污染,心志变得不健康。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但并不是信息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人生就越幸福。现在不健康的电脑网络内容画面、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教我们杀
    文子 11-6
  • 1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只有你往前,只有你披荆斩棘,你才会路路顺。 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当中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 ——20171107
  • 0
    弟子规》第51集: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请点击关注➤古诗词文欣赏2021-08-10 06:34 / 古 《弟子规》第51集: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弟子规》第51集: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音频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
    文子 11-1
  • 0
    细讲弟子规》48 弟子规小课堂之《细讲弟子规》48音频:00:0006:38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弟子规》,走近幸福人生! 第九讲 让父母亲、爱人对我们很放心 二、出必告,反必面 “出必告,反必面”是说,出门的时候要跟父母讲我们要去哪里,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已经回来了。这些习惯都很重要,不要小看每个细节。当孩子懂得晨昏定省,他每一句对父母的问候,都在提升父子之间的情谊;而“出必告,反必面”都是在让他
    文子 10-29
  • 0
    广目天王雕塑
    寺庙泥塑 10-22
  • 0
    弟子规》第39集:言忍语 忿自泯 收录于合集#弟子规8 《弟子规》第39集:言忍语 忿自泯 《弟子规》第39集:言忍语忿自泯音频:00:0024:50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主讲嘉宾
    文子 10-22
  • 0
     绍兴长庆寺谨定于2022年月日(农历)开始至月日(农历)圆满,举行为期二十一天的华严法会,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同证菩提,祈愿正法久住,天下和顺,风雨及时,灾疠不起,国丰民安,崇德行仁。 古德云:"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大方广佛华严经》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要旨皆在题目中。   大,即包含之义,超越所有时间和空间羁绊的世界;   方,即轨范之义,法则和轨道,佛
  • 4
    浅谈居士的本分 ◎ 正法佛学院学生 讲于弥陀圣寺楞严法会 佛教徒可大略分为两种:出家人与在家人。出家人乃是三宝之一的僧宝,而在家人,今多以居士称之。 然而,“居士”的意思是什么?东晋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明载:“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唐代窥基大师所著《法华玄赞》卷十:“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宋代著名的禅宗辞典《祖庭事苑》卷三对居士有如
  • 0
    有一个寓言故事,夜深人静,锁叫醒了钥匙并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总是喜欢把你带在身边,我非常羡慕你啊!”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东奔西颠的,多辛苦啊!我更羡慕的是你!” 一次,钥匙想过一过安逸的生活,偷偷地把自己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堆里。 进屋后,主人找到了钥匙,气愤
  • 0
    弟子规》第三十六课 《弟子规》第三十六课 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文化走近生活。 琵琶语音乐:林海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财务的取得和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不可含糊。只有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 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所以最好不要向人索取、不要求人。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的品格修养从哪里来分辨呢?就是看他有没有“求”的心。如果一个人真
    文子 10-18
  • 0
    弟子规》第32章 《弟子规》第32章 原文: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文: 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 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时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AI悟道的题诗: 片云天共远,万水碧无波。 不见征车度,空知晚翠多。 古来贤哲少,谗巧令心多! 且尽樽前酒,明朝重入歌。 胡为开边客,剧怜真骨单。 明时征戍客?亦有霍嫖严。 非为贪边帅,实缘谋叛端。 今来投笔去,重入虎狼关。
    文子 10-16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信愿行解

目录: 佛教